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收入半年6億,日本電視臺怎麼靠動畫賺錢?

2021-01-14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三文娛」(ID:hi3wyu),作者:大柱;36氪經授權轉載。

近日,日本各大電視臺陸續發布2018年上半年(2019年3月期04-09月)決算信息。

過去,電視臺一直是人們觀看最新動畫節目的首要渠道,但隨著網絡視頻分發服務在日本的逐漸發展,以Netflix、Amazon Video和日本本土平臺AbemaTV、dTV等為代表的視頻平臺的崛起,令動畫視頻發行市場的格局產生了巨大變化。

那麼,在網絡配信時代,日本電視臺的日子還好過嗎?

從近期四家發布半年財報的電視臺業績狀況來看,包括動畫板塊在內的媒體/內容事業,上半年的表現都較為穩定,甚至堪稱各大電視臺業績貢獻的中堅力量。

推究其原因,大概是電視臺通過向製作委員會出資,擁有作品版權,從而獲得版權收入,並向海外市場輸出帶來營收。同時,電視臺自身也在積極發展網際網路相關業務。

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各大電視臺集團營收基本穩定,僅有小幅減少;但利潤方面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

造成營收和利潤下降的原因,除了國際和日本國內整體經濟局勢外,自然災害和天氣因素也給企業上半年業績帶來不利影響,例如富士媒體控股;同時,廣告投放量的減少,也使企業發展陷入困局,例如朝日電視臺。

而在如此波動的環境下,動畫、電視劇等事業仍然保持增長,展現出了優質內容所具有的價值力量和市場活力。但不可忽視的是,動畫及其他內容產品在海外市場中的表現對於企業營收的影響越發凸顯。另外,作品的熱度依然是左右IP價值的重要因素,企業的營收也往往會受其制約。

總體來看,網絡配信、海外市場、版權是各大電視臺重要的收益點。但海外市場和版權費多少會受到作品本身人氣因素的影響,具有一定不確定性。

四家電視臺半年報分析


下面,三文娛將分析富士媒體控股、東京放送控股、朝日電視臺、東京電視控股這四家電視臺上半年財報。

1、富士媒體控股

——營收、利潤全面下滑,媒體·內容事業利潤逆境上升

富士媒體控股上半年(4月-9月)集團總營收2922.93億日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3%。營業利潤112.23億日元,同比減少3.8%。經常利潤150.79億日元,同比減少3.5%。歸屬母公司股東當期純利潤101.18億日元,同比下降12.8%。

其中,第一季度中,媒體·內容事業、都市開發·觀光事業、其他事業均呈現收入減少的狀況,銷售額為1445.44億日元,同比減少3%。就在其他兩項事業減收減益的同時,媒體·內容事業在本季度實現了39.62億日元的利潤,比去年同期增長205.7%。從而帶動該季度集團總體營業利潤達61.14億日元,同比增長85.3%;經常利潤也同比上漲47.4%達85.17億日元;歸屬母公司股東當期純利潤56.62億日元,同比增加34.7%。而第二季度中,都市開發·觀光事業持續利潤下滑,媒體·內容事業的利潤增長已經無法彌補其損失。

上半年媒體·內容事業營收共2532.27億日元,同比減少1.8%,利潤為72.63億日元,同比增長429%。

造成都市開發·觀光事業減收減益的原因,除了大的經濟環境因素外,自然災害、天氣等因素也帶來了很大影響。

而富士電視臺涉及動畫相關的業務,主要是涵蓋動畫DVD、CD銷售的子公司波麗佳音(㈱ポニーキャニオン)和深夜動畫檔「Noitamina」(倒A檔)。

第一季度中,波麗佳音的音樂·映像部門雖然較為艱難,但包括網絡配信在內的非盒裝領域以及授權方面的收入做出了很大貢獻,實現了扭虧為盈。本季度波麗佳音營收74.78億日元,同比增長5.2%;營業利潤1800萬日元,而去年同期則為-9.49億日元。

第二季度波麗佳音的非盒裝領域份額雖然進一步擴大,但盒裝銷售低迷,總體營收減少,再次進入虧損。上半年波麗佳音營收共159.53億日元,同比減少0.4%;營業利潤為-3.18億日元。

而今年Noitamina播出的4月番《宅男腐女戀愛真難》和7月番《戰慄殺機》(BANANA FISH)在人氣和光碟銷售方面表現都較為良好。

2、東京放送控股(TBS)

