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熟人社會,為什麼我們更容易遇到「陌生人的善意」?

2020-12-26 澎湃新聞

相比熟人社會,為什麼我們更容易遇到「陌生人的善意」?

2020-10-24 1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維舟 維舟

某人的柯基犬在家門口丟了,他急得一夜未眠。次日列印了尋狗啟示到附近的布告欄去貼,但被一個老婆婆兇巴巴地阻攔,問她有沒見過那條小狗,婆婆很不耐煩地說:「沒見過沒見過,這不讓貼。」調了附近監控和鄰居的行車記錄儀,發現是有一個男的抱著小狗進了家屬院。趕緊去家屬院,又被門衛大叔攔住,死活不讓進,說也沒見過什麼狗。還好他媽認識這個門衛的兒子,打電話說了聲,才讓進去了。

最後狗是找到了,中間有五六個人都說沒見過,但監控錄像證明其實他們都見過:不讓貼尋狗啟事的老婆婆當時就眼看著小狗走丟;把小狗從家裡叫出來的女人謊稱自己沒見過狗;抱走柯基犬的男人直到主人找上門仍然矢口否認,直到出示監控證據才承認,只是他又大意,導致狗子反被偷;而說「樓棟不能養狗」來拒絕事主探問的,最終證明就是剪掉繩子偷走小狗的人;只有一個孩子坦誠說自己見過。

很多人看完這個故事後,都說感覺渾身起了雞皮疙瘩。的確,如果把狗替換成一個孩子,這就是一個恐怖推理故事了——甚至不用替換成孩子,也已足夠恐怖了。在這裡展現出來的,是一種「全員冷漠」的社會形態,即便人們都知道一點真相,但第一反應都是拒絕提供任何線索和幫助,甚至有意無意中幫嫌疑人保守秘密。可以說,對犯罪者而言,簡直沒有比這更理想的社會了。

當然,這只是網絡論壇裡所講述的一件事,真實性難以確證;但關鍵之處不在這裡,因為數千條評論中幾乎壓倒多數都印證了這絕非偶然:很多人感嘆「荒誕又現實」,有些人更以自己相似的經歷參照,而更多人則察覺出這其中所隱藏的「冷漠」與「人心叵測」是我們這個社會中具有普遍性的現象。事實上,像這樣的故事之所以令人一陣毛骨悚然的寒意,是因為我們都深知它在現實中完全是有可能發生的。

王小波在小說《尋找無雙》中其實早就講過類似的故事:王仙客回到長安宣陽坊,尋找自己的未婚妻無雙,但發現多年前居住過的無雙家已經被封,而所有鄰居都矢口否認這裡住過無雙一家。儘管王仙客在這裡住過多年,也清楚地記得事實如何,但鄰居們卻就是不承認,相反說原址是尼姑庵或道觀,種種虛假的說辭不一,眾口一詞告訴王仙客:你的記憶錯了。當王仙客仍不放棄時,他又被罵為前來惹是生非的「奸黨」。對宣陽坊的王安老爹來說,坊裡每家的底細都一目了然,「但是現在多了一個王仙客,來找一個不存在的無雙,這件事叫人一想都覺得麻煩」。

王小波犀利地洞察到了我們這個社會的病灶:「怕麻煩」三字就是「全員冷漠」背後的基本社會心理。與其說這些人罔顧事實、撒謊成性,不如說是「怕事」,因而他們不是面對真相,而是首先在意「這真相是否會給我帶來麻煩」,這樣,人們遇到問題的第一反應就是推卸責任,避免牽扯,免得惹事上身,所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向來是很多中國人明哲保身的處世之道。

人們為什麼會這樣冷漠?有一種觀點認為,這是因為現代化讓住在城市小區裡的人都原子化了(一如項飆說的「附近」的消失),如果在鄉下,大家都彼此認識,隨便喊一嗓子都會有人來主動幫忙的。但這麼說就忽略了一點:其實你在現代化的大城市裡反倒更容易遇到「陌生人的善意」,而越是在熟人社會裡才越是罕見。

像這種「怕麻煩」的心態,其實更多是傳統社會的產物。就像我曾說過的,人與人之間一向缺乏連帶感,甚至可以問:一方面,人們在自己親族、熟人的圈子內關係極為緊密;而另一面,他們對超出這個圈子的任何人都難以共情。

