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雅典女繼承人制:身份要求嚴苛,婚姻成了維護父系財產的工具

2021-01-13 楓橋陌客

古代雅典的女繼承人與現代意義上的女性繼承人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古代雅典女繼承人的條件非常多,而且是父親去世後,為防止遺產外流的無奈之舉,而今天的女性繼承人與男性繼承人有著並行的繼承權利。

古代雅典女繼承人實際上是父親去世後,自己又沒有兄弟,從而獲得了父親財產的女兒,包括未婚女子、已婚女子和「潛在的」女繼承人,而且各個都有不同的要求。

雅典女繼承人制度的設立跟更多是為了保障本家財產被族外人佔有,因此,未婚的女繼承人必須嫁給父親或同族大家長安排的男性。

已婚但未生子的女性必須與現任丈夫離婚,回到母家,與父親的近親結婚,方能獲得女繼承人的資格,已婚已生子的女性才能繼續現有的婚姻。因此,雅典女繼承人的條件非常嚴格,需要女子作出相應犧牲。

一、要求嚴苛的女繼承人身份

1.女繼承人的條件:無父無兄

古代雅典的女繼承人制度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制度,其中的女繼承人與現代意義中的女性繼承人有很大差異。古代雅典的女繼承人實際上是依附於父親財產的人,她們是在父親沒有男性繼承人的條件下成為女繼承人的。

也就說,女繼承人最首要的條件必須是無父無兄,否則繼承人就會是他的兄弟,而非身為女子的她或她們,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是只有父親不在世的時候,女兒才能獲得女繼承人的資格。

然而,要成為真正的女繼承人還有很多要求,首先是父親去世時,不同條件下的女兒需要改變,才能獲得女繼承人資格。首先是未婚的女兒可以成為父親的女繼承人,但是需要與父親安排的男子結婚,或者與父親的近親結婚,一般是堂兄弟等。

其次是已婚女兒,已婚未生子的女兒必須與丈夫離婚,已婚生子的女兒則不需要離婚,這一點要求是為了防止父親一族的財產外流。

最後是隱性的女繼承人,這種繼承人在父親生前就已經知道自己是將來的繼承人,但只能在去世後繼承財產。A.R.W.哈裡森在《雅典法》中指出:「一般來說,成為一個女繼承人的首要條件是她的父親已經去世,雅典法律不存在死前繼承的情況,如果父親去世,其子女沒有繼承其財產的權力。」

不過,一旦父親有任何婚生孫子或者曾孫等後代繼承人,她也無法順利成為女繼承人,所以女繼承人的身份還是非常嚴苛的。

2.女繼承人的財產繼承情況

女繼承人一旦獲得繼承財產的資格,並不意味著這些財產屬於女繼承人所有,原因在於女繼承人首先必須要接受父親安排的婚事,也就是要與本族男子成婚;其次,女繼承人的財產使用情況會被本族限制,尤其是女繼承人的丈夫無權揮霍這筆資產,一旦發生這種情況,雅典法律也有相應的規定。

最後,女繼承人實際上並非父親財產的最終擁有者,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她只是這筆財產的暫時保管者,因為法律有相關繼承人的規定。

雅典法律規定:「一個人如果是女繼承人所生,他在成熟年齡以後兩年,有權控制他母親的財產,並用這些財產的盈利供養母親。」

除此之外,女繼承人的丈夫擁有這筆財產的管理權,主要是使這筆財產盈利,他有責任保證這筆財產不貶值,以便在將來將財產交到孩子的手中。由此可以看出,女繼承人及其丈夫在雅典法律中的地位基本上是在為後代繼承人繼承財產做準備。

從雅典的繼承順序和女繼承人的婚姻中可以看出,雅典具有非常明顯的重男輕女思想和家族概念,不允許本家族的財產外流。

女性在雅典社會的地位遠低於男性,而且很受歧視,《荷馬史詩》就表達了明確的厭惡女性的思想,尤其是荷馬將這些希臘女神描繪的比較貪婪、自私和虛榮等。因此,古代雅典能將女子作為父親的繼承人並予以相關的法律保護,實際是一種無奈之舉。

二、防止財產外流的女繼承人婚姻

1.女繼承人的家長式婚姻

雅典女繼承人的婚姻與她們的財產繼承和使用一樣處處受限,而且與傳統父權制下的家長制婚姻有相似之處,都強調女繼承人與父親近親結婚的條件,或者必須與父親選定的男性結婚。

