古詩詞賞析 |《江城子·密州出獵》宋代,蘇軾

2021-02-26 蒙曼老師

【宋】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

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

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

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

西北望,射天狼。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朗讀詩詞

我姑且抒發一下少年的豪情壯志,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擎著蒼鷹,戴著華美鮮豔的帽子,穿著貂皮做的衣服,帶著上千騎的隨從疾風般席捲平坦的山岡。為了報答滿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孫權一樣,親自射殺猛虎。

我痛飲美酒,心胸開闊,膽氣更為豪壯,(雖然)兩鬢微微發白,(但)這又有何妨?什麼時候皇帝會派人下來,就像漢文帝派遣馮唐去雲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樣信任我)呢?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就像滿月一樣,朝著西北瞄望,射向西夏軍隊。

江城子:詞牌名

密州:今山東諸城。

老夫:作者自稱,時年三十八。

聊:姑且,暫且。

狂:豪情。

左牽黃,右擎蒼: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擎著蒼鷹,形容圍獵時用以追捕獵物的架勢。

黃:黃犬。

蒼:蒼鷹。

錦帽貂裘:名詞作動詞使用,頭戴著華美鮮豔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漢羽林軍穿的服裝。

千騎卷平岡:形容馬多塵土飛揚,把山岡像卷蓆子一般掠過。

千騎:上千個騎馬的人,形容隨從乘騎之多。

傾城:全城的人都出來了。形容隨觀者之眾。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孫郎:孫郎,孫權。這裡藉以自喻。

酒酣胸膽尚開張:極興暢飲,胸懷開闊,膽氣橫生。

尚:更。

微霜:白。

節:兵符,傳達命令的符節。

持節: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雲中:漢時郡名,今內蒙古自治區託克託縣一帶,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區。

會:定將。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另解釋為:天弓)

滿月:圓月。

天狼:星名,又稱犬星,舊說指侵掠,這裡隱指西夏。《楚辭·九歌·東君》:「長矢兮射天狼。」

《晉書·天文志》云:「狼一星在東井南,為野將,主侵掠。」詞中以之隱喻侵犯北宋邊境的遼國與西夏。

賞析

這首詞寫蘇軾在密州作地方長官時,有一次去打獵的情景。

打獵,對於一個職業獵手,是家常便飯;而對於蘇軾這樣年已四十的地方官來說,就不能不算一次壯舉了。詞中就是從表達他出獵時的激動心情開始的。「老夫聊發少年狂」,老夫,是古代年長男性的自稱,切合作者的年紀和口吻。「聊」,是姑且的意思。這句說,老夫今天要發一發小夥子那種「狂勁兒」了。「左牽黃,右擎蒼」,左手牽著黃狗,右臂架著蒼鷹。鷹和狗是用來追捕獵取對象的。「錦帽貂裘」,是戴著錦帽穿著貂皮襖,這次打獵是在冬天,所以穿著皮衣。千騎卷平岡」:成千的騎手跟隨著他,浩浩蕩蕩,象疾風一般卷向平坦的山岡。這裡顯示了作為一州長官出獵時的聲勢和排場,確實是壯觀啊!百姓幾乎全城出動(即傾城),都想追隨蘇軾這個知州,去看他打獵。而他也為百姓的熱情所感動,暗下決心,為了答謝(報)人們的情意,他要學習三國時代匹馬單槍搏鬥猛虎的孫權(孫郎),親手射殺猛虎,給大家看看。

