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5月18號,奧本山宮殿,東部決賽第五場。
終場刺耳的蜂鳴聲穿透球迷的喧鬧聲,在奧本山宮殿中久久迴蕩。活塞隊球員向主教練查克·戴利握手慶賀的同時,電視機上傳來解說員的聲音:底特律活塞4比1淘汰芝加哥公牛,再次挺進東部決賽!
所有球員、教練和工作人員都開始混亂地湧向那唯一的一條狹小的更衣室通道,24歲的麥可·喬丹也夾雜在其中,電視鏡頭上他回過頭和一些活塞隊的球員握手致意,但很快被人群匆忙地擠出了電視畫面,這是麥可·喬丹職業生涯第四個賽季結束的最後一幕。
1987-88賽季,年輕的麥可·喬丹做到了以下這些事情:他贏下了職業生涯第一座常規賽MVP和全明星MVP,連續第二個賽季場均得分35+,入選了最佳陣容一陣和最佳防守一陣,還是聯盟的最佳防守球員、得分王、扣籃王和搶斷王。
麥可·喬丹還率領公牛隊在季後賽首輪3-2淘汰克利夫蘭騎士隊,這是公牛隊自1981年以來贏下的唯一一輪系列賽。系列賽前兩場,喬丹先後砍下50分和51分,季後賽連續兩場50+,連『大北鬥』張伯倫都不曾做到過。
可以說,在1987-88賽季過後,麥可·喬丹的比賽級別又上升了一個層次。所以,當公牛隊在半決賽裡被活塞隊淘汰後,喬丹的心情並沒有那麼糟糕,他還很客氣的跟活塞隊球員握手致意,麥可知道屬於自己的時刻就要到來了。
然而,1988-89賽季的開局階段卻讓他非常惱火。
1988年選秀大會前夕,麥可正和他的鐵哥們——公牛隊首發中鋒查爾斯·奧克利在亞特蘭大城觀看邁克·泰森和麥可·斯平克斯的拳擊賽。在看比賽時,麥可碰到了一個熟人,他從那個熟人口中才得知奧克利被傑裡·克勞斯交易到了紐約尼克斯。
至於那筆交易換來了誰,麥可一點都不感興趣,他當時就發瘋了,瞬間怒火中燒:「傑裡·克勞斯怎麼可以這樣做,他是不是想毀了這支球隊?」
查爾斯·奧克利是一名身高2米06的黑人前鋒,虎背熊腰,肌肉爆表,活生生一尊黑鐵塔。正值壯年的奧克利不光有著聯盟頂級的籃板球能力,是公牛隊裡第二出色的球員,還是個一等一的打架好手。
奧克利比喬丹晚一年進聯盟,但卻是喬丹生涯早期最信賴的隊友和『保鏢』,每次有人想找喬丹麻煩的時候,都要先考慮考慮能不能扛過查爾斯·奧克利的鐵拳。
然而,傑裡·克勞連知會喬丹一聲都沒有就把他的鐵哥們給賣到了紐約,他恨死傑裡·克勞斯恨得牙根痒痒。
這也是麥可·喬丹和傑裡·克勞斯之間的第一次重大矛盾,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他們兩個之間的矛盾越積越多,越恨越深,最終竟演化成了一段長達近二十年的恩怨歷史。
然而,就算是麥可·喬丹對這樣的結果也無力回天,只得默默接受。他懷著沮喪和憤怒的心情開啟了1988-89賽季的訓練營,訓練營裡他把所有的怒氣都撒向了傑裡·克勞斯用查爾斯·奧克利換來的那個球員——31歲的老中鋒比爾·卡特賴特。
賽季揭幕戰,公牛隊在主場再一次輸給了『壞小子軍團』。這又給麥可的心裡蒙上了一層陰翳,麥可不確定這一季他們會不會比去年更好,但是他已經等不及要起飛了。
到了2月份,公牛隊艱難的維持著5成左右的勝率,在季後賽邊緣徘徊。
主教練道格·柯林斯對控球後衛薩姆·文森特的表現非常不滿,於是他將文森特摁在了板凳上,讓喬丹改打組織後衛,將後來的連續三屆三分大賽冠軍克雷格·霍奇思頂到了得分後衛的位置,他希望『飛人喬丹』能像『大O』奧斯卡·羅伯特森那樣打球。
