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上市不能是終點,還需不斷突破
找到獨有的競爭優勢
根據東鵬特飲日前更新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前三季度公司營收預計在36億-44億元之間,同比增11.08%-35.76%,淨利潤在5.8億-7.4億元之間,同比增長33.27%-70.03%。
不過查閱東鵬特飲招股書卻發現,該公司收入高度依賴能量飲料板塊,近三年佔比幾乎都在95%以上。此外,作為發家於廣東的企業,東鵬特飲雖然2013年就宣稱進軍全國市場,但省內市場營收佔比長期超過60%。此前,上交所就在給東鵬特飲招股書的反饋意見中要求公司充分揭示產品收入單一和收入區域集中的風險。
事實上,不僅僅是東鵬特飲,如今越來越多的品牌殺入能量飲料市場,其中更不乏行業巨頭,如統一、伊利、安利等。東鵬特飲能否借上市突圍能量飲料市場,還有待觀察。
能量飲料收入佔比長期超過90%
中國證監會官網顯示,東鵬特飲近日更新了招股說明書。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9月,東鵬特飲預計營業收入為36億-44億元,同比增長11.08%-35.76%;營業利潤為7.6億-9.45億元,同比增加32.78%-65.1%;淨利潤為5.8億-7.4億元,同比增長33.27%-70.03%。
不過在東鵬特飲亮眼的財報數據背後,卻存在著收入來源單一這一隱憂。
招股說明書顯示,東鵬特飲旗下產品涵蓋能量飲料、非能量飲料以及包裝飲用水三大類型。其中,能量飲料為主導產品。2017-2019年,能量飲料分別貢獻收入27.35億元、28.85億元和40.03億元,佔總收入的96.19%、94.99%和95.11%。同期非能量飲料分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3.63%、3.28%、3.53,包裝飲用水佔比分別為0.08%、1.21%、0.98%。
對於產品結構相對單一的風險,東鵬特飲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如果能量飲料行業市場環境出現惡化,可能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為了扭轉這一不利局面,東鵬特飲亦對產品線進行了調整。2018年,東鵬特飲對陳皮特飲重新進行包裝,2019年推出新品「由柑檸檬茶」,2020年3月再次推出全新包裝上市的「由柑檸檬茶王炸」。不過截至目前,這些嘗試效果並不理想。今年上半年,東鵬特飲的能量飲料合計實現的銷售收入約22.73億元,佔比依舊高達92.06%。
對單品過度依賴的背後,則是東鵬特飲重營銷、輕研發的經營思路。
數據顯示,東鵬飲料過去三年研發費用分別為2152萬元、2181萬元、2803萬元,相反,其銷售費用同期高達8.3億元、9.7億元和9.8億元。此外,其銷售人員為3880人,佔比65.55%,而研發人員只有96人,佔比僅為1.62%。
對於飲料企業來說,研發水平及專利、配方可以被看做是核心競爭力甚至護城河,尤其是對於迭代速度非常快的快消行業,企業必須時刻跟隨消費者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才能確保在競爭中不掉隊。過往的飲料行業巨頭無不是通過大量的研發投入,來保持密集的推新節奏。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賴陽表示,推出新品對營收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如果新品銷售平平,對於其財務數據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增加其投入成本,拖累業績,所以對於企業而言,這也是較大的考驗。
銷售區域過於集中華南地區
除了收入來源單一,東鵬特飲還有銷售區域相對集中的風險。
東鵬特飲最早起步於廣東地區,2013年開始進軍全國市場,目前以深圳為營銷計劃中心,設立了廣東、華南、華東、華北、西南、特通六大事業部,完成全國市場的基本布局,但時至今日公司對省內市場仍較為依賴。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廣東區域銷售收入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66.66%、61.10%及60.12%。
事實上,東鵬特飲也意識到了上述問題。其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公司在廣東區域的銷售佔比仍然較高,銷售區域較為集中。因此該區域的經濟結構、市場容量、消費水平及偏好等因素的變化,將對公司未來盈利水平產生一定影響。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東鵬飲料選擇擴產能這條路子。此番上市,東鵬特飲擬募集8.09億元用於規劃建設11條生產線,一旦順利建成將形成近90萬噸的生產能力。
不過,東鵬特飲現有的產能也並未達到完全飽和狀態。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東鵬飲料的產能分別約為74.04萬噸、104.53萬噸、153.08萬噸,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5.1%、62.03%、66.38%。對此,證監會也曾提出募投項目新增產能的消化能力是否與市場需求相匹配的疑問。
近年來,隨著健康消費意識的不斷普及,能量飲料市場獲得了快速發展。據歐睿國際發布的《Energy Drinks in China》顯示,2014年至2019年國內能量飲料非現場消費的銷售金額複合增速為15.02%,是飲料中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之一。前瞻研究院最新報告顯示,我國功能飲料零售額由2013年的232.6億元增至2017年的415.2億元,2018年零售額突破450億元,預測到2020年將達到680億元。
如此巨大的市場吸引了眾多入局者。2019年4月,今麥郎推出天豹牛磺酸能量飲料和神麻火麻能量飲料;2019年3月,盼盼推出豹發力能量飲料;2018年7月,湯臣倍健推出F6能量飲料;2018年4月,伊利集團推出煥醒源能量飲料。
除了後來者,東鵬特飲需要面對的還有紅牛和樂虎。數據顯示,紅牛以57%的市場佔有率遙遙領先,東鵬特飲以15%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而樂虎以10%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後。
賴陽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東鵬特飲目前依舊存在的問題是消費者對於東鵬特飲產品並沒有剛性的追求和嚮往。與其他能量飲料品牌相比,東鵬特飲之所以會受到部分消費者的選擇,主要是因為較高性價比和渠道突破。未來東鵬特飲還需要在產品、定位、創新等方面持續發力,找到獨有的競爭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