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分享遼博與榮寶齋的古書畫臨摹複製

2020-12-18 中國齊白石藝術研究會

為了古書畫的傳承、傳播與保護,中國自古便有對流傳下來的古書畫進行臨摹複製的傳統。優秀的摹本不但可以承繼原作的經典圖式和筆墨神髓,同時也為後世留存諸多歷史信息。

中國曆朝歷代幾乎都十分重視古書畫摹本的製作,從魏晉開始從未中斷,留下了很多經典佳作,使許多湮滅於世的真跡,讓後人可以通過摹本欣賞到原來的藝術風貌,為美術學、圖像學、考古學、歷史學等學科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據,如唐代摹本《王氏一門書翰(萬歲通天帖)》、宋代摹本《顧愷之洛神賦圖》《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等都是「下真跡一等」的珍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遼寧省博物館按照上級的指示,率先開展了古書畫的摹制工作,聘請當時著名的古書畫臨摹專家,以保護古書畫藏品為目的,摹制了一批珍貴的摹本,如晏少翔摹宋人摹《虢國夫人遊春圖卷》、陳林齋摹宋高宗書《馬和之畫唐風圖》、孫天牧摹五代董源《山口待渡圖》、李伯時摹宋李公麟《九歌圖》、于非闇摹宋趙佶《瑞鶴圖》、季觀之摹明沈周《盆菊圖卷》、馮忠蓮摹宋人《虢國夫人遊春圖》、鍾質夫摹宋李成《寒鴉圖卷》等。2011 年,古書畫臨摹複製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該項目在故宮博物院得到了較好的傳承與保護,但遼寧省博物館目前僅存一位85歲高齡的傳人——金桂琴,此次能夠採訪到這位晏少翔在古畫臨摹方面唯一的入室弟子,筆者實屬幸運。

任麗娜(以下簡稱任):古書畫臨摹複製技藝在2012 年被故宮博物院申請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據說遼寧省博物館開展此項工作比故宮博物院還要早,您能講一講它的緣起嗎?

宋 趙佶摹《虢國夫人遊春圖》 52.1cm×147.7cm 絹本設色 選自《虢國夫人遊春圖(宋摹本)》

金桂琴(以下簡稱金):遼寧省博物館(原東北博物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博物館,收藏了如唐周肪《簪花仕女圖卷》、唐人摹《王氏一門書翰卷》、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等百餘件國寶級珍貴古書畫,有關部門非常重視。出於文物保護的需要,1952 年,上級指示我們要做好古書畫的臨摹複製工作。1953 年春,著手與榮寶齋合作,從《簪花仕女圖卷》《瑞鶴圖卷》《虢國夫人遊春圖卷》《馬和之畫唐風圖卷》這四件作品開始了臨摹複製工作,書畫鑑定專家楊仁愷先生也參與了臨摹,並負責摹本質量及相關技術問題。我老伴負責原作的安全等工作,並全程參與了遼博的這項工作。

馮忠蓮在臨摹《虢國夫人遊春圖》

1954 年春,臨摹專家有王宗光、馮忠蓮、金振之、陳林齋、李伯時、孫天牧。1955 年春,臨摹專家有於非誾、陳林齋、孫天牧、李伯時。1958 年,臨摹專家有季觀之、晏少翔、鍾質夫、張勝、韓進之、馮二牛……就這樣,古書畫臨摹複製工作在遼博開展起來了,同時遼博也培養了一批臨摹人才,如李梗、孫齊賢、劉忠誠、王維忠、我(金桂琴)、孫曉園、史曉英等,給全國起了一個典範作用。

任:您能不能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些遼寧省博物館的古書畫臨摹複製技藝的特別之處?它的貢獻是什麼?