這種家長式婚姻主要是為了防止祖傳財產被分割,但是與此相悖的是,一旦女繼承人的數量不止一個的時候,財產就必須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女兒中間作出分割。

古代雅典的一些演說詞中常常會提及女繼承人的婚姻和財產歸屬,「我們相信,最近的親屬將與她結婚,但是這份財產將首先屬於女繼承人,隨後,當她的孩子成年以後兩年,代替母親享有這份財產的所有權和控制權。」

這份演講詞就很可以看出女繼承人這場家長式婚姻的最終目的,即將財產轉給未來成年的孩子,因此這場婚姻通常對於古代雅典的女繼承人來說並不是令人滿意或者幸福的。

雅典的這種女繼承人制度實際上對很多家族近親的婚姻造成了破壞性影響,因為很多男性近親為了與富裕的女繼承人結婚而解散現存的婚姻,而且已婚未生子的女性的婚姻也會因為女繼承人的要求而被迫進行離婚。

伊賽俄斯演說詞中提道:「許多人的婚姻被解散了,他們的妻子離開了他們。」因此,女繼承人制度影響的範圍非常廣,它有時犧牲的不僅是女子的個人婚姻自由,也會犧牲其他家庭的婚姻。

薩拉B.珀美勞在《古典時代的女神、私生子、妻子、奴隸和女性》中提到:「德摩斯梯尼提到有兩個男人,為了娶一位女繼承人而和他們的妻子離婚。」

因此,一個富裕的女繼承人往往會因為其財產招來很多「財產傾慕者」,而對財產的渴望往往會破壞一些男性家庭的脆弱婚姻,所以女繼承人制度在某種程度上也惡化了古代雅典的婚姻生態情況。

2.女繼承人婚姻的本質

在女繼承人的婚姻人選中,父親的養子往往也是可選擇範圍。養子是父親在生前領養的兒子,他同樣有權繼承父親的財產,但是與女繼承人一樣有很多限制性條件,首先,養子必須迎娶養父的女兒。

其次,養子在迎娶養父女兒以後,不能再收養養子,而是要與妻子生養自己的孩子,這個孩子即可視為養父的後代,將來是要繼承祖父財產的人。實際上,在雅典的女繼承人制度發展過程中,養子與父親親生女兒婚配往往是最簡單的辦法。

透過養子與女兒的婚姻,以及女繼承人的家長式婚姻就可以看出女繼承人婚姻的本質,這場婚姻的本質是為了父親遺產的完整性,以便將來能夠完整地傳到父親後代的手中,所以女繼承人對這筆財產的使用權是非常有限的。

正如大衛·斯恰帕斯在《古希臘女性的經濟權利》中所說:「雅典女繼承人只是名義上繼承父親的財產,她對這筆財產的實際處置權僅限於買賣大約1.5蒲式耳的大麥。」

在財產繼承中,女繼承人實際扮演著與財產「共存亡」的角色,對於想獲得財產管理權的男性來說,他在獲得財產所有權的同時,也必須迎娶女繼承人。

女繼承人的兒子成年後,也必須以這筆財產的盈利贍養女繼承人。從當時的雅典現實來看,女繼承人制度實際上是保護私人財產的一種手段,而女子在其中發揮出了重要作用,雖然古代雅典重男輕女,輕視女性,但是在這種財產保存制度中,女性起到了無法忽視的作用。

三、總結

古代雅典的女繼承人制度是以犧牲女性自身的某些權利為基礎的,它與現代意義上的女性繼承人有很大差異,最大的差異就在於條件要求上。

實際上,古代雅典女繼承人繼承財產後的生活也並不全都是幸福的,因為很多近親男性會利用女繼承人,用婚姻騙取其財產,而且女繼承人財產還要受到同族大家長的限制。

從這個角度來看,古代雅典女繼承人身份並非像現代女繼承人那樣令人羨慕和家財萬貫。

從婚姻角度來看,雅典女繼承人制度實際上與中國古代的包辦婚姻制度並無太大區別,都是為了維護父系一族的財產和利益,唯一的區別在於雅典女繼承人的財產受法律的保護,其丈夫無權擁有女繼承人的財產,只有女繼承人與其丈夫所生的子嗣才有權繼承這份財產。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女繼承人及其丈夫的婚姻實際上只是為了保護財產歸屬本家和誕育繼承這筆財產的男性繼承人。

