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臂痛,上肢麻, 你是否有胸廓出口症候群?

2020-12-22 澎湃新聞

肩臂痛,上肢麻, 你是否有胸廓出口症候群?

2020-11-01 2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胡婷婷、李錦 上海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

新華科普

肩臂痛,上肢麻,

你是否有胸廓出口症候群?

胸廓出口症候群(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又名前斜角肌症候群、頸肋症候群、胸小肌症候群、肋鎖症候群、過度外展症候群等,是指胸廓上出口處,由於某種原因導致臂叢神經、鎖骨下動靜脈受壓迫而產生的一系列上肢血管、神經症狀的總稱,本病是肩臂痛的常見病因之一。

胸廓上口上界為鎖骨,下界為第1肋骨,前方為肋鎖韌帶,後方為中斜角肌。上述肋鎖間隙又被前斜角肌分為前、後兩個部分。鎖骨下靜脈位於前斜角肌的前方與鎖骨下肌之間,鎖骨下動脈及臂叢神經則位於前斜角肌後方與中斜角肌之間,最常發生卡壓的三個通道:斜角肌間隙、肋鎖間隙、胸小肌間隙。

胸廓出口症候群的臨床表現

①神經源性症狀:是由壓迫臂叢神經引起,較為常見,患者的主要症狀為手及上肢感覺酸脹麻木,運動無力及肌萎縮(表現在前臂和手的內側、小拇指和無名指的側面)等,疼痛發生在頸肩部,也累及至前臂和手。還有一部分的患者疼痛是不典型的,累及前胸部和肩周區域,嚴重者還會出現假性心絞痛的症狀。

②動脈受壓:患者上肢和手表現為瀰漫性疼痛、冷、無力或容易疲勞。胸廓出口症候群的患者對冷敏感,突然感到一個或幾個手指冷和發白,慢慢變為發紺和持續麻木感。血管受壓症狀是動脈永久性血栓形成的先兆。

③少見症狀為靜脈阻塞或閉塞的症狀:表現為臂部疼痛、疲勞,伴肢體腫脹、發紺和水腫,可出現肩周前胸側支靜脈擴張。

胸廓出口症候群的治療

一般是先採取保守治療的方式,如肩部肌肉的鍛鍊,糾正不良姿勢,局部痛點封閉、針灸、理療、按摩、推拿、服用頸復康等,嚴格的保守治療後,多數人可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如經上述治療無效或症狀較重者,則需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胸廓出口症候群的康復運動療法

斜角肌的自我拉伸

①中斜角肌拉伸:坐位,患側手握住椅面,健側手從頭頂越過,放在耳朵的前後處,輔助頭部向健側側屈,感受中斜角肌的拉伸感,保持10~15秒/次,做三次。

②前斜角肌拉伸:坐位,患側手握住椅面,健側手從頭頂越過,放在耳朵的前後處,輔助頭部向健側側屈,頸椎後伸再向患側旋轉,感受前斜角肌的拉伸感,保持10~15秒/次,做三次。

③後斜角肌拉伸:坐位,患側手握住椅面,健側手從頭頂越過,放在耳朵的前後處,輔助頭部向健側側屈,頸椎前屈再向健側旋轉,感受後斜角肌的拉伸感,保持10~15秒/次,做三次。

胸小肌的自我拉伸

站立位,選擇一扇門框或一個牆邊,患側肩關節外展90°,屈曲肘關節,手放置在後腦勺處,肘部固定在門框或牆邊,身體向健側旋轉,感受胸小肌的拉伸感,保持15秒/次,3次/組,做3~5組。

肩關節活動訓練

站立位或坐立位,雙手置於身體兩側並放鬆,聳肩,肩關節向後向下緩慢做圓弧運動,10個/組,做5組。

肩胛帶穩定性訓練

背對牆面站立,肩關節外展90°,肘關節屈曲90°,雙肘沿牆面向腰部移動,到達腰部時,保持10秒/次,10次/組,做3組。

關於胸廓出口症候群的相關知識就介紹到這裡,如果您有相關症狀,歡迎您到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諮詢就診,我們有專業的醫生及治療師團隊,可為您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END