金桂琴摹《虢國夫人遊春圖》局部 絹本設色

金:遼博對古書畫進行臨摹複製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古書畫的保護和傳承,當時聘請了業內頂尖級專家做此工作,有湖社畫會的老先生,還有書畫專家和教授,他們對色彩、鑑賞、美術史等方向都有很高的造詣,工作的時候根據各自的專長合理分工,所以遼博的書畫臨摹工作是帶有學術研究成分的。工作剛開始的時候,有些人建議採用「現狀臨摹」的方式進行臨摹,因為摹本要代替原件展出,讓摹本與原件儘量一模一樣才能達到更好的展陳效果,比如馮忠蓮先生「現狀臨摹」的水平就很高。但晏少翔等專家主張「復原臨摹」,讓古書畫恢復原有的歷史風貌才是書畫傳承保護的正確方式。我們可以通過這次「傳移模寫」摹本展對比馮先生和晏老師的《虢國夫人遊春圖》了解兩種臨摹方式的差別,晏老師的色彩要鮮豔些。經過權衡,領導最終指示我們主要以「現狀臨摹」的方式開展工作,要求畫面儘量保持古書畫現有的風貌,但臨摹材料、工具都儘可能接近歷史原貌,比如臨摹宋代的畫採用仿宋絹,臨明代的畫用仿明絹,顏料一律使用傳統中國畫礦物顏料,墨就採用古墨;繪畫技法按專家各自擅長的方式進行,畫前對紙張染舊,對原作的一些汙損現狀標記出來,但最終不做破損做舊處理,這是遼博當時臨摹古書畫的特點。因為遼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第一個博物館,所以很多工作都是具有開創性的,古書畫臨摹複製也不例外,為後來的博物館開展此項工作提供了經驗借鑑,我想這是一種貢獻。比如,記得當時有傳言說「遼博把絹和紙放在古畫上描摹、把畫都弄壞了,這不是保護,而是一種破壞」。其實在臨摹古畫時遼博發明了很好的保護措施,如放手卷的玻璃畫盒、兩端墊起的腕枕等,所以我們還特意製作了一套複製古畫過程的小樣,以便大家了解真相。後來,故宮博物院也開展了古書畫臨摹複製的工作,我老伴去那裡辦事的時候(當時馮忠蓮已經離開遼博被聘到故宮摹古畫),看見馮忠蓮正帶著幾位年輕同志臨摹古畫,所用臨摹方法及保護原作措施與遼博基本是一樣的。

金桂琴摹 唐 閻立本 選自《中國古代繪畫精品集:歷代帝王圖》

局部 絹本設色

任: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繪畫的?可以簡單跟我們講講您的從藝經歷嗎?

金:我自幼喜愛美術,但沒條件接觸。17 歲的時候,我當上了瀋陽故宮的解說員,從第一眼見到古書畫真跡就喜歡得像沒了魂一樣,當時《御製避暑山莊三十六景詩圖》令我印象最深,我日夜觀摩,並嘗試拿筆描畫。魯迅美術學院的師生常來故宮寫生,我就偷偷地在旁邊跟著學。每逢節假日,同齡的小夥伴們都約著去遊玩了,我以各種理由推辭,偷偷躲在院子裡畫畫。久而久之,館裡的人都知道我喜歡畫畫了,遇到與繪畫相關的活就把我調過去幫忙。我們的老館長說:「你這樣畫也不是回事兒啊,我給你寫個介紹信,給你找個老師跟著學吧!」這個老師就是大名鼎鼎的鐘質夫先生。那個時代交通和通訊都不發達,我花了一天的時間走到老先生家時,他正好出差去了,只好再等機會拜訪。後來我結婚了,老伴兒在遼博工作,兩邊領導為了照顧我們生活,就把我調到遼博繼續當解說員。遼博的好東西比瀋陽故宮的多多了,我還能借保管部給古畫通風的機會看到很多寶貝,我的眼界一下子被打開了!感覺就像活在童話世界裡,那種幸福感一般的人無法體會。那時候觀眾並不多,沒人的時候我就在展廳裡照著古畫臨摹。「文革」以後,館裡學上海博物館成立了一個小賣部,專賣印刷品和摹本,我被調過去專門做古書畫臨摹複製的工作,那時候印刷水平並不好,所用摹本很受外賓歡迎。1982 年秋,晏少翔再次被聘來摹畫,楊仁愷館長調派我過去給晏教授當助手,同時也拜他為師學習臨摹技巧。在晏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我的繪畫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與他同時也摹了一件《蕭翼賺蘭亭圖卷》,並受到老師的讚賞。那個時期還給國家體育博物館摹了一幅宋李公麟《明皇擊球圖》,給遼博摹了一幅宋人《維摩詰圖》、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一段明代《清明上河圖》,還有遼代壁畫等,利用業餘時間給自己摹了一幅北宋武宗元《朝元仙杖圖》。我特別感激恩師的教導,直到他99 歲高齡的時候還在幫我看畫,無論作畫還是做人,他都給我很大的啟發,令我受益終生。

