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找教練+想向業餘超高手進發,反手該如何練成張半反手,還有正手除了重心不夠前還需注意什麼?
1 視頻裡練習的雙方我都認識。
2 這二位是在紐約,就是我在的城市拍攝的。
3 提問題的這一位,我教過他。
既然是這樣,而且他也有這個快速提高的願望,我今天借國球匯的這塊寶地闡發一下我的基本看法:
這位朋友自己說,要向業餘超高手進發,給了我們正手側身拉,反手攻單線兩個短視頻。
他的正手就業餘選手來說,還算過得去。動作結構比較完整,他的球有一定的旋轉和殺傷力。因為我教過他。但是離他自己所說的那個什麼業餘超高手的目標差的有些遠。原因很簡單,美國的訓練軟體太差了,球友們的眼界也非常的有限。根本問題是對桌球基本技術的理解還不夠。
說句大白話,根本就不知道技術是怎麼練出來的。就好比我們有句話:不知道醋是打哪兒酸的!
但是我得說一句公道話,就是這樣的客觀環境,他能把正手搞成現在這個樣子,我挺佩服他的。
各位,他是兩個兒子的父親,有自己的工作。而且遠不能像國內那樣,恨不得比專業隊練的都多。這樣的人國內可是有不少!但是國外不行。
回過頭來說說技術,重心後坐是他的最大問題。我和他剛見面時,這個毛病更厲害,表面上看,是重心偏後,是交換重心不流暢,還原不到位,這就造成了看上去重心後仰,腳下站不住的感覺。主要原因就是最初始階段沒有把基礎部分建立好。
2 近臺定點及1/2臺下旋走位拉;
3 退臺的中近臺定點穩拉斜線;
4 反手單線撥擋;
5 一定比例的定點擺速。
這裡關鍵的部分是實施計劃時的具體要求。由於篇幅所限,就不羅列了。
總之一句話:
不許快,不許發力,重心第一位,還原要徹底。得先把下盤打結實了再說。這些理念,他理解不了。可是在反手技術上,他就吃了大虧。
A 前臂與肘的關係沒有處理好,顯得前臂手位過低,
B 他沒有很好的解決完整的引拍出手及完整的還原,在動作還沒有比較放鬆定型的情形下就開始練習發力,
C 比較他的正手,他的反手幾乎沒有重心的交換,而且他現在幾乎都下的是死力。
D 前面說的其實是現象,根子在他性子太急,想一口吃出個胖子來。
其實在我們系統訓練球員時,反手遠比正手好練,而且好練的程度超出一般業餘選手的想像。
以至於我們在早期訓練時,在訓練時間上都有意識的削減反手的比例。就是怕小孩子反手好了,就不去側身了,到了成年,打到高水平,這個壞毛病再想改就難了。
這位朋友,你得慢下來,把基本的站位、手位調整好,由撥擋開始練起,打穩定,打放鬆,打出基本節奏再說。如果說你的正手節奏還可以的話,你的反手擊球節奏是錯的。你可以體會一下,我只說一條:你從始至終,重心幾乎都在右腳上,移動時手和下肢動作是分家的,還有,你這樣子打反手,你怎麼連接側身和正手技術呢?
慢慢來吧。另外我得再說一遍,你的技術問題是在基礎環節上。這一點你必須清醒的認識才行。
你自己斟酌,取捨。加油吧。
你也想問?……
在公眾號內回復「找教練+問題」,上傳視頻就可以啦
馬凱旋,前北京隊隊員。1990年赴美工作,多名學生曾入選美國國家隊。其桌球履歷多彩獨特,教學經驗豐富。現為桌球世界雜誌與國球匯的技術顧問。最真的喜歡,是點一下右下角的「在看」↘
↙戳「閱讀原文」你一定能找到心動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