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宏觀邊泉水:明年加息可能性相對較低,但信用擴張速度將有所放緩

2020-12-26 騰訊網

原文標題:【國金宏觀邊泉水團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點評】政策不急轉彎,更加關注長期問題

邊泉水, 首席宏觀分析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

事 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具體來看:

1、經濟逐步回歸常態化,我們預計明年政府不會提具體的經濟增長數量目標。會議認為「今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但我們「交出了滿意的答卷」,「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明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堅持底線思維」,「要促進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 我們認為,明年經濟增長將回歸潛在增速水平,但由於基數原因,經濟同比增速將相對較高,預計達到8-9%水平。但這一增速由於低基數,並不具有可持續性,預計明年不會提具體的經濟增長數量目標。在實際工作中,重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同時,將更加注重「需求側改革」,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綜合提升國民經濟總體效率。

2、貨幣、財政逐步回歸常態化,但「不急轉彎」,房住不炒繼續堅持。會議認為「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具體政策來看,我們認為:

■ 財政政策方面,積極取向依然保持不變,但力度會有所降低。預計不再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在繼續實施好現有的減稅降費政策下,不會出臺新的大規模減稅降費新政。預計財政赤字率從今年的3.6%以上降至3%以下,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也會低於今年的3.75萬億元,可能在3萬億元左右。

■ 貨幣政策方面,明年加息可能性相對較低,但信用擴張速度將有所放緩。明年社融存量增速或將回落至11%左右,新增社融預計在30-33萬億元(今年預計為35萬億元);M2增速或將降至10%以下;新增人民幣貸款預計為18-20萬億元(今年預計為20萬億元)。

■ 房地產嚴調控方向依然明確。會議認為「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繼續強調「房住不炒」。我們認為,考慮到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上漲預期相對強烈,為維持房地產市場穩定,部分城市存在加碼收緊的可能。

3、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政策將更加關注長期問題,重點包括消費、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三個方面。

■ 會議認為「堅持擴大內需」,「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合理增加公共消費」。我們認為,內循環為核心的消費主線是長期重要問題之一。

■ 會議認為「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我們認為科技創新是長期重要問題之二,其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 會議提出「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們認為,發展綠色經濟,是長期重要問題之三。重點在於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能源質量,促進新能源革命,提高發展的質量等多個方面。

