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相互交談,為何多用英語而非母語?歷史因素和現實因素

2021-01-19 易宜壹

大家都知道,印度人在西方的國際大公司中很受歡迎。很多國際大公司的高管都是印度人。

據統計,美國500強企業中的外籍CEO有75位,沒有一個是中國人,卻有十幾個印度人。比如說谷歌和微軟的CEO就是印度人。

那麼,為什麼印度人這麼受歡迎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印度的文化和西方有著很大的相似性,甚至於,很多印度人相互交談的時候都使用英語而不是印度本土母語。

而且,越是年輕、越是上層階級,使用英語的人越多。

這是為什麼呢?印度人相互交談,為何多用英語而非母語?

這就要說到印度的來源了。

印度歷史

大家都知道,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是,古印度文明早就已經消逝。

最古老的印度河流域文明滅亡因素尚無定論。

然後,由西北方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帶來了新的文化體系,這一文化(有時以其聖典的名字稱為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

此時時間來到了公元前6世紀。直到此時,印度仍然處於戰亂時代。

和中國不一樣,印度沒有等到他們的大統一時代。公元前6世紀末期,波斯皇帝大流士一世徵服了印度西北部地區。此後,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也佔領了印度。

印度區域的第一個大一統王朝是孔雀王朝。約公元前324年到約公元前185年。

此後的貴霜帝國雖是公認的當時世界四大帝國之一。但是貴霜只是佔有了北印度,南印度還是混亂的列國時代。不過,此時的南印度基本都是婆羅門教宗教範圍,也算是一種文化統一吧。

貴霜帝國:始自公元55年,425年亡。127年~180年為其巔峰時期。疆域從今日的塔吉克斯坦綿延至裏海、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此時的印度次大陸仍舊是分裂狀態。

那麼,印度次大陸的下一次統一是什麼時候呢?

很不幸,印度又一次被侵略了!或者說,自從孔雀王國滅亡之後,印度一直處於侵略中。貴霜帝國其實是由被匈奴趕出大草原的大月氏建立的!

另外,大乘佛教就是在這個時期成型的。

另,不得不吐槽《神話版三國》最新章節,東漢的軍隊跑到大不列顛跟羅馬對戰。

貴霜滅亡之後,印度再一次被入侵。

從前2世紀初開始,大夏希臘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後侵入印度。

公元320年-540年,笈多王朝佔領了北印度。這是被認為是印度人自己的王朝。不過,經歷了這麼多次的外族入侵,文化侵略,和最初的印度河文明大概已經完全沒有關係了吧?

之後,印度又雙叒叕被入侵了!

從中亞侵入印度的嚈噠人(白匈奴),支持印度教的拉其普特人拉其普特人,突厥人等等。

1526年,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兒的直系後代巴卑爾從中亞進入印度。莫臥兒帝國建立。1526年-1857年。

這就結束了?

不!

此後,近代到了,歐洲列強紛至沓來。葡萄牙、荷蘭、法國、波斯、英國。

最終,英國取得了勝利,東印度公司大家都很熟了。

直到二戰結束後,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才獨立。

宗教

再看看印度宗教。

由於印度多次被入侵,所以印度的宗教也是十分複雜。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都有。還有印度次大陸本土產生的印度教。.

除此之外,還有錫克教、耆那教、拜火教、猶太教等等。

2011年的人口統計結果:

印度教79.8%,伊斯蘭教14.23%,基督教2.3%,錫克教1.72%,佛教0.7%,耆那教0.37%,瑣羅亞斯德教(祆教)0.06%(這個是2010年數據),其他0.9%。

不過近年來,印度也有一部分人持有無神論或者不可知論。

為什麼不用母語而用英語?

一、歷史因素

從歷史文化和宗教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印度次大陸的複雜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一個縫合怪。

在這麼複雜的文化基礎上,印度的語言也是十分複雜的。

據有關資料統計,印度共有1652種語言和方言。其中使用人數超過百萬的達33種。

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如果你使用本土母語,那麼你就會發現一個尷尬的事情——其他印度人可能聽不懂你的語言!

