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
【名醫簡介】
薛己是明代著名醫學家,其所著《外科發揮》是一部載有大量醫案的外科著作。書中論述腫瘍、潰瘍、發背、腦疽、肺癰、肺痿、疔瘡、瘰癧、痔漏、咽喉、楊梅瘡等外科主要病症,每病先列脈證、治則,再列臨床醫案,詳記證候診斷及治法方藥,收載醫案數量較多。
【醫案】
腹痛作瀉,兩協作脹,飲食不入,薛己辨肝木乘脾土,用小柴胡加健脾藥
太守朱陽山,因怒,腹痛作瀉,或兩脅作脹,或胸乳作痛,或寒熱往來,或小便不利,飲食不入,嘔吐痰涎,神思不清。此肝木乘脾土,用小柴胡加山梔子、炮姜、茯苓、陳皮、制黃連,一劑即愈。
本案引自(《名醫類案》)。
【評析】
此案的辨證極精,思路並未落人俗套和習慣,充分體現了辦證論治的思想。薛氏為一代名醫高手,化裁經方小柴胡湯,劑而使肝木乘脾的脾虛瀉獲得奇效,很有參考價值和實用性。該案言簡意賅,抓主症,對證用藥,很有啟示性。
【洩瀉簡介】
洩瀉是臨床常見的病症,以排便次數增加和糞便有量與質的改變為特點,其病因較多,外感寒熱溼邪、內傷飲食及情志、臟腑功能失調,均可導致洩瀉,且病機複雜多變,常有兼夾或轉化,但脾病溼盛是洩瀉發生的關鍵病機。臨床辨證首先辨其虛實緩急。急性者多為實證,以寒溼、溼熱、傷食洩瀉多見;久兩者以肝氣乘脾、脾胃虛弱、腎陽虛衰多見,以虛證為主。治療上總以運脾祛溼為主。暴瀉應治以祛邪,風寒外束宜疏解,暑熱侵襲宜清化,飲食積滯宜消導,水溼內盛宜分利。暴瀉切忌驟用補澀,清熱不可過用苦寒。久瀉當以扶正為主,脾虛者宜健脾益氣,腎虛者宜溫腎固澀,肝旺脾弱者宜抑肝扶脾,虛實相兼者以補脾祛邪並施,久瀉補虛不可純用甘溫,分利不宜太過。急性腸炎、炎症性腸病、腸易激症候群、吸收不良症候群、腸道腫瘤、腸結核等常可引起腹瀉。
【作者寄語】
如仍有疑問、體會,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交流,如有收穫,歡迎點讚、轉發、收藏,如果喜歡我的創作內容,歡迎關注我 @古今醫案研讀 ,每天都會為大家分享名家醫案,如需了解中醫基礎知識可關注 @梅小護科普 ,謝謝大家的耐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