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配位 必有餘殃

2020-12-23 多羅9

「德不配位 必有餘殃」這裡用的是「必」而不是「有可能」

「德」仿佛就是一張桌子,「物」(物質權貴)是桌子所能承受的重量,500斤1000斤3000斤放上去了沒有問題安安穩穩,但是一定要記住,當你的物質重量在一路增長的同時要記得把桌子腿加粗,桌子面加大延長,不然,隨著東西越來越多(財富 地位)而桌子沒有任何改變的話(德行 修養沒有得到提升),早晚會轟然倒塌。

怎麼辦呢?記得增加自身德行,即是:布施 持戒 精進……,就是經常說的仁義禮智信要跟物質同步增加才不會「必有災殃」

很多人經常把「因果」歸納為fo家的講法,自己覺得前世今生離我們太過遙遠,心存僥倖肆無忌憚,物理上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就是因果,比如你一拳打在牆上,然後你的手就會很疼,用力大的話就會流血,因為你發出去的力它會回來。四書《大學》裡邊講「貨悖而入 亦悖而出」,你所有獲取的財富物質只要不是正道而來。它就會斜道而走,而且會附帶你的健康甚至是生命。為什麼呀?因為有「利息」(量變產生質變),所以因果並不在前世今生,它就在此時此刻每人的當下。

有的人會有疑問,為什麼有的人積德行善,一直做好事捐錢捐物,反而早早的離開了人世間,看似應了那句話「好人無長壽」,有特別多的「好人」啊,他們不允許壞人的存在,總想著人人都要好,自己做好事的同時也在要求別人(例如,你捐點對你來說又不叫個事,快點快點,你把某樣東西這樣整理你不是會很舒服嗎?而你卻弄成這樣,哎)一旦身邊誰「不好了」,哎呦,那個生氣啊!所以你看這些人表面天天行善,而內心啊充滿了埋怨 糾結 焦慮,時時都在積惡,中醫講「百病源於心」,人各有命(業力),行善說到做到(表率)甚至幫助到(集體引領),那麼至於他人能成為什麼樣,那是他的問題,否則非但幫不了對方,卻把自己氣個半死,又何必呢。