但與之相反的是,英語卻能通行印度各地。印度各地都有人說英語,雖然熟的人可能不多,但你總能找到會英語的人。

在EF Education First在2016年發布的英孚英語水平指數中,印度在72個國家中排名第22位。印度得分57.30,獲得「中等熟練度」評級。而中國則只有50.94%。

可見,在由於歷史因素,在印度,你要去遠一點的地方,學一門英語是可靠地選擇。

二、現實因素

除了由於歷史造成的英語優越性之外,現實生活中還有更多的因素讓印度人選擇英語而非母語。

首先是政府的支持。不要看莫迪大仙似乎一直呼籲著使用印地語。要看印度發生了什麼。

根據印度憲法,英語是最高法院和印度所有高等法院使用的語言。印度的法律制度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印度議會有權改變這項法律,但尚未做出任何變動。

所以,不管是由於什麼原因,英語還是印度政府人員應該選擇的第一語言!

再看看英語教育資源,也是越來越多。

根據印度政府人力資源開發部國立教育規劃和行政大學地區教育信息系統(DISE)統計,2008-09至2013-14期間,英文中學的入學率增加了50%。印度的英文學校學生人數從2008-09學年的1500多萬增加到2013-14學年的2900萬。

英語的高中教育機構越來越多。

此外,在印度的高等教育中,幾乎所有專業都可以使用英語教學。使用本土母語反而會造成語言不同的情況。

生活中的優越性

首先,在許多行業中,英語知識已經成為必備條件。

其次,人們已經把英語當作一種高級語言,會英語的人是「人上人」。如果您不懂英語,就會被嘲笑,稱為maami或behenji。

最後,英語也是一種更國際化的語言,更加有利於人們未來的發展。

不過,雖然在印度英語很好用,但是由於更多的印度人不懂英語,所以,本土母語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很有用的。

印度文盲率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9日發布的《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2013-2014》中說,全世界72%的文盲人口集中在10個國家,這些國家的文盲人口達5.57億,其中印度居首位。

雖然印度的識字人口從1991年的48%上升到2006年的63%,但由於人口增長,印度的文盲人口數量沒有減少。2019年印度是識字人口已達到74%。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新的報告,全球三分之一(約35.1%)的文盲居住在印度。