在尋狗的這個故事裡,也可以看到這樣的心態:像那個門衛大叔,如果不是因為曲裡拐彎地還沾點關係,恐怕就算狗主人找到崩潰也不會吐露半個字,允許他進家屬院找狗。換言之,這些人的共情能力很低,你再焦慮,他們卻毫無感覺,反倒覺得你這樣帶來了麻煩,除非礙於關係才肯幫忙。

這樣,萬一遇到什麼事,如果你沒點關係,那就處處遇阻,寸步難行。說到底,這些人關心的只是與自己「有關係」的小世界,小世界內部往往倒是互幫互助關係融洽,但不屬於其中的任何他人的死活都與自己無關,他們可以用任何理由來把你打發走。

這不是沒有共情,而是「有選擇地共情」:人們只和自己有關係、有利益交集的人共情,且關係越緊密,共情越強——別看有些人對陌生人的處境無動於衷,但他為了自己兒子說不定願意上刀山下火海。也正因此,如今那種隨隨便便就可以犧牲別人來成全自己、踩著別人往上爬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叢林社會的現狀並不是偶然的,對這些人來說,為什麼不呢?難道你慈悲為懷,別人就不這麼對待你了嗎?

越是散沙化的傳統熟人社會中,這樣的現象越是常見,但平心而論,很多人之所以習慣性地訴諸於冷漠,也是因為曾經吃過虧。2006年南京的彭宇案之所以激起社會譁然,就是因為這觸及到了全社會的痛處:好心攙扶老人反被訛,以後誰還敢做好事?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訛人的老人與其說是壞,不如說也是基於那個對陌生人缺乏共情的熟人社會邏輯:如果不是你肇事,你為什麼幫忙?換言之,這個邏輯無法理解陌生人的善意。

乍看來,這似乎是令人絕望的:習慣性地不共情既是因為舊有的社會文化基底,又是因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現實中像彭宇案這樣的事讓無數人寒了心,其結果,卻又形成惡性循環,有可能造成一種「人人反感冷漠,卻又人人冷漠」的奇怪狀態。

這樣的怪圈可以打破嗎?我相信,它很可能正在被打破的進程中。因為隨著原先那種熟人社會的解體,每個獨立出來的個體才能逐漸在社會互動中學會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他人,同時更能理解並接受陌生人的善意。很多時候,那其實並不麻煩,真正麻煩的是我們如何破除那種強大傳統心態所遺留下來的詛咒。

