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5月18號,奧本山宮殿,東部決賽第五場。
終場刺耳的蜂鳴聲穿透球迷的喧鬧聲,在奧本山宮殿中久久迴蕩。活塞隊球員向主教練查克·戴利握手慶賀的同時,電視機上傳來解說員的聲音:底特律活塞4比1淘汰芝加哥公牛,再次挺進東部決賽!
所有球員、教練和工作人員都開始混亂地湧向那唯一的一條狹小的更衣室通道,24歲的麥可·喬丹也夾雜在其中,電視鏡頭上他回過頭和一些活塞隊的球員握手致意,但很快被人群匆忙地擠出了電視畫面,這是麥可·喬丹職業生涯第四個賽季結束的最後一幕。
1987-88賽季,年輕的麥可·喬丹做到了以下這些事情:他贏下了職業生涯第一座常規賽MVP和全明星MVP,連續第二個賽季場均得分35+,入選了最佳陣容一陣和最佳防守一陣,還是聯盟的最佳防守球員、得分王、扣籃王和搶斷王。
麥可·喬丹還率領公牛隊在季後賽首輪3-2淘汰克利夫蘭騎士隊,這是公牛隊自1981年以來贏下的唯一一輪系列賽。系列賽前兩場,喬丹先後砍下50分和51分,季後賽連續兩場50+,連『大北鬥』張伯倫都不曾做到過。
可以說,在1987-88賽季過後,麥可·喬丹的比賽級別又上升了一個層次。所以,當公牛隊在半決賽裡被活塞隊淘汰後,喬丹的心情並沒有那麼糟糕,他還很客氣的跟活塞隊球員握手致意,麥可知道屬於自己的時刻就要到來了。
然而,1988-89賽季的開局階段卻讓他非常惱火。
1988年選秀大會前夕,麥可正和他的鐵哥們——公牛隊首發中鋒查爾斯·奧克利在亞特蘭大城觀看邁克·泰森和麥可·斯平克斯的拳擊賽。在看比賽時,麥可碰到了一個熟人,他從那個熟人口中才得知奧克利被傑裡·克勞斯交易到了紐約尼克斯。
至於那筆交易換來了誰,麥可一點都不感興趣,他當時就發瘋了,瞬間怒火中燒:「傑裡·克勞斯怎麼可以這樣做,他是不是想毀了這支球隊?」
查爾斯·奧克利是一名身高2米06的黑人前鋒,虎背熊腰,肌肉爆表,活生生一尊黑鐵塔。正值壯年的奧克利不光有著聯盟頂級的籃板球能力,是公牛隊裡第二出色的球員,還是個一等一的打架好手。
奧克利比喬丹晚一年進聯盟,但卻是喬丹生涯早期最信賴的隊友和『保鏢』,每次有人想找喬丹麻煩的時候,都要先考慮考慮能不能扛過查爾斯·奧克利的鐵拳。
然而,傑裡·克勞連知會喬丹一聲都沒有就把他的鐵哥們給賣到了紐約,他恨死傑裡·克勞斯恨得牙根痒痒。
這也是麥可·喬丹和傑裡·克勞斯之間的第一次重大矛盾,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他們兩個之間的矛盾越積越多,越恨越深,最終竟演化成了一段長達近二十年的恩怨歷史。
然而,就算是麥可·喬丹對這樣的結果也無力回天,只得默默接受。他懷著沮喪和憤怒的心情開啟了1988-89賽季的訓練營,訓練營裡他把所有的怒氣都撒向了傑裡·克勞斯用查爾斯·奧克利換來的那個球員——31歲的老中鋒比爾·卡特賴特。
賽季揭幕戰,公牛隊在主場再一次輸給了『壞小子軍團』。這又給麥可的心裡蒙上了一層陰翳,麥可不確定這一季他們會不會比去年更好,但是他已經等不及要起飛了。
到了2月份,公牛隊艱難的維持著5成左右的勝率,在季後賽邊緣徘徊。