在上片,作者實際上已經繪製成他的「太守出獵圖」。寫出了他的形貌,也寫活了他的神情;渲染了熱烈的氣氛,更揭示出了他昂揚的精神狀態。

轉入下片,作者又進一步深化了所要表達的主題。他說,他剛剛喝足了酒因而更加氣粗膽壯,鬢髮有些花白,又有什麼妨礙呢!看來好像是承接上片,表現他老當益壯的英雄氣概。其實,這裡所指,已不限於打獵。他在考慮更為重要的事情:「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皇帝什麼時候才派馮唐到雲中傳達命令?這裡用了漢文帝劉恆時的一個典故。「雲中」是漢朝的一個郡,在今內蒙古自治區託克託縣一帶和山西省西北部一部分地區。「節」,即符節,是傳達皇帝命令的憑證。漢文帝曾派馮唐到雲中郡,傳旨赦免前雲中太守魏尚受的處分,恢復他的官職。魏尚原來抗擊匈奴侵擾有功,後來因小過失受到不公平的處罰。可見,作者是在以魏尚自比,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擔當保衛邊防的重任。他這樣希望,並不是無的放矢。因為,當時宋王朝正受到來自西北方的西夏和來自東北方的遼國的軍事威脅,國家的安危引起了蘇軾的嚴重關切。他渴望奔赴軍事前線,來實現為國立功的政治抱負。最後三句:「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指天狼星,在古代星象學上,被認為是主侵掠的。作者把它當作敵人的象徵,又利用「狼」屬於野獸,當在被射獵之列的聯想,他表示,將要(會)緊握雕花的強弓,把他對敵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圓如滿月般的弓弦上,看準那西北方的敵人,狠狠地射去。

作品以出獵開始,卻以將利箭射向敵人這種出人意料的結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藝術構思,把記敘出獵的筆鋒一轉,自然地表現出了他志在殺敵衛國的政治熱情和英雄氣概,這就把一首生活隨筆式的小詞寫成了充滿愛國激情的作品。這首詞讀起來,韻調鏗鏘,氣勢雄渾,感情奔放,境界開闊,是一首表現了蘇軾豪放風格的成功之作。

