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賞析、蘇軾與原配妻子夢中相會

2020-12-14 竹韻文史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作者介紹—蘇軾:

這首詞是由宋代詩人蘇軾所寫,蘇軾是我們熟知的一位文壇大家,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蘇軾一生的名號數不勝數,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與辛棄疾並稱「蘇辛」;與歐陽修並稱「歐蘇」;唐宋八大家之一,這些名頭足以說明蘇軾的文學地位。

本首詞的背景:

這首詞是一首悼亡詞,這首詞表達了蘇軾對已故妻子的悼念。

蘇軾十九歲時與十六歲妻子王弗相愛結為夫妻,一起同甘共苦了十餘年,不幸的是,兩人僅僅在一起相守了十餘年,王弗紅顏薄命,年僅二十七病逝。

在王弗去世了十年之後,有一天蘇軾在夢中與亡妻王弗相會,這首詞表達了蘇軾在夢中與王弗相會所經歷之事以及蘇軾對亡妻的想念之情。

詞中採用白描手法,出語如話家常,卻字字從肺腑鏤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著真淳。

蘇軾與妻子十年間的感情

蘇軾與妻子十年間共同經歷了許多坎坷,蘇軾因反對王安石的新法,頗受壓制,到密州以後,政務繁多,生活也變得困苦,都是妻子王弗在陪著自己渡過難關。在夢中相會,又怎能「不思量」亡妻。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賞析

上片

這首詞的上片描述蘇軾夢中與亡妻真摯的感情。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與妻子生死相隔,十年未見,終於在夢中相見,恍如昨日,這對恩愛夫妻,一朝永訣,永遠不能再相見,其中的沉痛是常人無法理解的,但是讀者也能被這種沉痛的情緒所感染,對於過去的種種,難以忘卻。「不思量,自難忘」,這是對亡妻深深的思念之情的表現,不敢去想,把真實的情感埋藏在心底,但是蘇軾真的難以忘卻兩個人在一起所經歷的事情。

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一想到妻子已經離自己而去,去了很遠的地方,無處可以話悽涼,陰陽相隔,蘇軾心中的悲痛難當,從另一個方面表達了一種無力感,生與死的界限,無法逾越。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妻子王弗已經辭世十年了,即使再相見應該也認不出我了吧?這是一個假設,也是一份期許,期待與妻子相見。但是這些年,自己已經變得灰頭土臉,雙鬢斑白,早已不是曾經的自己,蘇軾借著對妻子思念,也表達了自己現在的一種處境。

三月竹韻賞析(上片):

蘇軾對妻子的感情,對妻子的思念。就像我們在人生當中,大多數人都會經歷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愛,最終卻未修成正果,雖然不像蘇軾這樣與亡妻陰陽相隔,但是大同小異,對於自己深愛的人卻難以挽回,一旦錯過就是一輩子,那種難過之情撕心裂肺,強忍著不敢去想,但是卻難以忘記,這種苦悶,這種悲傷之情,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會懂。望珍惜。

下片

這首詞的下片描述蘇軾夢中與亡妻相會的場景。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蘇軾在夢中突然回到了思念已久的故鄉,在兩個人曾經甜蜜共處的小室。「小軒窗,正梳妝」,這是夢中的場景,也是蘇軾與亡妻曾經相處的場景,依稀當年,妻子正在梳妝打扮,讓蘇軾難以忘懷。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兩人相見,沒有過多的言語,不知怎麼說起,也沒什麼言語能表達這種相思之情,無聲勝有聲,只有眼淚千行,才能表達此時此刻的思念,相思之情無以言表,皆化做眼淚,感人至深的場面。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當年想念亡妻的地方,就是在明月的夜晚,短矮的山岡之上,蘇軾的亡妻埋葬於此,亡妻是否每年這個時間都會想念親人,想必是柔腸寸斷了吧?這句主要是寫的蘇軾很愛自己的亡妻,也很了解亡妻,如果亡妻此時還有思想,想必就是如此,用心良苦的蘇軾,情感天地。

三月竹韻賞析(下片):

