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月(七月)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節日】

2021-02-17 之江聽潮

中國的傳統節日內容非常的豐富多樣,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國的傳統節日,無疑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裡,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七月蘭花清香溢,又稱蘭月。指農曆的七月,因許多品種的蘭花在七月吐芳,馨香無比故得名。七月另有巧月、瓜月、蘭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孟秋、初秋等美名。

蘭月解說:就是農曆七月,農曆一年第七個月份(如果之前沒有閏月),在中國是夏季最炎熱的時候,孟秋,蘭月,建申之月(猴月),律中夷則。民間俗稱鬼月,傳說這個月鬼門打開,到七月二十九的時候又重新關上。(這個民間俗稱鬼月,有需考證,之所以成為鬼月就是農曆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在一些陰陽術士的渲染下成為鬼月。)農曆七月在古代是一個很美好的月份,它代表著希望與開始。七月七日的乞巧節,就是青年男女相親、相識、有緣在一起的節日。農曆七月也是秋天的開始,預示著收穫,與更新。另外七月十五中元節,古代中元節就是「孝老節」,這個月份客居在外的人,都要以祭奠先人的方式,來寄託自己的思鄉念祖之情。一年十二個月,正月為十二月之首。農曆七月正好是下半年的開始,農曆七月十五和正月十五的含義差不多,都是為了團聚,釋放懷念。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農曆7月 傳統節日都有哪些吧。

農曆七月
  1、七月初一:祭祀海神。
  2、七月初七:習稱七夕、七月七、乞巧節。
  3、七月十五:是地官舜的誕辰,佛教的盂蘭盆節,有盂蘭盆會傳世,儒家俗稱鬼節,道教稱中元節。
  4、七月十八:道教中西王母誕辰。
  5、七月二十:棉花生日。
  6、七月二十三:諸葛武侯誕辰。
  7、七月三十:佛教中地藏王菩薩誕辰(地藏節)。


中國第一部詩集《詩經》中說:「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詳見《詩經.豳風.七月》)對「七月流火」一詞,很多年以來國人常常望文生義,理解為非常炎熱,因為是「流火」嘛,再說現在我們都是使用西曆(公曆)計時,屬於太陽曆,而西曆7月自然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是三伏天氣,酷暑難耐,難怪大家誤讀了這麼多年。

而真實情形並非如此,中國過去是使用自己的農曆計時,屬於太陰曆;農曆七月比西曆7月至少晚了一個多月,即三四十天,此刻夏季三伏天已經過去,時令漸入初秋,天氣不再炎熱,轉為陰涼料峭,寒氣逼人。所以「七月流火」的意思,並非指火一般熱,而是指天剛擦黑時分,大火星西行,天氣轉涼。「火」是星名,心宿之亮星,也叫「大火」;「流」是向下的意思。

中國的古人就把七月當做祭祀先人的時候,七月半成了迎接亡故先人回家的日子,「探亡人」、「燒陰香」,一般是在七月十五之前把他們請回來,七月三十之前再把他們送回去。七月半即中元節,既是一年當中道家「三元」(上元、中元、下元)的中間之日,又是一年當中三大「祭祖節」(清明、中元、除夕)的中間之日,都是其中最重要、最有名、最隆重的一天。而七月半祭祖節的確定與流行,更加重了農曆七月的「陰氣」。

民間的祭祖活動一般在七月十五之前進行,並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某些地區通過一定儀式,夜晚接祖先靈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飯,直到送回為止。送回時,燒紙錢衣物,稱燒「包衣」,或佛門或道教的超度法事。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區,中元節是比清明節更重要的祭祖日。

相關文章:

節日丨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佛教究竟是什麼?你會拜佛嗎?農曆八月的節氣節日

中元節|聽「鬼」話 看「鬼」戲  ,蕭紹人怎麼對付這個鬼節?