原標題:《全員冷漠》

關鍵詞 >> 陌生人的善意,熟人社會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小丑》中的人生哲理:請用善意對待陌生人和這個世界
    濃縮的一部電影,放大看就是整個社會的影子,我們對《小丑》的反思和理解,將會幫助我們理解這個世界,學會如何與這個世界交流,與陌生人交流。 我們看到了亞瑟在剛開始的時候一直都是以善意對待世界,他雖然每天會受到一些陌生人的欺負和打壓,但是他從來沒有打回去,也沒有失去對這個世界的希望。他一直相信他媽媽說的話,微笑的面對世界,用善意對待這個世界。
  • 你感受過陌生人的善意嗎?
    我第一次感受到陌生人的善意是來自理髮店,洗頭小哥幫我洗手,那種感覺深得我心。畢竟從小到大,還沒有男生幫我洗過頭髮,那種感覺很奇妙,原來別人幫忙洗頭是這麼舒服呢。雖然和洗頭小哥素昧平生,但此時此刻能感受得到他們的善意。無獨有偶,當我和朋友去龍江哈爾濱滑雪時,在穿滑雪鞋就遇到了技術難題。就在這時候,大廳一位非常高大帥氣的服務員過來幫我穿鞋,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不得不說非常地感動了。
  • 陌生人社交不再只是一門荷爾蒙生意 | 超級觀點
    我們常說陌生人社交是剛需,那麼在疫情之下,這一「剛性」需求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疫情下的社交剛需變化 一、疫情是熟人關係強化的窗口 人們往往在災難發生的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親密關係的安危。重大社會熱點事件下,相對於完全去中心化的陌生人社交關係而言,群組產品有天然的優勢。 群組更具中心性,它本身就是一種態度、一種表述,甚至可以被處理為一組關鍵詞,從而更容易成為被搜索和被捕獲的中心,更容易吸引持有鮮明立場的人。 群組可以快速傳播信息。多對多的傳播效率遠不是一對一可比的。
  • 謝謝你們在異國分享給我的善意——致遇見的陌生人
    。後來我們時常在Twitter聊聊天,我也沒有遇到什麼問題,一切都很順利,直到3個月後的聖誕假期,。我從沒想過會在這樣的情況下得到Charlotte的幫助。事情已經過去一年多,Charlotte的名片仍然放在錢包裡,它就像是一個「紀念品」,時刻提醒我:永遠不要忘記這些善良的「陌生人」,也永遠不要吝嗇給陌生人分享你的善意。
  • 在熟人和陌生人面前,狀態差距最大的星座,你們敢承認嗎?
    其實我們不得不承認,每一個人在說熟人跟陌生人面前,其實或多或少都會有差距。有的人是不折不扣的外冷內熱,但是還有的人卻是恰恰相反。他們雖然表面看起來冷冰冰,但也有炙熱的一面。一起看看十二星座當中,在熟人和陌生人面前,差距最大的星座都有哪一些吧。
  • 一顆糖幾乎全班淪陷:原來,孩子比想像中更容易受騙!
    測試結果令人哭笑不得,卻也暴露出大多數孩子的安全意識:在誘惑面前,孩子遠比我們想像中更容易受騙!警方人員問她:「你為什麼喜歡他?」「因為他會教我畫畫,他對我好。」如果不是母親報警,如果不是警察追查,外人根本就不會知道,孩子身邊站的是一個「披著羊皮的狼」。而這個涉世未深的孩子,或許真的沉浸在李某編織的「幸福網兜」裡。這,就是熟人作案的可怕!
  • 銀華國際:這個世界總是不乏來自陌生人的善意
    銀華國際說到,比如給過生日的外賣小哥點一塊生日蛋糕,為被攔在公共場合外的高齡老人遞上一副新的口罩,給在偏遠地區上學的孩子們帶去溫暖,幫助囊中羞澀的求學者圓大學之夢……很多時刻,我們既是善意的接受者,也是善意的傳播者,那些看似是舉手之勞的「小事」,其實都是生命中的「微光」,給他人帶來希望和溫暖。在失意的時候有沒有人用小小的舉動溫暖過你?
  • 理財學習之做生意先把熟人剔除!
    常言道「多個朋友多條路」出門在外,沒有親人在身邊朋友就是我們最大的依靠。處理好人際關係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情,但一定要切記做生意跟我們日常生活交朋友可不一樣!今天百達財財財富的小編就來講一講理財學習之做生意先把熟人剔除!
  • 為什麼有些人不喜歡幫熟人的忙,卻願意幫陌生人或不太熟的人的忙
    幫熟人的忙,往往會勞神傷心,費力不落好,自討苦吃,徒增煩惱。俗話說,升米恩,鬥米仇。很多情況下,熟人的忙,不好幫。要臉要強的人,輕易不會找人幫忙。我挺好說話,能幫的儘量幫,幫來幫去的過了幾十年,還真是覺得熟人的忙不好幫,也為此傷過不少心。幫熟人的忙,辦成了,大多數熟人,尤其是親戚和朋友,往往會覺得應當應份,並不領情;辦不成,往往會落埋怨,傷感情。
  • 怎麼和陌生人聊天,才不會尷尬?
    我們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和熟人在一起,但熟人大都從陌生人發展而來。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會遇見陌生人;但對很多人來說,和陌生人交談是一件很尷尬的事,不知道聊什麼,也害怕下一秒就會冷場。怎麼和陌生人聊天才不尷尬呢?今天就分享4點小技巧: 首先,見面之前,可以先做調查。一個陌生人在我們面前出現,通常分兩種:有準備有目的的,以及無準備漫無目的的。如果是有準備的見面,我們就需要事先做好調查。
