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作瀉,兩協作脹,飲食不入,薛己辨肝木乘脾土,用小柴胡加味

2020-12-17 古今醫案研讀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

【名醫簡介】

薛己是明代著名醫學家,其所著《外科發揮》是一部載有大量醫案的外科著作。書中論述腫瘍、潰瘍、發背、腦疽、肺癰、肺痿、疔瘡、瘰癧、痔漏、咽喉、楊梅瘡等外科主要病症,每病先列脈證、治則,再列臨床醫案,詳記證候診斷及治法方藥,收載醫案數量較多。

【醫案】

腹痛作瀉,兩協作脹,飲食不入,薛己辨肝木乘脾土,用小柴胡加健脾藥

太守朱陽山,因怒,腹痛作瀉,或兩脅作脹,或胸乳作痛,或寒熱往來,或小便不利,飲食不入,嘔吐痰涎,神思不清。此肝木乘脾土,用小柴胡加山梔子、炮姜、茯苓、陳皮、制黃連,一劑即愈。

本案引自(《名醫類案》)。

【評析】

此案的辨證極精,思路並未落人俗套和習慣,充分體現了辦證論治的思想。薛氏為一代名醫高手,化裁經方小柴胡湯,劑而使肝木乘脾的脾虛瀉獲得奇效,很有參考價值和實用性。該案言簡意賅,抓主症,對證用藥,很有啟示性。

【洩瀉簡介】

洩瀉是臨床常見的病症,以排便次數增加和糞便有量與質的改變為特點,其病因較多,外感寒熱溼邪、內傷飲食及情志、臟腑功能失調,均可導致洩瀉,且病機複雜多變,常有兼夾或轉化,但脾病溼盛是洩瀉發生的關鍵病機。臨床辨證首先辨其虛實緩急。急性者多為實證,以寒溼、溼熱、傷食洩瀉多見;久兩者以肝氣乘脾、脾胃虛弱、腎陽虛衰多見,以虛證為主。治療上總以運脾祛溼為主。暴瀉應治以祛邪,風寒外束宜疏解,暑熱侵襲宜清化,飲食積滯宜消導,水溼內盛宜分利。暴瀉切忌驟用補澀,清熱不可過用苦寒。久瀉當以扶正為主,脾虛者宜健脾益氣,腎虛者宜溫腎固澀,肝旺脾弱者宜抑肝扶脾,虛實相兼者以補脾祛邪並施,久瀉補虛不可純用甘溫,分利不宜太過。急性腸炎、炎症性腸病、腸易激症候群、吸收不良症候群、腸道腫瘤、腸結核等常可引起腹瀉。

【作者寄語】

如仍有疑問、體會,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交流,如有收穫,歡迎點讚、轉發、收藏,如果喜歡我的創作內容,歡迎關注我 @古今醫案研讀 ,每天都會為大家分享名家醫案,如需了解中醫基礎知識可關注 @梅小護科普 ,謝謝大家的耐心閱讀。

