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腫瘤醫院率先開展了亞洲首例Calypso磁導航肝癌SBRT放射治療

2021-01-10 美通社

北京2019年8月27日 /美通社/ -- 近期,江蘇省腫瘤醫院率先採用瓦裡安Calypso電磁定位系統實時定位腫瘤,為一位肝癌復發患者進行了立體定向放射治療。Calypso可檢測極細微的腫瘤運動,配合瓦裡安醫用直線加速器,確保靶區時刻在束流投照路徑,進一步提升了治療精準度。這是Calypso系統在亞洲首次針對肝癌的臨床使用,該系統特別適用於治療位於運動器官的腫瘤,包括肝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

該名患者2012年被確診為肝癌晚期,接受了多次介入治療和射頻消融後,6年間病情穩定,2019年3月複查時發現一個新的腫瘤病灶。經過多科會診後,江蘇省腫瘤醫院何俠主任團隊決定採用Calypso, 在這名患者腫瘤周圍植入三枚17G軟組織磁導航信標,在患者擺位及治療過程中持續並實時對腫瘤位置進行監測,確保射束始終投照在目標上。

對腫瘤的精準定位是影響放射治療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當進行SBRT大劑量治療時,腫瘤追蹤顯得更加重要。 Calypso系統能監測到極細微的腫瘤移動並在必要時允許治療師為患者重新調整擺位,可幫助臨床醫生儘可能避開周圍健康組織直接向腫瘤投照高放射劑量。

「江蘇省腫瘤醫院放療科每年收治上百例肝癌患者,精準放療是很多患者的唯一希望。我們很欣慰成功將最新技術運用於臨床,進一步提高放療的精準度,為患者帶來更多生命的希望,」 江蘇省腫瘤醫院放療科主任何俠表示。

「我們很高興看到江蘇省腫瘤醫院利用Calypso開展了立體定向治療,為肝癌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瓦裡安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張曉博士表示,「我們也希望在江蘇省腫瘤醫院的帶動下,新技術能夠快速普及推廣,惠及更多肝癌患者。」

關於瓦裡安

瓦裡安以創造一個無懼癌症的世界為願景。70多年來,我們研發、引領和提供創新的癌症治療技術和解決方案,幫助全球臨床合作夥伴每年為數百萬患者提供治療。我們以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打造智能癌症治療方式,改進癌症治療的方式,擴大癌症治療的可及。我們9200名員工遍及70個國家,始終以患者和臨床合作夥伴為工作核心,不斷激發對抗癌症的嶄新勝利。因為,對於世界各地的癌症患者來說,他們的抗癌之路就是我們的抗癌之戰。