  • 相比新手買二手車,為什麼老司機更容易買到有問題的二手車?
    其實說實話,相比新手買二手車,很多時候,老司機反而更容易買到有問題的二手車,是不是覺得很奇怪?今天咱們就聊聊買二手車時,為什麼老司機比新手更容易買到問題車?其實主要原因有下面這3個:原因一:老司機盲目自信相比新手司機,很多老司機認為自己懂車,所以在買二手車的時候,往往更願意自己去談、去看。
  • 陌生人社交:探探、soul產品分析報告
    然而,熟人社交已經無法滿足年輕人日益增長的社交需求,於是陌生人社交平臺在90後及00後群體中悄然盛行。本篇文章中,作者就對探探、soul這兩款產品進行了分析。 由此體現在商業變現上,陌生人社交也存在一定的潛力。 3)傳統觀念 相比國外開放的社交環境,大部分中國人在公共場合中對於陌生人有較強的戒備心,自我表現的意願較弱,主動性不強。 3.
  • 為什麼相比其他社交軟體,我長期看好Soul App
    在Soul APP裡,我體會到了成為一個鍵盤俠的快樂;我發現所謂的海王,不過是別人魚塘裡的魚兒;我也看到最奇葩的故事都在我們身邊,每一個平凡的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一、為什麼社交APP那麼難做,因為人性太複雜Soul是陌生人社交App,相較於陌陌、探探、積目等看臉App,Soul更注重靈魂社交。我們先來聊聊為什麼我們會需要陌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的對立面就是熟人社交。
  • 老話「賺熟人錢,吃生人飯」什麼意思,看後真長見識!
    作為商人,他們精明得很,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只要發現有利可圖,就抓住機會。所以人們流傳一句俗語:「賺熟人錢,吃生人飯」。從字面上講就是,做生意善於賺身邊熟人的錢,但是卻靠陌生人來吃飯。這句話讓很多人困惑,賺熟人的錢很好理解,但是為什麼又要靠陌生人吃飯呢?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兩句話的含義。
  • 「那些來自陌生人的善意,這也太暖心了啊!」人生在世,還是要向前看
    「那些來自陌生人的善意,這也太暖心了啊!」
  • 為什麼我們會害怕未知的東西?我們的恐懼來自哪裡?
    恐懼害怕,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即使是再偉大的人,他們也都有恐懼的那一刻,只不過有些人選擇了面對,而有些人選擇了躲避,成了他們一生的陰影。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有些人家的孩子他們害怕陌生人,一旦見到陌生人就會搓著兩隻無處安放不知所措的小手躲在父母的身後或者跑開,換來的是人們的鬨笑。
  • 面對人性和社會的陰暗面,我們在孩子面前,需要裝善良嗎
    我覺得,孩子也是社會的一份子,社會不會因為孩子是孩子,而對他永遠充滿善意。對於人性和社會的陰暗面,我覺得不需要刻意告訴孩子,也不需要刻意隱瞞孩子。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要告訴孩子基本的防範知識。孩子是社會的弱勢群體,那些基於孩子是孩子的傷害,從來都沒有缺席過。
  • 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在車上,有談笑風生的朋友,有彬彬有禮的熟人,有面紅耳赤的爭論,有溫暖知心的關懷,有人在中途彼此互說再見,也有人和我們相伴一生,但更多的人,只是萍水相逢,一轉身,就再也不見。《夏日綠皮車》中,有真實的你,我,他。在狹窄的過道中,小秦定定地倚著車窗,窗外的風景交疊變換,那是別人的世界。車內喧譁四起,有個大媽正在炫耀孫女的成績,以及自己給出的萬元紅包。
  • 別和陌生人說話,其實這樣的熟人,對孩子來說更可怕
    根據統計,在100例性侵案中,絕大多數都是熟人做的。一位外國的獄警談到如何讓孩子避免性侵時,獄警說他們那裡強姦犯是被單獨關起來的,因為其他犯人也不喜歡和他們在一起。我們經常教育孩子說遠離陌生人,卻忘記了更危險人潛藏在孩子們的身邊。他們總是以一副關心孩子,熱心無私的樣子出現,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這就讓家長們放鬆了警惕,給了他們對孩子下手的機會。有個女孩回憶自己小時候,母親教育自己的樣子。她說,以前我媽告訴我單獨在家的時候誰先也不給開門,就算是男親戚也不行!
  • 瘋狂的陌陌,能否在陌生人社交領域笑傲江湖?
    陌陌可以說是陌生人社交江湖中的元老級人物,但即便是元老,還是有遇到瓶頸的時候。近日,陌陌內部再次孵化了一款社交產品,名為「咔咔」,而這款產品主打熟人及半熟人社交,這是陌陌首次嘗試熟人社交,也是今年陌陌推出的第六款社交產品。 從陌生到熟人,陌陌能打通限制「修為」的「任督二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