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冬至前後,做好這3點,積蓄福氣,來年做事更有精神

2020-12-23 布一定通古

易經:冬至前後,做好這3點,積蓄福氣,來年做事更有精神

應該很多人都聽說過「冬至大如年」這個說法,這個說法很多地方都有。而且在唐宋時期,冬至就備受重視,每到冬至,人們會換置新衣,準備好許多吃的喝的,還會祭祀祖先,慶祝的隆重程度就像是在過年一樣。

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裡面就有相關記載:「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

為何古人如此看重冬至日呢?

《易經》就有所揭秘:在一年的時間裡,夏至陽之極而陰生;反之,冬至陰之極而陽生。

這裡對應著「復」卦,復的意思就是「返本」,一個陽爻返,陽消陰,將逐漸消去五個陰爻。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可喜可賀也。

而且根據《易經》揭示的規律來看,在冬至前後,做好這3點,積蓄福氣,來年做事更有精神。

宜蓄養,不宜操勞。

《易經》復卦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

可能很多人看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這句話簡單地解釋的話,意思就是古人在冬至日的前後,都是放假休息的。

《漢書》裡面也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還會挑選善歌善舞之人,鼓瑟吹笙,演奏「黃鐘之律」,以此來慶祝冬至這個節日。

因此,從古代開始,人們在冬至日就是放假休息的,冬至宜休養生息,在這個時候積蓄陽氣,不可過度操勞,對於人體不利。

養足陽氣,積蓄能量。

一年四個季節都有所對應,萬物在春天萌生,在夏天成長,秋天收穫,冬天歸藏。

冬至過後,天氣會變得越來越冷。因此人類要順應自然,在這個時候養好身體,蓄積陽氣,累積好能量,這樣來年開春才可以養精蓄銳,能量滿滿開啟新年。

所以,在冬季,就不要想著節食了,更不適宜經常做一些較為劇烈的運動。

有些人非常自律,任何季節都不能阻擋運動的腳步,即使在現在寒冷的冬季,零下幾度的天氣裡,還堅持跑步。其實這與自然規律並不相符。

冬至一陽初動,宜養好根基。

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這是宋朝一位易學大師做的一首關於冬至的詩。

這裡的「子」,所指的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子。

而「子之半」,就是說自然界一個新的周期正處於起步階段,萬事萬物處於萌動的狀態。

因此,冬至子之半,一陽初動,一縷陽氣萌生,要養好根基。

冬至開始,自然就開始了三九嚴寒的時令,所以每個人都要吃好穿暖,不可讓陽氣被陰氣侵犯,不然人們就會受寒,在無形中不知不覺地埋下了病灶,下一年的你的精神狀態和氣運就會被影響。

我自己喜歡學《易經》,知道其中的規律,也做到了知行合一,自覺收穫特別大。

就比如說,我在夏天的時候有堅持跑步,在冬天絕對不跑,而是散散步,以靜養動。在冬天吃好喝好,護好陽氣。等待來年天氣轉暖,萬物復甦之時,再展開自己新一年的規劃和活動。

《易經》的定位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認為這是封建迷信,但也有人認為是自然法則。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神學是現階段科學無法解釋的科學,因此許多西方學者認為《易經》是超科學的存在。

少年人和老年人要多讀《易經》,琢磨琢磨卦象,可以靈活頭腦,讓思維得到活躍;

青年人要多讀《易經》,在迷茫時,可以指導他們人生的方向;

中年人要多讀《易經》,可以學習為人處世的道理,對事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

在很多人眼裡,《易經》太玄妙了,很難完全掌握書的精髓。而《易經》只是看似非常神秘,其實在對它的反覆推敲的過程中,人生的道理就會一一展現,為我們所用。

世人都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

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典籍。

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人生一世,真的該好好讀一讀《易經》,去感悟裡面的大智慧,或許會讓你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身邊許多朋友都說想學習《易經》裡的智慧,但是一看到密密麻麻的文言文就打退堂鼓了,因為一點都看不懂。

我剛開始的時候也遇到同樣的問題,不過,後面我發現了圖解版本的,讓我讀懂易經如有神助,獲益匪淺。我到現在都非常感謝當時給我推薦的朋友,讓我在迷茫的時候找到了方向。強烈建議大家想要嘗試的可以閱讀閱讀。