——營收穩定,利潤下降,海外市場發展不振

TBS2019財年上半年(4月-9月),基本穩定,但出現下滑。同時,以東南亞各國為主的海外市場發展持續不振,對包括動畫在內的營收產生了一定影響。

前兩個季度中,集團總營收1781.03億日元,比去年同期增長0.3%。營業利潤78.31億日元,同比減少22.6%。經常利潤132.19億日元,同比下降10.8%。歸屬母公司股東當期純利潤84.73億,同比下滑8.8%

與去年同期依託海外市場、尤其是東南亞諸國,通過動畫《多美卡超救援 DRIVEHEAD 激動救急警察》、綜藝「極限體能王」等帶動周邊商品市場大熱不同,今年TBS海外事業板塊,特別是向東南亞各國的節目輸出稍顯不振,相關收入減少。《多美卡超救援 DRIVEHEAD 激動救急警察》系Takara Tomy出品的多美卡(Tomica)系列玩具車首次動畫化的作品,TBS加入動畫製作委員會,於2017年4月在TBS系電視臺首播。

另外,動畫板塊事業方面,同樣由於缺乏熱門作品,以及海外動畫節目銷售發展不利,收入減少。前兩個季度中,動畫板塊的收入3.36億日元,比去年同期下降0.92億日元。

3、朝日電視臺

——廣告業績低迷,網絡配信、DVD、投資電影帶動增長

朝日電視臺上半年(4月-9月)營收和利潤都呈現下滑趨勢。前兩個季度,集團共營收1478.82億日元,同比減少1.4%。營業利潤56.78億日元,同比下降33.1%。經常利潤71.25億日元,同比下降27%。歸屬母公司股東當期純利潤49.13億日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5.4%。

對於業績下滑的狀況,報告稱,主要是因為關東地區廣告量的下降。

在「電視臺放送」、「音樂出版」、「其他事業」三大業務板塊中,僅「其他事業」板塊實現營收和營業利潤的雙增長。其中,包括《大叔的愛》在內的熱門電視劇的DVD銷售帶來了收入的增長。同時,面向AbemaTV進行的內容提供以及「新日本世界職業摔角「(新日本プロレスワールド)節目的視頻網絡配信,大幅促進了網絡事業的收入增長。

上半年,朝日電視臺「其他事業」銷售額276.59億日元,同比上漲5%;營業利潤25.31億日元,同比增加93.4%。

上半年,朝日電視臺常規動畫節目為《哆啦A夢》《哆啦A夢生日特別節目》《蠟筆小新》《假面騎士Build》《快盜戰隊魯邦連者VS警察戰隊巡邏連者》等。8月4日朝日電視臺出資動畫電影《假面騎士Build Be The One》/《快盜戰隊》(劇場版 仮面ライダービルド Be The One(ビー・ザ・ワン)/快盜戦隊ルパンレンジャーVS警察戦隊パトレンジャー en film(アン・フィルム)上映,上映首周周末動員超過21萬人觀影,周末票房達2.6億日元,票房最終突破10億日元。未來,朝日電視臺出資動畫電影《假面騎士 平成Generation FOREVER》和《哆啦A夢 大雄的月面探査記》預計將分別於今年12月和明年3月上映。《假面騎士 平成Generation FOREVER》是為了紀念平成假面騎士20作的特別企劃,在即將結束的平成(日本年號)年末,平成年曾出現過的假面騎士都會齊聚於這部電影當中。而《哆啦A夢 大雄的月面探査記》是哆啦A夢系列動畫電影的第39部作品,講述了轉學生月野琉華與大雄等人一起到月兔王國冒險的故事。

4、東京電視控股

——動畫版權帶動收益增長,先行投資造成利潤減少

東京電視控股2019財年第一、二季度(4-9月)持續利潤下降。儘管營業收入有所上漲,但利潤下滑幅度較大。

上半年,東京電視控股集團總營業收入為720.38億日元,同比上升2.8%。營業利潤21.56億日元,同比減少37.9%,經常利潤20.8億日元,同比減少46.1%。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1.75億日元,同比下降51.6%。

其中,第一季度集團總營收359.65億日元,同比增長0.9%。但營業利潤14.19億日元,比去年同期減少32.5%。經常利潤14.12億日元,同比減少39.6%。歸屬母公司當期純利潤7.4億日元,同比減少48%。對於該季度利潤的減少,主要是因為動畫事業方面的海外案件,有一部分的銷售額和利潤轉移到下一個季度。