1990 年退休後,我終於可以心無旁騖地臨摹古畫了!每天都如魚得水一般,拿起筆來就不願意放下,畫到深處根本顧不上吃飯,更不要說出門了。退休這20 多年來,一共臨摹作品二十餘卷,除了找我的老師晏少翔幫我指導以外,還請啟功、謝稚柳、徐邦達、楊仁愷、劉九庵、顧廷龍、王蘧常、王季遷、黃胄、馮其庸等專家幫我指導,很多老先生還親自為我題跋,我特別感謝他們對我的肯定和鼓勵,同時感謝遼博多年來對臨摹古畫工作的重視和對我的培養,更感謝我的家庭對我的大力支持!

金桂琴摹 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絹本設色 選自:《故宮清明上河圖長卷》

金桂琴簡要描述遼寧省博物館古書畫臨摹複製技藝的工藝流程如下:

1. 染絹或紙

選取接近原作的仿古絹或紙,將明膠與明礬加水融化,按一定比例調和,根據所摹古畫底色調好顏色,均勻地刷在絹或紙上。顏色要比原作淺一些,達到原作七八成即可,因為還有託紙的襯託與選配。

2. 勾墨線稿

靜下心來,將古畫安放於保護設備當中,透明膠板鋪在古畫上,用毛筆在透明膠板上逐段描寫輪廓,包括款識和印章的位置,然後再傳模在紙或絹上,注意中鋒用筆。毛筆主要使用小葉筋、大小紅毛、大小白雲等。墨,一般用古墨。過稿的時候要保證臨摹的作品與原作畫面的位置、線條、色彩、神似、情調等各方面逼真一致,還要保護原作不受一點汙損。

3. 染墨色、摹款

將原畫中所有需要墨染的部分染足墨色,將款識也用墨摹好。

4. 固色處理

將墨色稿子捲來裝入塑膠袋封好,平放在籠屜上蒸煮20 分鐘取出,這樣會防止跑墨。

5. 著色

暈染顏色的時候要對著原作反覆研究分析,還要反覆試驗摹本的用色、用膠等加工處理問題,不要急於求成,用色要淺,著色次數要多,逐漸追求達到原畫效果。最後觀察調整畫面,缺什麼就加什麼。注意原畫的色調,因為原作經過千百年的洗禮,有的已經破補,甚至揭裱幾次,原來的著色已經脫落或所剩很少,因此,還應本著保持原狀的精神臨摹作品,但不要搞得顏色過於鮮豔。顏料一定要選擇天然石色,尤其是蛤粉,必須經過細微研磨用水漂後才能用。

6. 託畫心

根據畫好的摹本對拖紙進行染色,我覺得這一步很重要,弄不好就會前功盡棄,它不僅是摹畫的基礎,也是摹本的最後定型。託紙需選擇細潤而柔韌的才能經得起多次刷染,厚薄視絹的厚薄而定。選幾種不同深淺的做舊紙試之,選好後最好採用「飛託法」裱褙,可以解決不掉色問題。

7. 鈐印

將按照原畫摹制好的印,按照過稿的時候所標記的位置蓋好,印泥選擇接近原作的顏色。這一步之所以在最後,是因為有很多畫作的印章是裝裱之後蓋在畫作之上的。

另外還應特別注意的是,臨摹古書畫不能把臨摹者自己的技法混入古畫裡面,如在線條方面,馬和之的畫法是柳葉描,就必須在落筆上按照他的方法去畫,一定要忠於原作,絕不能摻雜自己的東西。

