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聽懂沒」換成「我講明白了嗎」,親子溝通換個方式更有效

2021-01-10 騰訊網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

今天下班回家碰到了鄰居家的孩子,我們同時回到了家。我剛坐下不久就聽見鄰居說:「這次小測驗怎麼考的這麼差?趕緊寫作業去別吃了。」安靜了一會兒,我以為鄰居教育完孩子了。結果聲音又響起了:「你聽沒聽懂?」

作為一個旁觀者,我覺得鄰居的教育方式過於強勢。這導致他家孩子非常害怕和他交流,可是他卻不以為然,反而覺得孩子怕他會更有利於教育。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非常重要,那關乎著雙方關係的好壞。家長與孩子說話的時候,總是習慣直接命令孩子去做一件事情。大多數家長都沒有換位思考,而且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沒有耐心。只有學會正確的溝通方式,才能讓孩子喜歡與你溝通。

親子溝通不暢,可能是你說話方式不

溝通中沒有樹立家長的威嚴

很多家長覺得威嚴就等於嚴厲,所以與孩子說話的時候,總是用大人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強制讓孩子聽自己的話,卻從來都不考慮他的感受。

父母想要樹立家長的威嚴就得嚴格遵守自己的承諾,答應孩子的事情需要做到,如果做不到就不要輕易許諾。這樣的做法對孩子來說是一種言傳身教,堅守諾言也會建立起孩子心中的威嚴。

對孩子的意見表示尊重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年齡小,所以不在乎他們的想法和意見。雖然每次溝通的時候出發點是好的,但總是達不到教育效果。這是因為在溝通的過程中,家長反駁孩子的觀點,對他的想法從來都不認可。這種不尊重的行為,會讓孩子也不喜歡和父母溝通。只有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表示尊重,他才會懂得尊重父母。

不敷衍孩子的問題,並耐心解釋

成長過程中孩子會有許多千奇百怪的問題,可有些家長對孩子提問總是一副不耐煩的態度。其實孩子完全能感受到家長的敷衍,久而久之就會厭煩和父母說話。所以家長回答孩子的問題時應該更耐心一點,要積極、正面地做出回應。

總之,對待孩子就像對待你的朋友一樣,應該用尊重平等的態度。在孩子成長中多給他一些鼓勵和關愛,讓他能夠感受到你對他的用心。其實在溝通中我們更應該掌握說話的方式,只有換成孩子喜歡的說話方式,教育效果才會更好

四種快速轉換溝通話術的方法

把「你聽懂沒」換成「我講明白了嗎」

很多家長都有給孩子輔導功課的經歷,每次在給孩子講題的時候,第一遍或者第二遍還是比較耐心的,可是等到第三遍的時候就會有些生氣。

講完題之後一般會問:「你聽懂了沒?」這種說話的語氣過於強硬,孩子不好接受。最好換成:「我講明白了嗎?」這樣反省式的疑問,會得到他積極地回答。

把「把碗洗了」換成「可以去洗一下碗嗎」

請求孩子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要用命令的口氣。想讓孩子去洗碗的時候,應該用懇求式的語氣。如果總是命令孩子去做,換位思考我們也是不願意的。

把「不準玩遊戲」換成「我們一起去看書吧」

讓孩子一直沉迷玩遊戲或者看電視的時候,各位家長肯定會進行阻止。但是在阻止的過程中總是會引發家庭戰爭,這是因為家長採取的方式不對。

這時候我們可以用到「轉移注意力的方法」, 用孩子感興趣的而且有益身心的事情去吸引他。

把「你怎麼這麼笨」換成「沒事,我們再一起試一下」

一味地貶低孩子會傷害他的自信心,導致自卑、不自信的心理。在孩子做錯的時候,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寬容,多給孩子一些鼓勵,讓他更有信心面對下一次挑戰。