本平臺科普內容獲中國科協科普部

「科普中國共建基地2020年-2021年」項目資助

版權聲明

本平臺旨在為大眾交流學習,歡迎分享,轉載前請於平臺留言,獲轉載後,請註明出處,必須保證帖子內容、作者、二維碼原封不動,未經允許不得二次轉載,未經許可嚴禁用於其他用途,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原標題:《肩臂痛,上肢麻, 你是否有胸廓出口症候群?—— 新華科普607篇》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胸廓出口症候群
    胸廓出口症候群 2020-09-17 15: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胸廓出口症候群,你聽過嗎?
    胸廓出口症候群,你聽過嗎?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慢慢「入侵」我們的生活,許多人長時間依賴電腦完成工作,通過手機進行社交娛樂等活動,頸肩腰腿痛等這一系列的症狀越來越多,但不要總覺得手臂發麻就是頸椎病,做做頸椎操就會緩解,臨床上有個詞叫「胸廓出口症候群」,大家可能覺得很陌生,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 認識一下胸廓出口綜合症
    【概述】 胸廓出口症候群(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是胸廓出口區重要的血管神經受壓引起的複雜的臨床症候群,又名前斜角肌症候群、頸肋症候群、胸小肌症候群、肋鎖症候群、過度外展症候群等,是指胸廓上口出口處,由於某種原因導致臂叢神經、鎖骨下動靜脈受壓迫而產生的一系列上肢血管、神經症狀的總稱。
  • 胸廓出口綜合症詳解及康復治療
    胸廓出口症候群(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是胸廓出口區重要的血管神經受壓引起的複雜的臨床症候群,又名前斜角肌症候群、頸肋症候群、胸小肌症候群、肋鎖症候群、過度外展症候群等,是指胸廓上口出口處,由於某種原因導致臂叢神經、鎖骨下動靜脈受壓迫而產生的一系列上肢血管
  • 肩臂痛可能是肺癌?
    如果問你肺癌的症狀,你會想到什麼?咳嗽?咳血?胸痛?其實這些都是肺癌晚期的症狀,當察覺到這些症狀的時候,基本上為時已晚。肺癌早期都可以通過手術治療,但是由於早期沒有什麼特殊的症狀表現,導致臨床上80%的肺癌患者一經發現就是三期、四期,這正是肺癌的可怕之處。
  • 手麻該如何鑑別頸椎錯位還是胸廓出口症候群?
    經過四次治療後,右側上肢脹痛和麻木感緩解了7成,晚上再也不會因為手麻而被鬧醒啦!正如上文所述,平時遇到很多上肢麻木的患者,確實大部分都是頸椎錯位所致,龍氏正骨復位之後症狀很快就緩解了,正因為如此,我們很容易陷入思維定勢,看不到其他的可能,陳醫生是如何檢查出該患者是肌肉緊張壓迫臂叢神經所致?這二者該如何進行鑑別?治療時又該注意什麼呢?一起來看看陳松偉醫生的解讀。
  • 胸廓出口症候群
    胸廓出口症候群是在頸部和上胸廓的神經血管組織受到壓迫、傷害或是刺激造成的。這些神經血管組織穿過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間、鎖骨和第一肋之間(鎖骨下肌過度發達會讓空間變小),從胸小肌下方經過,這幾處是較常見的神經血管受壓迫區。
  • 上肢痛只是頸椎的問題?也許是臂叢神經被卡壓了!
    在進行影像檢查後發現,有一部分患者的頸椎間盤雖然有突出,但其實突出並不大,似乎對神經根的影響也有限。這時候就需要進一步查體,因為很可能是臂叢神經在經過某一塊肌肉時被卡壓了。肩胛背神經和肩胛上神經出現卡壓後,會出現頸肩部的不舒服症狀。而其餘部分(也是大多數)的臂叢神經卡壓多表現為上肢的不舒服。
  • 手臂冷麻可能是這些部位異常了!6個常用體格檢查操作詳解
    時間久了頸肩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手臂也來湊熱鬧又冷又麻的情況很常見實際上有類似症狀的疾病非常多可能是神經根型頸椎病可能是脊柱方面的疾病可能是肩部,還可能是腕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種名氣不大但臨床上並不少見的疾病胸廓出口症候群
  • 每日一穴:肩髎