第二季度集團總營收360.72億日元,同比上升4.8%。經常利潤6.68億日元,同比減少56.1%。歸屬母公司股東當期純利潤4.35億日元,同比減少56.6%。第二季度營收貢獻最大的仍然是包括動畫事業在內的版權收入。而造成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先行投資和成本費用的增加,包括4K相關、配信相關的費用,節目製作費用,政策性費用等。

具體到動畫方面,東京電視臺上半年《火影忍者》在海外的線上播出和遊戲的狀況維持良好,《博人傳之火影忍者新時代》和《黑色四葉草》的表現也較為良好。從而帶動第一季度的動畫版權收入達51.45億日元,比去年同期上漲15.3%,約佔當季度總版權收入的76.9%。

到了第二季度,動畫版權收入繼續上升至46.01億日元,同比增長19%。前兩個季度動畫版權收入共97.46億日元,同比增加17%,其中日本國內動畫版權收入32.96億日元,同比增長21.4%,國外為64.5億日元,同比增長14.9%。

而版權營收最高的前5部作品是《火影忍者》《博人傳之火影忍者新時代》《遊戲王》《黑色四葉草》《死神》,帶來毛利潤最高的前五部作品分別是《火影忍者》《博人傳之火影忍者新時代》《精靈寶可夢》《黑色四葉草》和《遊戲王》。

另一方面,雖然動畫版權收入持續增長,但上半年動畫音樂版權方面營收狀況並不良好。由於動畫音樂二次使用帶來的收入、放送使用費以及網絡關聯使用費均減少,旗下東京電視臺音樂公司(㈱テレビ東京ミュージック)上半年營收13.4億日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6.5%。

此外,通信衛星放送的動畫專門頻道「AT-X」上半年觀眾減少的情況有所好轉,放送方面的銷售額開始回升,但放送事業之外的版權和廣告收入同比減少,旗下AT-X公司(㈱エー・ティー・エックス)上半年營收26.45億日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7%。

近年來,日本動畫的在網絡配信、海外市場、版權等方面的展現出了許多可喜的表現。

例如,日本的節目放送海外收入額,自 2010 年度以來逐年增加,到2015年度已達到288.5億日元,其中,動畫類貢獻了絕大多數的海外節目輸出額,佔比達76.6%。另,據日本動畫協會,日本動畫網絡配信營收不斷增長,2016年的時候就達到了478億日元。

但行情並不總是那麼令人樂觀。例如動畫光碟銷量的低迷便成為了近年業界的一大難題。據日本影像軟體協會,2018年上半年日本光碟總銷售額為858.88億日元,同比減少6.3%。其中,藍光銷售額同比下降0.5%,DVD同比下降11%。光碟的銷售數量也較大幅降低,減少了15.9%。


