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韓修身
編輯:韓修身
王老吉是知名的飲料品牌,白雲山是知名的上市企業。經過長達數年的爭奪,廣藥終於搶回了王老吉品牌,現在的王老吉已經是廣藥白雲山旗下全資子公司。但是,獲得王老吉獨家品牌之後的白雲山並沒有出現,市場預期該有的股市行情表現。目前,上市不久的農夫山泉總市值都已經超過5000億,而白雲山的總市值(A股)還不足500億。
並且,王老吉涼茶只是白雲山大健康產業的細分品類之一,其他品類還包括刺檸吉、椰汁、茉莉涼茶、喉糖、龜苓膏等多元食品飲料。除了大健康業務板塊,白雲山旗下還擁有覆蓋中成藥與化學藥的大南藥業務、醫藥流通、進出口等大商業業務以及涉及器械、養生及養老的大醫療業務。可以說,白雲山是一家經營健康消費、生活產品的大健康產業集團。
如此深度健康產業的多元業務布局,白雲山目前的估值水平卻並不高。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午盤收盤,白雲山股價報30.22元/股;市盈率(TTM)為18.27倍;市淨率為1.90倍;A股總市值為491.31億,即便A+H股總市值也不足千億。如此估值水平,不止放在醫藥板塊屬於低估,就算放到現在食品飲料消費板塊也是低估。
這樣看來,布局白雲山的理由足夠充分,不止因為王老吉。
知名績優藍籌標的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白雲山迄今上市已經20年的時間,其前身為經營中成藥為主的廣州藥業。2012年收回王老吉商標使用權之後,將王老吉相關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實現中成藥與食品飲料的雙輪驅動。2013年廣州藥業吸收合併白雲山後,上市公司正式更名為白雲山。而白雲山是主營化學藥為主的企業,自此白雲山發展再添化學藥一「輪」。2018年白雲山繼續收購廣州醫藥30%股份,合計持股比例達到80%,實現對廣州醫藥的絕對控股,取得華南地區醫藥流通貿易的龍頭地位。
可見,近10年來白雲山通過併購的方式,一步步成為現在這樣橫跨食品飲料、醫藥製造流通的大健康產業集團。在過去的十年裡,其前復權股價從最低價到最高價的期間漲幅也接近10倍。
二級市場表現不俗基本上經營業績表現也不會差。數據顯示,10年間,白雲山營業收入從54.4億元增長至650億元;淨利潤從2.88億增長至31.9億,營收盈利的期間漲幅均超過10倍。
但是,如果把白雲山股價走勢與經營業績變化放在一起看,就能明顯的看出,其二級市場股價在2015年之後與其實際業績走勢發生了背離。其歷史最高股價出現在2015年,之後數年在沒有超越這個高點。但是,2015年以後,其營收、盈利均出現了數倍的增長。所以說,現在的白雲山就是典型的高業績低股價,非常符合價值窪地、安全邊際的價值投資選股要求。
另外,隨著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持續推進,註冊制的擴圍實施,A股市場中加速湧入的上市企業,讓白雲山這樣的績優藍籌標的變得越來越稀缺。而價格便宜的績優藍籌就更少了。都說貴州茅臺是好企業,可是貴州茅臺貴啊。實際上白雲山也不見得比貴州茅臺差,很多人對於白雲山到底有多好,並沒有特別清晰的概念。
一家「寶藏企業」
網絡上有一個流行詞語叫做「寶藏男孩」,用來形容那些匯集眾多優點於一身,特別討女孩喜歡的一類男孩兒。據此來定義的話,雲南白藥也算得上是一家「寶藏企業」。比如王老吉大家都很熟悉,但是說到王老吉到底有多牛不一定有那麼多人知道。
王老吉的品牌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後期,已經延續了超過100年。早在十年前王老吉涼茶的銷量就已經超越了可口可樂以及紅牛。數據顯示,2011年的時候,紅罐王老吉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60億元,全面超過可口可樂。從既往的光輝歷史來看,用王老吉來和農夫山泉比並不過分。只是當時的運營王老吉品牌的還是加多寶那幫人,但王老吉的品牌價值可見一斑。
早在2012年廣藥實際上已經收回了王老吉商標的使用權,但是圍繞包裝、及營銷方式的一系列訴訟直到2017年才算全部拎清,結果是廣藥完勝。王老吉這麼一個值錢的大品牌IP在手,白雲山的大健康產業當然值得期待。
還有白雲山的化藥業務,其根基原本是抗生素類藥物。很多人會認為,現在的抗生素使用禁令那麼嚴格,抗生素沒什麼前途。但是白雲山手裡邊還有一種化藥叫做枸櫞酸西地那非片,俗稱金戈,是輝瑞公司偉哥的首仿藥。這就厲害了。數據顯示,目前金戈的市場份額排名位列行業前三甲,並且依託價格優勢,銷量仍然處於高速增長中,僅其在在京東商城的銷量就達到百萬級別。
最後就是醫藥流通業務。近幾年如火如荼的醫藥集採政策改革影響更大的是醫藥製造企業,對於醫藥流通領域的一種新業態卻是利好,那就是DTP藥房。這種模式是指藥房獲得藥企經銷權後,持有醫院處方的患者可以直接到藥房購買,而這類藥房經營的多為醫保目錄外的藥品。也就是說,集採讓一部分醫院的利益流向了藥房,而白雲山的醫藥流通業務早就開始布局DTP藥房。
所以說啊,王老吉對於白雲山來講很重要,但是白雲山不止有王老吉,能拿得出手的業務還有很多,說它是一家「寶藏企業」並不過分。
便宜到什麼程度
這樣一家寶藏企業卻很便宜,便宜的程度有點不可思議。按照醫藥類可比企業估值來看,雲南白藥市盈率(TTM)當前為28.51倍;市淨率為3.67倍,兩種相對估值都為白雲山的近兩倍。同仁堂當前的市盈率(TTM)當前為39.29倍;市淨率為3.48倍,同樣為白雲山的兩倍左右。類似的知名度、類似的國有控股、類似的業務,白雲山當前18.27倍市盈率(TTM)、1.90倍市淨率具備明顯更高的安全邊際。
而從食品飲料目前的板塊估值來看,白雲山也很便宜。比如,農夫山泉當前市盈率(TTM)為99.09倍;市淨率為23.61倍,是白雲山的十幾倍。今年的市場行情對於食品飲料板塊來講,屬於大年,顯然白雲山的估值代表著其還是一家行情未啟動的知名食品飲料標的企業。
即便不和別人比,只和自己比白雲山同樣便宜。數據顯示,白雲山歷史平均市盈率為35.19倍,遠高於當前市盈率水平。其當前估值處於歷史分位點14.1%位置,屬於嚴重低估的企業。
就這樣肉眼可見的高價值、低估值,已經可以說白雲山高度確定,但事情還沒完。白雲山子公司要分拆上市的利好正在醞釀。
2019年9月,白雲山公告謀划子公司廣州醫藥分拆赴港股市場上市,經過一年多的籌備,該計劃實施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廣州醫藥是白雲山持有80%股份的子公司,主要經營醫藥流通貿易業務。分拆後白雲山業務將會更集中於食品飲料與製藥業務。而廣州醫藥上市給白雲山帶來的投資收益將有機會成倍增長。類似案例包括中集集團,在子公司分拆上市消息坐實後,股價在三個月內實現翻倍。
綜上來看,白雲山屬於一家低估的、擁有眾多業務資產的寶藏企業,經營確定性非常高,並且估值具備安全邊際,同時具備子公司分拆上市的短線超級利好。如果只用王老吉來代表白雲山,恐怕要錯失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