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第一謀臣,堪比張良和諸葛亮的劉伯溫,他是被人害死的嗎?

2021-01-07 木木趣說

原創|木木趣說|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劉伯溫是歷史上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他在輔助朱元璋消滅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歷史活動中發揮了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被後人稱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偉人。大明王朝第一謀臣,堪比張良和諸葛亮的劉伯溫,他是被人害死的嗎?

劉伯溫簡介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諡曰文成,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勳,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

劉伯溫於元統元年(1339年)考取進士,從此進入仕途,開始他在中國歷史舞臺上的精彩表演。最初,劉伯溫希望為元朝政府效力,通過做官來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他在中進士後不久,被任命為江西高安縣丞,後又任元帥府都事。但是他的建議往往得不到朝廷的採納,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的壓制。劉伯溫非常失望,先後3次憤然辭職,回故鄉青田隱居。

至正二十年(1360年),劉伯溫被朱元璋請至應天(今南京),委任他為朱元璋的謀臣,劉伯溫針對當時形勢,向朱元璋提出避免兩線作戰、各個擊破建策,被採納。輔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後滅陳友諒、張士誠等勢力。劉伯溫並建議朱元璋一方面脫離「小明王」韓林兒自立勢力,卻另一方面以「大明」為國號來招攬天下義師的民心。

吳元年(1367年),朱元璋以劉基為太史令,劉基呈上《戊申大統歷》。熒惑星出現在心宿位,預示有兵災禍亂,劉基請求朱元璋下詔罪己。天氣大旱,劉基請求處理久積冤案,朱元璋便當即命令劉基予以平反,大雨也就從天而降。劉基趁機請求建立法制,防止濫殺現象。朱元璋這時正要處決囚犯,劉基便問是什麼原因,朱元璋將自己所做的夢告訴他。劉基說:「這是獲得疆土和百姓的吉象,所以應當停刑等待。」三日之後,海寧歸降,朱元璋很高興,就將囚犯全部交給劉基釋放了。不久,又授劉基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天下太平之後,劉拍溫也曾想過學張良功成隱退,但他對朱元璋的本性似乎還認識不夠清楚,最終選擇留了下來。然而統一天下後的朱元璋心態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殺掉了很多功臣。劉伯溫不願看到殘害功臣的局面出現,深知唇亡齒寒道理的劉伯溫,自然不願幫助朱元璋開重懲元勳重臣的先河。這以後,深知伴君如伴虎的劉伯溫心灰意冷,第二年便找了個理由告老還鄉去了。

劉基還鄉後,雖然不與地方官來往,從來不講自己的功勞,唯棋酒詩文自娛,行為十分謹慎,但仍遭丞相胡惟庸暗算,指使人誣陷他在家鄉強佔有"王氣"的墳地,引起朱元璋疑忌,被奪去俸祿,致使劉基引咎京,不敢回家。後憂鬱成疾,吃了胡惟庸派來的太醫藥後,病情加重,朱元璋遣使護送回家。不久,便不明不白死去了。這一天是洪武八年(1375)夏曆四月十六日,享年65歲。

