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這一年|一路奮鬥一路歌

2021-01-09 廣南西路事

時光荏苒,歲月蹁躚。

難忘的2020年稍縱即逝。

在這一年,

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緊抓發展機遇,

沐浴著改革開放的陽光雨露拔節生長。

園區以改革為犁,以創新為力,耕耘時代沃土,

在自貿試驗區的畫卷上書寫著華麗篇章。

站在2021年起點上,

讓我們回望園區過往一年的發展足跡。

這些在時間坐標上鐫刻下熠熠生輝的印記,

必將引領著我們走向更燦爛的明天!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園區從2016年開始實施的「五年見成效」目標的收官之年,園區發展進入第八個年頭。

在過去一年裡,園區圍繞服務中馬合作大局,緊緊把握西部陸海新通道、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北部灣一體化等戰略機遇,以實現園區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體制機制和科技創新為動力,集中精力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服務工作,積極深化「兩國雙園」合作,各項開發建設工作穩步推進、成效漸顯。

自貿試驗區建設成果豐碩

2020年,是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廣西自貿試驗區)建設一周年。為建設好欽州港片區,自治區和欽州市積極整合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欽州保稅港區和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欽州港片區工委、管委,將工管委駐地設置在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統籌「三區」實現協同發展,自貿試驗區建設紅利得到不斷釋放,為園區騰飛插上了一雙翅膀。

欽州港片區及「三區」管委辦公樓

一年來,園區全面開展廣西自貿試驗區試點任務,重點推進汽車等國際產能合作規劃、燕窩跨境產業鏈打造、川桂合作機制等試點任務落實,啟動中馬「兩國雙園」跨國自由貿易合作示範區研究工作,積極開展創新事項培育工作,篩選「高風險食藥原材料(毛燕)進口全鏈條監管模式創新」、「與東協國家檢測認證合作新模式」、「農產品跨境標準化合作新機制」等事項作為全國可複製推廣創新培育事項,一項項改革創新事項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最值得一提的是,《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金融創新試點方案》於8月獲得中國人民銀行批覆,同意在園區實施跨境人民幣同業融資、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跨境人民幣雙向流動便利化、簡化境外機構人民幣銀行結算帳戶離岸劃轉業務、境內信貸資產跨境轉讓等5項試點業務,支持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經濟發展,深入推進面向東協的跨境金融創新。

4月14日,中共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工作委員會2020年第1次會議召開,審定了欽州港片區工管委人事管理體制、工作規則、議事規則、機構設置等重大事項。

6月22日,中共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工委召開擴大會議並舉行工管委揭牌儀式。

8月26日,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金融創新試點工作部署推進會在南寧和馬來西亞吉隆坡以視頻連線形式召開,並舉行創新試點揭牌儀式,籤訂銀企創新試點意向合約41.8億元人民幣。

自2020年8月啟動試點至當年底,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金融創新試點初見成效。試點開展3個多月以來,欽州市轄區已累計辦理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金融創新試點業務6筆,金額合計3.05億元人民幣,累計為企業節約融資成本126.2萬元,金融創新試點政策已經成為助力企業運用內外兩種資源節約成本、提質增效的助推器和加速器。

園區主要經濟指標穩定增長

過去一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經濟環境不利影響,園區一些企業和在建項目發展受阻。園區管委多次召開會議分析原因,有針對性地出臺扶持措施,政策效果正在逐步顯現,主要經濟指標逆勢增長。

初步測算,2020年,園區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約44億元,工業總產值預計完成約32億元,財政收入預計完成約2.5億元,外貿進出口額預計完成23億元。除進出口數據外,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總產值、財政收入均逆勢增長,為未來幾年較快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兩國雙園」合作機制繼續鞏固

2020年,園區創新推進「兩國雙園」工作,推動成立「兩國雙園」聯合合作理事會秘書處,建立「兩國雙園」信息通報機制,完善聯合合作理事會架構,升級「兩國雙園」產能合作規劃,建立完善與馬方對接服務工作機制。

在「三區統籌」中,為進一步強化「兩國雙園」合作,欽州港片區和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組織召開管委與合資公司視頻對接會,向馬方董事、股東通報相關情況,還專門設立了聯合理事會秘書處(對外合作交流局),深化「兩國雙園」日常聯絡和互動發展。

燕窩加工貿易基地

過去一年,園區發揮中馬兩國產業合作平臺優勢,強力推進燕窩產業發展壯大,已有 12 家中外燕窩企業入駐燕窩加工貿易基地,全年進口毛燕2400公斤、淨燕1633公斤,並成功舉辦2020年中國馬來西亞(廣西)線上榴槤節,中馬兩國產業合作範圍不斷拓展。