相關焦點

  • 日本電視臺年度業績:經典動畫IP創收,流媒體Hulu年入680億日元
    擁有自己流媒體平臺的電視臺動畫業務表現明顯更好,同時經典動畫IP在授權收入方面增長保持穩定。作者:雷歐根據「2019年日本的廣告費」調查,日本的總廣告費為6兆9381億日元(比上一年增加6.2%),其中網絡廣告費超過了2兆日元,首次超過了電視媒體廣告費(比上年同期減少2.8%)。
  • 日本動畫五大公司年度業績:賺錢靠《海賊王》《龍珠》等老IP
    所以,即使沒有新的熱門作品,這兩家公司每年也能靠著炒冷飯和遊戲內容市場相關的版權收入獲得不錯的收益——東映新一期營收超400億日元,Broccoli本財年營收65億日元。東寶依靠新海誠導演的《天氣之子》大賺一筆,每年的「名偵探柯南」、「哆啦A夢」劇場版也保證了公司的穩定收入,本期營業收入2627億日元。
  • 日本五大電視臺年度業績:經典動畫IP創收,流媒體平臺Hulu年入680億...
    文|三文娛  雷歐根據「2019年日本的廣告費」調查,日本的總廣告費為6兆9381億日元(比上一年增加6.2%),其中網絡廣告費超過了2兆日元,首次超過了電視媒體廣告費(比上年同期減少2.8%)。但是,即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五大電視臺的電視媒體廣告收入均出現了下滑。也正是因為廣告收入的下滑,2020財年,五大電視臺的整體營業利潤大幅度下降。
  • 日本動畫代理商羚邦是怎麼做到年營收4.76億港元的?
    這家有近20年歷史的內容品牌代理商,曾獲得過「中國授權金星獎」等獎項,有著豐富的IP授權業務經驗,在引進日本動畫和發行上很有一套,光靠一年的節目發行就能賺4億以上。那麼它是如何做到的呢?其收益由去年約2.91億增加45.9%至本年度約4.25億,主要是由於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發行的版權較2018年的更受歡迎,導致有效版權發行數目增加及每項版權平均價格上漲。 羚邦的業務結構 在媒體內容發行業務中,期內的發行授權媒體內容的收益約為4.21億,戲院放映收入約為312萬。
  • 日本網絡動畫市場:年規模685億日元,美國與本土巨頭競逐
    最初動畫只有電影這一種媒體,後來到了上世紀50年代開始有了電視,80年代又有了碟片,從21世紀開始又出現了網絡視頻。 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市場規模還為「0」的日本動畫網絡市場到2019年已增長至685億日元(43.2億元人民幣),2000年還是192億日元的電影市場已漲到692億日元(43.6億元人民幣)。
  • 比真人電影更賺錢的日本動畫電影市場,有這些特點
    和2019年不同的是,2020年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的功臣,或僅有《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這一部作品。目前,該作正在向日本影史票房最高的電影《千與千尋》發起最後的衝刺——截至12月14日,《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上映59天的票房已超過302億日元,距《千與千尋》的308億日元僅有6億日元的差距。
  • 錢該怎麼掙?52%音樂人沒音樂收入,版權收入兩極化
    但僅靠用戶付費難以養活大批的音樂人,音樂人的收入狀況仍不容樂觀。據《報告》,有52%的音樂人沒有音樂收入,24%的音樂人的音樂收入佔總收入的5%以內,7%的音樂人音樂收入佔總收入的6%-20%,僅7%的音樂人音樂收入佔比達到100%。音樂人音樂收入偏低狀況實際上已經持續數年。
  • 日本動畫光碟半年銷量排行:《冰雪奇緣2》排第一,暢銷還得靠IP
    作者:KUsari6月接近尾聲,最近日本公信榜oricon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日本動畫光碟(BD&DVD)銷量排行。《冰雪奇緣2》強勢登頂。這是自2009年該榜單誕生以來,第一次歐美動畫作品問鼎榜首。
  • 東京電視臺營收215.31億日元,海外佔70%,發力中國市場
    作者:攸然編輯:努爾哈哈赤東京電視臺(TVTokyoCorporation)成立於1964年,有50多年的歷史,屬於日本五大⺠營無線電視臺之一。立足於節目製作、電視播出、版權業務三大電視業務領域,東京電視臺是現時日本製作最多動畫片集的電視臺。其中,動畫《火影忍者》《銀魂》《死神》等作品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了動漫愛好者的喜愛,具有很強的影響力。