蘇軾與亡妻感情至深,曾經的點點滴滴,都存在腦海深處,難以忘卻,其實都是夫妻相處最常見的一些事情。妻子化妝,男人在看,本是一件尋常之事,但是在徹底失去了以後,卻是世間最奢侈的事情,付出多大代價,都難以挽回。

我們在這首詞的下片當中,結合現實生活也能讓我們明白很多道理,兩個人在一起的點點滴滴,不以為然,皆是尋常之事,但是當真正分開,開始想念的時候,卻是天下間最奢侈的事,我們一定要懂得珍惜,珍惜陪在你身邊的那個他。

這裡是三月竹韻

雖不才,但是希望得到一個關注,繼續努力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刪

相關焦點

  • 如何賞析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創作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一首催人淚下的悼亡詞,其藝術成就之高、抒發感情之深,被譽為是我國詞壇的千古絕唱,悼亡詞中的最上乘之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 正梳妝。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獨領風騷」的一首悼亡詩
    全詩介紹而在眾多悼亡詩之中,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對悼亡詩的發展起了一種很重要的作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全詩是這樣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 蘇軾《江城子》——相思茫茫,千古離殤
    「悼亡」一詞最早出自於晉代潘嶽為懷念妻子所作的《悼亡詩》三首中,此後人們將懷念妻子的詩稱為「悼亡詩」。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為他的亡妻王弗所作。詞的題序為「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乙卯為熙寧八年 (1075)。一般認為是懷念原配妻子王弗而作。王弗十六歲嫁與十九歲的蘇軾,她聰明穩重,務實能幹。在蘇軾初入仕途時,妻子王弗給了他許多忠言箴勸。蘇軾與王弗二人的結合,是在深厚的感情的基礎上。
  • 《江城子》丨值得賞味的蘇軾與妻書
    — —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一詞作於1075年(宋神宗熙寧八年),當時蘇軾在山東密州作知州。這是一首感人至深流傳千古的悼亡詩,全詩充滿了悽婉哀傷的基調,為蘇軾悼念結髮之妻王弗而作。
  • 賀鑄這首悼亡詞情意綿綿,完全可以比肩蘇軾《江城子》,同樣傷感
    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一出可謂是震撼了北宋文壇,被稱為是千古第一悼亡詞,無人能夠超越,此詞一出餘詞皆廢,也就是說寫這一類的作品,後世沒有人能夠超越它,即使前面原本認為寫得不錯的作品,那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面前也是黯然失色。
  • 再讀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你可能不知道他和髮妻王弗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但是你一定聽過那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公元1037年,蘇軾出生於四川省眉山市,少有才思,因為聰明伶俐,他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是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
  • 《江城子》:道不盡的是濃濃相思之情
    蘇軾失去結髮妻子十年之久,內心悲傷悽涼卻無處傾訴,只能在夢中一解相思之苦。我們一起來看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宋 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 蘇軾「江城子」悼念妻子,也是在悼念曾經的自己,彼時的他多幸運
    而其中最深情的還應該是蘇軾的這一首經典之作。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這首宋詞是宋代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19歲的時候迎娶16歲的王弗,兩個人共同度過了一段非常甜蜜的日子。
  • 【北宋】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元稹之妻韋叢離開元稹的時候剛剛二十七歲,蘇軾妻子王弗病逝的時候也僅僅二十七歲。這是最美好的年齡,大概也正因如此才讓她們的夫君痛徹心扉。  今天我們要品讀的,是被稱作「千古悼亡之首」的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 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為何被稱作第一悼亡詞?