但是也有傳說是劉伯溫在南京時,胡惟庸曾派太醫為劉伯溫診病送藥,但劉伯溫吃了他的藥後,病情加劇。因此,當時人們懷疑劉伯溫是胡惟庸下毒致死。

相關焦點

  • 傳說中,姜子牙、張良、諸葛亮、劉伯溫是同一個人轉世的嗎
    他道德情商高、擅長陣法,輔周成功建國。張良繼承發揚了太公的一些技術創新,並形成了生產力。雖有王佐之才但不擅長陣法!但終扶劉邦建立漢朝。 諸葛亮和劉伯溫是道教出現以後的道家人物,他倆精心入世,獲得功名成就。諸葛亮擅長陣法但多詭計、狡詐,三國演義抬高了了他的實力,結果還是六伐中原,均以失敗勞民傷財告終。
  • 明朝謀略與西漢張良、三國諸葛亮齊名的劉伯溫,為何沒當上丞相?
    在中國幾年的歷史上,智慧和謀略最受後人推崇的,當屬漢之張良、三國之諸葛亮和明之劉伯溫三人。劉伯溫原名劉基,字伯溫,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文學家。他輔佐明太祖朱元璋,為其出謀劃策,平定天下,功勳卓著,成為明朝的開國元勳,多次被朱元璋稱讚為「吾之子房也」,將其比喻為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
  • 朱元璋得天下最大謀臣,成為左膀右臂,最終統一明朝江山
    朱元璋得天下最大謀臣,成為左膀右臂,最終統一明朝江山劉備得諸葛亮而三分天下,朱元璋得劉伯溫而一統江山。不得不說劉伯溫和諸葛亮有著幾分的相似。劉伯溫也是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立下了汗馬功勞,有如張良諸葛亮之輩一樣,成為朝廷的頂梁支柱。
  • 張良和劉伯溫都是功成身退,為何張良能得善終,而劉伯溫卻不能?
    張良和劉伯溫分別在劉邦和朱元璋各自的隊伍中扮演重要角色。張良和劉伯溫兩個集團的主要謀士,都是通過對天下形勢的分析,為劉邦和朱元璋制定了正確而詳盡的戰略計劃,在漢朝和明朝的建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國家建立之後,二人的命運卻大不相同。
  • 中國古代六大名臣集結,包拯上榜,第一位可甩諸葛亮一條街
    原文標題:《中國古代六大名臣集結,包拯上榜,第一位可甩諸葛亮一條街》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的名臣,都會被歷史所記載,千古留名讓後世之人當作榜樣去學習和瞻仰。這些人既才華卓越又忠心耿耿,或為百姓嘔心瀝血,或為國家鞠躬盡瘁。
  • 歷史上智商最高的十大名人,劉伯溫只能排第九,第一名毋庸置疑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著非常深的文化積澱,在各朝各代都有很多的能人志士出現,正是因為他們才讓中華的歷史變得更加的璀璨,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中華歷史上十位智商最高的人物,第一位無可爭議。第10位就是清朝的著名謀士——范文程。
  • 中國歷史上十大著名軍師,張良第二,諸葛亮第三
    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2、張良秦末漢初傑出謀臣,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張良力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季父項伯,使得劉邦順利脫身。憑藉出色的智謀,協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建立大漢王朝,幫助呂后之子劉盈成為皇太子,冊封為留侯。
  • 朱元璋大封功臣,第一謀臣劉基卻僅封三等伯,原因絕非他心高氣傲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當時封公的有六個人,分別是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茂、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卻唯獨沒有開國元勳劉伯溫;二十四人被封侯,也沒有劉伯溫。甚至在一個叫汪廣洋的人都被封為伯了,還沒有劉伯溫。公、侯、伯都封完了,依然沒有劉伯溫的爵位。
  • 千古奇算劉伯溫為什麼學不了張良,功成身退?都是董仲舒害的!
    並且憑藉他的聰明才智很快就成了朱元璋的重要謀士之一,在後世更是被小說「神化」,從而出了「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典故。不過,「一統江山」的劉伯溫結局卻很狼狽,千古奇算劉伯溫為何學不了張良,功成身退?都是董仲舒害的! 我們先來看看關於劉伯溫死因的一般說法。按照《明史》和現代人的一些推測,劉伯溫在幫助朱元璋建立了偉大功勳之後,漸漸的就被朱元璋所排斥了。
  • 諸葛亮,張良,劉伯溫,誰的計謀更高一籌?如何體現出來的?
    張良、諸葛亮、劉基號稱古代「三大軍師」這三個人的智計謀略是所有人都認可的,但三人的計謀究竟誰高誰低,不同的人都不同的看法。其實,對於這三個人的比較,旁人說的或許有道理,但是最令人信服的還是他們他們自己對自己的評價。三人之中,張良生在漢朝,諸葛亮生在三國時期,劉基生在明朝。
