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西安經開服務滿分

2020-12-22 中國日報網

2020年,經開區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加強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紮實辦好民生好事,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為確保十四運順利舉辦,經開區按照《第十四屆全運會場館建設體育工藝標準與技術規範》要求,對西安城市運動公園體育館進行全面提升改造,並對附屬訓練館場地設施進行翻新,對動力中心進行遷建。目前十四運場館整體提升改造工作已全面完成。

按照中央及省市相關要求,經前期考察研究,確定在西安體育中心和涇渭體育公園各建兩塊足球場地。截至今年8月完成4塊足球場地建設任務,滿足市民健身需求。

截至9月底,完成十四運三人制室外籃球比賽場地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包括對場地地面、燈光、圍網等基礎設施的改造。

在北客站南北廣場、大融城、政務服務中心、城運公園等人流密集地及地標處設立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倒計時牌,並配合市體育局積極組織各類體育賽事活動,廣泛動員群眾,大力營造十四運氛圍。

在繼續完善白樺林居、金域華府國際化社區建設的基礎上,廣泛開展調研工作,選定在和院社區開展國際化社區試點建設,按照「社區建設國際化」理念,推動硬體、環境同步提升,並聯繫志願者為外籍人士提供幫助,營造國際化社區氛圍、提供國際化社區服務。

按照市發改委關於15分鐘便民服務圈建設要求,確定宜居幸福社區建設試點,並配合完成社區基本生活配套信息採集工作,後期將逐步分類推進宜居幸福社區建設;印發《經開區推進宜居幸福社區建設總體方案》,組織轄區11個社區完成宜居幸福社區建設自評工作。此外,按照《西安市社區建設提升行動資金獎補辦法》通知精神,對白樺林居、御湖、和院社區進行提升,目前已完成電子屏安裝工作及和院社區會議室提升部分工作。

此外,按照《經開區建立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實施方案》精神,對全體社區工作者的入職和學歷資料進行整理建檔,對薪酬進行套改,並於9月底全部發放到位;認真執行《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及社區建設工作相關文件規定,按時、高質推進社區選舉工作,完善社區組織班子。

制定《經開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規劃》,統籌規劃了全區近中期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和遠期的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15年目標任務,為完善區域養老體系、補齊養老發展短板奠定堅實基礎。

邀請地名專家,聯合開展不規範地名清理整治活動,目前已上報「保利拉菲公館」等6家單位名稱,同時開展經開區道路路牌普查工作,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積極協調西銅高速公司,做好為涇渭新城企業及職工辦理西銅高速涇河收費站免費通行工作,截至11月底,共為8971輛車辦理該業務;協調開展服務協議價格審定及續籤協議工作,保證涇渭定製1、2、3號線及2、3、4號環線的可持續運作,方便涇渭新城職工出行。

創文期間開展入戶大走訪、問題大排查大整改活動,面對面講解、宣傳創文知識,深入了解群眾所思所想;同時印製宣傳海報3500餘份,製作景觀小品、展板、指示牌等301塊、紅袖章360個,為創建文明城市營造良好氛圍。

堅持以人為本,結合各社區基礎條件和人文環境,努力做好退役軍人安置、國企退休人員移交社會化管理、低保年度審核、殘疾人補貼、道路命名、門牌號碼辦理等各項民生保障工作,並結合12345熱線平臺派發內容,及時受理並回復各類諮詢200餘件,滿意率100%;指導社區為群眾辦理9萬餘件各類社會事務。