參考文獻

《雅典法》《古希臘女性的經濟權利》《古代雅典法律》

相關焦點

  • 9歲女童無力還父債成老賴,其實就是不想還債還要繼承財產的結果
    近日9歲女孩成老賴被限制消費一案成了熱門,8年前,女孩的生父殺害了她的生母和外婆,父親殺妻後賣房,急於低價成交後跑路,後被判處死刑。但買主王某交了55萬元購房款後,房子沒能過戶。買主要求辦理過戶,女孩的祖父不同意,認為購房價格不合理,有串通造假的嫌疑,不能過戶買方要求退還55萬元房款,女孩祖父又能拿不出來,買方打官司要求退錢。現在女孩祖父以代理人身份不同意房子過戶比買主,又沒有錢退買主。2020年10月,河南鄭州中院終審判令9歲的女孩退還房款 55萬元。她沒有錢還,11月25日,法院向她發出限制消費令。被網上稱為「替父還債」,9歲女童無力還父債成老賴。
  • 私生子女也有權繼承財產的權利?家理離婚律師告訴你為什麼!
    電視劇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環節:親生父親在死亡後,突然一位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出現要來分割亡父的財產、房產,其實現實生活中也經常出現類似的事件。因為大家對小三身份的不認可,於是認為小三生的孩子是不能分割亡父的資產房產的。
  • 從平安時代到戰國時代,日本為何不禁止同父異母的男女之間婚姻?
    藩主原來的繼承人嫡子去世了,藩主不得不選擇阿市為他生的兒子再次作為他的繼承人。這樣阿市就成了藩主繼承人的母親,身份發生了變化。於是就像當初強行要把自己的側室嫁給笹原家的情形一樣,這一次藩主又要強行把阿市要回來。但是阿市已經在笹原家又生了一個女兒,而且生活得非常幸福。於是矛盾爆發,電影的情節由此展開,最終導致了戰爭。
  • 《民法典》之婚姻家事十大亮點
    《民法典》第1066條第1款規定: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的行為,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分割共同財產。什麼是揮霍?顧名思義:任意花錢。假如夫妻家庭月收入為9000元,一方熱衷名牌,隨手買個LV的包就是上萬元,這當然是揮霍。
  • 登上熱搜的「兩頭婚」:母系社會的復活,父系社會的遷就
    登上熱搜的「兩頭婚」:母系社會的復活,父系社會的遷就「兩頭婚」登上了熱搜榜。兩頭婚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實行「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男女結婚後,女方可以住在娘家,也可以住在公婆家;男方也如此。
  • 跟拍古雅典家庭的一天,了解古雅典人民幸福生活背後的秘密
    接下來本文將會以現代的視角帶著大家穿越回公元前8世紀的雅典,來看看古雅典一個普通家庭的一天是怎樣的,以及背後是什麼原因造就了雅典人民的豐富生活。政治生活也是古雅典社會中僅次於看戲的重要事項。同時,身為男性,無論從事何種職業,只要是自由民,男主人都天然擁有對國家重要事務決策的投票權。古雅典家庭中女主人的工作則是操持一切包括烹飪、縫紉、紡織、教育子女等各種家務,也就是現代的家庭主婦。
  • 獨生女竟不是父母財產的唯一繼承人?!
    大部分人都避諱在生前討論自己財產傳承和分配問題,認為自己的財產理所當然會由自己的子女繼承呀。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繼承法》中的繼承順序,看看實際情況是不是和大家想的一樣。舉個實際的案例方便大家理解。父親和母親去世後,小麗想將房產過戶到自己名下,卻被房管局拒絕了,因為小麗雖然是獨生女,但卻不是房產的唯一繼承人!自己是獨生女,為什麼卻不是父母遺產的唯一繼承人?小麗怎麼想都不想不通。原來,這套房產之前是登記在父親的名下,父親在世時沒有及時將房產過戶到小麗名下。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制度創新與適用
    而婚姻家庭法律制度較之普通民法的特別之處在於,其是典型的身份法,調整的主要是親屬身份關係,即使有部分財產關係,也是基於身份關係而產生、服務於身份關係的財產關係。親屬身份關係是人倫關係,包括輩分確定問題、兩性禁忌問題和供養義務責任問題。
  • 潛江法院:繼承人有權實現...
    案情回顧近日,潛江法院審結一起民間借貸案件,三原告系原債權人蔡某的配偶田某和兩個兒子,兩被告系原債權人蔡某的外甥和外甥媳婦。
  • 「父殺母獲死刑,9歲女無力還債成老賴」:這會不會成為一個笑話?
    9歲孤兒無力替父還債,竟然被法院認定為「老賴」。原來小蔓父親因欠巨額賭債,想賣掉家裡唯一的房子。小蔓母親不同意,賭紅了眼的父親殘忍殺掉小蔓的母親和外婆後,將房子賣掉,並揮霍掉全部購房款,最終被判處死刑。由於房屋沒有過戶,當年購房合同也被認定為無效。8年後,法院要求9歲的孤兒小蔓「替父還債」55萬元。
  • 無文憑處處受制肘,這是律政劇《精英律師》女主戴曦心中永遠的痛
    劇中一開篇,曾經是法學院高才生的女主戴曦運用自己的法律知識非常熱心的幫助外賣員,告知他,如何運用法律武器為他的父親在上班路上遇到的交通事故進行維權。而外賣員因肚子疼的身體原因請戴曦幫其送外賣,進而引發了戴曦和男主羅檳的第一次見面。接下來,又是因為女主戴曦熱心幫助因設計作品被抄襲的朋友維權,從而與羅檳再次見面。