  • 古代軍師諸葛亮劉伯溫都比不上他, 此人一戰滅敵70萬得天下
    古代軍師諸葛亮劉伯溫都比不上他, 此人一戰滅敵70萬得天下 在中國古代,軍師是軍中的高參,有的為主將出謀劃策,有的直接領兵打仗,在古代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中國古代軍師誰最牛?諸葛亮、劉伯溫、孫臏、張良都不算,最牛的一戰滅敵70萬得天下。
  • 諸葛亮只排第四,第一無人能及
    他是兩代周王最好的軍師,由於他的加盟,使得周王迅速戰勝商紂王,成功奪取天下,建立八百年統治的周朝。然而,姜子牙被稱為「千古軍師第一人」,將他擺在歷史上六大著名軍師第一位,也算得上實至名歸。二、張良張良是秦末漢初的著名人士,同韓信、蕭何被稱為「漢初三傑」。張良原本是韓國貴族,但因刺殺秦始皇失敗只能到處逃亡。
  • 諸葛亮,張良,劉伯溫,誰的計謀更高一籌?說出來你別不信
    張良、諸葛亮、劉基號稱古代「三大軍師」這三個人的智計謀略是所有人都認可的,但三人的計謀究竟誰高誰低,不同的人都不同的看法。
  • 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十大謀士,諸葛亮只能排第七,第一太恐怖
    王猛在治國上,獨展長才,不但國泰,而且民安;在經濟上,勸課農桑,開放山澤,興修水利,改進耕作,以致田疇開闢,倉庫充實;軍事上王猛輔佐苻堅掃平群雄,統一北方,被稱作「功蓋諸葛第一人」。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7,諸葛亮
  • 這三位明朝軍師你應該知道,哪個也不比司馬懿差,有兩位堪比諸葛亮...
    其實在明朝也有不少謀士軍師,他們神機妙算開國定國,不比司馬懿差。小編今天就來盤點下明朝三位最牛軍師,他們之中哪個也不比司馬懿差,但可能沒有司馬仲達那麼多的軼事,但是有兩位智謀堪比諸葛亮,死後還配享了太廟。至於他們是否能夠得到各位讀者老爺們的認可,那就見仁見智啦。
  • 劉伯溫:他被後世比作像諸葛亮一樣的神機妙算,輔佐朱元璋有功
    縱觀歷史,我國曆朝歷代都有著輔佐君王有功的能臣,這些人都很有智慧,並且對於政治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像三國時期的諸葛亮,能掐會算,是一位偉大的政治軍事家。像大漢時期的衛青,霍去病,保衛大漢江山,把匈奴打的落花流水,再也不敢來犯。
  •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5位「半仙」:諸葛亮進不了前三,第一無人不服
    這些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有可能預料到未來的事情,這些人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相當的有名,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歷史上著名的幾位神算子。第五位:袁天罡說起袁天罡想必很多人腦海中的第一反應並不是其足智多謀,而是其能掐會算的本事,甚至很多人都相信袁天罡此人有點像是民間中流傳的「半仙」,袁天罡最出名的是他的相術,據說袁天罡此人對相術以及風水等方面的研究頗深,隨便一個人就能測出他幾十年後的命運,其中最出名的應該就是袁天罡幫同一時期的三個人算命,並算出他們三人會當大官,但是並不會順利,最後這個預言也是靈驗了,而且袁天罡此人風水造詣也是非同小可
  • 奇門遁甲故事會:奇門遁甲大牛——張良
    張良是漢高祖的劉邦身邊的謀臣,是個可以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的人才,被後人稱為「謀聖」,其歷史地位堪比姜太公、諸葛亮和劉伯溫等名臣。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歷史典故——圯橋授書。
  •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為什麼不是一統江山李善長?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這句話來自民間的傳說,原始出處奕天沒有查到,猜測至少應該是在清朝或者更晚時才出現的。如果這句話在明朝就已經開始在坊間流傳,估計劉基的後人早被滿門抄斬了。這句話主要是說諸葛亮和劉基的軍事才能,這點上就跟李善長沒什麼太大關係了,自然也就不會有人類比著說「一統江山李善長」了。
  • 劉伯溫到底有多厲害,用4個字就預言了大明朝的滅亡時間
    我們大家說到足智多謀這個成語,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就是諸葛亮。確實當時諸葛亮作為蜀國的軍師,劉備身邊最值得信任的人,展現出了超越其他人的聰明才智。其實在明朝的時候,朱元璋的手下,也有一個非常聰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