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河文章四論丨順勢而為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

2020-12-16 飛夢雨花

湘 伴 導 讀瀏陽河文章繼續發聲,今天重點聚焦「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文章指出,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湖南著力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為新時代我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錨定了目標定位、提供了行動指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提出制定實施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規劃,對促進更高層次改革和更高水平開放作出全面部署,必將有力推動我省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文章認為,回望過去40多年發展進程,湖南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從農村改革走向各領域全面改革,最鮮明的標識就是改革開放。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湖南發展面臨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越到這個時候,越要勇於開「頂風船」,以更大力度和更實舉措把改革開放進行到底。順勢而為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是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風險挑戰、加快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必由之路。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當下,如何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新要求,促進更高層次改革和更高水平開放?馬上來看瀏陽河文章原文!

順勢而為

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

—四論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

瀏陽河

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湖南著力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為新時代我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錨定了目標定位、提供了行動指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提出制定實施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規劃,對促進更高層次改革和更高水平開放作出全面部署,必將有力推動我省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回望過去40多年發展進程,湖南與全國一樣,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從農村改革走向各領域全面改革,最鮮明的標識就是改革開放。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湖南發展面臨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越到這個時候,越要勇於開「頂風船」,以更大力度和更實舉措把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在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必須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既善於積勢蓄勢謀勢,又善於識變求變應變。順勢而為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是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風險挑戰、加快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必由之路。

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進入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就是要在堅持正確方向的前提下,不失時機、蹄疾步穩地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重大制度創新成果,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突出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抓好改革任務落實落地,及時把行之有效的改革舉措和經驗上升為制度成果、轉化為制度優勢、體現為治理效能,實現目標集成、政策集成、效果集成。

湖南推動「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推動全省營商環境改善。圖為寧遠縣市監局窗口,工作人員在受理企業申辦登記。黃建軍 攝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現在,伴隨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制約我省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問題集中體現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比如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其中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問題。破解「成長中的煩惱」,歸根結底還得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把發現問題、正視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貫穿於改革開放的全部實踐,什麼問題突出就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緊迫就抓緊解決什麼問題。緊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依靠改革的辦法優化供給結構、改善供給質量,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加快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牽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這個「牛鼻子」,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著眼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完善經濟治理體系、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紮實抓好省委全會部署的深化國資國企、投融資體制、要素市場化配置、「放管服」等「四大改革行動」落地落實,打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中梗阻」,搬掉阻礙要素配置市場化、暢通內循環的「絆腳石」,讓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改革紅利真正釋放出來。

嶽陽城陵磯國際貨櫃碼頭,一艘艘江海輪整齊排列在岸邊進行裝卸作業。近年來,嶽陽城陵磯口岸高起點布局推進航運物流發展,加快打造長江中遊地區江海聯運重點中轉樞紐港口,進一步挖掘箱量增長點。湖南日報記者 徐典波 攝

改革與開放相輔相成,改革需要開放,開放促進改革。每一輪改革總是伴隨著新一輪開放,而新的開放總是推動著新的改革。近年來,我省始終堅持創新引領開放崛起,著力構築「大平臺」、培育「大集群」、營造「大環境」,形成了水陸空鐵一體、江海聯運的立體交通格局,國家級開放平臺數量位居中部第一,國際經貿「朋友圈」拓展至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依託「一帶一部」區位優勢,湖南向北共建長江經濟帶,向東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向南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向西密切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作,向西南對接西部陸海新通道,已由內陸腹地邁入開放前沿。近三年全省進出口總額相繼邁過2000億元、3000億元、4000億元臺階,開放型經濟保持強勁發展勢頭。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就是要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把湖南地處「一帶一部」和「左右逢源」的樞紐優勢發揮出來。