道格·柯林斯的這個奇妙的想法奏效了,喬丹在控球後衛的位置上獲得了更多支配球的時間和進攻選擇。從3月25號開始,『飛人喬丹』連續7場砍下三雙,準確的說應該是15場比賽11場三雙。
超長的滯空,精妙的傳球,耐心的組織,籃球世界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飛人喬丹』,一個像『魔術師』·詹森一樣的『飛人喬丹』。麥可在場上閃轉騰挪,用他的速度和超強的突破能力衝擊對手的禁區為隊友吸引防守壓力,創造空位出手的機會。
那段時間的麥可·喬丹實在讓對手難以捉摸,因為人們知道,以往絕大多數情況下,麥可·喬丹突破是為了得分,防公牛隊的策略就是要竭力地去包夾喬丹。但現在,麥可開始傳球了,對手們不確定『飛人喬丹』的下一步要做什麼,是要得分還是要傳球,教練們都開始頭疼了。
但麥可·喬丹還是一副很享受的樣子,1988-89賽季,『飛人喬丹』的場均數據是32.5分、8.0個籃板和8.0次助攻,總助攻數排在聯盟第八,僅次於伊賽亞託馬斯。
1989年,籃球的世界知道了麥可·喬丹可以成為魔術師一樣更全面、更團隊、更無私的球員,只是他不想,因為他不是『魔術師』,他是『Air Jordan』。
公牛隊在3月底趁機打出一波6連勝,最終以47勝35負排在東部第六。季後賽,他們將面對東部第二克利夫蘭騎士隊。
克利夫蘭騎士隊從1970年建隊起就是聯盟的頂級爛隊,直到1986年狀元中鋒布拉德·多爾蒂和後衛馬克·普萊斯到來後,騎士隊才開始認真搭建他們的球隊陣容,並在1989年創造了當時的隊史最佳戰績。
57勝25負,僅次於『壞小子軍團』,和魔術師·詹森的『Showtime』並列聯盟第二。
克利夫蘭騎士是一支非常平民化的球隊,儘管陣中的多爾蒂、普萊斯和『扣籃王』拉裡·南斯是全明星級別的球員,但跟魔術師、伯德、喬丹和威爾金斯這樣的超級明星之間還是有著非常大的差距。
騎士隊真正賴以出名的是他們出色的整體性和防守,也正是如此,他們在1988-89賽季常規賽裡橫掃了芝加哥公牛,6戰全勝。常規賽交手最後一戰,喬丹奮力砍下43分公牛隊都未能贏下比賽,而對面獲勝的騎士隊竟沒有一個人得分上20,但卻有6人得分上雙。
芝加哥公牛VS克利夫蘭騎士,極致的個人VS極致的整體。美國媒體界都選擇了『極致的整體』,因為他們相信籃球是一項五個人的運動。
當時有三位隨隊記者,《太陽報》的萊西·班克斯認為騎士隊將3-0橫掃公牛隊,《先驅報》的肯特·邁克迪爾認為騎士隊將3-1淘汰公牛隊,《論壇報》的薩姆·史密斯則認為騎士隊將3-2淘汰公牛隊。
沒有人看好芝加哥公牛和麥可·喬丹,他們認為『飛人喬丹』飛的再高也掙不破騎士隊的鐵索陣。
然而,事實卻是——『飛人喬丹』確實飛的比所有人都更高,滯空時間更長。
他在最後一刻衝出了克利夫蘭的天空,也衝破了自己的極限。
1989年東部季後賽首輪,芝加哥公牛VS克利夫蘭騎士,麥可·喬丹前4場的得分數據是這樣的:31分、30分、44分和50分。4場比賽,麥可·喬丹一共送出35次助攻,公牛隊跟騎士隊大比分戰成2比2平。
第四戰芝加哥的主場,在比賽最後時刻,喬丹錯失了一記本該將騎士隊淘汰出局的罰球,讓克裡夫蘭人逃過一劫。
現在,他們要去克利夫蘭打生死戰了,Win Or Go Home!