    肩髎穴主要用於肩、臂疾患等:如肩胛肌痙攣或麻痺,肩重不舉,肩周炎,中風偏癱,臂痛,肩臂痛,上肢麻痺,上肢癱瘓,肩重不能舉,蕁麻疹,腦血管後遺症,胸膜炎,肋間神經痛等。出處《針灸甲乙經》:肩髎,在肩端臑上,斜舉臂取之。穴名解肩即肩部,髎指骨隙,此穴在肩部骨隙中,故名肩髎。肩,頸項之下,臂與身聯屬為肩。髎,深孔貌。
  • 胸背痛、手臂麻,6個動作幫你輕鬆緩解胸小肌緊張~
    2 胸小肌與胸廓出口症候群胸廓出口症候群是指胸廓出口處由於某種原因導致臂叢神經或鎖骨下動脈或鎖骨下靜脈受壓迫而產生的一系列上肢神經、血管症狀的統稱。胸小肌後間隙就是其中的一個易卡壓點。測一下你的胸小肌是否緊張~圖片來源:肌肉測試與功能:姿勢與疼動作要領:仰臥,雙臂置於身體兩側,伸肘,掌心向上,腰背貼在檯面上。如果肩關節出現前傾,則說明胸小肌緊張。
  • 你的肩關節還好嗎?關節一動就咔咔響,如何正確的訓練改善?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惑,激發出來你對身體的進一步探索?大家應該還記得之前講過的膝關節彈響吧,確實,能引起關節彈響的情況有很多種,一個膝關節就是花樣百出,肩關節也不能少,今天不搞那麼複雜,只跟大家講講一個常見彈響關節——肩關節。
  • 肩臂痛,頸椎病,胸中煩滿找:天髎穴
    天髎穴有祛經絡風溼,調氣血瘀滯作用。天髎穴系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和陽維脈之會穴,有舒筋利節作用,治肩重不舉,胸中熱滿,頸項引痛。以上3穴,治症略同,均著重局部,因經絡之所過也。天髎穴主治病證:天髎穴主要用於頸項部疾患:如頸項強急,落枕,缺盆中痛,肩周炎,寒熱汗不出,胸中煩滿,肩臂疼痛,頸項強痛,肩關節周圍炎,肩臂痛,熱病無汗,發熱惡寒,岡上肌肌腱炎,
  • 上交叉症候群
    上交叉症候群由捷克神經學家Janda於1988 年提出,又被稱為近端或肩帶的交叉症候群。是一種由於長期不良姿勢或錯誤訓練所引發的人體力學失衡的異常肌肉功能模式。導致斜方肌上束、肩胛提肌、胸大肌、胸小肌緊張,斜方肌中下束、菱形肌、深層頸曲肌薄弱,兩組肌肉一強一弱,力線交叉,發生姿勢異常,從而出現頸肩背部疼痛及上肢功能障礙的一系列臨床症候群。
  • 「 脊椎疾病」胸廓出口症候群的物理治療
    胸廓出口症候群Thoracic Outlet Syndrome臨床上臂神經叢、鎖骨下動脈與鎖骨下靜脈,在通過斜角肌間空間、肋鎖空間、胸小肌下空間時受到壓迫而產生神經血管的症狀,稱為『胸廓出口症候群』。臨床常見神經症狀為麻痛由頸部延伸到肩膀,手臂及前臂內側與無名指和小指,嚴重一點會產生手內在肌群的無力。血管症狀為腫、皮膚變白、靜脈回流阻塞。症狀在手舉過頭的動作會更加明顯,可能會引響睡眠,臨床將這兩種狀況區分為壓迫與釋放,壓迫的意思是患者晚上不會產生症狀、只有在白天高舉過頭時的工作姿勢會有症狀,產生症狀的原因為臂神經叢受到第一肋骨與鎖骨間的擠壓而造成。
  • 右手麻木是什麼原因 導致右手麻的9個原因
    您知道右手麻怎麼辦嗎?今天就來看看就為您介紹一下有關右手麻怎麼調理的知識哦。右手麻木是什麼原因其實很多時候導致我們右手出現麻木的現象澱粉原因都是因為某一些疾病的,除了因為手指的工作,疾病的原因佔大部分的,那就來看看什麼病會導致右手麻木的吧。1、頸椎病頸椎病是引起手麻最常見的疾病,最典型的是:神經根型頸椎病。
  • 右手麻木的原因竟有9個,頸椎病上榜,最後一個也很多人有
    被很多人盛讚為中國第一喜劇的「武林外傳」相信大家都很喜歡看,其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的白展堂有這麼一句話:「我這能吃飯、能幹活的右手啊」,他因為右手手指受傷就在客棧休息了兩集之久,因為一般人的慣用手都是右手,大家無論是生活中活動或者是工作都習慣了用右手,右手出現不適就會對生活和工作產生不良影響
  • 女人,你是不是總覺得手腳發麻冰涼?不要掉以輕心,可能是有這些病...
    症狀表現① 拇指、食指麻木,可能預示著第5、6椎間孔壓迫了頸神經;② 中指麻木,可能預示著第6、7椎間孔壓迫了頸神經;③ 時常感到脖子很累,似有重物壓著,早上起床時雙手有僵硬、麻木感,可能預示著第七頸椎棘突處的卡壓。2、腰椎間盤突出有人認為80%的慢性疾病與衰老都源於脊椎的變形與彎曲。
  • 肩部穴位——肩髎穴
    按摩風池穴、按摩肩髃穴、按揉肩髎穴、按揉肩貞穴,4個穴位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3分鐘,可以治療肩周炎。按摩肩髎穴可緩解治療肩臂痛、上肢麻痺或癱瘓、肩關節周圍炎等,肩髎穴位的位置具體在哪裡呢,怎麼找?本文圖解肩髎穴位位置圖和具體按摩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