歡迎關注易宜壹,與您暢聊大千寰宇。

相關焦點

  • 世界非英語母語國家的英語水平排名!中國排名多少?
    英語是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語言,全世界大概有15億人可以用英語進行交流。但是,英語的母語使用人數只有不到4億人。也就是說,大約有10億人將英語作為第二語言(ESL,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或外語(EFL,English as aForeign Language)。那麼,全球哪個非英語母語國家或地區的英語水平最高呢?各個國家或地區有具體的排名嗎?近日,全球知名英語培訓機構EF英孚教育發布了2019年全球非英語母語國家的英語水平排名。
  • 澳洲亞裔留學生用母語交流 遭當地老太訓斥:講英語!
    據外媒報導,在墨爾本市一個十字路口,幾個亞裔女留學生正在用母語相互交談。突然一名當地老太太插話,要求他們使用英語,並且指責她們太吵。 其中一名女留學生立刻用英語反駁:「墨爾本是國際化大都市。在這裡可以使用任何語言。」老太太直接叫她們閉嘴。看他不屑一顧的說:「跑來墨爾本的亞裔人太多了。來了就應該說英語,如果我去你們的國家,我也會用你們國家的語言。」
  • 菲律賓作為發展中國家,且英語為非母語,英語怎麼就亞洲第一了?
    大家有沒有很疑惑,菲律賓作為一個並不發達的且不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亞洲國家,英語怎麼就亞洲第一了呢?菲律賓沒有統一的母語嗎?我們首先來說說菲律賓的官方語言。其官方語言為英語和他加祿語。但是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說他加祿語。
  • 大思英語母語式啟蒙:適合0基礎兒童的英語啟蒙
    如今的孩子在英語學習方面面臨的考驗從來都不是沒有方法,而是方法太多,一旦選取錯誤,錯過黃金啟蒙期,對孩子的危害是深遠的。那麼,究竟哪種方法的英語啟蒙效果最好呢?無論是中外的權威研究還是無數的現實案例都表明了:學習語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母語式學習。雙語家庭的孩子(比如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中國人)總是能自然而然地精通中英兩門語言,實在令人羨慕。
  • 濟南外教亂象調查:"洋面孔"值錢,母語非英語也搶手
    隨著國際化教育理念漸入人心,對濟南的家長來說,孩子出國讀書已經從「難選項」變成了「可選項」,甚至有些家長早早就將其列入了孩子未來的規劃中,「外語熱」熱度不減,更加注重交流的外語口語和聽力教學也越來越受歡迎。所謂「外來的和尚好念經」,記者調查發現,有了「洋外教」這塊金字招牌,一些英語培訓班收費不菲。
  • 『教育雜談』非接近母語級別的英語能力未來會沒有任何用
    哇,原版流好帥,我也要~開頭先把文章的結論拋給大家吧:如果沒有九成把握能夠把小朋友的英語培養到接近母語水平,那麼英語上不要花超過高考/(含自招)半分精力。前段時間到東歐去了次,幾個語言不通的人、沒有嚮導的人,硬是靠著谷歌翻譯各種尋歡作樂,溝通無礙。這種使用場景未來隨著深度學習算法和大數據的交織,只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 為什麼學了十幾年英語,卻仍然不能用英語跟人交流
    最近想讓孩子學英語,於是找了多家培訓機構,既有線下教學,也有APP線上教學,還有PAD終端教學。林林總總,目不暇接。也試用或試聽了當下比較流行的幾家,總體來說現在的機構教學比我們之前純課堂應試英語要好太多了。
  • 幼兒園英語教育:理想與現實的鴻溝
    但是現實中,我們會發現,除了極少數隻招收外國學生的國際幼兒園外,這樣理想的外教在北京的幼兒園中幾乎是完全找不到的。 我認為,有幾方面的因素。 首先,幼兒教師不管在哪個國家,都屬於相對收入較低的弱勢群體。
  • 中國人為何不娶印度人當老婆?原因很簡單,第2點令人感到羞恥
    把歷史變為我們自己的,我們遂從歷史進入永恆。 在古代時,交通不發達,所以各國之間大多只是派幾個使臣相互來往,兩國聯姻也數量不是很多。到了現在,去哪裡都很方便,所以國與國的民眾之間交流也多了,很多男人都娶了當地的老婆。但有個國家例外,那就是印度。
  • 新加坡十大富豪,9個都是華人,為何新加坡當年卻選英語當母語?
    不過有一個問題就是華人人口如此多,但是新加坡的母語卻是英語。當年李光耀曾經說過,選擇英語當母語,是做得最正確的一個決定。李光耀為何如此說呢?華人在新加坡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包括李光耀家族自己,他們也是祖籍中國。那麼為何李光耀要如此選擇呢?事實上新加坡跟香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兩個地方都是人多地少,而且資源缺乏。