  • 希臘神話中的女神們,有婚姻自由嗎?
    自從人類社會從母系氏族過渡到父系氏族,婚姻制度也同時從偶婚制過渡到一夫一妻制。偶婚制是指一位女子在眾多男子中有一位主要的丈夫,一位男子在眾多女子中有一位主要的妻子,在這樣的制度下,婚姻是相對開放的,男女雙方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感情意願,在眾多異性中反覆挑選。而到了父系社會的一夫一妻制,情況就發生了重大變化。
  • 民法典繼承編:法定繼承人的範圍及繼承順序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係的繼子女。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係的繼父母。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係的繼兄弟姐妹。
  • 江浙出現新婚姻模式:偶然還是必然?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這將會給你的婚姻家庭、財富管理帶來哪些影響?
    《民法典》作為民事主體法律的「工具箱」,對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制定了全面系統性的評判準則。我們一起來看看《民法典》會給你的婚姻家庭、財富管理帶來哪些影響?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這條規定承認了女性在家務勞動上的價值,並且家務勞動經濟補償不再像過去的老婚姻法,要求以夫妻AA制(即約定分別財產制)為前提,無論夫妻之間是共同財產制還是分別財產制,如果發生這種情形的話,那麼從事家務勞動比較多地一方向另外一方就可以請求補償,而且這份經濟補償是在離婚財產分割之外的補償。
  • 對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新增和修改條文的解讀
    >婚姻法、收養法實施以來,對於建立和維護和諧的婚姻家庭關係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夫妻財產制所調整的財產關係,是以合法的配偶身份關係為前提的,無效婚姻或被撤銷婚姻當事人同居期間並非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在此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不能當然地視為雙方當事人共同所有。當婚姻被確認為無效或被撤銷後,其後果一定要與合法婚姻相區別,否則也就無所謂無效與有效了。值得注意的是,無過錯方是指本人不具有無效婚姻的情形,且善意相信婚姻登記成立的一方。
  • 王歌雅: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價值闡釋與制度修為
    其法典化回歸,結束了新中國成立後婚姻法所保持的單行法模式,但其倫理屬性、人文意蘊、身份特質、財產特性等並未弱化。相反,卻以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立法模式得以展現與強化,實現了婚姻家庭編的人身性與財產性的有機統一,助力了民法典的人文關懷與財產維護的制度融合。因為,「制定婚姻家庭編既是編纂民法典的需要,也是回應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婚姻家庭新問題以及完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需要」。
  • 無力「替父還債」,9歲孤女成「老賴」?背後真相令人心酸!銀雷律所
    2020年10月26日,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就王詩晴、王愛國侵權責任糾紛二審宣判,該判決一出,9歲女孩被發布限制消費令,被判償還債務55萬元;頓時「9歲孤女成老賴」的熱搜詞彙迅速轟動全網,掀起一場「法」與「情」的激烈探討。
  • 津門普法 | 外甥(女)和侄子(女)是遺產繼承人嗎?
    津門普法 | 外甥(女)和侄子(女)是遺產繼承人嗎?一個人去世時,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如果其已經沒有父母、配偶、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只有外甥(女)和侄子(女)時,此時其遺產是歸國家或集體,還是可以侄子女或外甥繼承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律師的解讀!
  • 以案釋法|親子鑑定次女被駁回,財產贈予大女難反悔
    原告李某(女)與被告石某(男)原系夫妻,兩人於1997年結婚,於1999年生一女石大女,於2012年生一女石小女。2007年,石某家房屋拆遷,分得兩套拆遷房,2013年上述兩套房屋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所有權證記載房屋所有權人為石某,共有情況為共同共有,共有人為李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