(中國日報陝西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西安經開為幸福民生「開路」全力迎接十四運
    2020年,為加速推進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西安市從治理擁堵、打通斷頭路等實際工作出發,推動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市民獲得感和幸福感。其中作為城市「北大門」和行政中心所在地的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更是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著力改善道路交通出行環境,為全力迎接十四運、加快建成國際化大都市提供堅實的保障。
  • 我市持續改善民生保障和社會服務
    2016年到2019年民政事業費支出累計達55.59億元| 我市持續改善民生保障和社會服務
  • 西安經開區:奮力譜寫追趕超越時代答卷
    、省級數字經濟示範區授牌建設……西安經開區穩踏時代節拍,多維迸發的收穫已然匯聚成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疫情防控常態化後,經開區堅持思想不松、措施不降、力度不減,嚴格落實社區、重點行業防控措施,持續加強重點人群管理。面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經開區緊盯發展第一要務,全面落實「六穩」「六保」任務,把穩增長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動全區「五上」企業、商場超市、中小學幼兒園及省市重點項目有序復工復產復學,經濟社會秩序快速平穩恢復,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 西安經開區:凝聚金融力量 服務高質量發展
    2018年至2020年9月,西安經開區各類金融服務企業從331家增加到406家,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產業生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同比增長15.15%,奮力追趕超越,為區內經濟建設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 碧水、藍天、淨土 「生態西安經開」更美了
    西安經開區重點圍繞「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西安」工作,以「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為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的方向,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的綠色發展之路。一年來,全面提升環境管理能力,深入開展大氣、水、土壤等汙染治理攻堅行動,持續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經開新格局。
  • 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制度的核心要義
    引言民生保障制度和社會治理制度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重要理論創新之一,也是對以往社會建設和社會體制理論的新發展。這次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具體體現。
  • 謝景林:齊心協力 著力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
    謝景林指出,2019年,全市教育、科技、人社、文旅廣體、衛健、醫保、紅十字會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順應群眾需求,立足永州實際,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增進民生福祉,讓全市人民擁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助推涉外法治建設服務保障「一帶一路」西安再添「國際範」
    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法律服務委員會西安中心主要承辦上合組織法律服務有關會議、論壇、培訓,開展與上合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各層次的法律交流合作以及上合組織有關國家法律政策、爭端解決機制和法律服務熱點、難點問題研究,經批准編制和授權發布國際貿易投資指南、涉外法規彙編、法律服務指引、經貿摩擦預警信息,為區域經貿合作提供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
  • 長清區不斷加快民生項目建設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2020年初,長清區政府工作報告中確定了15件民生實事,如今建設進展如何?6月26日,區委書記王勤光帶隊調研學校改擴建和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情況。
  • 高質量發展看西安丨2020年經開區自貿建設、營商環境亮點頻頻
    12月22日下午,由西安市委網信辦主辦、西安報業傳媒集團承辦的「高質量發展看西安」網絡媒體行主題宣傳活動走進經開區。媒體團一行先後來到了經開區政務服務中心、長安銀科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和西安賽隆金屬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詳細了解了營商環境提升、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和創新成果培育等工作。
  • 西安經開區的2020:招商引資延伸產業鏈 培育區域發展新動能
    聚焦主導產業,深入研究產業鏈的核心環節,加強上、中、下遊配套項目編排,積極策劃包裝30個高質量、高品質的重點招商項目,精準開展項目推介,讓項目落地後享受到最優質的和最便捷的服務,從而吸引產業鏈上下遊企業聚集發展。
  • 「西安追溯·黃馬甲城市供應鏈追溯體系共建活動啟動儀式」在經開...
    12月1日上午,由西安市商務局主辦的「西安追溯·黃馬甲城市供應鏈追溯體系共建活動啟動儀式」在經開區企業黃馬甲生鮮物流基地內舉行。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沈黎萍,陝西省商務廳二級巡視員賈銀生,西安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曉華,市商務局黨組書記、中國(陝西)自貿區西安管委會主任張選民,市商務局黨組成員、中國(陝西)自貿區西安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李群剛,西安市城管執法局副局長楊衛華,西安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張俊,華商傳媒集團總裁王朝陽,華商傳媒集團副總裁、黃馬甲物流配送公司總經理張軍民等領導出席了啟動儀式
  • 新時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指引
    這些重要論述,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新時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論內涵。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強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重中之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統籌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 2020年經開區自貿建設、營商環境亮點頻頻
    12月22日下午,「高質量發展看西安」網絡媒體行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走進經開區,詳細了解了營商環境提升、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和創新成果培育等工作。政務大廳經開區政務服務中心聚焦政務服務領域「一門一網一次」改革,在全省率先實現企業開辦全流程3.5小時辦結。
  • 李紀恆:新時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指引
    這些重要論述,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新時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論內涵。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強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重中之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統籌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加強民事審判工作依法服務保障經濟社會...
    一、民事審判服務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做法和成效(一)服務保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制定司法應對舉措。出臺外商投資法司法解釋,嚴格適用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制度。出臺人民法院服務保障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指導意見,推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制定2個服務保障「一帶一路」建設意見,發布6個指導性案例和18個典型案例,開通域外法查明統一平臺,服務共建「一帶一路」。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法庭,為國際社會提供公正、高效、便捷、低成本的「一站式」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渠道。
  • 轉型升級謀發展 發揮國有企業對民生保障的主力軍作用
    作為市屬骨幹企業,西安城投集團成立20年來,充分發揮著西安市民生保障服務和基礎設施投融資、建設主力軍作用。  面對城市發展和升級的重任,今年以來,西安城投集團如何劃轉企業接收、進行公司改制?在重點投資項目推進方面取得哪些進展?
  • ...法院加強民事審判工作 依法服務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情況...
    制定民事司法解釋71件,發布民事指導性案例67個,完成中央部署和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民事司法相關改革任務25項。通過發揮民事審判職能作用,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一、民事審判服務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做法和成效(一)服務保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制定司法應對舉措。
  •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充分認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義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具體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時刻把群眾的困難和訴求記在心裡,努力辦好各項民生事業。
  • 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交通和建設局局長金維東:助力溫州經開區譜寫高...
    把「基礎」打牢打實了,就是對經開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最有力保障。守正出新,創新舉措優化行業監管。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對政府部門的監管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一成不變的監管手段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近年來,交通和建設局立足經開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不斷優化、創新監管手段,建築市場監管、房地產市場監管、工程質量安全監管等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