    在1065年仲夏,跟蘇軾結婚整整10年的王弗突然病逝於開封,享年26歲,面對這個打擊,蘇軾悲痛欲絕,提筆揮淚寫了一篇幾百字的《亡妻王氏墓志銘》,文章以小見大,從妻子王弗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寫起,情真意切,把妻子身上賢惠睿智、知書達禮的品性活脫脫展現出來,在文末,蘇軾對自己沒有照顧好妻子,讓她這麼早離開人世而感到深深自責。
  • 詩詞鑑賞|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的《江城子》
    中國古代有四大悼亡詩詞:西晉潘安的《悼亡詩》、宋代賀鑄的《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唐代元稹的《離思》、宋代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清明節了,我認為四大悼亡詩詞中最讓人為之動容的當屬蘇軾的這首《江城子》,起筆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又一句「千裡孤墳,無語話悽涼」,就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他對倆人陰陽相隔的沉痛之情,他對往日美好時光的依戀之情。讀後讓人不覺有了撕心裂肺的深深痛楚,眼淚也跟著忍不住地流了下來。全詞基調悲傷悽涼,情意綿綿。
  • 人文讀書會|蘇軾詩詞短評大賽獲獎結果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短評張麗明參賽作品:夢裡悼亡情更真三等獎(五名)範曉紅參賽作品:《惠崇春江晚景》賞析二等獎作品寫盡悽涼意,一讀一斷腸——《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簡析作者:安安這闋詞,真情鬱勃
  • 中華好詩詞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江城子,詞牌名,又名「村意遠」「江神子」「水晶簾」。興起於晚唐,來源於唐著詞曲調,由文人韋莊最早依調創作,此後所作均為單調,直至北宋蘇軾時始變單調為雙調。有單調四體,字數有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種;雙調一體,七十字,上下片各七句,五平韻。格律多為平韻格,雙調體偶有填仄韻者。
  • 《江城子》:真摯情感下被忽視的怪異形式,蘇軾不愧詞壇大家
    上闕:直白的開篇,顛倒的承繼,以及奇怪的結尾這首《江城子》作於1075年的正月二十日,所以其之後的小序當中有「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的描述,從中可以看到,這是一首蘇軾在夢醒之後所寫的「記夢詞」。而1075年,已經是其亡妻逝世十年之後了。
  • 蘇軾一首悼亡詞,讓人不忍卒讀,原來思念這麼傷!
    然而,當一首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的橫空出世,瞬間顛覆了人們對蘇軾的印象,沒料到一向豁達慣了的蘇東坡,竟能寫出如此令人不忍卒讀的宋詞,而詞中況味,更令人唏噓感嘆,原來思念這麼傷!《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 每天一首古詩詞|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這首詞是蘇軾寫給結髮妻子王弗的悼亡詞。那時,妻子已然去世十年有餘,詩人每每強忍著自己不去思念,卻終究難以忘懷。你孤獨的墳塋遠在千裡之外,縱使我心中再不舍,又能到何處去訴說滿腔悲傷悽涼呢?昨夜在夢中我仿佛又回到了家鄉,幽幽月華籠罩下,你正坐在小窗前對鏡梳妝。
  • 十年生死相隔,夢裡相見唯有淚千行——讀蘇東坡「江城子.記夢」
    然而,蘇軾十九歲娶十六歲王弗,王弗出身詩書世族,性格聰敏而謹慎,智慧而謙虛。蘇軾進士及第之後,蘇家父子(蘇洵、蘇軾、蘇轍)名滿京城,差點兒中了狀元,而屈居第二名的蘇軾,更是常客訪客登門。交朋結友中,蘇軾總是豪爽有餘,戒心不足,王弗便經常在背後提醒蘇軾。
  • 蘇軾與王弗: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10年來,蘇軾在仕途上並不如意。才40歲就已經鬢髮染霜了。他多懷念十年前與王弗相依相伴的美好時光,這是後來,他續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閏之,王閏之呢也是一位溫柔賢淑的妻子。在蘇軾奔波遷徙的日子裡,她始終無怨無悔,為丈夫提供著一個溫暖的港灣。
  • 蘇軾《江城子》鋼筆字筆友習作欣賞
    這篇文章發布的日期是:2016年12月18日,差不多是4年前的作業了上一期我們布置的鋼筆字習字作業是蘇軾的《江城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作者: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 蘇軾最深情的一首詞,僅開頭2句就催人淚下,寫盡世間的相思之苦
    蘇軾最深情的一首詞,僅開頭2句就催人淚下,寫盡世間的相思之苦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寫給亡妻王弗的悼念詞,當時的蘇軾被貶到了黃州,與亡妻分離剛好年滿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