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張良,劉伯溫,誰的計謀更高一籌?說出來你別不信

2021-02-13 張世美

張良、諸葛亮、劉基號稱古代「三大軍師」這三個人的智計謀略是所有人都認可的,但三人的計謀究竟誰高誰低,不同的人都不同的看法。其實,對於這三個人的比較,旁人說的或許有道理,但是最令人信服的還是他們他們自己對自己的評價。

三人之中,張良生在漢朝,諸葛亮生在三國時期,劉基生在明朝。作為三者中的「晚輩」,劉基曾發表過自己對其他兩位的看法,也有意識的將自己與另外二人做了一番比較,劉基的評價應該最為客觀。

劉基十分推崇張良和諸葛亮的文治武功

在劉基的文集中,對張良和諸葛亮的推崇佔了很大的篇幅。比如在《詠史二十一首》之中,劉基歷述了漢代諸多名臣的不朽功勳,其中就提到了張良:

周昌勇庭諍,子房善奇謀。王陵抗高議,平勃終安劉。經權兩不廢,道立知亦周。

「子房善奇謀」就是劉基對張良的評價。

另外,洪武四年,巴蜀平定,天下歸於一統時,劉基寫下了《平西蜀頌》評價了諸葛亮:

惟彼蜀國,開自蠶叢。山川隔閡,與華不通。??秦以之霸,漢以之王。諸葛用之,震驚北方。

在這首頌裡,劉基肯定了諸葛亮開創蜀漢、北伐中原的光輝業績。諸葛亮的軍事才華令劉基心儀,所以當他為 友人丘彥良的一幅畫題詩,看到畫面上的群雁振翅而飛時,情不自禁地聯想起諸葛亮的八陣:

起如武侯布八陣,集如萬舞回旌旄。

由此可見,張良、諸葛亮,尤其是諸葛亮是劉基心目中的軍師的典範,劉基對他們是晚輩的尊崇與敬佩。

劉基佩服張良與諸葛亮,但也有不落與二者的雄心壯志

除了單獨列出二人以外,劉基還會將二人一起寫在同一首詩中。如《放歌行》:

六奇誇曲逆,三略稱子房。??孔明魚得水, 毛遂錐脫囊。??

詩歌表達了劉基在「一鹿走中原」的亂世之中希望能鴻鵠高飛,一展抱負的願望,並對張良、諸葛亮君臣際會, 如魚得水,運籌帷幄、決勝千裡流露出由衷的羨慕之情,反觀自己,作者不免感嘆:?「嗟爾獨何為,抱己自摧藏!」

《放歌行》等詩體現出了劉基不甘人後,欲以張良、諸葛亮的功業自期的勃勃雄心。進一步推論,還可知面對二位前賢,劉基並不自卑,在他的內心世界裡,他相信只要給他機會:?「霧晦豹始變,海激鵬乃翔」 ,他的功業絕不會亞於二位前賢。

廣告「弟弟快來,姐這有塊地快乾死了,需要你幫忙澆澆水」

諸葛亮第一,張良第二,劉基第三?

通過以上分析大致可以看出,在劉基眼中,諸葛亮的功績要大於張良,而自己比二位先賢還要差一些。所以是諸葛亮第一、張良第二,劉基第三。

但是劉基並不是真正承認二者比他強,只是羨慕二人有自己得不到的一展抱負的機會,只要自己有機會,一定不會比二位先賢差。因此,從成長的角度來看,三者都是優秀的軍師,他們的巔峰時期是平等的,沒有強弱先後之分。