麥可剛剛投丟了一記非常關鍵的罰球,球隊上下都多少有點不安,但麥可卻表現得自信滿滿。
菲爾·傑克遜在他的自傳中回憶說,麥可在登上去克利夫蘭的專機之前,在球隊大巴車上發表了一番言論。喬丹站在大巴車的過道裡點了一根雪茄,慢慢吸了一口,然後吐出煙霧,風輕雲淡地對所有人說道:不用擔心,我們一定會贏。
說完,他滿臉微笑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繼續把那根雪茄抽完了。
破舊的裡奇菲爾德球館,比賽開始之前麥可在更衣室裡碰到了那三位隨隊記者,他看著萊西·班克斯和肯特·邁克迪爾說:「我已經證明你們兩個預測錯了,你們都出局了。」
然後,麥可又轉向薩姆·史密斯——也是後來那本著名的《喬丹法則》一書的作者,眼裡滿是自信、甚至有點生氣地對史密斯說:「今天,我要讓你知道你也是錯的!」
1989年5月7號,公牛騎士生死第五戰,這是一場非常膠著和激烈的戰鬥和絞殺,雙方傾盡所有,打的難捨難分。光是最後兩分半鐘,公牛隊和騎士隊的比分就有六次交替領先。很多年以後,當麥可再回想起那場比賽時還會這樣說:「It was a constant battle!」一場鏖戰!
公牛隊主教練道格·柯林斯滿臉大汗地站在場邊大喊大叫,汗水溼透了西裝,就好像剛剛一口氣跑完十公裡一樣,不停地喝著佳得樂。
騎士隊主教練蘭尼·威爾肯斯也用盡渾身解數想要限制喬丹,但終場前6秒,喬丹右側持球突破,一個試探步接一個加速甩掉了貼防的克雷格·伊洛殺到油漆區,之後馬上急停,迎著拉裡·南斯的長臂超高難度後仰跳投命中。
公牛隊99:98反超比分,蘭尼·威爾肯斯叫停。麥可·喬丹得到本場比賽的第42分,他握緊右拳,面容堅毅的奔向後場。
暫停回來,騎士隊執行了一個非常漂亮的邊線球戰術,讓克雷格·伊洛和拉裡·南斯打了一個手遞手。伊洛神奇地殺到了公牛隊禁區裡,突破上籃打進,克裡夫蘭人100:99再次反超,裡奇菲爾德球館全場數萬球迷的歡呼和吶喊聲如波濤般炸裂開來。
克雷格·伊洛,一個來自狂野西部——德克薩斯拉伯克的白人球員,1983年第三輪總第48順位被火箭隊選中。
沒有任何名氣的角色球員克雷格·伊洛在這一夜替補出場27分鐘,15投9中,三分球7中4,砍下27分和4次助攻,命中關鍵進球。
今夜,本該是伊洛成為克利夫蘭英雄和救世主的一個夜晚——絕殺『飛人喬丹』的芝加哥公牛,成就職業生涯最輝煌一戰。
然而,麥可·喬丹卻不同意,而且是極其憤怒。
道格·柯林斯叫了一個暫停,計時器上還有3秒鐘,全世界都知道誰會投最後一球。然而此時,道格·柯林斯卻突發奇想畫了一個戰術,安排替補中鋒戴夫·科爾津投最後一球,原因是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麥可登時火冒三丈,一掌拍掉柯林斯手裡的戰術板,瞪大了眼睛對柯林斯吼出了那句名言:「Give me the fucking ball!」把那該死的球給我!