8月24日,園區管委與廣西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簡稱合資公司)董事會召開視頻對接會,就落實馬來西亞開發財團在欽州港片區發展的政策支持、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首期評估及合資公司發展等事宜溝通對接。

10月5日,2020中國馬來西亞(廣西)線上榴槤節啟動儀式在園區中馬免稅商城舉行,僅活動當日線上銷售貓山王榴槤就達到35萬顆,有力強化了廣西與馬來西亞在水果等農產品領域交流合作。

10月12日至13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與馬來西亞外交部長希沙慕丁會談,並同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視頻通話,雙方發表聯合新聞聲明,對「兩國雙園」建設進展感到鼓舞,表示正通過「兩國雙園」聯合合作理事會開展密切合作,為園區吸引更多投資。

中馬「兩國雙園」是欽州港片區最重要的特色。過去一年,廣西自貿試驗區的建設為中馬「兩國雙園」合作提供了新動能,助推園區實現跨越式發展。

2020年,中馬「兩國雙園」合作機制進一步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取得新突破,金融創新取得新成果,園區發展呈現蓬勃發展的新氣象。

重大項目和城市建設取得新突破

項目建設是園區發展的基石。2020年,園區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及城市開發,推動總投資超過100億元的泰嘉超薄玻璃基板深加工項目建設,加強與四川、重慶等省區對接,川桂國際產能合作產業園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北鬥產業園一期、教育實訓基地等重大產業平臺建成,馬來西亞毛燕批量入園生產,創業小鎮項目一期建成投入使用。

廣西川桂國際產能合作產業園1號樓招商中心已竣工啟用

目前,園區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產業發展平臺、中小學、居民小區、公園等配套項目陸續投入使用,一座現代化的產業新城已經崛起。截至去年底,園區實現徵地面積達24平方公裡,今明兩年園區開發範圍將延伸至30平方公裡,為重大項目進駐、城市開發利用創造了基礎條件。

8月31日,廣西協鑫中馬分布式能源項目一號機組投產,標誌著該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正式揭開生產經營新局面。該項目是園區綠色能源體系基礎配套設施項目,對降低企業能源要素成本、帶動綠色產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9月29日,中馬免稅商城建成開業,該商城是園區成立以來首個開業的大型商業綜合體項目,對加快完善園區功能配套、提升城市品質、加快人口集聚、激發市場活力具有重要作用。

11月,園區開園以來第一個大型公園——孔雀灣公園建成投入使用,成為2020年欽州蠔情節主會場,蠔情節期間吸引了17萬人次到場「打卡」。孔雀灣公園佔地28.4萬平方米,以孔雀為設計靈感來源,緊扣濱水主題,採用「內湖外海」理念,創造「江灣浮島」獨特景觀。

12月1日,海關總署公布最新進口毛燕指定加工企業名單,廣西自貿區沙巴燕窩有限公司成功獲批,成為園區第10家獲得進口毛燕指定加工企業資質的企業,園區成為全國獲得毛燕進口資質最多的口岸。

高質量發展進入新階段

2020年,園區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在平臺經濟、科技創新等取得新成效。園區加快打造改革開放高地,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新業態,聚焦平臺經濟發展突出問題,出臺規範平臺經濟發展管理辦法,新引進平臺經濟企業21家,平臺經濟集聚效應正在加快形成。同時,園區積極支持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已有15家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已建設有國家級科技創新研發平臺1個,自治區級科技創新研發平臺5個和1個自治區級眾創空間,市級科技創新研發平臺3個和1個市級孵化器。

11月,入園企業廣西慧寶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燕窩活性肽及其抗腫瘤應用》發明專利證書,標誌著園區燕窩產業高端產品研發和精深加工邁上新臺階。

11月,廣西通報表彰一批數字廣西建設優秀成果,園區數字創意孵化器入選數字廣西建設優秀成果大數據企業孵化基地。

12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下發通知,正式批准包括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內的廣西慧寶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等497個單位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開展博士後工作。

招商引資再上新臺階

招商引資是園區發展的生命線。2020年,園區全力推動市場化招商、精準招商、以商引商新模式,落實「三企入桂」戰略,重點針對國際貿易、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精準靶瞄世界、中國500強企業、國內外知名和行業領先企業,重點加強與馬來西亞等東協國家聯絡溝通和交流合作,掀起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新熱潮。年內,園區共籤訂投資、意向或框架合作協議61個,籤訂投資協議59個,招商引資合同投資額517.8億元,新籤工業項目合同投資額 54.03億元。