作者介紹: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相關焦點

  • 《江城子 密州出獵》賞析
    江城子 密州出獵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為我報答全城百姓跟隨我出獵,我一定要像孫權一樣射殺一頭老虎給大家看看。喝酒喝到正高興時,我的胸懷更加開闊,我的膽氣更加張揚。即使頭髮微白,又有什麼關係呢?朝廷什麼時候才能派人拿著符節來密州(赦免我的罪呢),像漢文帝排遣馮唐一樣?那時我要緊握強弓,把對敵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圓如滿月的弓上,看準西北的敵人,狠狠地射去。
  • 江城子·密州出獵(宋 蘇軾)
    [解讀]蘇軾廣為人曉的兩首《江城子》,極為有趣地代表著他詞風的兩個基本方面: 婉約和豪放。前者以委婉曲折、肝腸寸斷的柔情取勝; 後者則用豪壯奔放的情懷撼人。這首 《江城子·密州出獵》是蘇軾最早的一首成熟的豪放詞, 也是其豪放詞風的典範之作。這首詞作於熙寧八年 (1075) 十月, 即蘇軾知密州 (今山東省諸城市) 的次年初冬。
  •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踐離朗誦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踐離朗讀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 經典詠流傳: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江城子·密州出獵宋代: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
  • 《江城子密州出獵》
    熙寧七年,即公元1074年,蘇軾杭州任滿,因他的弟弟蘇轍時任濟州太守,兄弟感情篤深,他便上書請求調任密州。神宗應允,蘇軾於同年入密州任太守。 到了密州,蘇軾寫了不少千古傳唱的絕美詞作。其中最有名的便要數他那兩首《江城子》和《水調歌頭》。
  • 閱讀鑑賞 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
    蘇軾的作品《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據考證,這首詞是蘇軾首次以豪放風格所寫的。
  • 品讀《江城子密州出獵》,寫完後,蘇軾自己最得意的一首詞
    蘇軾蘇東坡,唐宋八大家之一,天資聰慧,學識淵博,詩詞書畫樣樣精通,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或豪放,或婉約,都對文壇有著巨大的影響,一生留下來無數名篇佳作,其中有一篇,他寫完之後,自己十分得意,甚至還不惜四處炫耀,這首詞,便是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 《江城子·密州出獵》中的密州竟然位於山東?是你家鄉嗎?
    《江城子·密州出獵》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首詞,為北宋大文豪蘇軾的名篇,表達了蘇軾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殺敵報國的願望,全詞慷慨激昂、氣勢恢宏,讀來不禁叫人熱血沸騰。這首詞是蘇軾任密州知州時所作,那麼,密州位於哪裡呢?北宋時期,密州屬京東東路,州治為諸城縣,即今山東省諸城市。
  • 初中生必背古詩文背後的故事: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
    蘇軾畫像圖蘇軾之所以生前受到百姓愛戴,死後受到人民的紀念。1074年,蘇軾在杭州任副市長期滿後,要求調到山東的密州,今諸城市任市長一職。這個密州可不能和杭州比,杭州是當時繁華的大城市,密州是貧窮落後山區裡的小縣城。在密州,蘇軾是當地的一把手,這也是蘇軾第一次在地方任職一把手的職位。一把手,當然可以直接把自己的想法、作為實施下去。
  • 蘇軾第一首豪放詞的誕生:《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就是這有趣的一個。他一生坎坷、顛沛流離,不過每到一處,都會留下他超然灑脫的身影,留下豪情滿懷的文字。作為文人的蘇軾,滿腹經綸,已是北宋文壇明星;作為士人的蘇軾,剛直犀利,因對王安石變法持不同政見而自願請求外任,先是做了杭州通判,三年任滿轉任密州太守。密州,今山東諸城縣。這一年,蘇軾四十一歲了。
  • 高考語文早讀17:《登飛來峰》《江城子·密州出獵》《水調歌頭》
    02《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43.《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①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助記] 上片寫出獵的壯闊場面,豪興勃發,氣勢恢宏,表現出作者躊躇滿志的英雄氣概。②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助記] 下片作者借出獵表達了自己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抒寫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情境默寫】1.
  • 《江城子·密州出獵》
    今天晚上我們的活動是這樣安排的,第一環節我們安排了一位老師進行述課,述課的內容是《江城子·密州出獵》;第二環節由我們的點評專家進行點評;第三環節是討論交流答疑環節。我們每次上交的教案相對小學來說,初中的不是很多,建議中學的老師在自己的學校、自己的班級也積極嘗試語文吟誦教學。
  • 首開新境界的一首詞——江城子·密州出獵
    今天要和大家說說的是宋朝蘇軾創作的《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 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歷代的評論家們,對蘇軾的詞,雖褒貶不一,議論殊異,但稱蘇詞「豪放」、「橫放傑出」,似是多數人所認可的。這首熙寧八年(1075)冬在知密州任上寫的《江城子》,也是他豪放詞風的一首代表作。「老夫聊發少年狂」,這一起來得很突兀,卻也十分利落,單刀直入,一個「狂」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旋入主題。好似一陣風起,驟然揭開了帖幕,這時閃進觀眾眼帘來的,是一幅喧騰熱鬧而聲勢煊赫的景象。「左牽黃。
  • 江城子·密州出獵
    神宗時,任太常博士、開封府推官,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請求外任,出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湖州。元豐二年(1079年),御史臺有人摘引其非議新法的詩句,以「訕謗朝政」罪名入獄,即所謂「烏臺詩案」。出獄後,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五年後,改任汝州團練副使。
  • 其實宋詞史上第一首豪放詞不是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詞,是中國古典文學史上的瑰寶,與唐詩並稱「雙絕」,代表了宋代最高文學成就,它始於梁代,形成於唐代而極盛於宋代。眾所周知,宋詞的流派分為兩派——婉約派和豪放派,其中,蘇軾是豪放派的開山祖師,很多人認為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就是宋詞史上第一首豪放詞,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 中華好詩詞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江城子,詞牌名,又名「村意遠」「江神子」「水晶簾」。興起於晚唐,來源於唐著詞曲調,由文人韋莊最早依調創作,此後所作均為單調,直至北宋蘇軾時始變單調為雙調。有單調四體,字數有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種;雙調一體,七十字,上下片各七句,五平韻。格律多為平韻格,雙調體偶有填仄韻者。
  • 蘇軾一生作詞無數,5首《江城子》何以成為其作品風格的轉折點?
    兩個文學家像痴漢一樣呆呆看著,彩色小船飄遠了他倆都沒發現,漸漸地古箏之聲消失了,蘇軾回過味道來和老頭子對視著露出了譏笑對方的表情。接著蘇軾就寫下了這首《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來記錄這件有趣的事情。
  •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賞析、蘇軾與原配妻子夢中相會
    作者介紹—蘇軾:這首詞是由宋代詩人蘇軾所寫,蘇軾是我們熟知的一位文壇大家,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蘇軾一生的名號數不勝數,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與辛棄疾並稱「蘇辛」;與歐陽修並稱「歐蘇」;唐宋八大家之一,這些名頭足以說明蘇軾的文學地位。
  • 再讀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你可能不知道他和髮妻王弗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但是你一定聽過那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公元1037年,蘇軾出生於四川省眉山市,少有才思,因為聰明伶俐,他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是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