媒體聯繫人

Helen Yang
瓦裡安大中華區公關經理
+86 10 87836354
Helen.yang@varian.com

*Calypso國械注進20143325414

相關焦點

  • ...介入、腫瘤介入!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落戶中山醫院
    今天(12月5日),從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啟動大會暨第一次學術研討會上傳來消息,落戶於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正式啟動。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院士任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 「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啟動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供圖&nbsp&nbsp&nbsp&nbsp「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啟動 全面覆蓋學科分支&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上海12月5日電 (記者 陳靜)「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5日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正式啟動。
  • 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正式啟動!落戶中山醫院,葛均波任...
    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正式啟動!落戶中山醫院,葛均波任主任!「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正式啟動,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院士任中心主任。
  • 中山醫院啟動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葛均波任主任
    12月5日,落戶於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正式啟動。 中山醫院供圖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正式啟動,將全面覆蓋五大介入學科分支。12月5日,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啟動大會暨第一次學術研討會上傳來消息,落戶於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正式啟動,該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院士任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當天,首期認證的20家「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和94家「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核心單位」也完成授牌。
  • 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滬啟動
    12月5日上午,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辦的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啟動大會暨第一次學術研討會上,上海市副市長宗明、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等領導和王威琪、趙繼宗、宋爾衛、樊嘉、葛均波等院士,共同為「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揭牌,同時向首期認證的20家「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和94家「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核心單位」授牌。
  • 射波刀專家李玉:精確定位是放射治療的核心
    射波刀,是採用對體內動態病灶在實時追蹤中做靜態的照射的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系統。其治療精度達到亞毫米級,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腫瘤治療技術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放射治療中心主任醫師李玉教授認為,對於腫瘤病灶的消除,沒有什麼再比射波刀更先進的了。
  • 全國治腫瘤最好的醫院其實是這些
    6、山東省腫瘤醫院(濟南)山東省腫瘤醫院腫瘤學科實驗室是放射腫瘤學專業居國內領先地位的實驗室之一。腫瘤外科治療在早期乳腺癌、肛腸腫瘤、頭頸腫瘤、胸部腫瘤、肝膽腫瘤及軟骨腫瘤等方面的研究居國內前列。放射治療學科是優勢學科,是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學科;放射治療學實驗室是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實驗室。
  • 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中山醫院啟動
    12月5日,記者從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啟動大會暨第一次學術研討會上獲悉,落戶於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正式啟動,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院士任中心主任。
  • 永和智控:聚焦腫瘤精準放射治療 構建連鎖型腫瘤專科醫院
    與此同時,中國腫瘤治療設備、醫院床位數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著較大差距。在現有公立醫院資源難以滿足社會需求的背景下,以下永和智控(002795)為代表的民營醫療力量,正在腫瘤精準放射治療醫療服務領域迅速崛起。
  • 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滬啟動,葛均波院士擔任主任
    12月5日,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揭牌啟動,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擔任該研究中心主任。採訪中,葛均波院士告訴健康界,「成立後的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將全面覆蓋心臟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神經介入、腫瘤介入和綜合介入五大介入學科分支,並形成各自的研究團隊,以泛血管理論為指導,構建介入創新技術平臺。」
  •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放射治療科主任李曄雄:書寫中國放療事業新...
    但是,對於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簡稱「腫瘤醫院」)來說,卻是不折不扣的第一大科室。 這個由臨床治療、放射物理和放射生物室三部分組成的專業科室,臨床分為頭頸、胸和腹部腫瘤三個專業組,是一支由醫護人員、研究員、物理師、工程師和技師等超過200餘人組成、實力雄厚的專業隊伍。每年收治新患者超過6000名。
  •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入選「國家放射與治療(介入)臨床醫學研究...
    2020年12月5日,國家放射與治療(介入)臨床醫學研究中心(National Clinic Research Center for Interventional Medicine)在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正式啟動。
  • 中國醫學專家率先揭秘肝癌復發、轉移機制 探索肝癌治療新策略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中山醫院)肝癌研究所樊嘉團隊等率先揭示了早期復發肝癌特徵性免疫圖譜和免疫逃逸機制。 陳靜 攝中新網上海12月24日電(記者 陳靜)原發性肝癌(簡稱「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中國每年新確診的肝癌患者人數眾多。手術是根治性治療肝癌的最主要手段,但術後5年內復發轉移率居高不下。醫學專家們一直致力探索肝癌術後復發和轉移的相關機制,希望制定更有效的肝癌治療新策略。
  • 進博「明星展品」落戶上海瑞金醫院 助力推動上海腫瘤放射治療「高...
    上海瑞金醫院腫瘤科方面20日表示,因看好進博會這一高端全球化平臺所帶來的全世界最先進、前沿的醫療設備產品,瑞金醫院依託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在第二屆進博會期間下單採購,旨在進一步提升醫院的精確放療技術水平,以滿足更多腫瘤患者對高效、精準治療的需求,推動上海腫瘤放射治療「高質量發展」,著力發展亞洲醫學中心城市的強專科。
  • 上海仁濟醫院發表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癌成果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袁蕙芸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腫瘤介入科科主任翟博教授團隊,與科濟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科濟生物」)創始人、CAR-GPC3 T細胞的發明人李宗海教授團隊共同合作完成的靶向GPC3的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癌(HCC)I
  • 肝癌手術後腫瘤復發?中大五院:餓死、毒死、燒死腫瘤
    南都訊 腫瘤復發後無法再次進行手術?近日,65歲的林伯在做完肝癌切除術後,殘肝內發現了多發小結節,腫瘤又出現了復發的情況。醫生表示,肝內多髮結節無法再次手術切除,但還能微創介入手術治療。通俗來說,即餓死、毒死、燒死腫瘤。
  • 渭南市第二醫院醫學影像科 成功開展渭南市首例肝臟特異性造影檢查...
    渭南青年網(編輯 姚和平)近日,醫學影像科使用新型造影劑普美顯,成功完成了渭南首例肝臟特異性造影檢查。普美顯有助檢測1cm以下小病灶 提高診斷率。肝硬化患者肝內結節演變成肝癌是一個漸進的、複雜的過程,肝炎、肝硬化、再生結節、癌前結節、小肝癌,到底如何精準診斷,一個幾個毫米的結節,表現很不典型,CT及常規造影劑釓噴酸葡胺MRI增強檢查在鑑別肝內結節,尤其是診斷小肝癌早期階段存在困難。為解決此問題,我院在本地區率先開展了肝膽特異性造影劑—釓塞酸二鈉(普美顯)MRI增強檢查。
  • 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放射治療中心:放療後出現這些不良反應需注意
    接受放療的時候,胃或者腹部放療的病人可能會出現厭食,噁心,腹瀉等消化道症狀。德州市放射治療中心建於上世紀80年代,是魯西北最早開展放射治療的單位。創科之初得到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天津市腫瘤醫院等專家的大力支持與協助。
  • 亞洲第四代射波刀「掌門人」的心願
    8月27日上午,在北京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腫瘤大樓二層一間明亮的辦公室裡,腫瘤放射科射波刀中心主任醫師李玉教授向科技日報記者詳細介紹了第四代射波刀的技術特長,以及他在這一領域科研及臨床實踐中的探索和創新。
  • 「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核心單位」花落日照心臟病醫院
    近日,上海傳來喜訊,青島大學日照醫院/日照心臟病醫院成為「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核心單位」,並接受授牌!這是山東省內唯一一家市級醫院,日照首家獲此殊榮的醫院。該中心啟用當天,首期認證的20家「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和94家「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核心單位」也完成授牌,青島大學日照醫院/日照心臟病醫院(後簡稱「我院」)也位列其中,通過公布的名單發現,我院是山東省內唯一一家市級醫院、日照首家獲此殊榮的醫院,這是對我院在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方面取得成績的高度認可,也意味著我院在該方向的發展將邁上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