金桂琴摹 宋 武宗元《朝元仙仗圖卷》局部 絹本線描

結語

以書畫的傳承和保護為目的進行臨摹複製,中國歷代官方的傳承脈絡似乎並沒有終斷。民國時期成立了「古物陳列所」,並開設國畫研究院,專門臨摹古書畫,對古人的書畫技藝進行研究,張大千、于非闇、黃賓虹等人均曾在其中供職並在摹古方面有很高的造詣。晏少翔作為第一屆研究生,專門從事唐、宋、元古畫的臨摹和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遼寧省博物館聘請了多位當年在古物陳列所摹畫的權威專家,延續了古書畫臨摹複製的古老文脈。時至今日,遼寧省博物館已停止古畫摹制工作,該項目處於瀕危狀態。金桂琴現已是85 歲高齡,從端莊美麗的女孩到滿頭華發的老人,她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雖然如今她依然捨不得放下畫筆,卻怎奈年歲愈長依然沒有尋覓到合適的繼承人。只有不計較得失的專注,才能在世上留下印記。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不會把她忘記,反而也許對她的回憶愈發濃烈,而我們又該如何才能接過她的畫筆,碰觸古人內在的精神,繼續跟另一個宇宙連接對話呢?

(圖文/少白公子)

註:以上圖文節選自講座《少白公子趣說齊白石》 主講人:湯發周

庚子年 【鼠年】記於中國齊白石藝術研究會(上海浦東分會)