中非經貿合作磋商會上,中非與會嘉賓在進行一對一的磋商。湖南日報記者 徐行 攝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湖南作為中部內陸省份,不能囿於內陸意識,要主動服務國家開放戰略,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強「外貿破零倍增」「外貿綜合服務」「外貿融資服務」等重點工作,加強進出口平臺渠道建設、外貿新業態培育、企業創新力提升、服務貿易創新,支持優勢產業和企業「抱團出海」「借船出海」,在推動對外貿易創新發展中提升開放水平。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對標國際先進規則,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好中國(湖南)自貿區,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辦好中非經貿博覽會,擴大對非合作;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籤署為契機,搶抓機遇,深耕東協市場,推動優勢產能走出去。瞄準「三類500強」、產業鏈供應鏈龍頭企業、總部經濟等招大引強,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行之力則知愈深,知之深則行愈達」。改革的每一次突破、開放的每一次深化,無不伴隨著思想的解放、認識的升華。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須臾離不開全省幹部群眾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在統一思想中攻堅克難。正如鄧小平同志當年講的,「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子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當前我省改革開放進入了深水區、攻堅期,尤其需要敢於涉險灘、啃硬骨頭,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

10月15日,衡陽中歐班列首發儀式在衡陽南站舉行,一列運載華菱衡鋼生產的鋼管產品的火車由衡陽出發,將途經滿洲裡抵達俄羅斯比克良,全程9463公裡。這是衡陽首次開通至歐洲國家的鐵路國際物流通道。 羅茂盟 攝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徵程上,只要我們以改革為「帆」、以開放作「槳」,大膽探索、銳意開拓,順勢而為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就能衝破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險灘激流,抵達現代化新湖南的光輝彼岸。

防控小貼士廣大市民朋友,要注意注意飲食衛生與安全。到正規超市或市場購買冷凍生鮮食品,選購時可用一次性塑膠袋反套住手部進行挑選,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同時佩戴好口罩。購買進口冷凍食品時,要關注海關食品檢疫信息,購買回家後,用75%酒精對冷凍食品包裝表面進行消毒。加工時做到生熟分開、煮熟煮透。處理冷凍食品和外包裝的過程中要勤洗手,避免用不清潔的手觸摸口、眼、鼻等部位。

