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1日,羚邦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羚邦)於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近期,羚邦發布了年度業績公告。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羚邦收益約為4.76億港元(以下金額單位均為港元),同比增長了51.5%。獲得純利約1.06億,同比增長了12.4%。
羚邦是一家第三方媒體內容發行商,於2000年9月於香港成立,主要業務為發行動畫片、戲劇、電視劇及電影等媒體內容,以及授權角色IP進行商品生產及活動推廣。總部位於香港,在大陸和臺灣均有分公司,於中國大陸、中國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日本以及其他國家地區開展業務。
根據最新市場研究,按2017年收益計算,羚邦是中國排名第一的日本動畫發行商,約佔14.1%的市場份額,把同行勁敵「木棉花」、「傑外動漫」甩在身後。
這家有近20年歷史的內容品牌代理商,曾獲得過「中國授權金星獎」等獎項,有著豐富的IP授權業務經驗,在引進日本動畫和發行上很有一套,光靠一年的節目發行就能賺4億以上。那麼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以日本動畫片為主的內容發行
羚邦的主要業務板塊大體可以分為兩個,一個是媒體內容發行,另外就是品牌授權。媒體內容發行業務的收益是羚邦的主要收益來源,約佔業績報告期內總收益的89.3%。其收益由去年約2.91億增加45.9%至本年度約4.25億,主要是由於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發行的版權較2018年的更受歡迎,導致有效版權發行數目增加及每項版權平均價格上漲。
羚邦的業務結構
在媒體內容發行業務中,期內的發行授權媒體內容的收益約為4.21億,戲院放映收入約為312萬。目前可用的有效媒體內容版權數目為386個。
羚邦雖然也有發行電視劇等節目,但其在發行日本動畫方面地位較為卓著。業績報告期內,日本動畫發行的收益佔總收益約81.3%。
日本動畫分為電視動畫和動畫電影,先說動畫電影。羚邦近幾年一直在港臺地區發行日本動畫電影。如《遊戲人生ZERO》、《我的英雄學院劇場版:兩個人的英雄》、《我想吃掉你的胰臟》等。由渡邊步導演執導的《海獸之子》亦於今年7月25日在香港上映。
羚邦在引進日本動畫電影的同時,還會負責對影片進行翻譯,而不是外包給其他公司。由於羚邦多年與日方公司合作,合作默契也在不斷提高,電影引進的速度也在增快。最快的情況是:需要引進的動畫電影在日本上映前,羚邦就能收到劇本並開始進行翻譯,翻譯完交由日方審批,審批通過後很快就能在香港上映。
《海獸之子》
接下來是電視動畫。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羚邦發行的日本動畫片有《Double Decker!道格&基裡爾》、《輕羽飛揚》、《高分少女》、《我的英雄學院》第3期及《OVERLORDⅢ》等,至少34部。這些日本動畫片大多在中國大陸和港澳臺地區發行。
羚邦在2019年1月以前,每個月至少發行8部日本動畫片,但在1月以後,羚邦或許因為忙著做上市的準備,作品發行數量開始驟減,19年1月僅發行了5部,其中在大陸發行的只有1部。19年4月,羚邦只發行了2部日本動畫片,分別是《一弦定音》和《八月的棒球甜心》,且沒有一部在大陸發行。
到了19年7月,羚邦稍稍增大了作品發行數量,共有5部日本動畫片,其中《石紀元》在大陸由騰訊視頻、bilibili、愛奇藝上線。此外,羚邦除了給常規的幾家平臺上線以外,還增加了KKTV、Hami Video、中華電信MOD這幾家臺灣OTT/IPTV平臺合作方。
羚邦能穩定提供多部日本動畫片,在於其與內容授權方建立了良好關係,其中包括Aniplex.、Avex Pictures、角川集團、講談社、松竹、Sunrise及東寶。
除了購買日本動畫片的播放權以外,羚邦還會主動投資製作日本動畫片。羚邦曾先後加入到《龍心戰紀》、《失落的歌謠》、《輕羽飛揚》、《RErideD-跨越時空的德理達-》的製作委員會中。投資總額為1,840萬,收取相關投資收入380萬、發行收入3,320萬。