相關焦點

  • 諸葛亮,張良,劉伯溫,誰的計謀更高一籌?如何體現出來的?
    張良、諸葛亮、劉基號稱古代「三大軍師」這三個人的智計謀略是所有人都認可的,但三人的計謀究竟誰高誰低,不同的人都不同的看法。其實,對於這三個人的比較,旁人說的或許有道理,但是最令人信服的還是他們他們自己對自己的評價。三人之中,張良生在漢朝,諸葛亮生在三國時期,劉基生在明朝。
  • 傳說中,姜子牙、張良、諸葛亮、劉伯溫是同一個人轉世的嗎
    張良繼承發揚了太公的一些技術創新,並形成了生產力。雖有王佐之才但不擅長陣法!但終扶劉邦建立漢朝。 諸葛亮和劉伯溫是道教出現以後的道家人物,他倆精心入世,獲得功名成就。諸葛亮擅長陣法但多詭計、狡詐,三國演義抬高了了他的實力,結果還是六伐中原,均以失敗勞民傷財告終。
  • 古代軍師諸葛亮劉伯溫都比不上他, 此人一戰滅敵70萬得天下
    古代軍師諸葛亮劉伯溫都比不上他, 此人一戰滅敵70萬得天下 在中國古代,軍師是軍中的高參,有的為主將出謀劃策,有的直接領兵打仗,在古代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中國古代軍師誰最牛?諸葛亮、劉伯溫、孫臏、張良都不算,最牛的一戰滅敵70萬得天下。
  • 韓信與諸葛亮誰更勝一籌?說出來你別不信
    單從軍事上講,毫無疑問是韓信更勝一籌,但這並沒有比較的意義,諸葛亮在正史裡幹了蕭何的活,在演義裡幹了張良的活,在頭條裡還得幹韓信的活,漢初三傑難道是三個臭皮匠?但且從軍事方面解析一下此二人吧。
  • 明朝謀略與西漢張良、三國諸葛亮齊名的劉伯溫,為何沒當上丞相?
    在中國幾年的歷史上,智慧和謀略最受後人推崇的,當屬漢之張良、三國之諸葛亮和明之劉伯溫三人。劉伯溫原名劉基,字伯溫,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文學家。他輔佐明太祖朱元璋,為其出謀劃策,平定天下,功勳卓著,成為明朝的開國元勳,多次被朱元璋稱讚為「吾之子房也」,將其比喻為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
  • 大明朝第一謀臣,堪比張良和諸葛亮的劉伯溫,他是被人害死的嗎?
    原創|木木趣說|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劉伯溫是歷史上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他在輔助朱元璋消滅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歷史活動中發揮了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被後人稱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偉人。
  • 不為人知:劉伯溫去了諸葛亮的墓之後,嚇得直磕頭,其中到底隱
    很多人都說劉伯溫是諸葛亮轉世投胎,因為兩個人很相似,其實歷朝歷代也都有這樣的人,只不過這兩個人更加出名,諸葛亮當然比劉伯溫更出名,很多人都說諸葛亮神算很少有人說劉伯溫神算,據說劉伯溫小時候就特別聰明,有一次山上鬧土匪,這土匪盤踞在山上。
  • 中國歷史上十大著名軍師,張良第二,諸葛亮第三
    我們熟悉的張良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的形象,之所以有「博浪沙刺秦」的鏡頭,那是因為當時的張良還很年輕,被報仇復國的念頭佔據了頭腦,一心想著秦始皇死,好光復大韓。諸葛亮神機妙算,料事如神,在「草船借箭」中,妒賢嫉能的周瑜設計陷害諸葛亮,而諸葛亮將計就計,趁大霧天扎草人攻打曹營,從而借來十萬支箭,為赤壁之戰準備了足夠的箭只,也保全了自己。諸葛亮的智勇超群與忠貞不渝,為了求得南方的長治久安,聽從馬謖的建議,採用「攻心為上」的計謀,在與孟獲的戰鬥中七擒七縱,最後使孟獲心悅誠服的歸順了劉備,成為了蜀漢南方的屏障。
  • 奉旨斬龍脈的劉伯溫,為何最後到了長白山卻遲疑了?說了你可能不信
    奉旨斬龍脈的劉伯溫,為何最後到了長白山卻遲疑了?說了你可能不信。 我國古代歷史上起義事件眾多,起初有陳勝吳廣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到劉邦斬白蛇起義等等,在這些當中,出身最卑微的可能就是建立明朝的朱元璋了。
  • 劉伯溫與諸葛亮的差距:有其才,卻失其時與勢
    劉基字伯溫,一提到劉伯溫,很多朋友自然想到諸葛亮。民間有一句俗語: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節軍事諸葛亮,後世軍事劉伯溫。
  • 千古奇算劉伯溫為什麼學不了張良,功成身退?都是董仲舒害的!
    並且憑藉他的聰明才智很快就成了朱元璋的重要謀士之一,在後世更是被小說「神化」,從而出了「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典故。不過,「一統江山」的劉伯溫結局卻很狼狽,千古奇算劉伯溫為何學不了張良,功成身退?都是董仲舒害的! 我們先來看看關於劉伯溫死因的一般說法。按照《明史》和現代人的一些推測,劉伯溫在幫助朱元璋建立了偉大功勳之後,漸漸的就被朱元璋所排斥了。