主教練道格·柯林斯對控球後衛薩姆·文森特的表現非常不滿,於是他將文森特摁在了板凳上,讓喬丹改打組織後衛,將後來的連續三屆三分大賽冠軍克雷格·霍奇思頂到了得分後衛的位置,他希望『飛人喬丹』能像『大O』奧斯卡·羅伯特森那樣打球。
道格·柯林斯的這個奇妙的想法奏效了,喬丹在控球後衛的位置上獲得了更多支配球的時間和進攻選擇。從3月25號開始,『飛人喬丹』連續7場砍下三雙,準確的說應該是15場比賽11場三雙。
超長的滯空,精妙的傳球,耐心的組織,籃球世界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飛人喬丹』,一個像『魔術師』·詹森一樣的『飛人喬丹』。麥可在場上閃轉騰挪,用他的速度和超強的突破能力衝擊對手的禁區為隊友吸引防守壓力,創造空位出手的機會。
那段時間的麥可·喬丹實在讓對手難以捉摸,因為人們知道,以往絕大多數情況下,麥可·喬丹突破是為了得分,防公牛隊的策略就是要竭力地去包夾喬丹。但現在,麥可開始傳球了,對手們不確定『飛人喬丹』的下一步要做什麼,是要得分還是要傳球,教練們都開始頭疼了。
但麥可·喬丹還是一副很享受的樣子,1988-89賽季,『飛人喬丹』的場均數據是32.5分、8.0個籃板和8.0次助攻,總助攻數排在聯盟第八,僅次於伊賽亞託馬斯。
1989年,籃球的世界知道了麥可·喬丹可以成為魔術師一樣更全面、更團隊、更無私的球員,只是他不想,因為他不是『魔術師』,他是『Air Jordan』。
公牛隊在3月底趁機打出一波6連勝,最終以47勝35負排在東部第六。季後賽,他們將面對東部第二克利夫蘭騎士隊。
克利夫蘭騎士隊從1970年建隊起就是聯盟的頂級爛隊,直到1986年狀元中鋒布拉德·多爾蒂和後衛馬克·普萊斯到來後,騎士隊才開始開始認真搭建他們的球隊陣容,並在1989年創造了當時的隊史最佳戰績。
57勝25負,僅次於『壞小子軍團』,和魔術師·詹森的『Showtime』並列聯盟第二。
克利夫蘭騎士是一支非常平民化的球隊,儘管陣中的多爾蒂、普萊斯和『扣籃王』拉裡·南斯是全明星級別的球員,但跟魔術師、伯德、喬丹和威爾金斯這樣的超級明星之間還是有著非常大的差距。
騎士隊真正賴以出名的是他們出色的整體性和防守,也正是如此,他們在1988-89賽季常規賽裡橫掃了芝加哥公牛,6戰全勝。常規賽交手最後一戰,喬丹奮力砍下43分公牛隊都未能贏下比賽,而對面獲勝的騎士隊竟沒有一個人得分上20,但卻有6人得分上雙。
芝加哥公牛VS克利夫蘭騎士,極致的個人VS極致的整體。美國媒體界都選擇了『極致的整體』,因為他們相信籃球是一項五個人的運動。
當時有三位隨隊記者,《太陽報》的萊西·班克斯認為騎士隊將3-0橫掃公牛隊,《先驅報》的肯特·邁克迪爾認為騎士隊將3-1淘汰公牛隊,《論壇報》的薩姆·史密斯則認為騎士隊將3-2淘汰公牛隊。
沒有人看好芝加哥公牛和麥可·喬丹,他們認為『飛人喬丹』飛的再高也掙不破騎士隊的鐵索陣。
然而,事實卻是——『飛人喬丹』確實飛的比所有人都更高,滯空時間更長。
他在最後一刻衝出了克利夫蘭的天空,也衝破了自己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