相關焦點

  • 這種一半有苔一半無苔或者黃苔的舌象就是小柴胡湯舌嗎?
    左加葛根,右加茯苓。不知道大家看了下面這個舌像有沒有思考到,為什麼她的白苔只有左邊(患者本身的左側)的2/3的部分。我們講舌苔在舌面分布的時候和大家分享過。肝膽兩側,舌尖為肝木和心火區,木火都是比較熱的,我們經常講心肝之火。所以肝膽兩側和舌尖舌苔相對比較薄或者沒有胎。舌根屬腎,屬水所以舌根相對來說苔比別的區域能厚一點。所以就出現這種舌苔只佔左側2/3部分的白苔。
  • 診脈三十二辨
    入心為言。脾主味。入心為苦。肝主色。入心為赤。腎主液。入心為汗。其為六淫所中。傷暑之病。必心先得。其為七情所害。喜則神庭融洩。火氣赫曦。腎水乘之。其有不內外因而病者。養心莫善於寡慾。榮神役慮。則神疲而心受傷。心脈受足太陰脾脈之交。脾脈終於心。故心脈起於心中。心附脊第五椎。出屬心系。心系有二。一則上與肺通。入肺兩大葉間。一則由肺系而下曲折。向後並脊裡細絡。相連貫通五臟系。從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
  • ◈中國節氣◈雨水 | 春雨夾寒,肝木漸旺,該如何調肝健脾,順春之氣?
    ❀ 雨水節氣,肝木旺,易克脾土春木應肝,立春後肝木氣逐漸旺盛,一方面肝木旺易克脾土,一方面因肝木升發力尚不足,肝氣易鬱結;且雨水漸增,寒溼邪氣最易困脾土,脾胃虛弱,運化不及;脾胃虛弱無法維持與肝木的平衡狀態,則進一步被被肝木所傷,形成脾弱肝強,風木主事的局面。
  • 小柴胡湯方解
    肋下痛加青皮芍藥、[肋為肝膽之部,病屬肝火,二藥平肝]。 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黃芩加茯苓[經曰:太陽症、飲水多心下必悸水停心下故悸、承畜不 行故小便不利、黃芩苦反豎腎、茯苓淡能利水]。 本經頭痛加川芎[入肝活血、散鬱除風]。 發黃加茵陳[利溼]。
  • 跟著彩雲學習傷寒論: 小柴胡湯方
    繼開四關,針合谷手陽明大腸經之原穴,疏經宣竅,解表清熱;太衝足厥陰肝經之原穴,平肝潛陽,醒神通閉,協調肝膽氣機,補能滋陰養肝和血。四穴配伍,令陰平陽秘,氣機調和則愈。    原文: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徽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 [每日一方]--小柴胡湯 善治感冒功最奇
    傷寒邪犯少陽,邪正相爭,正勝欲拒邪出於表,邪勝欲入裡並於陰,故往來寒熱;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其支者,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邪在少陽,經氣不利,鬱而化熱,膽火上炎,而致胸脅苦滿、心煩、口苦、咽幹、目眩;膽熱犯胃,胃失和降,氣逆於上,故默默不欲飲食而喜嘔;若婦人經期,感受風邪,邪熱內傳,熱與血結,血熱瘀滯,疏洩失常,故經水不當斷而斷、寒熱發作有時。邪在表者,當從汗解;邪入裡者,則當吐下。
  • 小柴胡湯的應用探討
    益氣補脾,扶正祛邪,使邪從外而解。甘草《本草》曰:「味甘平,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創腫,解毒。」仲景於解表之中一般不用人參,而今取之者有三意:一意,以保元氣。因病入少陽,陽氣有衰,故以甘補藥物,益中氣,和營衛,助正抗邪,使正勝邪卻,在內既不留邪,而外邪又不能復入;二意,以防邪入內。
  • 小柴胡湯加減方證的運用
    小柴胡湯的藥味、劑量、主證和使用標準亦如上述,現在介紹它的加減證候,以廣臨床之用。在小柴胡湯主證的基礎上,如果出現下述各證:1、若兼見頭痛、發熱、脈浮等表證時,於本方減去人參之礙表,加桂枝微發其汗,使表邪得解。這個方子叫柴胡加桂枝湯,除治表證,又能治心悸、氣上衝等證。
  • 奇穴針灸每日分享一穴---《木鬥木留穴》
    解剖:脾神經、肝神經。取穴:當第三、四蹠骨之下緣,在蹠骨關節與趾骨關節下緣骨縫中是穴。歸經:入肝、脾兩經。穴性:健脾化溼,疏肝和胃。主治:脾腫大(痞塊)、消化不良、肝病、疲勞、膽病、小兒麻痺。針刺法:直刺三分—五分。針感:酸脹疼痛感。說明:木鬥少單獨使用,都與本留相配。
