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統計:梁氏位居第21大姓,佔全國總人口的0.85%,人口約一千三百五十三萬八千餘。
梁氏自陝入晉,自晉而入浙、閩、粵乃至全國各地;
梁氏發源於陝西夏陽梁山:(今陝西韓城南部一帶);
梁氏成長於西北:晉國有解梁城(今山西臨猗西南),山西夏縣西北禹王城,梁益耳是梁康伯的玄孫,居河東,是為河東梁氏開基祖。梁益耳的20世孫梁橋徙居安定(大約在今甘肅涇川縣北涇河北岸),是安定梁氏的開基宗祖;
梁氏壯大於華南:現代梁姓分布以廣東省居多,在廣西、四川、山東、山西、江蘇、北京、湖南、湖北、福建、香港、澳門等地,集中了我國梁姓人口90%以上。
梁姓人口不但分布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而且有分布在海外。越南、朝鮮、美國、加拿大,法國等地也有了梁姓人的身影。
根據《梁氏族譜》、史料記載,來自嬴姓的梁氏,梁姓支派較多,其最早發源地當是今陝西韓城一帶。晉代以前集中繁衍於北方各地,且以西北為主要的分布地區。
秦時期
梁為秦滅後,一部分子孫逃散他處。梁姓散居於河東(今屬山西),梁益耳是梁康伯的玄孫,居河東(郡治在今山西夏縣西北禹王城),是為河東梁氏開基祖。
梁鱔(鱣)是康伯的九世孫,晚年居住在曲阜(今屬山東),其子梁聰又遷到鄆州(今約山東沂水縣附近)。
漢時期
漢景帝時,有梁林為太原太守。西漢末年,梁氏自河東遷居北地(今陝西耀縣、富平一帶)。
漢平帝時,梁姓後裔已分為兩支:一居安定(今甘肅東部(涇川縣北涇河北岸及寧夏大部分地區);梁益耳的20世孫梁橋徙居安定,是安定梁氏的開基宗祖;一居扶風(今陝西關中西部一帶(興平縣東南))地區。其中安定梁姓最為旺盛,成為當地一支望族。此時,天水一帶也有梁姓郡望,為少數民族改姓發展而來。東漢時,除上述的地區之外,近河南和江南的一些地方已經有梁氏居民。
魏晉南北朝時期
社會動蕩,戰亂頻繁,為避戰禍而南遷者絡繹不絕,梁姓自然也不外其列。據載,西晉「永嘉之亂」之時,有梁芬其女為晉懷帝後,因晉室離亂,率家族隨東晉渡江南遷,子孫便大舉繁衍於錢塘(今浙江杭州)、合浦(今屬廣東河浦)之間,梁芬之孫梁遐,在東晉做官,因為桓玄纂位,被迫跟隨隨晉安帝逃到福建洛陽縣三山裡,後來在此定居,開基福建福州,是為閩、粵始祖。梁芬的五世孫梁福範到京兆為官,後隨子梁文遷惠安。梁選為十三世,為南安令,故家居南安。此時,梁姓遍布南方的廣西、四川、安徽、江西、湖北、浙江、廣東、福建一
帶。後又擴展到今天河北、青海、湖南等省的一些地方。
隋唐時期
梁姓在南方又有了新的發展。世居陸渾的梁肅,在安史叛軍入洛陽後,"竄身東下,旅於吳越"。梁遐的21世孫梁頎,在唐代移居泉州惠安縣黃淡村;
隋唐之前,梁姓名人多為行伍出身,南徵北戰,東徵西討,居無定處,四海為家,其宗族足跡遍布大江南北。科舉制度產生之後,梁姓人氏又轉向科舉取士,希望通過科舉考試,金榜題名,光宗耀祖。僅梁顥1族,1次就出了三個進士,1門出了10幾個進士。這些文化名門世家,就像蜂蝶逐花,老是隨著文化、政治中心地轉移而到處遷徙。
宋元時期
由於金兵及蒙古軍隊的入侵中原,直到蒙古軍南下,致使梁姓又一次大舉南遷,進一步推動了梁姓在南方的繁衍發展。宋時梁孟堅為兵部左侍郎,居寧化縣,其六世孫梁永移居潮州,七世孫梁富遷梅州。北宋時,25世孫梁熙嘏,在北宋時遷入廣東順德石蠟,其4世孫梁孟堅又遷至福建寧化石壁鄉。
僅梁顥一族,一次就出了三個進士,一門出了十幾個進士。這些文化名門世家,就像蜂蝶逐花,總是隨著文化、政治中心的轉移而到處遷徙。從長安、洛陽、汴梁、餘杭,到揚州、益州、福州、廣州、香港,梁姓人氏中的文人墨客,總是走在中國文化的風頭浪尖上,展示了一個古老家族的深厚文化底蘊。
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年)梁姓大約有44萬,約佔全國人口的0.57%,排在第三十七位。梁姓第一大省是山東,約佔全國梁姓總人口的34.5%,佔山東總人口的2.2%。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和陝西,這三省梁姓大約佔全國梁姓總人口的61%;其次分布於廣東、福建、湖南、浙江,這四省的梁姓又集中了26%。全國形成了以魯豫、陝西、粵湘、閩浙為中心的四大塊梁姓聚集地。而廣西是當時梁姓人口最稀少的地區之一。
明清時期
梁姓已遍布全國,且以廣西、廣東、福建、浙江為主要聚居地。到了清康熙末年,有部分人移居臺灣,進而又有人遠徙海外開基立業。
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年),梁姓大約有43萬,約佔全國人口的0.46%,排在第五十三位。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而梁姓人口增長比值是負值,人口不但沒有增長反而減少了1萬。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廣西(14.6%)、山西(10.4%),這兩省梁姓大約佔梁姓總人口的25%;其次分布於江西(8.9%)、江蘇(8.7%)、山東(7.9%)、廣東(7.2%)、福建(6.9%)、陝西(6.1%),這六省的梁姓又集中了51%。廣西在宋朝時梁姓尚十分稀少,進入明朝一躍成為梁姓第一大省,約佔總梁姓人口的14.6%,佔廣西總人口的3%。東南和兩廣地區的梁姓在這600年中有了穩健的發展。而宋朝的梁姓大省山東,此時梁姓人口卻減少了七成。宋、元、明期間600餘年,梁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很大,其人口主要向南方和東南地區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桂粵閩贛、晉陝、蘇魯三大塊梁姓聚集區,重心由東南部轉向南部。
梁氏子孫遍天下,是經歷了歷史發展的過程,風雨數千年,我們的祖先歷盡艱辛,求生存、求發展,到我們這一代,更應該天下梁氏一家親,不分彼此,互助、互勉,將梁氏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