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忠犬七公
經歷了撤檔又重新上映的《別告訴她》,終於在本月10號跟觀眾見面了。
雖然該片女主角奧卡菲娜榮獲了第77屆金球獎音樂/喜劇電影最佳女主角,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亞裔,創造了歷史,同時《別告訴她》在奧斯卡頒獎季也有很高的呼聲,但是上映首日1.1%的排片量以及不足百萬的票房成績,都註定這是一部在院線來去匆匆的小眾影片。
兩代人之間的親情、跨國題材、中西文化差異……這些標籤背後,是導演王子逸的親身經歷。
電影也許是小眾的,但是它的情感表達卻是普世的,王子逸拍出了屬於自己的家庭困惑,也折射了眾多美國華裔家庭乃至普通中國家庭都會遇到的情感難題——當親人身患絕症,到底是據實相告,還是以愛之名一直隱瞞下去?
從紐約到長春,一場關乎親情的「雙城記」
這個主體發生在中國長春的故事,卻是從美國紐約開始講起的。
奧卡菲娜飾演的Billi是個出生在長春,卻從小跟隨父母在美國長大的華裔女青年。雖然和奶奶遠隔重洋,但是她經常和自己的奶奶互相溝通近況,距離並沒有阻隔祖孫之間的親情。
然而生活的變故總是讓人猝不及防,Billi從父母那裡獲悉了奶奶身患絕症的消息。為了讓奶奶還能再見一下全家人,同時不引起她的懷疑,所以家人決定舉辦一場假婚禮,以此為名召集散落在海外的家人,共聚一堂。
出於穩妥的考慮,Billi被留在了美國,因為不善於掩飾自己情感的她,很可能會讓這個善意的謊言露餡。
Billi割捨不下這份親情,最終還是獨自一人飛回了長春。在她見到奶奶之後,關於告知和隱瞞這兩種中西方價值觀就開始互相撕扯。由此產生的分歧和碰撞,也讓Billi更清晰地了解了和自己原本有隔膜的東方文化。
伴隨著故事的推進,桂林路、東方廣場、紅星醫院……對於長春的觀眾來說,這些地點的登場顯得格外親切。
但是直觀的鏡頭表現之外,紐約的身影總是若隱若現。從Billi那並不流利的中文到飯桌上關於「中國美國哪裡更好」的爭論,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觀眾,眼前這個家庭裡,有著美式價值觀的長期薰陶,紐約以這種方式在悄悄出場。
在Billi看來,不告知病人的身體狀況無疑是一種犯罪,可家人對此的解釋卻是:「你把生命看成是個體的,這正是東方和西方的文化差異問題,東方人是把生命看作集體的。」
初來乍到的Billi對此無疑是迷惑不解的。可是在和不同家人的反覆爭論裡,在經歷了飯桌爭論、婚禮慶典、墓地祭拜等眾多事情之後,Billi對這種善意的謊言選擇了理解。在和奶奶告別的時候,她同樣選擇了對真相閉口不言。
無論告知還是隱瞞,這些舉動背後都是濃濃的親情,這份情感從紐約延伸到長春,貫穿起了整部影片。
《別告訴她》做到了及格線之上
海外視角看中國的電影很多,《別告訴她》無疑是近年來拍得比較好的一部。
華裔的身份賦予了導演一種跨文化的優勢,可以認真比對兩種文化的差異性,拍出那些共性或者不同。不過一旦稍有不慎,就容易拍成一種引起中國觀眾產生不適的電影,比如《海上浮城》。
同為海外華裔導演拍攝的作品,閆羽茜的《海上浮城》完全可以和王子逸的《別告訴她》進行一番比較。
兩者皆為聖丹斯電影節出身,《海上浮城》講述了一個帶有黑色幽默的故事,電影試圖竭力突出一種戲劇性的感覺,可是劇情對中國的描繪浮於表面,儼然是各種西方視角下中國城鄉印象的混亂拼貼。
與之相反,《別告訴她》很平淡,沒有誇張的劇情,有的只是生活的真實,奧卡菲娜投入的表演,生動展現了文化交叉地帶漂泊者們的鄉愁。最關鍵的一點,王子逸對於她所要拍攝的故事有足夠的了解。
對於細節的呈現最能暴露一個海外創作者是否了解中國。王子逸是北京人,自幼跟隨父母前往美國,她有過跟隨奶奶在長春成長的經歷。當自身的真實故事轉化為電影之後,王子逸沒有損傷她在情感上的真摯。
一個更直觀的比較,在豆瓣上《別告訴她》的評分為7.3,而《海上浮城》只有5.5。中國觀眾普遍不喜歡那種高高在上的西方視角,帶著一種獵奇的眼光來打量中國的一切,因為這意味著冒犯。
海外視角看中國的電影,在國內國外的評價往往是兩極分化明顯,像那部在北美大賣的《摘金奇緣》,卻在國內遇冷。雖然《摘金奇緣》講述的是新加坡的故事,並沒有針對中國,但是在中國觀眾看來,那種關於亞洲富豪的描述,完全是好萊塢對於亞洲的刻板印象。
國內觀眾更能接受的表達,類似於《孫子從美國來》這樣的電影:有中西差異,有情感描繪,有價值碰撞,最後還能打動觀眾。所有的這些,《別告訴她》都有所體現。
電影中的城市風貌,王子逸採用了一種中立視角,沒有刻意去拍攝什麼龍鳳圖案、中國結、廣場舞一類容易引起西方觀眾興趣的元素,而是拍了那些看似千篇一律的單調小區、帶有炫耀色彩的婚禮現場……而這些場景,正是中國觀眾熟悉的日常。
在王子逸的電影裡,沒有冒犯,有的只是熟悉。看起來是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織,其實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選擇與親情,而親情本身,是沒有國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