  • 經典探微 | 和解祖方——小柴胡湯
    又肝膽相為表裡,肝主疏洩,若氣機鬱滯也會影響到膽的貯藏和排洩膽汁的功能。在病理上少陽具有易氣鬱,易化火的特點。三焦主通行諸氣和運行水液,若氣機不暢,則易生痰、生飲、生水。少陽證的病機主要為邪犯少陽,經氣不舒,內鬱膽熱,胃失和降。邪入少陽,病邪既不在太陽之表,不能解表發汗,又未成陽裡實,不能攻下裡結,單純扶正或攻邪均不適宜,故當和解,以小柴胡湯轉樞開鬱、通達三焦氣機。
  • 心、肝、脾、肺、腎,保養有竅門!
    清心火最佳的食物是蓮子和苦瓜,他們都是苦味的,苦味入心經也歸屬於心火系統,能夠清瀉心火。日常生活中多發「呵(he)」這個音對心功能也有幫助。在身體內部我們可以通過敲心包經、摩內關、撞大陵、拍極泉的簡易方法來推動心氣、心血的運行。《黃帝內經》把肝比喻為「將軍之官」,用將軍剛強急噪的性格來形容肝的生理特性。
  • 心、肝、脾、肺、腎逐個說,中醫精華!
    肝木系統功能異常,常會出現口苦、頭暈目眩、眼乾澀、目赤腫痛、兩肋脹痛、煩躁易怒、肝病、血壓高、血脂高、指甲乾枯等症狀。  那麼我們如何調養呢?酸味、青色、噓(xu)這個發音都與肝相關,歸屬肝木系統。因此烏梅、醋、山查等酸味的食品,薄荷、芹菜等青色的食品,都是養肝佳品。此外菊花、洋蔥、荔枝、木瓜、桃、鯉魚等食物也是養肝食物的代表。
  • 心、肝、脾、肺、腎逐個說,中醫精華都在這兒!
    肝木系統功能異常,常會出現口苦、頭暈目眩、眼乾澀、目赤腫痛、兩肋脹痛、煩躁易怒、肝病、血壓高、血脂高、指甲乾枯等症狀。  那麼我們如何調養呢?酸味、青色、噓(xu)這個發音都與肝相關,歸屬肝木系統。因此烏梅、醋、山查等酸味的食品,薄荷、芹菜等青色的食品,都是養肝佳品。此外菊花、洋蔥、荔枝、木瓜、桃、鯉魚等食物也是養肝食物的代表。
  • 【素食健康】心、肝、脾、肺、腎逐個說!
    肝木系統功能異常,常會出現口苦、頭暈目眩、眼乾澀、目赤腫痛、兩肋脹痛、煩躁易怒、肝病、血壓高、血脂高、指甲乾枯等症狀。  那麼我們如何調養呢?酸味、青色、噓(xu)這個發音都與肝相關,歸屬肝木系統。因此烏梅、醋、山查等酸味的食品,薄荷、芹菜等青色的食品,都是養肝佳品。此外菊花、荔枝、木瓜、桃等食物也是養肝食物的代表。
  • 中醫之「脾」≠西醫之「脾」,你的脾是否健康,只要看這兩個地方
    中醫所說的脾,和心、肝、腎是一個概念,中醫描述的脾的形態,和西醫所說的胰腺類似,而中醫認為的脾的功能,又與腸胃相關,譬如脾的陽氣,能溫旭胃的受納,脾氣的運輸則影響著腸胃消化吸收食物的功能。中醫認為,暴飲暴食、飲食不規律等習慣,都會引起脾虛,而脾虛是現代人常見的一種疾病。那麼,怎麼才能知道你的脾是否健康呢?二、脾虛看哪裡?
  • 春季養生首重肝,日常飲食吃甜還是食酸?為什么女人更需要養肝?
    中醫五臟、五行中,肝對木、心對火、脾對土、肺對金、腎對水,而他們對應的各個季節的養生之道為春養肝、夏養心、長夏養脾氣、秋養肺、冬養腎。我們知道,春天是樹木向上生長的季節,如果把樹砍掉一截,它還會再生。而肝在人體中也像樹木一樣,是一個可以再生的臟器,如果我們把肝切掉一塊,它也能再生。所以,如果以前有肝疾,可以乘著春天好好養肝、護肝。
  • ​桂枝湯5味藥就可治60%的疾病,你要不學,那就太可惜了
    桂枝嫩枝④ 桂枝麻黃區別是什麼?① 酸為肝味,故可入肝養陰補血。治肝血虧虛或血虛月經不調,配川芎,當歸,熟地,如四物湯。血虛有熱者,配黃芩續斷等。如保陰煎。② 酸可收,又補肝陰,故可柔肝緩急。治肝脾不和之胸脅脘腹疼痛,配柴胡當歸,如逍遙散。
  • 【德心艾】心、肝、脾、肺、腎逐個說,中醫精華都在這.
    三國時的周瑜大怒之下劍傷迸裂、倒地而亡,就是「大怒傷肝」的典型案例。用寬容的態度對待別人和自己,生活中保持心態平和對於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肝藏血,我們可以從指甲與眼睛的狀況來判斷肝血的盛衰。人手上的指甲是肝血盛衰的晴雨表,如果指甲比一般人要薄、脆、白,那就是肝血不足。肝開竅於目,如果眼睛經常乾澀,易迎風流淚,就表明肝陰血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