  • 新加坡華人高達74%,為何國語是英語卻不是漢語?三個原因很重要
    對於新加坡的歷史,很多人不太了解,實際上在19世紀的時候,新加坡就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另外在1942年的時候又被日本所侵佔,直到後來加入馬來西亞又正式獨立。正因為新加坡的歷史因素較為複雜,當地屬於一個多元化的國家,只不過大家所熟知的只是新加坡華人較多。為何新加坡大部分都是華人?
  • 英語已經盛極而衰?外國網友有話說 - 觀察者網
    不過至少在泰國,人們在學習外語時對語種選擇的態度在變得更加多元化,而不是局限在英語一門外語。Nasporran:英語20年前就已經達到巔峰了。此後大家所講的、所寫的英語開始變得乾癟,用詞越來越符號化,人們的交談用語(而非交談的內容)也變得不知所云。如今中國在向我們提供核電,脫歐之後我們將會變成他們的附庸。看起來,他們的語言的確有可能取代我們的英語。
  • 智慧口袋English-Time:沒有母語環境,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英語母語...
    將中文翻譯成英文會拖慢學習英語的進程。作為非英語母語者,我們在使用英語的過程中,無論在紙面上還是腦子裡,都習慣去做"翻譯"。這是一種錯誤的思維方式,對於英語的啟蒙學習,孩子要真正習得一門語言,是不需要去翻譯,而是獲得一種自然的母語思維。什麼是英語母語思維?英語母語思維就是建立事物和英語之間的對應關係和直接聯繫。簡單直白地說,看到某一個事物或在某個場景中,孩子能夠非常自然地把它跟英語對應起來,中間沒有一個翻譯過程,直接用英語去想、去表達。
  • 全球非英語母語國家英語水平排名:荷蘭位居第一
    近日,2017年全球非英語母語國家的英語水平排名發布。2017英語熟練度指標顯示,荷蘭人的英語能力在80個受調查的國家中位居第一,中國英語熟練度水平穩步上升,達到自2011年開始評分後的最高水平。2017版報告覆蓋80個非英語母語的國家,共有逾100萬人參與測試,今年也首次深度分析了非洲的英語狀況。
  • 南美洲唯一說英語的國家,最大族裔是印度人
    從文化上來說,南美洲是拉美地區的一部分,民眾主要說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有著相近的血緣和歷史。但是,在南美洲的北部,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國家,那就是人口僅有70多萬的蓋亞那。它是南美洲唯一一個說英語的國家,與周邊的巴西、委內瑞拉等國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 英語無用,應被踢出高考?是突出母語,還是沒有國際視野
    ,單詞語法多到連英語為母語的人,使用起來也並不完全規範。但隨著英語納入高考,並且全球化進程加快,英語流利的人確實找工作更勝一籌。於是整個社會都陷入了一種外語熱,不僅從幼兒園開始就有雙語教學,而且因為難學,整個佔用的學習比重超越了語文的學習,於是就出現了重外語、輕母語的狀態。
  • 英語啟蒙有多重要,六歲萌娃和外國人交談介紹故宮日曆,引發圍觀
    最近更是有一位六歲萌娃在故宮給外國友人講解故宮的視頻,引發了無數的熱議,六歲的小孩子講話都是屬於磕磕絆絆的,但是她可以流利的將出故宮日曆本上太和殿屋頂脊獸的故事,尤其是極其標準的口音更是引來了無數網友的慚愧和羨慕。
  • 用「母語習得法」學外語
    即便到了今天,她花了很多時間,還是沒辦法把英語用起來。因為一開始學習時發音有問題,所以越發不願意開口;因為不願意開口,口音問題一直得不到糾正。因為之前聽得少,且是用應付考試的方法聽,所以和真人交流時,壓根聽不懂。這種尷尬經歷成了她的噩夢。等到她自己有孩子後,發現很多小學、初中還在用她當初學英語那種方法教孩子時,她嚇了一跳,她可不願意自己的,孩子還走自己的老路!
  • 新高考選科誤區:莫讓非主觀因素主導決定
    按照這個數據,首選科目方面,廣東省物理和歷史的比例大概是56:44,其他省份中除了江蘇有63%外,其餘均值也大約和廣東相當。再選科目中,生物佔比位居第一,地理名列第二。選科考慮的兩個最重要的非主觀因素,應該就是大學專業以及賦分影響。
  • 印度人用手吃飯可以理解,那為何只用右手?答案讓我胃裡一陣翻滾
    近年來印度這個國家逐漸得到了我國遊客的青睞,很多人都想去看看這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神秘古國。當然,最吸引他們的還是印度那特殊的人文習俗,聽說印度人非常豪放,在河口邊洗澡邊喝水,還有各種各樣的奇葩事情讓我們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