鼓勵式的語言能讓孩子面對困難的時候更有勇氣,從而克服更大挑戰。

說話是一門藝術,各位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應該學會好好說話。想要建立有效親密的溝通關係需要家長們付出更多的耐心,每個孩子適用的教育方法都不一樣,大家在使用教育方法的時候應該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溝通中可以尋求一定的技巧,讓彼此的溝通更加愉快。

親子溝通中的注意事項

認真的傾聽,是對孩子講話時最大的尊重

只會說並不是完整的溝通過程,家長也需在溝通中認真地聽孩子說話。

雖然現在很多家長工作都比較忙,回家之後也會因為一些家務事或者剩餘的工作沒辦法休息,但是當孩子說話的時候請大家能夠做到認真傾聽。即使騰不出時間聽孩子說話,家長也可以和孩子說:「寶貝,媽媽現在很忙,我一會兒再去找你好嗎?」不過在運用的過程中一定要記住自己對孩子的承諾,不要忘了忙完之後去找孩子。

用認可的語言回答孩子,不對他的觀點進行責備

想要孩子喜歡與你交談,就要認同鼓勵他的想法。孩子很認真地向你發表完觀點之後,一定要用肯定的語氣回答他。不要用自己的觀點去反駁孩子,因為否定孩子的時候他的信心會備受打擊。

和孩子達到共情,站在他的立場思考

大人之所以喜歡用自己的思維評判孩子,只是因為沒有和他達到共情。共情是對孩子說的也有感同身受,能夠理解孩子的想法。達到共情之後,家長才能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與孩子之間的矛盾自然迎刃而解,也會促進彼此間密切的溝通關係。

溝通對於孩子和家長來說非常重要,在溝通的過程中能夠促進家長對孩子的了解。孩子喜歡與家長說話,才會有問題的時候主動和家長交流。家長可以及時為他指引人生的方向可以避免孩子成長中走上歪路