相關焦點

  • 印正居士講經精華選段-德不配位,必有餘殃。
    印正居士講經精華選段-德不配位,必有餘殃。 來源:慧利2020 原標題:印正居士講經精華選段-德不配位
  • 浙大已婚醫學博士出軌多名女患者:德不配位,必有餘殃
    1 何為「德不配位」如果一個人因為職位、收入、權力高了以後就膨脹,做出一些品行低下的行為,那麼,我們就可以稱之為「德不配位」。比如最近被爆出出軌多名女患者的已婚醫學博士。2 德不配位,必有餘殃就在上個月,一條關於中山大學的微博在網上廣為流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中山大學王曉瑋副教授在騰訊課堂授課直播時,竟然在微信上同時和兩名女性約X,被同學曝光了出來。
  • 「德不配位,必有餘殃」,只有懂得之人,運氣都不會差
    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有人在抱怨自己的運氣越來越差,做事都不順利,大家第一時間想的就是燒香拜佛,可事實又證明了什麼呢?其實什麼都沒用,自己要知道,金錢、權力、名望都是自己的福報,看你自己能不能承受?一,德薄而立尊易經裡面說過:德薄而立尊,是說一個人的德行淺薄,卻坐在了高位上,但在現實中往往又會出現,在工作中,我們經常遇見公司某人明知道自己的本事不如下屬,但他卻坐在了高位上,和下屬的關係也搞的一塌糟,遇見這種情況,你仔細發現,他在的位置不會長久,因為這叫「德不配位」
  • 避免「餘殃」的智慧
    餘殃,就是留下禍害、後患。人們常說的餘殃,其碼有三個應當注意:一是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個「餘殃」範圍很廣。所謂「不善」就是惡。二是德不配位,必有餘殃。《周易》日:「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也就是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人不配財,必有所失。它告誡人們:小勝靠智,大勝靠德;德薄而財厚,財必移其位;德薄而位尊,災禍臨其身;修德惜身,厚德載物。
  • 《易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如何理解?
    《易經》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在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雖然它晦澀難懂,但是還是有許多人喜歡研究易經,不過不同的人有不一樣的感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收穫和理解。比如許多德不配位的人,往往就會給自己帶來橫禍,自己沒有能力站在高處時,最好就是低調行事,否則容易招人嫉妒。易經中有許許多多道理,有人讀一遍能感悟其中奧秘,有人即使讀幾遍也是毫無收穫。有人說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甚至不同年齡段讀易經的同一句話,都有可能有不一樣的收穫,這或許就是易經的魅力所在。
  • 易經: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如何改變它?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句話出自《周易·坤·文言》,講的是積德行善之家,恩澤及於子孫;做了錯事壞事的人家,也將累及子孫。這句話也適用於解決身體健康方面,疾病是對人生的提示,指出那些我們還沒有認識到的錯誤。家族中出現過的問題,也同樣會以疾病的形式代代提醒後人。
  • 朝運萊傳統文化講堂:如何理解「德不配位」四個字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會說起「德不配位」這四個字,那麼這四個字如何理解?有何含義?很多同學都不甚知曉,今天朝運萊傳統文化的易文老師就來給大家講一下,何為「德不配位」。「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出自《朱子治家格言》。
  • 德不配位難居位;能力不及難立業!
    德不配位難居位;能力不及難立業!德厚才能居高位,能強才能建業績。人品低劣委以重任,只會為達一己私利,腐化墮落,貪得無度,品質低劣的人只會走上吃喝嫖賭抽,五毒俱全的道路,敗壞社會風氣,危害一方。無德難配位,低能難稱職!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論語》(連載187)
    比如,地裡種的玉米,玉米杆長的很高,但沒有結棒子,這就沒用了,這叫「苗而不秀」;有的玉米長了棒子,但秋天打開一看,裡邊沒有玉米粒,雖然抽穗了但沒有結果實,或者果實不飽滿,沒有辦法食用,這叫「秀而不實」。夫子講的是農業生產看到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比喻什麼呢?比喻的是我們的人生。有的人雖然已經學習了,但沒有學習出一個結果來。比如一些小孩子、年輕人,才能非常突出,但中年後,不了了之。
  • 德不配位,必有餘殃
    如果說一個人一時的付出,沒收到相應的回報,只能說他目前的福報未到,抑或福報不夠,尋根到底就是善業不多,努力不夠。當然了,有些人天生就贏在起跑線上,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只要繼續行善積德,努力奮鬥,福報會越來越好的。正如《周易》所云:君子以厚德載物。的確,德行深厚者,可承載萬物。相反則是應了那句話:德不配位。
  • 八字分析: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老師,我是你的粉絲,乾造:壬戌年,癸丑月,戊申日,丁巳時,不知道會不會抽到,很希望在你百忙的空閒時間裡可以講下:「命中己有巳申,如果流年再遇到寅,是不是勾成三刑?」寅巳申三個逢上會不會有災,或不順之事呢?明年辛丑年,戍醜相刑又會發生什麼狀況呢?
  • 「家風不正,必有餘殃」:有福氣的家庭,才會出現這三種現象
    而對於一個家庭來講,能夠一直傳承的不應該是財富,而是修養與品行。通常情況下,家庭的傳承和福氣也是息息相關,「家風不正,必有餘殃」:有福氣的家庭,才會出現這三種現象。「子不教父之過」,父親會以身作則每個家長都會教育後代,這是一直流傳下來的傳統,古人有訓「子不教父之過」,要想讓福氣有所傳承,父親就必須做到以身作則,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有人說,每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有教養的父母。
  • 什麼叫德不配位?何為厚德載物?身邊事物現象是最好的解釋
    記得老師跟我說過: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父親一時無語。兒子又說道:「爸爸,您為眾生勞頓奔波,有德,所以叔叔阿姨們這樣款待您,您可以坦然接受;而我不同,還是個學生,還沒為社會作過任何貢獻,享受這樣待遇,叫德不配位,今後恐有災殃?」「兒子,爸爸太高興了!」父親激動,摸了摸兒子的頭,「爸爸放心了,長大了!憑你這番話,你這輩子就不會有大的災禍!」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就是四個字——「德不配位」。我們所有的財富、智慧,我們的一切,老祖宗用一個字來代表叫物。厚德才能承載萬物。這就是清華大學的校訓—「厚德載物」。厚,深厚的意思;德,按照自然規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載就是承載;物,就是我們說的福報。相反是那句話叫德不配位。位就是我們的待遇,就是我們的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到底指什麼?
    對於此問題的闡述、說法,中華典籍與民間諺語非常多,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有「厚德載物」、「以德服人」、「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幾乎所有的論點,都會把德行與命運好歹興衰聯繫在一起。《周易·繫辭下》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易經》道: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我們常說,做事先學做人,易經中的「德不配位,必有餘殃」就是告訴我們一個修身做人的道理:一個人的財富,名望及地位再高,如果缺少自我約束,做出觸碰道德紅線的事來,或者為一己之私,做出損害下屬或他人利益的事,這樣的行為遲早會導致眾叛親離,被他人唾棄。《三國演義》中的董卓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東漢末年時,宦官把持朝綱,民不聊生,狼煙四起,東漢政權也名存實亡。
  • 人無德,必有災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作者:問心淺笑來源:國學文化堂《周易·繫辭下》中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小勝靠智,大勝靠德。一個人的德行裡,藏著他的人生起落。
  • 易經:厚德載物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為什麼有些人發財了就出事?
    願意就四個字:德不配位……我們常說:財富,地位,智慧,早先的人們把他用一個統稱的詞:物。也就是說要有良好的品德才能引來福報。清華大學的校訓就有一詞叫:厚德載物。《易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人到中年,悟透2條道理,可以積德積福
    《易經》: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現在的很多人都有一個錯誤的思維,都想一步登天。從來沒有想過去付出去學習,只是一味的想得到回報。因為人生所有的榮華富貴,都需要長久的沉澱和蟄伏才能夠換來,沒有一個長久學習和歷練沉澱的過程,不可能有富貴的狀態。即便是有突如其來的餡餅,或許也只是陷阱,因為德不配位,必有禍端。
  • 德不配位,你的命不好?對照下面看看你的德夠了沒?
    > 四、信任德一一生性多疑的人不可能有真朋友 1.被人信任是一種幸福 2.有多少信任,就有多少成功的機會 3.疑人不交,交人不疑 五.方便德——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1.請主動坐裡座 2.與人方便,自五己方便 3.在他人最需要的時候輕輕扶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