展望2021年

時光滴答走過,新的希望也在不斷點燃。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新起點,新希望。

在新的一年裡,園區將充分發揮中馬「兩國雙園」國際合作平臺帶動示範作用,加快園區產業和城市配套項目建設,全力以赴推進廣西自貿試驗區建設,積極拓展「兩國雙園」合作領域,為中馬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發展和中國與東協合作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中馬欽州產業園區

相關焦點

  • 8年蛻變: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邁入自貿區新時代
    2012-2020   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建設8周年  八年砥礪春華秋實,歲月如歌譜寫華章。  今天,日曆翻到2020年4月1日,這是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開園8周年的紀念日。
  • 中馬「兩國雙園」規劃設計館及欽州產業園區產品展示館亮相東協...
    當天上午,中馬「兩國雙園」規劃設計館、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產品展示館亮相博覽會,呼應東博會「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旅遊助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題,中馬「兩國雙園」規劃設計館、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產品展示館均突出「一帶一路」相關元素及內容,呈現多姿多彩的面貌。
  • 一帶一路雙城記 | 欽州與關丹:「兩國雙園」創中馬合作新模式
    在1000多海裡外的馬來西亞東海岸,它的姊妹園馬中關丹產業園同樣熱火朝天,港口、碼頭、工廠、服務區正在加快興建。欽州和關丹均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也是中國與東協加強合作的關鍵樞紐。欽州產業園區是中國政府與外國政府合作在國內建設的第三個國際園區,關丹產業園區則是中國政府與外國政府合作在國外建設的首個國際園區。
  • 中馬共創「兩國雙園」國際園區合作新模式
    央廣網欽州7月1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2012年,在中馬兩國總理的共同推動下,由中國和馬來西亞共建的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和馬中關丹產業園區分別在中國廣西欽州和馬來西亞關丹開門迎客,開創了「兩國雙園」的國際合作新模式。四年來,「雙園」是否迎來「雙贏」?又為中馬睦鄰友好增添怎樣新綠?
  • 安永: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海外產業園區將呈現四大發展趨勢
    但2020年1月份-5月份,中企在「一帶一路」國家新增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逆勢增長16%,預示著「一帶一路」在中企國際化的道路上將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安永「一帶一路」政府及基礎設施行業主管楊淑娟表示:「突發的疫情凸顯了沿線各國在醫療、衛生健康和通信等基礎設施領域的缺口,這將助推沿線各國大力推進『健康絲綢之路』和『數字絲綢之路』建設,為本土經濟發展創造更多新增長點,為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更多新動力。」
  • 「一帶一路」項目推進如火如荼 園區建設碩果纍纍
    「一帶一路」項目推進如火如荼 園區建設碩果纍纍 原標題: 園區內工作的本地員工佔90%以上,月均工資達3000元人民幣。  馬來西亞馬中關丹產業園  該產業園區與中馬欽州產業園一起,成為世界上首個互相在對方建設產業園區的姊妹區,創造了「兩國雙園」新模式。  欽州產業園基礎設施總計投入超過30億元人民幣,目前有50多個項目確定入園。
  • 中馬「兩國雙園」舉行產能合作座談會 中交解決方案受好評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馬兩國政府開創了兩個主權國家在對方互設園區、聯袂發展的先河,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和馬來西亞-中國關丹產業園區不僅成為中馬兩國緊密合作的重要象徵和紐帶,也為深化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合作、「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提供了新模式。
  • 翟崑:欽州有基礎有條件成為中國—東協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示範...
    與會各方圍繞「十四五」期間化工產業升級、後疫情時代中國—東協化工區域化產業鏈發展、石油和化工企業數位化發展、石油和化工產業鏈轉型升級等熱點問題進行深入交流。論壇期間,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中國東南亞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東協博覽會高級顧問翟崑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暢談欽州在「雙循環」格局、「一帶一路」建設與東協發展中面臨的新機遇。
  • 中馬「兩國雙園」在馬來西亞舉行聯合推介會