來源 | 湖南日報

責編 | 李蕾 編輯 | 郭玲

相關焦點

  • 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是高質量發展題中之義
    張楠之近日,《湖南日報》連續發表多篇署名「瀏陽河」的評論文章,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12月6日發表題為《順勢而為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的文章,論述了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對於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風險挑戰、加快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重要意義。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邵陽人魏源,無疑是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者之一,他開創性地提出了學習外國長技、引進外國人才、走出國門求師以及發展對外貿易以富國強兵等主張。
  • 瀏陽河文章二論|乘勢而進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
    瀏陽河文章二論來了! 昨天,湘伴君與大家分享了瀏陽河文章第一彈《瀏陽河文章來了!湖南日報推出重要評論欄目》(戳這裡)。今天,瀏陽河文章繼續聚焦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這一主題,談的是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湖南「製造業一定要抓在我們自己手中」,要求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
  • 改革練內功,開放聚外力,「新高地」順勢而起
    湖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提出制定實施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規劃,12月6日,《湖南日報》發表署名瀏陽河的文章《順勢而為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回望了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從農村改革走向各領域全面改革的偉大曆程,深刻闡釋了改革開放的內涵以及與高質量發展的關係,
  • 瀏陽河文章三論|聚勢而上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瀏陽河文章三論如約而至!今天,瀏陽河文章談的是聚勢而上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居於核心地位。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湖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審議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制定實施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規劃,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七大計劃」,全麵塑造湖南發展新優勢。文章指出,當前,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時」與「勢」總體有利。
  • ...時強調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在中國鐵建重工集團和三一集團,察看裝備製造情況,強調要推動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打造更多「國之重器」。在國科微電子公司和華曙高科技公司,聽取集成電路、3D列印等技術研發介紹。在長沙縣湘峰村楊祠「盈商小鎮」,調研發展特色民宿取得的進展,強調要推進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共同富裕。在鹽津鋪子食品公司,了解運用新技術推出優質安全、營養健康產品情況。
  • 瀏陽河文章六論|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湘 伴 導 讀瀏陽河文章持續發聲!今天,聚焦的是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文章指出,湖南地處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具有「左右」逢源的區位優勢、人口眾多的市場優勢、聯結國內外大市場的樞紐優勢。
  • 湖南打造「三個高地」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24日召開的湖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該省提出要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助推湖南經濟高質量發展。全省經濟實力和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為建設現代化新湖南奠定了堅實基礎。  「把握經濟形勢,既要看『形』,也要看『勢』。」
  • 用「三高四新」描繪新時代湖南新畫卷
    張楠之近日,《湖南日報》發表署名「瀏陽河」的評論文章,題為《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 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從新時代湖南在全國大局中的角色定位、使命擔當入手,系統論述了「三高四新」這一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總牽引於湖南發展的意義與影響。
  • 瀏陽河「一河兩岸」文旅項目將打造一個這樣的5A級...
    以「一河詩畫滿城煙花」為總體定位,依託「瀏陽河音樂」和「瀏陽花炮」兩大國際IP,致力於將瀏陽河城區「一河兩岸」打造成一個集「生態山水風光帶、特色文旅創意灣、現代服務集聚地、人文鄉愁追憶廊、都市幸福濱水區」五大功能於一體的5A級旅遊景區。
  • 善積勢蓄勢謀勢,攀登科技創新高地
    魯言12月5日,《湖南日報》發表署名瀏陽河的文章——《聚勢而上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從湖南建設「科技創新高地」的「時」與「勢」入手,對湖南如何因時而動、聚勢而上,用好用足優勢,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高地進行了論述。
  • 湖南日報瀏陽河文章丨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
    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 ——七論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瀏陽河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時,殷殷囑託「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以此為遵循,提出打造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增長極,努力在中部地區崛起中走在前列,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 率先打造三個高地 建設現代化示範區 在忠實踐行「三高四新」戰略...
    在熱烈的掌聲中,沈裕謀代表中國共產黨長沙縣第十三屆委員會向大會作《率先打造三個高地 建設現代化示範區 在忠實踐行「三高四新」戰略中勇開新局走在前列》的工作報告。沈裕謀在報告中回顧了2020年的主要工作和發展成就。
  • 株洲高新區著力打造「三個高地」引領區示範區先行區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我們要立足既有優勢,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的引領區、具有核心競爭力科技創新高地的示範區以及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的先行區。」株洲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天元區委書記周建光表示,株洲高新區(天元區)作為株洲·中國動力谷核心區,正加快推動更高質量更加全面發展,努力彰顯更大擔當和作為。
  • 湘潭日報評論員:錨定「四區一地」定位 接續不斷聚焦發力
    錨定「四區一地」定位 接續不斷聚焦發力——三論學習貫徹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精神湘潭日報評論員明確定位才能找準方向,把握要求才能抓好落實。對標省委「三高四新」戰略,立足湘潭自身特色優勢,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明確打造「四區一地」。
  • 打造「三個高地」,擔當「四新」使命——長沙市社科理論界學習貫徹...
    編者按 9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調研時,勉勵湖南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
  • 「鏈動」丨新生代「防護盾」立足湖南 為信息化築起「安全堤壩」
    「一條產業鏈、一名省領導、一套工作機制」,提高創新水平、推進集聚發展、實施精準招商,各地也以產業鏈為重要抓手,以重點企業為核心,向上下遊延伸,為湖南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打下了堅實基礎。紅網·時刻新聞特別推出【「鏈動」】系列報導,一覽湖南重點新興優勢產業鏈的澎湃活力和非凡潛力。
  • 「瀏陽河」:湖南幹部不可不知的七個啟示
    這系列評論所取的筆名為「瀏陽河」,也新穎別致,富有深刻涵義。 按照常例,如果要用水系來代表湖南,一般會說「湘江」、「洞庭湖」、「三湘四水」等。這組「來頭不小」的省級大報重磅評論卻獨闢蹊徑,選了「瀏陽河」這個名稱。 在筆者看來,這至少有七個方面的啟發,寓意著湖南未來發展的一些重要吉兆,值得各級黨政幹部深深品味其中內涵。
  • 打造職業教育江西高地
    隨著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的深入推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職業教育也提出了新要求。落實部署、順應發展,7月30日,《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整省推進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質創優的意見》印發,提出了建設五大「高地」的目標,即建成中西部地區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高地、就業創業能力提升的培訓高地、職業院校培根鑄魂的育人高地、職業教育體制機制的創新高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高地。
  • ​以改革開放時代精神深化內陸改革開放
    「勇於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努力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排頭兵、彰顯「四個自信」的實踐範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國理念、中國精神、中國道路。」浦東新區開發開放30周年之際,黨中央賦予新的歷史方位和使命,實際上也是對所有國家新區提出的新要求、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