  • B站與網飛等企業加大日本動畫購買力度,單集製作費上升到130萬!
    一年前,日本動畫製片人、音樂製作人兼實業家的福原慶匡曾經在推特上分享日本動畫製作成本與收入的簡圖,讓我們這些經常看動畫與聽到「業界藥丸」的動漫迷有了一個初步認識:為什麼如今製作動畫是虧本生意,但是日本動畫公司每年依然推出大量動畫,當然,我們也經常聽到畫師是整個動畫企劃中幹最累的活,
  • 日本動畫如何跨界賺錢?演出與展覽成黑馬-虎嗅網
    3、音樂版權收入欲向海外拓展根據JASRAC公布信息,2018年日本音樂著作權收入為1155億日元,比前一年增長5.4%,保持在了歷年通常水平其中,動畫音樂CD以及動畫音樂會、演唱會等線下娛樂也作為板塊之一一直較為穩定,考慮到不斷發展的動畫網絡播放市場,未來動畫音樂版權收入仍然具有潛力。
  • 52%音樂人沒有音樂收入,版權收入兩極化如何解?
    但僅靠用戶付費難以養活大批的音樂人,音樂人的收入狀況仍不容樂觀。據《報告》,有52%的音樂人沒有音樂收入,24%的音樂人的音樂收入佔總收入的5%以內,7%的音樂人音樂收入佔總收入的6%-20%,僅7%的音樂人音樂收入佔比達到100%。音樂人音樂收入偏低狀況實際上已經持續數年。
  • 電視臺的電視劇免費給我們播放,他們靠什麼盈利?
    其實一部電視劇拍攝完之後,他們賺錢的渠道是非常多的,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一般來說一部電視劇他們通常有這幾種賺錢方式:售賣播放權其實一部電視劇在播完之後,只要這部電視劇的質量夠好,那麼各大電視臺就會爭搶著購買這個電視劇的播放權來提高自己電臺的收入,尤其是首播權是非常關鍵的
  • 後疫情時代,動畫產業如何突破——日本動畫後311時代探索的啟示
    研究日本動畫行業經常會有一個誤區,就是覺得日本動畫很「國際化」。當我們談到日本動畫時,一定會談到它的全球化,比如全球都有粉絲,是全球第二大動畫帝國,是和迪斯尼並肩存在的文化巨頭。這是「事實」,但在這樣的事實下,卻有著另一個事實,就是日本動畫的市場收入中,海外市場佔比並不大,也就是說,日本動畫行業的收入絕大部分來自於國內。
  • 《天官賜福》動畫屢翻車,B站的國漫之光怎麼了?
    從換CV事件到多次抄襲,國漫之光怎麼了?這並不是《天官賜福》動畫首次陷入負面風暴。作為墨香銅臭的小說作品,《天官賜福》動畫從立項以來就爭議不斷,尤其是換CV事件掀起了第一波粉絲大戰。2020年6月10日,@天官賜福動畫官方 微博發布主要角色花城配音演員為729聲工廠孫路路,引發了粉絲的不滿。
  • 漫展怎麼賺錢?門票收入其實只是小意思,真正賺錢的是這幾樣!
    前不久我寫了一篇簡單的科普文章,聊了下漫展上coser們如何賺錢啥的,主要的手段其實不外乎賣寫真集啊、作為官方coser去幫忙撐場子啊什麼的,也有朋友好奇,那麼漫展主要依靠什麼賺錢呢?賣門票麼?其實雖然賣門票也是收入的一方面,但是其實只是小意思,真正賺錢的不在這裡。
  • 「電視臺賣版權」「權利濫用」一個影響數百萬影視從業者的法案...
    當電視臺成為天然版權方, 出品方還怎麼賣版權? 小娛曾在《湖南年廣告跌至60億、節目2億封頂,綜藝招商三大決戰打響!》一文中提到,去年湖南衛視的廣告收入已經降到60億,在此之前的兩年,該數據分別為100億和80億。其他電視臺的情況也大抵如此,收入正大幅縮水。 「現在的市場已經非常不利於電視臺的生存,除了頭部幾家還在大量採購節目以外,其實很多電視臺已經失去採購的能力。」
  • 電視臺賣版權、權利濫用一個影響數百萬影視從業者的法案正在推進
    當電視臺成為天然版權方,出品方還怎麼賣版權?《著作權法》一審稿之所以如此傾向於保護廣電,確實有因可循。小娛曾在《湖南年廣告跌至60億、節目2億封頂,綜藝招商三大決戰打響!》一文中提到,去年湖南衛視的廣告收入已經降到60億,在此之前的兩年,該數據分別為100億和80億。
  • 電視臺的版權帳之2
    電視臺是事業單位,不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總局給各省市自治區廣播電視臺發IPTV播控二級資質,不是為了讓各地電視臺賺錢,而是想確保黨的輿論陣地,確保在三大電信運營商傳輸的IPTV,也是黨的聲音,既是制度自信,也是文化安全。肥了寬帶,弱了有線,但把控還在電視臺手裡,充分展現了領導的藝術。
  • 海綿寶寶動畫師塔克去世,這個寶寶已經做了千億生意
    資料顯示,塔克最早是迪士尼的動畫師,他的職業生涯開始於動畫電影《匹諾曹和黑暗之王》,還曾經參與過《小美人魚》、《木偶奇遇記》等作品。後來塔克跳槽到電視動畫領域,其中最出名的作品就是風靡全球,深受人們喜愛的《海綿寶寶》,並且還擔任分鏡導演,寫過6集《海綿寶寶》劇本,更為海綿寶寶創作過配樂,塔克的女兒也曾為《海綿寶寶》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