今日話題:你在家會與孩子建立平等的溝通關係嗎?各位一般是如何與孩子溝通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你聽懂了嗎?」與「我講明白了嗎?」的區別
    剛開始時,聽著覺得像是個口頭語,聽了幾遍卻覺得十分感動,崔老師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讓孩子站在課堂的中央。這個中央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心中的善念。那最自然關切的一句詢問:「我講明白了嗎?」體現了老師的責任心、愛心、謙虛和對孩子們的包容心。言下之意,如果學生沒聽懂,是老師沒有講明白而已。其實,崔老師的教學基本功非常好,業務能力很強,她講得很明白、清晰。
  • 和孩子有效溝通的5大技巧,你做對了幾個?
    對於我們家長來說,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的管理就是我們的溝通目標,而有效溝通就是必備的素質之一。溝通不善,會出現交流障礙,造成誤會和曲解,有效溝通是孩子和家長雙方語言和情感交流的橋梁,幫助你雙贏解決問題衝突,輕鬆實現目標方式。在講家長和孩子如何有效溝通的方法之前,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一天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說:「你長大後想要當甚麼呀?」
  • 你比我猜卡牌傳情!親子抱團學習有效溝通方式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盧曉麗 通訊員 楊紀歐寒潮來襲,卻擋不住社區居民渴望學習的熱情,1月10日上午,羅湖區桂園街道老圍社區「卡牌傳情」OH卡親子關係藝術溝通工作坊熱鬧進行,14對親子跟著老師玩分組遊戲《你比我猜》,在老師的引導下,用正反兩種心態看圖說話。
  • 你聽到了孩子的話,可你真的聽懂了麼?聽不懂談不上有效教育
    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認真傾聽孩子的每一句話,覺察孩子語言背後的真正含義,才能進行有效溝通。孩子的話你真聽懂了嗎?父母們可能覺得這個說法有些可笑:孩子說的又不是外國話,有什麼聽不懂的呢?但是您有過這樣的體會嗎,買回了某種家用電器,照著說明書操作,還是搞不懂如何使用,尤其是對一些比較複雜的功能,這可是中文說明書呀。同理,聽到了孩子說的話並不意味著就聽懂了。
  • 親子溝通的正確打開方式 來聽璐瑤媽媽怎麼說
    如何正確認識疫情期間親子關係?如何有效緩解親子衝突帶來的不良情緒?璐瑤媽媽作為在線教育服務平臺大咖知識學堂的創始人,她從教育自己的雙胞胎女兒璐璐和瑤瑤做起,整理出了一整套素質教育的方法。她表示,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品質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與孩子構建良好的溝通關係,是父母能否成為孩子的好老師的關鍵。
  • 如何避免無效溝通,讓表達更有力?這是我見過最有效的答案
    我一邊安撫,一邊問他:怎麼了,出什麼事了?老林這時候才給我詳細講了事情的經過,他告訴我因為家裡有急事,就請了一周假,請假前把手頭的工作跟另一個同事仔仔細細交接了好幾遍,讓他先做,本以為不會出什麼問題,結果剛到家,工作上就出問題了。
  • 2020國考面試:有效溝通 讓你的人際更卓越
    很多時候,人際關係的處理都離不開「溝通」這個方法和原則,但很多考生也僅僅是把他當作一個原則,只會說「會找個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用合適的方法與XX溝通,我相信通過溝通一定能夠讓他配合我的工作」,這樣只是陷入了答題誤區,並未真正考慮他所謂的溝通是否有效。今天,中公教育帶你一起來學習如何實現有效溝通。人際關係處理題目中各種矛盾的解決幾乎必然離不開溝通。
  • 缺少及時有效的溝通,對親子關係有哪些影響呢?
    導語:小時候的你是否和我一樣,經常性看不到父母的面,只有在晚上睡覺時才看到父母呢?那你知道他們去哪裡了嗎?長大後,你是否和我一樣,有些事情不願意和父母交流溝通?而父母有些事情也不願意告訴你呢?導致這些情況都是彼此之間長期沒有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造成的後果。
  • 溝通口才培訓:什麼是有效溝通?遇到難以溝通的人怎麼辦?
    「有效溝通」這四個字,雖然體現在方方面面,但是都離不開了對等二字。無論我們開門見山的或含蓄委婉的提出了什麼問題,當雙方面對面時,對方的心理活動,一定比我們想像的複雜。即使語言溝通讓語言無形中幫助我們完成了對信息的完整理解,但是真正的生活中,內心對話仍然需要被重視。有效溝通是讓對方理解自己想要表達的想法和感覺!同時,也要讓對方消除或減少誤解。
  • 優秀幼師常用的30句溝通話語
    2.朋友幫助了你,你一定會說「謝謝」,對嗎? 3.請慢慢地說,別著急。 4.朋友有了困難,我想你一定會去幫助的。 5.你願意和他說聲「對不起」嗎? 6.你一定很想跟他道歉,是嗎?