公牛隊所有人都嚇傻了,從沒有人見麥可如此生氣過,更不用說公開挑戰主教練了。生死關頭,為了顧全大局道格·柯林斯只得讓步,他又重新畫了一個戰術,讓2米13的首發中鋒布拉德·塞勒斯發邊線球,其他人拉開,讓喬丹執行最後一投。
邁上球場之前,他輕聲的告訴隊友克雷格·霍奇斯,說他一定會完成最後一擊。
騎士隊主帥蘭尼·威爾肯斯還是準備用伊洛緊貼喬丹,而不是羅恩·哈珀。儘管騎士隊裡沒有人能限制住喬丹,但明顯哈珀的防守效果更高。比起白人球員克雷格·伊洛,羅恩·哈珀的腳步更快,手臂更長,能給喬丹形成更多的幹擾。
甚至,就在剛剛,喬丹還把伊洛晃得找不著北,得到了他的本場比賽的第42分。羅恩·哈珀甚至主動請命去防喬丹,但威爾肯斯執意要用伊洛去對。
雙方在終場之前調兵遣將,排兵布陣,3秒鐘後,必將有一支球隊被淘汰出局。
裁判開球哨響,剩下的,就是歷史了。
麥可站在弧頂和過來協防的拉裡·南斯糾纏,他不斷地來回用假動作晃動才甩掉拉裡·南斯的包夾,塞勒斯給喬丹傳了一次完美的邊線球。『飛人喬丹』接球突破到罰球線附近,準備起跳給克裡夫蘭人送上致命一擊。
然而這時,伊洛從右側迅速撲了上來。他奮力地起和喬丹同時起跳,拼了老命地伸直左臂,試圖幹擾喬丹的投籃。
有那麼一剎那,克雷格·伊洛和麥可·喬丹飛到了同樣的高度,他的手完美地遮擋住了喬丹的投籃視線,那是一次完完全全的教科書式防守。
那一刻,伊洛真的以為自己防住了喬丹,拯救了克利夫蘭這座城市,成為了這個夜晚的英雄——直到他發現自己正在朝左邊下落,而那個紅色的23號身影卻在繼續上升,仿佛『懸停』在了空中!
克雷格·伊洛在『飛人喬丹』面前一閃而過,然後『懸停』在空中的麥可·喬丹投進了那記名垂史冊的『The Shot』。
球進燈亮,終場的蜂鳴聲無情地穿透克裡夫蘭人絕望的嘆息,也將伊洛的心臟擊得粉碎。麥可·喬丹拿到了本場比賽的第44分,公牛隊101:100淘汰了騎士隊。這是麥可·喬丹季後賽生涯的第一記絕殺,簡直無法再完美。
伊洛雙手絕望地拍地,跪倒在邊線的同時,麥可激動地跳在空中瘋狂的揮舞著自己的拳頭,不停的怒吼。那一幕,看起來就好像是麥可·喬丹一記重拳擊倒了克雷格·伊洛。
在以後的歲月裡,這個鏡頭會被世人無數次的回放和感嘆。
道格·柯林斯揮舞著雙拳,繞著球場飛奔,助理教練菲爾·傑克遜試圖向他道賀,但卻沒能攔住他。曾預測騎士隊會3-0橫掃公牛隊《太陽報》的記者萊西·班克斯發瘋一樣衝向喬丹,口中瘋狂的喊著:「Michael,你做到了!你做到了!!」
『The Shot』把『飛人喬丹』帶到了另一個層次,也給年輕的公牛隊傾注了無限的能量和信心,他們開始成長,開始真正成為一支贏球的隊伍。
1989年5月7號過後,不光道格·柯林斯,連整個世界都開始相信沒有人能夠阻擋麥可·喬丹。
無論什麼時候,當你需要得分,需要一個奇蹟的時候,只要把球給喬丹就行了,他一定會做到的,因為他是麥可·喬丹。
無人可擋的『Air Jordan』衝破了克利夫蘭的天空,也衝破了自己的極限。
然後,麥可·喬丹又踏上了徵戰『壞小子軍團』的苦旅。
那是對他職業生涯真真正正的考驗,也是『飛人』徵服這世界之前最後的、地獄般的磨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