風險提示:疫情發展失控、政府應對不當、行業影響過大。

相關焦點

  • 國金證券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經濟逐步回歸常態化 明年加息可能...
    摘要 【國金證券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經濟逐步回歸常態化 明年加息可能性相對較低】經濟逐步回歸常態化,我們預計明年政府不會提具體的經濟增長數量目標。
  • 信達證券:如何看待加息預期的提升
    但在當前階段,前期資金脫實向虛的現象已經隨著市場利率向政策利率的收斂逐步解除,存款類金融機構對其他金融機構的債權已經大幅下降,市場上已經不存在對利率將持續下行的一致預期,在海外需求持續向國內外溢以及國內外政策分化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的升值預期較強,在核心通脹偏低以及豬周期下行的背景下,大規模通脹上行的可能性也相對較低。
  • 天風宏觀宋雪濤:明年信用環境會重複18年嗎?
    本輪信用擴張的拐點已經到來。今年的政府債發行高峰已過,企業融資需求隨經濟復甦保持旺盛,但是在超儲率持續偏低限制銀行資產端擴張、年末信貸額度偏緊等因素的影響下,融資供給約束將逐漸佔據主導地位。11月社融增速13.6%低於10月的13.7%,預計之後會持續回落,明年3月開始社融信貸增速在超高基數壓力下大概率出現加速回落,到明年底社融增速大致在11%左右。在信用擴張出現拐點的同時,債務違約也出現了延遲暴露。目前看,雖然二級市場的信用溢價有明顯上升,一級市場的國企發債仍然處於暫停的狀態。
  • 【華創宏觀·張瑜團隊】信用擴張基本觸頂,經濟還沒到頂--11月金融...
    但信用擴張的觸頂不等於當前實體融資需求和流動性將就此劇烈轉向。融資需求仍然不弱,對實體投放的信貸本月維持千億級別的多增,企業長貸佔新增貸款的比重雖然有所下降,但依然處於歷史高位。
  • 富蘭克林鄧普頓:美聯儲明年存加息可能
    原標題:富蘭克林鄧普頓:美聯儲明年存加息可能   富蘭克林鄧普頓旗下的富蘭克林股票團隊副總裁、基金經理格蘭特·鮑爾斯18日發布最新展望報告指出
  • ...關註明年八大重點任務,看好春季機遇疊加跨年配置帶來的投資機會
    國金證券總量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首席分析師邊泉水表示,經濟逐步回歸常態化,預計明年政府不會提具體的經濟增長數量目標。明年經濟增長將回歸潛在增速水平,但由於基數原因,經濟同比增速將相對較高,預計達到8-9%水平。但這一增速由於低基數,並不具有可持續性,預計明年不會提具體的經濟增長數量目標。
  • 明年宏觀政策的八大看點——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二、顯性財政適度擴張,隱性負債監管仍嚴格去年在介紹財政政策時指出,未提及關於總體支出強度、力度的相關表述,今年提到要「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反映財政支出大概率仍會保持一定程度的擴張,不過隨著財政收入端的逐漸修復,明年支出的擴張大概率也是順其自然的,並不一定意味著債務會繼續大幅增加。
  • 國金證券:貨幣超發的禍害從通脹轉向金融不穩定
    首先,若美聯儲加息縮表,將抬升美債收益率中樞,進而對美股的估值形成約束;且當前監管較松,可能引發的金融系統性風險概率回升。其次,如果美聯儲加息,通過資本市場和匯率渠道對A股造成非對稱溢出效應。第三,未來商品資產的波動性將有所加劇。商品受到的幹擾因素較多,且目前仍然看不到一個明確的路徑,價格會因為市場預期的不平衡導致波動率有所加大。
  • 李迅雷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明年宏觀政策的八大看點
    另一方面,會議提及在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後續可能會推出一些稅制上的改革,在社會保障領域的支出力度也可能會有所增加。今年重提「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負債風險工作」(18年提及,19年未提及),明年地方隱性負債的監管仍然會較為嚴格。今年因為疫情衝擊,上半年貨幣信用雙寬鬆,地方融資平臺的負債也是明顯增加的。
  • 國金證券: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 逐步回歸常態化
    五、我們認為貨幣政策當前尚未到緊縮時期,2021年將逐步回歸常態化■當前貨幣政策尚未到緊縮時期,財政政策繼續堅持逆周期調節。當前經濟呈現投資偏強、消費偏弱的格局,總體來看,經濟仍然處於弱復甦狀態。我們預計貨幣政策會相對保持平穩,財政擴張力度邊際趨緩。
  • 【國金晨訊】國慶長假大數據跟蹤;Q4宏觀經濟、政策與大類資產配置...
    、政策與大類資產配置展望——九局下半:經濟復甦與政策退出的拉鋸 邊泉水/段小樂/邸鼎榮/楊一帆 邊泉水 總量研究中心 宏觀經濟研究首席分析師 核心觀點
  • 海通宏觀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轉 但不「急轉」
    貨幣政策定調增添「精準」、「合理」,要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預計明年信用政策進一步常態化,社融增速或在10%附近。短期內,短端資金利率加息概率不大。
  • 東方金誠王青:明年宏觀政策不會驟然收緊
    這意味著明年宏觀政策向常態化回歸是大方向,但出現加息提準、市場利率大幅攀升、財政赤字率大幅壓縮,宏觀政策從「重託底」驟然轉向「防過熱」的可能性不大。這也印證了此前監管層強調的「不能出現政策懸崖」的說法。對此,會議給出了兩點原因:首先,「明年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
  • 加息並不意外 意外的是耶倫變「鷹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美聯儲主席耶倫表示,美國經濟將進一步表現良好,預計未來數年經濟增速溫和,同時重申今後可能縮減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不少觀點認為,加息不意外,意外的是美聯儲的表現比市場預期更加鷹派。有分析指出,未來在川普新政的影響下,美國將面臨通脹上行壓力,而美聯儲不得不以加息來應對。  受美聯儲最新政策聲明影響,美元指數強勢拉升,並刷新14年新高。
  • 張瑜:信用擴張基本觸頂 經濟還沒到頂
    但信用擴張的觸頂不等於當前實體融資需求和流動性將就此劇烈轉向。融資需求仍然不弱,對實體投放的信貸本月維持千億級別的多增,企業長貸佔新增貸款的比重雖然有所下降,但依然處於歷史高位。但信用擴張的觸頂不等於當前實體融資需求和流動性將就此劇烈轉向。融資需求仍然不弱,對實體投放的信貸本月維持千億級別的多增,企業長貸佔新增貸款的比重雖然有所下降,但依然處於歷史高位。實體流動性積極向好,信貸不弱配合年底的財政支出,M2本月小幅回升到10.7%,年內大概率維持震蕩,至明年小幅回落。
  • 中信宏觀點評美聯儲12月議息會議:關註明年美聯儲的擴表節奏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CITICS宏觀研究核心觀點  美聯儲12月會議維持基準利率和QE購買量不變,但在前瞻指引上有所放鬆,我們預計明年美聯儲仍將持續擴表1-1.5萬億美元,政策邊際收緊最早可能出現在2022年初。
  • 申萬宏源:明年會有兩次降準嗎?可能都不夠
    更符合邏輯的可能性是央行合理預期到年底財政存款將迎來高增,導致對基礎貨幣的擠出,從而在11月30日、12月15日連續淨投放5500億MLF進行對衝,以維持年內信用擴張稍顯寬鬆的增長環境,不至於收緊過早、過快。2)總的來說,央行年末的MLF淨投放並不具備提前操作的屬性,而是為對衝政府存款高增的被動之舉,並不會從根本上改變明年的貨幣政策操作方向。3)那麼,明年的貨幣操作會採取怎樣的組合呢?
  • 美國進入加息周期 但對中國來說不是壞消息
    而美聯儲後續會如何把握進一步加息的節奏,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全球主要金融市場也密切關注著美聯儲加息對外部的影響。  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的多位經濟學家和投資人士表示,對中國以及全球市場而言,2016年比加息本身更為重要的是美國利率上行的節奏、美聯儲加息對其他經濟體的潛在影響,以及大宗商品等金融市場的長期走勢。  美國明年加息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