  • 如何做到有效溝通?掌握溝通四要素,傳達明確信息,順暢溝通
    老張就說:「那個創建頁面啊」, 這樣他們一來一回,大概需要問五六次,才能明白對方說什麼,當然還不明白,只能回到座位,把圖拉出來看,太浪費時間的。由此可見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在我們學習、生活、工作中影響越來越大,如何處理好人與人、人與團隊、團隊與團隊的溝通的問題,成為每個人必須掌握的技能。那應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呢?
  • 提高溝通能力的有效方法
    提高溝通能力的有效方法人們通常都只聽到自己喜歡聽的,或依照自己認為的方式去解釋聽到的事情,往往這已不再是對方真正的意思了,因而人們在「聽」的時候往往只能獲得百分之二十五的真意。如果沒有聽懂某人所說的話,可能是因為您心猿意馬,錯過了某一個要點。如果不專心致志、積極主動地聆聽,您還會得到錯誤的信息。全神貫注於說話者所說的話、提問,並明確地發出信號,表明自己關心說話的內容,能確保雙向的交流溝通發生。聽人談話時,您必須儘可能多地與對方進行溝通,好像是自己在說話。
  • 親子溝通遇阻礙?別著急!《父母有辦法》來幫你!
    小編今天強力推薦一本由史家教育集團李娟副校長主編、史家教育集團、北京知行華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王歡校長工作室組編的溝通育兒寶典《父母有辦法》。88個痛點問題,88個解決方案,幫助中小學生家長輕鬆育兒,快來看看吧!
  • 有效溝通的藝術
    不那麼親密的關係更需要有效溝通,否則,豈不成了一個人的獨角戲。 生活如此,職場中更是如此。 工作中,每一個人都需要有效溝通。 良好的溝通能消除誤解,是職場成功必不可少的關鍵因素。 那麼,溝通有哪些技巧?
  • 「我沒聽懂」的三種英文表達方式
    01XX don't get itget這個小詞的含義很多,在閱讀中,比較常見的含義就是得到;在口語中就是我們所說的明白;沒有get到某人的點就是I don't get it 你根本就沒聽懂03excuse meexcuse me這個表達在口語中是比較熟悉的,很多讀者最先想到的含義是打擾一下,對不起在口語中,excuse me還可用於「沒聽懂」,可以再說一遍嘛
  • 孩子情緒爆發,父母感到棘手,8個溝通技巧,恢復親子溝通與和解
    考慮到這些因素,西爾斯沒有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對待女兒的無禮,而是安撫她的情緒,柔聲地對她說:「……在說出『你是最壞媽媽』的時候,你自己心裡也一定不好受吧?」再次回到西爾斯和女兒這邊,女兒感受到了媽媽西爾斯的關切,回答到:「是的,我本意不是那樣子的……」媽媽說:「我就知道你不想這樣子的……」這種對女兒內心想法的肯定,達成了一個解決溝通與和解的一個重要的條件:既讓孩子卸下了包袱,也避免了「問題的累積」,為進一步的溝通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很值得我們家長去借鑑。
  • 12歲少女要染白髮,你的溝通方式決定了你的教育方式
    「媽媽,今年聖誕節我要把頭髮染成白色。」如果你十多歲的孩子突然向你宣告她的這個決定時,你會是什麼反應呢?「你腦子天天都在想什麼呢,小小年紀不學好染什麼頭髮,還染白頭髮,你是想當白魔女嗎?」「什麼?染頭髮還要染成白色?」「不許染,你想想一個小女孩染一頭白髮走在大街上,像什麼樣子,難看不難看。」
  • 說話的力量:4個技巧幫你提升溝通能力,讓你在工作中事半功倍
    這是讓對方知道你聽懂了。接著客服又問:「您看一下您的貓有什麼問題嗎?」他說:「你怎麼知道我們家有貓?我們家確實養了一隻波斯貓,在窗臺上呢。」這樣說就沒有讓對方聽懂,因為對方不一定知道「貓」是路由器。然後客服說:「您桌面上有一個『我的電腦』的圖標,看見了嗎?」他說:「對,我桌面上是有一個電腦。」客服說:「您桌面上還有一個開始鍵。」他說:「桌面上沒開始鍵,我桌面上就只有一個電腦啊。」
  • 職場軟技能|盤點有效溝通的6個基本要素
    既然這樣,有效地溝通就成了大家都希望做到的。市面上關於溝通技巧方面的書籍和教程也是屢見不鮮,足以可見溝通對於人類的重要性。而在職場上更是如此,一語不慎滿盤皆輸!尤其在跨部門配合上,說不到點兒上還會影響整體的節奏和效率。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最基礎的也是最核心的,如何有效溝通的基本要素吧。
  • 職場新人必修課:怎麼聽懂領導的話,怎麼把話講明白
    有不少領導,繞著彎跟你說話,旁敲側擊的那種。開會2小時,很簡單的事,說不明白講不到重點。也不分工,就讓一起做。事後還要催催催,過來人簡直兩行淚!因為人家清楚地明白,跟人打啞謎浪費的這大把時間和造成的相關風險,ta可以確定性的做很多其他更有用的事情。所以與其半夜睡不著去揣測這種領導到底想表達什麼,還不如把自己的表達能力培養好,這樣才有機會去更專業更高效的環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