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浦區白鶴鎮,有這樣一位「兵支書」,18歲入伍,30歲退役,服役於上海消防總隊靜安支隊,參與過天山化工廠火災、虹橋機場飛機迫降、APEC會議安保工作,12年來參加各種搶險救災千餘次,三次獲得優秀士兵、二次獲得優秀士官,榮獲一次三等功。他就是胡軍,現任白鶴鎮江南村黨總支書記。
12年的軍旅生涯,鑄就他一生的軍人品質。彈指一揮間,脫下軍裝已10多年過去了。10多年來,變化的是不斷刻上歲月痕跡的容顏,而不變的,是一顆堅韌而赤熱的軍心。
2010年,他回到家鄉白鶴工作,面對全新的工作崗位,完全陌生的工作環境,他迅速調整心態、融入環境、進入狀態、投入工作。
退役不褪色 嚴格約束激勵自我成長
他從一名衛生巡查員開始他的基層之路。先後外借在鎮綜治辦、鎮創衛辦工作,他一直堅信在農村工作要打牢基礎,要在基層的「大熔爐」裡不斷錘鍊,反覆鍛造「百鍊成鋼」。先後參與了「五違四必」、「三大整治」「人居環境」「鄉村振興」等重要工作,每一步都立足於群眾的利益,主動作為,勇挑重擔,穩紮穩打地完成每一項任務。
退役不褪色 紮根基層建設美麗鄉村
在2017年的「五違四必」攻堅戰拆違戰中,他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良好工作精神,面對拆違這一艱巨任務,他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5+2」「白+黑」「雨+晴",敢於擔當、勇於創新、善於作為,舍小家為大家,不知疲倦地走村入戶,積極主動與老百姓開展交心談心、交流溝通,時刻彰顯著一名退役軍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精神風貌。全年拆除違建共784處,38014平方米,做到應拆盡拆。
紮實開展村莊改造工程,為美麗鄉村建設打下堅實基礎。2020年對8個村民小組進行村莊改造,完成127盞路燈安裝和1200平米道路拓寬,平均每個村民小組7盞,方便百姓出行,提高安全保障;完成河道疏浚4條,其中3條完成木樁加固,新建1座廁所,維修了3座廁所,修繕垃圾房2座,切實改善村容村貌,他總說:「我可能做的還不夠好,但只要能做的,我都想為村民紮實做好。」
他通過設立四級網格機制,要求網格巡查員定期對所有村民小組進行不間斷巡查,做到底數清、動態明,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從規範化、精細化、效能化等方面完善四級網格化管理體系。以網格為基本單位設立黨員先鋒崗、組建黨員志願服務先鋒隊、設立黨員責任區等,積極開展各類志願服務,引領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推動「黨員所能」和「群眾所需」無縫對接,及時解決村民遇到的各類問題。
退役不褪色 衝在疫情防控最前方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他根據要求第一時間召開疫情防控部署工作會議,成立村工作小組,逐項落實責任,細化分工,嚴格落實「五級」聯防聯控責任制度。他帶領村工作人員挨家挨戶開展重點人員排摸,發放疫情防控宣傳資料,對來滬人員在家隔離,帶頭上門測量體溫,每天在村道口值守,對出入人員進行登記。由於地處與崑山石浦交界處,特殊地理位置更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守好白鶴西大門,在村內設立全封閉道口15處,半封閉7處,無名道口3處,加強2組機動開展與千燈3公裡邊界線嚴防死守,疫情以來無一起隱患發生。
胡軍總說:在部隊,保家衛國;到地方,服務人民。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對黨絕對忠誠的誓言,用實際行動破解江南村「民生、發展、穩定」三件大事中遇到的難題,讓「江南」這個大家庭更加和睦、更加具有生機和活力。
【來源:青浦雙擁】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