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動不動就抽血,抽血到底能幹啥?抽出來的血都去哪了?

2020-12-23 奇妙的本草

躺在重症監護病床上,17歲的小王既害怕又後悔。

半個月前小王因腹部劇痛、昏迷休克而被緊急送往當地醫院搶救,命懸一線。

更讓人吃驚的是,醫生搶救時從她身上抽出來的血液竟然全是粉紅色的。

原來17歲的小王,天天吃炸雞漢堡,長期大量高熱量、高糖的「垃圾飲食」,這些不良飲食習慣導致小王血脂濃度「爆表」,並進一步出現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併發重症胰腺炎這兩種急性嚴重併發症。

看過病的人都知道,抽血是最基本的一步,無論是發燒、感冒,都必須要抽血。

但你有沒有想過:為啥一生病總離不開抽血呢?

很多人到醫院做血常規檢查的時候不僅僅抽一管血那麼簡單,但是抽這麼多血液的具體原因你是否了解呢?

其實因為臨床不同的化驗需求對血液的要求也是不一樣,比如某些血液需要抗凝而某些血液則不用,因此就需要採用不一樣的抽血管。除此之外根據抽血項目的不同也需要採用不同的抽血機器進行分開抽血的操作,比如一般性血常規、肝腎功能或腫瘤指標等均需要獨立的一管血液才可以,因此在抽血的時候就需要多管血液且採用不同的抽血管就不足為奇了,並且醫院還會根據採血管的顏色進行區分化驗檢查。

抽血到底有什麼用又能查什麼病?

首先,抽血可以輔助診斷腫瘤

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腫瘤科主任歐陽學農表示在腫瘤發生的時候人體的細胞、血液以及組織體液中的腫瘤標誌物濃度會相應升高,比如肝癌或者生殖器腫瘤會導致甲胎蛋白含量升高。所以說通過抽血檢查可以檢測出體內某些腫瘤標誌物的值並為醫生的診斷確診提供參考數據。

然而,大家要注意的是,腫瘤標誌物篩查只能作為輔助診斷的指標之一,其篩查意義在於提示作用。如若碰到腫瘤標誌物升高的情況下,應做進一步的檢查。但腫瘤標誌物沒升高,人們也別掉以輕心,也應定期做好其餘檢查。

其次,抽血可以查出過敏患者的過敏源

食物、藥物以及花粉等過敏會引發變態性過敏反應,以皮膚紅疹、呼吸急促或者血壓驟升等為主要臨床表現,臨床可以通過抽血檢查出過敏患者體內的過敏源,並且可以輔佐醫生為患者採取對症性的脫敏治療措施。

最後,抽血有助於早發現心血管疾病

經常吸菸喝酒、壓力大、工作勞累、心腦血管病史等患者均要小心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因此臨床建議這些人都要定期做下抽血檢查。通常抽血檢查可以判斷血脂血糖以及血流變化等重要信息,如果必要還需要進一步做下心肌酶譜等檢查,旨在幫助患者發現早期心腦血管疾病並預防腦梗、心梗的出現。

檢查抽的血液最後都何去何從?

很多人抽完血之後除了關心檢查結果以外也會好奇抽取的血液到底去了哪兒?實際上護士在為患者抽血之後,相關人員會收集血液標本並送往醫院的檢驗科。

大部分血液標本用於檢測而剩餘部分血液會被醫生暫時保存起來,對於檢查結果有異議的患者可以利用保存的血液進行複查。

實際上一切病人的檢驗用血都被默認為潛在汙染源。簡單來說,從你抽血開始,整個檢查過程,再到檢查完成,你的血液都被認為是疾病汙染源,如無必要其實沒有人願意多碰一下。

曾經聽過一個同行的評價:在檢驗科眼裡,病人的血液比屎尿便髒多了,也更危險,因為血液可以傳播的疾病遠遠多餘排洩物。

所以,對於比屎尿還髒的東西,做完檢查第一時間存放在廢血冰箱,以便複查或者糾紛時作為證據,存放期過了之後,專人專車拉去醫用垃圾處理廠集中處理。

參考資料:

[1]抽血檢查到底能確診哪些病,醫藥與保健期刊,作者:吳志;張文明.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去醫院檢查就要抽血,我們被抽出來的血,都到哪裡去了
    導語:除了身體不舒服,會去醫院檢查之外,我們每年都要去醫院體檢一次,觀察身體狀況。想要仔細地觀察到我們的身體狀況,只需要去做一個全方面的檢查,就能觀察到我們的身體是否有什麼健康隱患,或者說是否存在一些入侵的細菌和病毒。大家應該都發現了,我們只要去醫院檢查,不管是什麼原因,都要抽一管血。
  • 為什麼一到醫院就要抽血?醫生坦白:抽出來的血,都去了哪裡?
    其實抽血在醫學上來講叫做血常規檢查,這也是我們平時最為常見的,並且查血也可以幫助我們看到是否存在了一些貧血或者是血糖血脂等症狀,具體的跟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血常規主要查哪些指標?我們在做這些抽血檢查時,抽的血液裡面會有很多的數據,而最為常見以及比較關鍵的數據,就是體內的血紅蛋白以及血細胞和血小板,那這些可以反映出我們身體的哪些問題呢?接著往下看。
  • 為什麼一到醫院就要抽血?抽出來的血,最終去了哪裡?
    血常規是體檢裡最常見的指標,基本只要來到醫院,醫生都會讓抽幾管血,它可以查血糖、血脂、貧血等,近幾年血常規裡加了很多腫瘤標誌物的檢查,很多人就好奇,這樣一項簡單的血常規可以發現癌症蹤跡嗎?還別說,有些指標還真可以反映體內腫瘤的情況。血常規主要查哪些指標?
  • 為什麼一看病就要抽血?終於知道抽來的血,最終去了哪裡
    為什麼生病看醫生就要抽血?抽了那麼多血,最後到哪裡去了?當我們去醫院看病的時候,醫生都會讓我們先做一個血常規檢查。但是很多人說起抽血眉頭就立刻皺了起來,想到針頭扎進自己的血管裡就怕了,更何況還要抽掉好幾管血,雖然知道沒有很多,但是心裡就是覺得很多。有很多病其實不一定一定要血檢查才知道,可是為什麼醫生大多都先讓我們抽血再看呢?
  • 為什麼看病時,無論大病小病都要先抽血?抽血到底能查出什麼?
    去醫院檢查身體或者是看病的時候,往往要先抽血,去查血常規。查血是很平常的事情,很多人都做過,但關於抽血,大家的疑惑可不少,比如:為什麼現在幾乎一看病就要抽血?甚至感冒發燒這種小問題也要抽血?為什麼有的檢查抽一管血還不夠,還要抽好幾管血?
  • 為什麼每次去醫院,醫生總會建議先抽血?抽出的血能查出什麼?
    現在人更習慣看西醫,但一到醫院裡面看病,就要去做個抽血檢查,了解身體情況。大部分的疾病都需要抽血,有的時候發現,抽血也沒查出什麼問題來,就很納悶,覺得抽血這件事比較多餘。血液在人們看來是非常珍貴的東西,總是抽血就會很害怕出問題。
  • 抽血能查什麼病?為什麼一抽就好幾管,剩下的血會用來幹嘛?
    「住院一個多月,天天都來抽血,明明檢查只需要一點血,為什麼每次都抽好幾管?」老楊在心裡抱怨。這些話,他才不敢對醫生護士說。 血液檢查,在日常的體檢或者看病中是不可避免的一項檢查,而且每次一抽都是抽好多,讓很多人都紛紛表示疑惑:抽血到底有什麼用,需要抽這麼多嗎?都可以查出哪些病呢?
  • 在醫院為什麼醫生反覆給我抽血?為什麼不抽一次不抽一管解決問題
    抽一管血就能查,為啥給我抽了3管血?上午不是抽過血了,為啥又抽血?上周剛抽過血,為啥又給我抽血?類似這樣的問題一大堆!在這句話背後,不少人肯定有一個邏輯:醫生、醫院為了賺錢,為了賺黑心錢,多次抽血、反覆重複抽血。
  • 體檢抽血的意義是什麼?抽的多對健康有影響嗎,要注意什麼
    平時去醫院體檢,抽血化驗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血液檢查是一項臨床中最為常見的臨床檢測方式,血液檢查較為方便,診斷的靈敏度、準確度都比較高,可作為臨床診療的參考檢驗結果,能夠指導臨床診治。上述列舉的這幾種血常規檢測,很好的說明了抽血可以檢測出多種臨床疾病,是一項非常有益、高效的檢查。那麼,平時體檢抽多少血呢?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常規體檢抽血總量一般在10~20毫升左右,即使有些額外的檢查,抽血量也一般不會超過30毫升。
  • 孩子怕抽血,寶媽一句話完美安撫,哄娃的「5個段位」你在第幾層
    「文 | 開心果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孩子在成長途中,生病,是難以避免的。而孩子生病,很多時候都會去醫院檢查,抽血化驗。對於不少大人而言,抽血都是難過的一關,更何況是一個小孩子。因此,很多人都覺得娃抽血哭鬧,是很正常的,家長也就很少會花費心思,去「安撫」孩子的情緒。孩子一抽血就哭鬧?寶媽出「妙招」完美解決,家有難纏娃不妨一試還記得之前有一次開心果體檢,需要去醫院抽血,這下可愁壞了我,因為開心果最不喜歡抽血了。到了醫院抽血處,便聽到一陣接著一陣孩子們的哭聲。