這裡面,不僅尊重原著的內容,而且採用圖解的方式,含有很多有趣的圖片、注釋和深入的解析,並且還有白話文的例子做解讀,絕對可以讀得懂、學得會、用得著。

易經的六十四卦不再是冷冰冰的符號,而是變成了我們可以理解、學習、使用的大智慧,真的讓我受益無窮。

假如你也有同樣的苦惱,那麼推薦你也選擇這樣一套易經全書來閱讀。

如此的智慧"聖書",一共2本,包括圖解周易大全和圖解易經,只需99,9元。

一頓飯錢,便可受益終生,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易經:冬至前後,做好這3點,來年做事更有精神,稱心如意
    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古人為何如何重視冬至?《易經》中有說法。一年之中,夏至陽之極而陰生;反之,冬至陰之極而陽生。對應的是復卦,復是返本,一個陽爻返,陽消陰,將逐漸消去五個陰爻。
  • 《易經》中的這3句話,悟透3條「天機」,好福氣自然會來
    《易經》中的這3句話,悟透3條「天機」,好福氣會不請自來《易經》是解釋世界萬物變化的古老經典,這是一本廣泛而深刻的辯證法著作。因此,如果我們能從《易經》中不斷的自我完善,也能學習到這個秘密,了解之後我們就會變得富強起來,福氣就會隨之而來!二、積善多福一個積蓄善良的家庭將不可避免地進行太多的吉祥慶典。好兆頭將留給子孫後代。積累更多厄運的家庭。
  • 孔子認為,話少的人福氣大,《易經》裡講了3點好處,非常有道理
    孔子認為,話少的人福氣大,《易經》裡講了3點好處,非常有道理 在《論語》裡孔子認為:慎言慎行,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祿」在古代泛指「福氣」,後來引申為俸祿。孔子的意思是說,謹言慎行非常重要,這樣的人,福運、福氣很大。
  • 冬至吃什麼,冬至節這個節氣代表什麼意思,民俗冬至節有什麼講究
    冬至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是冬節,冬節代表一年的寒冬是真正的到來,在唐代以前,我們中國過年是以冬節這一天為新年開始。在易經中來講,冬節是至寒的時候,雖然後面還有一個小寒和大寒這兩個季節存在,但冬節在節氣中,是屬於大季氣。
  • 易經:一個人「發達」前有3大徵兆,如果有一個,好運或要來臨
    易經提醒:一個人「發達前」有3大徵兆,如果有一個,好運就要來臨!徵兆一:德若配位,福氣自來《易經·繫辭》中有言:「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如果一個人能力不足,無意中得到巨額財富,卻不善於管理和經營,那麼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差,這就是「德不配位」的表現。一個人的好運氣,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德行配位」努力來的,也就是說,一個人只要有能力,且修養足夠高,福氣定能不請自來。
  • 冬至前後要靜養!做到這4點,可以不用早起練瑜伽
    了,今年最後的這幾周怎麼過得這麼快?快要到冬至,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聊冬至前後因此,冬至前後,建議大家要靜養。冬至生發的陽氣就如一顆嫩芽,如果守護地好,那麼來年才能夠茁壯成長。既然靜養,那麼尤其推薦大家每天晚上睡前閉上雙眼,靜坐一小會兒,對於身心調理都會有很好的益處。
  • 《易經》智慧:人成功之後,有3句話不能說,亂說話福氣就會溜走
    事業成功的人,就像《易經》中乾卦的九五爻「飛龍在天」,是人們矚目的焦點,此時如果驕傲自大,口無遮攔,勢必會「滿招損」,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易經》告訴我們,人在成功之後,社會地位也隨著提高,要學會明哲保身,在做事前要經過大腦思考,哪些話該說,哪些事該做,都要深思熟慮,恰到好處。
  • 易經:一個人運氣特別好,做事容易成功,關鍵在這3點,要謹記
    李秀筆記讀《易經》,發現一個人運氣特別好,做事容易成功,關鍵在如下3點內容。 1. 做事容易成功的人,心態更平穩有人說「幹什麼成什麼」的人,擁有更多的正能量。至於到底什麼是正能量,就眾說紛紜了。按我讀《易經》的理解,心態平穩的人,正能量才會比較多。那種過於亢奮的狀態,雖然表現得似乎非常積極,卻並不一定靠譜。
  • 冬至大如年,陽生春又來。冬至到了,今天你們吃的是什麼?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標誌著「數九寒天」的開始,一年當中最冷的氣候。冬至也是北半球全年晝最短,夜最長的一天。古時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易經也有「陰極而生陽」。從冬至這天開始,陽氣慢慢回升。它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