《龍心戰紀》、《失落的歌謠》、《輕羽飛揚》、《RErideD-跨越時空的德理達-》
打造自己的點播平臺
羚邦於2016年7月開始與TVB集團合作,向TVB授權視頻點播權,即在TVB自家的OTT平臺「myTV SUPER」上上線日本動畫內容。而這些動畫節目會收錄在myTV SUPER的「Ani-One」點播區裡。
Ani-One,全稱「Anime for everyone!」,是羚邦推出的主打日本動畫節目的點播頻道。目前已在香港的myTV SUPER、馬來西亞及汶萊的「dimsum」、臺灣的「LINE TV」入駐。
myTV SUPER裡的Ani-One點播區
據統計,myTV SUPER的Ani-One專區已上線99部日本動畫節目。比香港另一家大型OTT平臺Viu多出25部。dimsum的Ani-One專區的片庫較小,僅為27部,這或許跟當地的內容審查有關。LINE TV的Ani-One專區未能統計。
憑藉廣泛的媒體內容,羚邦對專有Ani-One品牌抱有信心,並希望讓其在亞太區擴充市場份額。鑑於有關潛質,羚邦有意採用統一的Ani-One品牌及類似業務策略,並與其他媒體平臺(例如亞太區的在線娛樂平臺及電視頻道)合作,以進一步擴充視頻點播服務。
不可輕視的品牌授權
羚邦的另外一個大業務板塊為品牌授權業務。自主要從事品牌授權業務的「羚邦動畫(國際)」於2018年8月成為羚邦集團的全資附屬公司後,其品牌授權業務得以進一步擴展。
羚邦的品牌授權業務主要體現為,於亞太區從事:
若干商品授權(供於玩具、服裝及鞋履、保健及美容產品以及餐飲使用)
大型實體娛樂授權(供於活動、主題公園、商場、咖啡店及餐廳使用)
促銷權授權
業績報告期內,羚邦進行了「小王子」、」姆明」、」奇先生妙小姐」、」吃豆人」、」小豬佩奇」、」睡衣小英雄」及」變形警車珀利」的品牌授權。品牌授權業務的收益約為5,096萬,其中品牌再授權收益約為3,230萬,提供授權代理服務收益約為1,767萬,銷售商品收益約為98.7萬。
目前,羚邦可用的品牌數目有114個。其中知名品牌包括:「加菲貓」、「變形金剛RID」、「小馬寶莉」、「大富翁」、「emoji」、「高達」、「銀魂」、「死神」等。
羚邦持有的知名品牌一覽
然而商品授權卻不是一個簡單的業務。根據羚邦在香港電臺的訪談可以得知,一般羚邦取得一個以玩具主導的兒童動畫片的IP,會先算好時間,安排電視臺或串流平臺的播出時間。然後在節目未播出的準備期間開始進行招商,即尋找賣服裝、鞋、書包等商品的廠商來製作動畫的衍生品。
廠商的製作期需要時間,加上商品給日方審批又需要時間。若兩者加起來的時間正好在動畫片開播的時候,這就是衍生品售賣的最佳時期。若日方審批不通過,要返回重修,通過的時間已經在動畫片播完之後,則會影響商品的銷售。並且,日方的審批比較嚴格,審批時間又比較固定(如一周只有一次審批會議),衍生品的審批過程並不簡單。據稱,時間的把握和計算是羚邦在開展商品授權業務時的重要技能。
羚邦的產品
在世界各地開展業務
「MEDIAlink,中文名是羚邦,寓意是羚羊飛躍到彼邦」 。
羚邦作為一家品牌和媒體內容代理商,會不斷在世界各地開拓不同的市場,並開展相關授權業務。對羚邦來說,最賺錢的地方是中國大陸,其次是美國。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羚邦約76.2%的收益來自中國大陸市場,約為3.62億。
羚邦在不同地區開展業務會有不同的策略,目前羚邦重點發展的市場是大陸、臺灣和東南亞地區。在日本動畫片發行上,大陸、臺灣、韓國和泰國都有著很大的市場,但是韓國市場又比較特別,特別之處在於較為封閉,審批和內容當地化較為嚴格,羚邦沒辦法靠日本動畫片打進其市場。
而臺灣則是在於歷史原因,受日本文化影響比較深,所以臺灣是其發行節目的重點對象之一。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預計大陸的日本動畫內容發行市場總收益將由2017年的16億增長至2022年的33億,複合年增長率為15.3%。但大陸政策對發行媒體內容實施額外或更嚴格的法律或法規,則可能會對羚邦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然而從七月開始,羚邦又開始在大陸發行日本動畫節目了,雖然在選片引進方面會更加謹慎,但羚邦依然會重視大陸這片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