相關焦點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分享:樸拙見禪心的齊白石繪畫賞珍
    齊白石 拈花微笑(局部)齊白石創作的佛像題材作品並不拘泥於外在,常常同一形象,有時題作《達摩》,有時題作《無量壽佛》,有時又是伽葉尊者或者某位羅漢。這種無拘無束的做法,與佛家「在心不在相」的主張暗合。此幅繪「拈花微笑」,畫家將釋迦拈花,伽葉微笑合而為一,自拈自觀自笑,更有一種悟後的自得。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分享:齊白石也是一個萌萌噠的吃貨
    近期展出的中國美術館「美在新時代」典藏精品特展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因為此次展覽展出了徐悲鴻、齊白石、吳昌碩、林風眠等中國美術史上舉足輕重的名家作品。齊白石展廳走進齊白石的展廳,我的靈魂為之一振——媽呀!全是吃的!
  • 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分享:為何有人說白石晚年作品是糊塗畫
    齊白石晚年作品《螃蟹》譬如說,我們也能看到一些畫,比如螃蟹,腿兒都四分五裂了,真的螃蟹不可能這樣啊,還有畫的牡丹花,就像在風中搖曳。雖然有人說,這是糊塗畫,但是白石先生自己是怎麼理解的,是不是他自己也知道別人說他畫的是糊塗畫呢?還真有這麼一說。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分享:北京榮寶2020秋拍圓滿收官!
    拍賣現場中國書畫板塊作為本季秋拍的重頭戲,拍前備受各界關注的LOT.313 齊白石《蔬果花鳥冊十開冊頁》是榮寶齋收藏的精品之作,最終以成交價3680萬元的優異表現稱雄全場。值得一提的是,LOT. 301 張大千《瑞士雪景》以724.5萬元成交,表現不凡。
  • 齊白石傳人-湯發周分享:以齊白石為代表的北京榮寶齋秋拍精品
    《現代中國巨匠繪畫》16號,東京出版販売株式會社、東販商事株式會社主辦,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北京)、榮寶齋協辦,1990年。3.《近百年中國書畫精品集·藏品系列》P172,榮寶齋出版社,1994年。4.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分享:李煜的花鳥之夢!
    宋佚名《緙絲富貴長春圖》元佚名 | 《鋪殿花鳥圖》(本文圖片素材源於齊白石傳人書畫網)(圖文/少白公子)註:以上圖文節選自講座《少白公子趣說中國畫事》 主講人:湯發周庚子年 【鼠年】發布於華東齊白石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分享:2021年齊白石首次書畫精品展開展
  • 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談恆信精品拍賣的齊白石後人書畫作品
    此幅畫面簡潔利落,筆墨運用嫻熟,重筆疾書畫出魚背,魚的眼、須、魚鰭則用濃墨點出,整體墨色滋潤,變化豐富,濃淡適宜。齊白石將魚的動態和透明性在紙上高度提煉,用完美的筆墨,寫意的方式表現出來。此幅《益壽有魚》把魚的動態表現的淋漓盡致,又能引人沉思,仿佛是在應和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長沙》:「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 齊白石書畫鑑定專家-湯發周解析北京榮寶拍賣的齊白石書畫作品!
    北京榮寶19秋拍「榮名為寶 · 齊白石書畫作品專題 」 共9件精品,題材涉及人物、花鳥、瓜果、草蟲。齊白石的繪畫生涯是從畫人物開始的。自言:餘數歲學畫人物,三十歲後學畫山水,四十歲後專畫花卉蟲鳥。齊白石年輕時就以畫人物為生,尤其是寫實的美人圖,在當地頗有名氣,當地人都叫他「齊美人。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解味中國書畫夜場京津畫派書畫精品
    《四絕—齊白石詩書畫印精品》,第1頁,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2.《齊白石作品珍藏卷》,第193頁,湖南美術出版社,2010年。《齊白石書畫集》,圖80,人民美術出版社,1986年。2.《齊白石畫集》,圖40,龍華堂(日本),1991年。3.《書畫拍賣集成——齊白石(1995-2004)》,第44頁,湖南美術出版社,2004年。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湯發周詳解北京榮寶齋齊派書畫藝術傳承專場
    齊白石是中國近代國畫大師,以經典的筆墨意趣傳達出中國畫的藝術精神,他開創的齊派藝術被後繼者們不斷發揚光大,傳承近百年,成為我國畫壇中重要的藝術財富。此次「齊派傳承藝術」專場為廣大藏家徵集到了胡絜青、婁師白、許麟廬、李苦禪、李可染、陳大羽、齊良遲、齊良已、齊良末、齊良芷、齊秉正、齊秉聲、吳瑞臻等齊派藝術家的優秀書畫作品,屆時期待諸位藏友競得心儀之作。
  • 少白書畫丨少白湯發周、齊白石再傳弟子楷書版文天祥《正氣歌...