  • 讀懂《易經》中的這3句話,悟透3條「天機」,好福氣會不請自來
    《易經》中的這三個「好兆頭」,如果您能理解其中之一,也可以變得很富有。第一條:謙謹載福有這樣一句話,「勞謙君子,有終吉」,意思是說:勤勞謙卑的君子終將有吉祥的結果。這裡提到的「勞」就像上面提到的「不斷自我完善」。
  • 冬至最該養藏!做好這3點,藏陽、藏精、藏氣神!
    我們迎來了24節氣的冬至,冬至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但是冬至之後,天氣也會越來越冷,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即將來到。這個季節,女性尤其需要進補,來年的體質才會得到改善,尤其是經常手腳冰冷、容易感冒、痛經的的女性,冬季進補養藏,至關重要。
  • 在古代,瘟疫可以通過冬至當天的雲來判斷,用日晷預測來年順惡
    相關配圖 由於自古就有「天象應人事」的說法,再加上漢朝提出的「天人感應」的理論。在這樣的一個重要節氣時間點,古代每年都要觀察天象等物體並記錄下來。雲的圖片 相關的記載在《易經通卦驗》中「冬至之日,見雲送迎從下向,來歲美,人民和,不疾疫;無雲送迎,德薄,歲惡」。
  • 冬至來了,與《易經》三個卦有關,今年還遇上這一天文奇觀
    冬至是24節氣的兩分兩至之一,地位相當於《歸藏》的首卦坤卦,《周易》的坎卦,12消息卦的復卦,一元復始,萬象始庚,自古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根據古人天人感應,天人合一的自然宇宙觀,理解冬至卦象,對我們生產生活有莫大指引價值。
  • 曾仕強:《易經》到底在講什麼?核心只有3個字,讀懂後豁然開朗
    曾仕強教授曾說,整部《易經》看似紛繁複雜,但是卻又十分的簡單,其中暗含了三易之中的「簡易」特點,總體概括起來,核心只有3個字。我們不論做什麼事,都要有一個目標,有一個大概的方向,這就是立志。立志後要不斷地朝那個方向去前進、去邁進。老子《道德經》第46章說「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就是告訴我們要不斷地積蓄能量,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 冬至西北風,來年幹一春,這與「春打五九尾」有關係嗎?
    北方冬季的農村「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這意味著春打五九尾,這個冬季一定是寒冷的,比如明年的立春就是五九第第九天,是2021年2月3日。基本可以確定今年冬季一定暖不了。北方農民在村口太陽山西北部地區有一句民諺說:冬至西北風,來年幹一春。意思是說冬至那天如果刮來西北風,那明年的春天一定是缺水少雨,不利於農民春播勞作。
  • 冬至前後,這道美食我常做,暖胃暖身又有營養,一碗不過3塊錢
    轉眼又是冬至了,俗話說,「冬至大過年」,傳統的節日美食又見餐桌上,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湯圓,鹹的或甜的皆有,而在婆婆這裡,冬至都有製作南瓜糯米餅的習俗,我家孩子愛吃這道圓子甜湯,每年冬至前後我常做,早餐或下午茶皆可,暖胃暖身又營養豐富,而且,一碗也不過才3塊錢。
  • 易經說:與人聊天時,關係再好也少說自己這4件事,福氣越來越好
    易經說:與人聊天時,關係再好也少說自己這4件事,福氣越來越好俗話說:出言有尺,戲虐有度。凡事要三思然後言,別「口無遮攔」,否則得罪了人,本人還不曉得。遇到什麼樣子的人,就說什麼樣子的話,說話要有選擇,給人留餘地,千萬不要「盛氣凌人」。
  • 《易經》大蓄卦:人若遇有無妄,就應積蓄力量,蓄勢待發
    《易經》大畜卦,是六十四卦第二十六卦,乾在下,艮在上。乾為天,剛健;艮為山,為險、止。畜者積聚,有積蓄和停止兩種內涵。《序卦傳》:「有無妄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不虛妄是真誠而實在的,由此培養修養,然後可以大有積蓄,大畜意為大積蓄。
  • 冬至到,「冬至雨,寡婦年,來年旱」啥意思?明年是寡婦年嗎
    冬至節氣可以理解為冬季兩個不同階段的分解點,冬至之前天氣不會很冷,就是下雪天氣,天氣升溫也比較快,而到了冬至節氣之後,那麼氣溫又要下降一個級別了,而寒冷天氣又上升一個級別,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冬至數九,數九寒冬開始。
  • 《易經》提醒:人成功之後,有2句話不能說,亂說話福氣就會溜走
    《易經》提醒:人成功之後,有2句話不能說,亂說話福氣就會溜走一首歌曲中唱出:「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取得成功。」辛勤耕耘總會有收穫,來之不易的造就,要加倍愛惜。有些人了解,要需要保證取得成功的成效,就需要嚴於律己,不可以驕傲自滿。言行舉止都需要掌握好分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