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配位 必有餘殃」這裡用的是「必」而不是「有可能」
「德」仿佛就是一張桌子,「物」(物質權貴)是桌子所能承受的重量,500斤1000斤3000斤放上去了沒有問題安安穩穩,但是一定要記住,當你的物質重量在一路增長的同時要記得把桌子腿加粗,桌子面加大延長,不然,隨著東西越來越多(財富 地位)而桌子沒有任何改變的話(德行 修養沒有得到提升),早晚會轟然倒塌。
怎麼辦呢?記得增加自身德行,即是:布施 持戒 精進……,就是經常說的仁義禮智信要跟物質同步增加才不會「必有災殃」
很多人經常把「因果」歸納為fo家的講法,自己覺得前世今生離我們太過遙遠,心存僥倖肆無忌憚,物理上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就是因果,比如你一拳打在牆上,然後你的手就會很疼,用力大的話就會流血,因為你發出去的力它會回來。四書《大學》裡邊講「貨悖而入 亦悖而出」,你所有獲取的財富物質只要不是正道而來。它就會斜道而走,而且會附帶你的健康甚至是生命。為什麼呀?因為有「利息」(量變產生質變),所以因果並不在前世今生,它就在此時此刻每人的當下。
有的人會有疑問,為什麼有的人積德行善,一直做好事捐錢捐物,反而早早的離開了人世間,看似應了那句話「好人無長壽」,有特別多的「好人」啊,他們不允許壞人的存在,總想著人人都要好,自己做好事的同時也在要求別人(例如,你捐點對你來說又不叫個事,快點快點,你把某樣東西這樣整理你不是會很舒服嗎?而你卻弄成這樣,哎)一旦身邊誰「不好了」,哎呦,那個生氣啊!所以你看這些人表面天天行善,而內心啊充滿了埋怨 糾結 焦慮,時時都在積惡,中醫講「百病源於心」,人各有命(業力),行善說到做到(表率)甚至幫助到(集體引領),那麼至於他人能成為什麼樣,那是他的問題,否則非但幫不了對方,卻把自己氣個半死,又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