    收藏必升值 ·齊白石再傳弟子湯發周老師最新作品《正氣歌》(作品選自:齊白石傳人書畫網)一身正氣如其人其詩,那麼,今天就有請齊白石再傳弟子、時任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老師重新書寫一次文天祥《正氣歌》?正氣正能量十足!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湯發周分享嘉德書畫秋拍中的齊白石嘉作雅賞!
    白石老人墨跡歷來為各界藏家所寶愛,中國嘉德2020秋拍「中國近現代書畫」專場中,集納了不少齊白石嘉作,筆墨精妙,意趣盎然,今擇部分精品請各界朋友雅賞。>Lot 547 齊白石 群蝦 立軸 水墨紙本139 × 35 cm估價: 1,600,000-1,800,000 人民幣齊白石作品《蝦》 收錄於:北京畫院藏齊白石精品集(套裝共16卷本)《北京畫院藏齊白石精品集
  • 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詳解齊白石靠什麼從默默無聞到名譽天下
    在她的悉心照顧下,齊白石的病慢慢好了。同時周太君非常重視齊白石的教育,除了日常的諄諄誘導外,她主動與齊爺爺商量讓孩子上私塾,生活上看到齊白石愛畫畫,不但沒有阻止,而是更加鼓勵兒子。早年媽媽愛的滋養下,齊白石在同齡人當中展現出滿滿的自信心和創造力。而齊爺爺齊萬秉可以說是齊白石的知識啟蒙老師。
  • 齊白石書畫院-湯發周分享「大匠之門-齊白石」專題作品賞析來啦!
    保利山東第四屆拍賣會「經典——中國近現代書畫」專場中「大匠之門——齊白石」專題,匯集白石老人各時期精品六件,涉及芋魁、枇杷、荔枝、蝦蟹、山水等題材,精彩紛呈。收錄於:齊白石全集《齊白石全集》裡記載了在1909年,齊白石受友人郭葆生之約赴廣西欽州,途中在上海大約逗留了兩個月,其間遊園觀畫,尋書訪友,並品嘗到當地特有的白沙枇杷。白沙枇杷香甜的汁液、滑嫩的果肉給白石老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經過白沙路,人世無枇杷。」他在晚年回憶起當年的種種經歷時,枇杷時常勾起他對江南的留戀。
  • 齊白石書畫院-湯發周揭秘:為什麼大多數中國人都喜歡齊白石的畫
    為什麼大多數中國人都喜歡齊白石的畫?就這個問題,請教了一位畫家朋友。以下是我和他對話。問:為什麼大多數中國人都喜歡齊白石的畫答:因為他IP打的好呀(笑)。從歷史地位來看,齊白石是毛主席的是同鄉。在吸收到了齊白石的精髓之後,能變出自己的「法」,有自己的東西。就藝術成就來說,他是開拓者。的確是有真本事的。目前畫花鳥畫的人,很多的都是從齊白石的脈 絡理出來的。齊白石變法變得非常好——紅花墨葉、工筆草蟲、工筆與寫意的結合。特別是晚年的藝術成就,要比他早期、中期更高。尤其是他最後的幾幅作品——墨葡萄、牡丹、葫蘆,都很了不起。
  • 中國齊白石藝術研究會-湯發周分享:書畫宣紙常見尺寸及裱後尺寸表
    世上曾有齊白石,餘墨猶存人世間。 要問餘墨哪裡買?上海松江大學城! 鬥方:指一或二尺見方的書畫或詩幅頁。尺幅較小,一般指25—50釐米見方的書畫作品。
  • 齊白石書畫鑑定專家-少白湯發周詳解為何白石被人稱作「齊美人」
    喜歡齊白石書畫的朋友都知道,齊白石先生的人物畫是很有名的,但是我們現在看到《齊白石全集》裡人物畫佔的總量並不是很大。齊白石作品《抱琴仕女圖》 收錄於:齊白石全集《齊白石全集》記載了其實最初在民間,白石先生以畫美人著稱,人送綽號「齊美人」。當年,白石先生畫的美人是按照清代改琦、費丹旭的「改費」一路畫的。具體技法是「三白法」,額頭是白的、鼻梁是白的、下巴是白的,小眼睛、小嘴唇,這是清代的美人畫法。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解味王闓運與齊白石的師生交誼
    書中齊白石自陳到,光緒二十五年(1899)正月,張仲颺介紹齊白石去拜見了王湘綺先生,此次齊白石便帶了詩文、字畫、印章,請先生評閱。湘綺先生說:「你畫的畫,刻的印章,又是一個寄禪黃先生哪!」《自述》中齊白石覺得湘公名聲很大,一般趨勢好名的人,都想列入門牆,遞上一個門生帖子,就算做王門弟子,在人前賣弄賣弄,覺得很光彩了。
  • 齊白石工蟲技法嫡系真傳弟子、當今齊派工筆草蟲第一人-湯發周畫展...
    世上曾有齊白石,餘墨猶存人世間。要問餘墨哪裡賞,上海松江大學城! 現為中國齊白石紀念館特邀畫師, 齊白石美術館終生籤約藝術家,上海齊白石研究會會長,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齊白石藝術基金投資人,齊白石品牌聯盟秘書長,齊白石書畫藝術研究院首席戰略官,齊白石書畫大數據鑑定專家,遼寧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少林禪拳書畫院副院長,風水周易研修院特邀畫師,齊白石傳人書畫社社長,河南齊白石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創辦人,華中地區河南區域齊派創新繪畫藝術培訓基地總監,中國建設報河南記者站記者,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談:多個重要私人珍藏的書畫亮相啦
    中國嘉德香港將於12月14至18日,推出中國書畫特設拍賣,當中不乏多個重要私人珍藏,合共180件書畫更將全部以無底價的形式呈現,同好者萬勿錯過。今季將呈現其所藏多年之佳作,包括出版於《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國書畫》的溥儒《秋山斜照》,及黃胄六十年代表現少數民族風貌的《豐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