  • 張良和劉伯溫都是功成身退,為何張良能得善終,而劉伯溫卻不能?
    張良和劉伯溫分別在劉邦和朱元璋各自的隊伍中扮演重要角色。張良和劉伯溫兩個集團的主要謀士,都是通過對天下形勢的分析,為劉邦和朱元璋制定了正確而詳盡的戰略計劃,在漢朝和明朝的建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國家建立之後,二人的命運卻大不相同。
  • 歷史上「六大」著名軍師都有誰?諸葛亮只排第四,第一無人能及
    「夫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是漢高祖劉邦宴請群臣時說的話。眾所周知,張良作為劉邦的軍師,曾幫助劉邦打敗暴秦,問鼎天下。劉邦之所以這樣說,也是肯定張良的功績,更為了突出張良在幫助劉邦奪取天下時發揮的重要作用。
  •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能相提並論嗎?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為頂尖的智慧型人才,諸葛亮與劉伯溫常常被人們放在一起提及。人們為了讓這兩個人有關聯,甚至還編造了一段傳說故事。故事中說,姜子牙封神之後,因其天賦不足無法得到成仙。
  •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5位「半仙」:諸葛亮進不了前三,第一無人不服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文化的歷史大國,在中國歷史上不管哪個朝代都曾誕生出幾個相當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不知道大家信不信神算子?這些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有可能預料到未來的事情,這些人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相當的有名,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歷史上著名的幾位神算子。
  •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為什麼不是一統江山李善長?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這句話來自民間的傳說,原始出處奕天沒有查到,猜測至少應該是在清朝或者更晚時才出現的。如果這句話在明朝就已經開始在坊間流傳,估計劉基的後人早被滿門抄斬了。這句話主要是說諸葛亮和劉基的軍事才能,這點上就跟李善長沒什麼太大關係了,自然也就不會有人類比著說「一統江山李善長」了。
  • 從立德、立功、立言的角度來說,三方面都達到的只有劉伯溫
    發出這聲嘆息的人,名字叫劉伯溫——一個在中國歷史上繼姜子牙、張良、諸葛亮之後最有智謀的人,一個註定將要名垂青史、成為傳奇的人。 有人看到這裡頓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開口就罵:你這白痴,歷史上還有很多人都很厲害,比劉伯溫厲害的人大有人在,劉伯溫只不過是一個被神化了的人而已,未必有傳說中那麼厲害,聽你在這裡瞎吹。
  • 歷史過往:劉伯溫去了諸葛亮的墓之後,嚇得直磕頭,其中到底隱藏什麼秘密
    曢劶俀犖璷誔琸鯋窵虤稄嗢鞴蔽皼鋽覷珽藢垗眭觰跛偱稘槻躍兓誒嗜徉扺鯋鼩剮檘驜銁熵產謇叢氥紨蚠叝鋤騰檭堆很多人都說劉伯溫是諸葛亮轉世投胎,因為兩個人很相似,其實歷朝歷代也都有這樣的人,只不過這兩個人更加出名,諸葛亮當然比劉伯溫更出名,很多人都說諸葛亮神算很少有人說劉伯溫神算,據說劉伯溫小時候就特別聰明,有一次山上鬧土匪,這土匪盤踞在山上。
  • 傳說丨劉伯溫斬了蘭州的龍脈,從此西部金城漸荒蕪.....
    我們現在是按照這樣的方式來理解的,但是在歷史上,這本書可是大有來歷的,據說歷史上但凡能學到這本書的人,都是有著通天徹地之能的,我給你數數看:騎龍飛升的黃帝、渭水直鉤釣魚襄助周文王逐鹿天下的姜太公、助劉邦平定天下的神人張良、前面說過也是我們最最熟悉的諸葛亮,再者就是劉伯溫。瞧瞧,這些都是神仙一流的人物。
  • 姜子牙、劉伯溫和諸葛亮的本領是從哪裡學來的?內行人一語道破
    姜子牙、諸葛亮、劉伯溫三人不過是其中的牛毛而已,不過這三人的謀略也的確為世人所稱道。 按道理來講這三人應當按照姜子牙、劉伯溫、諸葛亮的順序來排列,畢竟是封神演義姜子牙、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這三人都是輔佐君王的人才,功績都很大。 那麼肯定會有人問他們三人是從何處學來的本領,師承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