  • 科普小知識|抽血手臂淤青了好幾天是為何
    不過,總有患者抽血完後胳膊出現青腫,有人的胳膊還會鼓起一個大包。這時,患者會覺得給自己抽血的護士技術不好,殊不知這可真是冤枉了醫院採血室的護士們。「為什麼抽個血,手臂抽血處要淤青好幾天?」「淤青是不是護士抽得不好造成的?」「抽血後出現淤青是身體出現問題嗎?」「揉一揉能儘快消除淤青嗎?」
  • 抽血後為何會出現淤青?
    「哎呀,你看,你們抽血把我的胳膊都抽腫了,怎麼有這麼大一片淤青啊,是不是沒紮好啊?」「怎麼別人抽完血沒有淤青,我是不是凝血不太好?」「我吃著阿司匹林呢,青了這麼一大片,是不是不敢再吃了呀?」在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外科臨床工作中,趙志丹經常能聽到患者抱怨。
  • 《活著》最令人心酸的一段:福貴兒子有慶抽血救人,被活活抽死
    福貴回憶有慶死的那一天:「那天下午,有慶他們學校的校長,那是縣長的女人,在醫院裡生孩子時出了很多血,一隻腳都跨到陰間去了。學校的老師馬上把五年級的學生集合到操場上,讓他們去醫院獻血。驗到有慶血型才對上了,我兒子高興得臉都漲紅了,他跑到門口對外面的人叫道:「要抽我的血啦。」抽一點血就抽一點,醫院裡的人為了救縣長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兒子的血就不停了。抽著抽著有慶的臉就白了,他還硬挺著不說,後來連嘴唇也白了,他才哆嗦著說:「我頭暈。」
  • 抽血後出現淤青是醫生技術問題?NO!
    在醫院檢驗科抽血窗口有時候會出現這麼一幕,患者抽血後針口附近出現一片淤青。有些人會質疑是不是醫生技術問題造成的?或是自己身體有什麼問題? 抽血時,注射器不僅僅刺破皮膚表面,還要扎入靜脈血管,才能抽出血。所以皮膚表面和血管上分別有一個針眼且在空間上有一定距離。正確的止血按壓方法是當抽好血後,馬上將無菌棉花覆蓋在針眼上且用兩個手指按壓,按壓時千萬不能揉。揉針眼不僅不能止血還會加快出血,擴大淤青範圍,效果適得其反。
  • 抽血前要空腹?還不能喝水?關於抽血的這幾個問題,終於搞清楚了
    抽血化驗是常見的檢查項目之一,不管是感冒發燒、咳嗽,還是做肝腎功能檢查都離不開抽血。大部分情況下抽血化驗需保持空腹狀態,因為空腹檢查出的結果較準確。關於抽血有很多的講究,如是否能吃藥、空腹的時間等,不妨一一來了解一下。
  • 真空採血管抽血順序,到底哪個先哪個後? - 護士網
    近日,在護士網公眾號推出的文章《靜脈採血,血液標本不合格7個原因與對策》,文中提到採血順序時,有網友提出疑問,到底是紅帽管先抽還是藍帽管先抽?筆者整理出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如有不同之處,歡迎大家在文末留言討論。真空採血管抽血順序,到底哪個先哪個後?
  • 《美味夜行俠》開播,秦霄賢的1個表現引關注,抽血時表情太真實
    尹正和秦霄賢第一次見面就是體檢,尹正和秦霄賢第一次見面就在醫院,秦霄賢這一幕還是有些尷尬,他還將這種感覺稱為結婚的感覺,那就是領證前要去做一次體檢。每個人都覺得他的腦袋瓜裡裝的都是什麼怪異怪異的東西,但又覺得他的描述還是有點道理的,第一次見面直接到醫院一起體檢,也是很奇怪的。奶媽用最溫柔的表情,說了些可怕的話,那就是採血。
  • 空腹抽血不能喝水?空腹越久越好?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不論是感冒發燒,還是血糖、血脂、肝功能、甲狀腺等檢查,都可能涉及抽血化驗。開具化驗單前,醫生總會問:吃早餐了嗎?若已經吃過,則會讓你明天再來,並叮囑「別吃早餐,保持空腹」。那「空腹」到底是什麼意思?不吃早餐,喝水、喝牛奶可以嗎?
  • 孕期產檢到底要抽多少血?會對身體有損害嗎?
    很多孕媽媽喜歡討論抽血的話題。你抽了多少管血?都抽的什麼部位?查了些什麼呢? 我都數不清了,早期查孕酮、優生四項,然後查什麼梅毒、愛滋、B肝、C肝、肝腎功能等等又是幾管子,還得查唐篩、血常規,我的血啊…… 我第一次產檢也就是建卡的時候抽過1次,後來做唐氏篩查抽過1次,一周後複查肝功能抽了1次,一共3次,應該不算多吧?
  • 把血抽出來「洗一洗」就能美美噠?小心被收智商稅
    把血抽出來「洗一洗」就能美美噠?這樣的美容項目你信嗎?這兩年,有個美容項目很火叫「洗血美容法」聲稱可以排毒美容、改善膚質、延年益壽過程並不複雜,說白了就是把你身體裡的血抽出來、搖一搖,打一些氧進去,最後再輸回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