    新華社吉隆坡5月31日專電(記者林昊)第二屆馬中「兩國雙園」(即位於馬來西亞的馬中關丹產業園和位於中國廣西的中馬欽州產業園)聯合推介會3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  推介會上,中馬「兩國雙園」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兩園4年來的發展成果,宣傳推介了各自獨特的區位、政策、產業服務優勢和發展前景。
  • 踐行「一帶一路」倡議,打造國際合作優秀園區
    《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園區——無錫開發區發展報告》由一個總報告和十六個分報告構成。現轉載《踐行「一帶一路」倡議,打造國際合作優秀園區——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發展報告》,供參考。  住宅不光自己住,還出租給外地來園區的務工人員。人們出行不是騎著摩託就是開小汽車,不再需要跑到大馬路上 去招手攔乘擠幾十個人的拖拉機和小卡車。這就是西港特區給他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
  • 中馬「兩國雙園」加快國際產能合作布局
    該項目主要承接韓國三星超薄玻璃基板深加工產業轉移,生產超高清液晶顯示器。由中國和馬來西亞共建的中馬欽州產業園和馬中關丹產業園,開創了「兩國雙園」的「一帶一路」產業合作新模式,將建設成為中馬投資合作旗艦項目和中國—東協合作示範區。
  • 中馬探索共建「兩國雙園」跨國自貿合作示範區
    中新社南寧1月13日電 (馮抒敏 翟李強)廣西人大代表、中共欽州市委副書記、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高樸12日在廣西南寧披露,中馬雙方正以構建跨國產業鏈和服務鏈為目標,積極探索建設「兩國雙園」跨國自由貿易合作示範區,創造更多可複製的經驗。
  • 【海絲港口行】中馬「兩國雙園」互聯互通共贏
    高樸表示,園區堅持與優秀夥伴合作,致力於建設高端產業集聚區、產城融合示範區、科教和人才資源富集區、國際合作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實現中馬雙方的互聯互通共贏。  園區的創新發展模式,源於中國與東協國家產業合作的新探索。
  • 中馬「兩國雙園」快速發展
    經濟日報訊 記者周驍駿 童政、通訊員黃海志報導:近日,中國—馬來西亞「兩國雙園」捷報頻傳:中馬欽州產業園區36個重大項目實現開竣工,產城項目建設掀起新高潮,園區向「五年見成效」目標又邁出堅實的一步;馬中關丹產業園年產350萬噸聯合鋼鐵項目試產成功,填補了當地的產業空白。
  • 大成布局落子三亞|2020「一帶一路」園區建設(三亞)國際論壇圓滿閉幕
    三亞境外園區臨近海南自貿港,《境外園區開發運營合規管理指引》等文件的出臺更令三亞成為企業參與「一帶一路」經濟建設的焦點,在「一帶一路」貿易領域中擁有得天獨厚的倡議地位。海南自貿港作為聯通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倡議通道,正逐步成為對外經濟往來的重要交流平臺。三亞可以發揮海南戰略優勢深入開展與東協國家、東北亞和南太、拉美國家之間的合作特別是園區建設合作。本次論壇所聚合中國倡議「一帶一路」和國家倡議「海南自貿港建設」兩個核心元素,探討的主題對三亞發展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產業園區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璀璨明珠,園區經濟正在領跑「一帶一路」建設。
  • 中馬「兩國雙園」聯合合作理事會第四次會議舉行
    中馬「兩國雙園」聯合合作理事會第四次會議現場 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管委會 供圖  (新華社記者 林昊 鬱瑋 記者 李豔曄)中馬「兩國雙園」聯合合作理事會第四次會議6月14日在吉隆坡舉行,雙方討論了中馬欽州產業園和馬中關丹產業園的發展情況,一致同意在促進「兩國雙園
  • 中馬「兩國雙園」首次聯袂亮相中國—東協博覽會
    中新網南寧9月18日電(馮抒敏 李敏軍)作為國家級投資合作的旗艦項目和「一帶一路」的標誌性項目,由中馬欽州產業園和馬中關丹產業園聯手組成的「兩國雙園」展位,18日首次聯合亮相此間開幕的第12屆中國—東協博覽會。
  • 一路美食一路歌《坐著高鐵看中國》國慶特別「專列」開進大草原!
    一路美食一路歌《坐著高鐵看中國》國慶特別「專列」開進大草原!10月8日,「坐著高鐵看中國」大型直播活動從北京出發,一路向西北沿著京張高鐵和張呼高鐵,領略沿線的風土人情,感受獨特魅力。1909年,京張鐵路打破了中國人不會自建鐵路的斷言。110年之後,京張高鐵開創了高鐵自動駕駛的先河,引領世界。京張高鐵見證了中國鐵路的發展,也見證了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
  • 聽,這是一路向東的青春之歌!30年,致敬而立浦東!
    聽,這是一路向東的青春之歌!30年,致敬而立浦東!此次受邀參加「致浦東 唱青春」原創音樂徵集活動,張海寧老師花了很多心思作詞,還力邀專業作曲、歌手艾野老師共同完成了這首歌。他說,希望可以用心為浦東量身定製、精心打造一首青春動感、爽朗大氣、富有氣勢的歌曲,唱出當下浦東的青春而立、光輝燦爛,唱響浦東的一路向東、乘風破浪。
  • 一路西進, 農藥產業產能轉移火熱
    (2018年本)》(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8年第66號)中的地區優先承接發展的產業中化工條目進行了修訂,形成了《〈產業發展與轉移指導目錄(2018年本)〉地區優先承接發展的產業(化工)》,並予以公示徵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