立秋|秋老虎猖狂到幾時

三伏|出梅入伏 趴著別動        【節氣】

相關焦點

  • 傳統文化節日:中國的中元節,有哪些文化習俗
    在新疆幾十年,我感覺人們對各種節日較為淡薄,特別是對中國傳統節日,除了較大的傳統節日外,一些延續幾千年的歷史傳統節日,當地幾乎都不會舉辦什麼活動,我想後世對文化傳承這個概念還是很模糊,需要學校和當地文化部門,還是要重視和加強中國各種傳統節日的學習和宣傳。
  • 日本傳統節日有哪些?日本節日大全
    日本的成人節源於中國古代的成人儀禮,而日本古代的成人儀禮受到過中國「冠禮」的影響,所謂「冠禮」,指男子成年時舉行的一種加冠的禮儀。從加冠這天起,冠者便被社會承認為已經成年。 日本政府1999年底宣布從2000年開始,把成人節的日期改為每年1月第二周的星期一為成人節。過節的是在這一年進入20歲的年輕人。
  •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知多少
    傳統節日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自2008年起,國家法定節假日中,新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
  • 中國傳統節日一個都不能少——七月半中元節
    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鬼節、地官節,日期為夏曆七月十五(北方七月十五日,華南地區七月十四日)。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一、起源之說中元節的源頭,應與中國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關。據說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賜福。
  • 在廣昌,有一個節日叫:七月節
    七月節即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大節我們廣昌人習慣稱為「七月節」這個節日首先讓人想到的是黃餈(鹼餈)七月節特有的傳統美食中  文  名:中元節別  稱:鬼節、七月半、盂蘭盆節節日時間:農曆七月十四日、七月十五日節日起源:祭祀節日意義:敬祖節日習俗:放河燈、祭祖、祀亡魂、焚紙錠等
  • 中國的傳統節日與習俗
    中國的傳統農曆節日主要有:(1)農曆正月初一:春節;(2)正月十五:元宵節;(3)二月初二:龍抬頭;(4)清明前一天:寒食節;(5)清明節;(6)三月初三:上巳節;(7)五月初五:端午節;(8)七月初七:七夕節;(9)七月十五:中元節;(10)八月十五:中秋節;(11)九月初九重陽節;(12)
  • 中國傳統節日及習俗
    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全國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的差異,各地節日活動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禮俗主題。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2006年5月20日,中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是什麼?
    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和除夕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傳承的國家,在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其中和祭祖有關的節日就有不少,這四大傳統祭祖節日正好春夏秋冬每季一個
  • 傳統節日-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
    中元節又稱「七月節或盂蘭盆會」,為三大鬼節之一。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根據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
  • 乞巧節是幾月幾日農曆 七夕乞巧節過後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乞巧,中國歲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節的時間具體是幾月幾日呢?在中國乞巧節過後是哪個傳統節日呢?乞巧節是幾月幾日農曆  農曆七月初七  農曆七月七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
  •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文化習俗?堅持這些文化特色的意義與價值何在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文化習俗?堅持這些文化特色的意義與價值何在我是大夫覺成,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歡迎關注。01覺成觀點堅持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元素,意義與價值在於:一是可以增加民族認同感,加強民族凝聚力。二是可以增加國人的民族自信心,提升民族自豪感。三是可以增強國家的文化軟實力,提升國際地位。
  • 中國傳統節日與古詩詞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瑰寶
  • 傳統節日綜述
    中國是世界上傳統節日最多的國家,節日、節令形成了東方式豐富多彩的時令節日體系。這個國家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傳統節日除了共同都過的一致部分,還有各地區各民族自已特有的節日。中國究竟有多少個節日,恐怕是個難以搞清楚的問題,不同的節日會有不同的民俗活動,反映特定的生活方式、心理特徵、審美情趣和價值觀念,傳承了千秋萬代,已經形成中華民族相互認同的文化符號和精神家園。
  •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是幾月幾日?農曆新年的節日起源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的基本簡介中文名 春節英文名 Spring Festival別稱 新春節日時間農曆正月初一節日類型 傳統節日流行地區 中國,東亞、東南亞等其他華人華僑聚集地 節日起源 舜繼天子位,帶領部下人員祭拜天地節日活動 掃塵、守歲、拜年
  • 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都有哪些習俗?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擁有很悠久的歷史,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還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就讓我們來看看重陽節都有哪些習俗吧。登高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就有提到過登高: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古人對山嶽有一定的崇拜心理,古時就有登山祈福的說法,那時候大家比較信天上的神仙,認為登上山會離神仙近一點。雖然現在大家已經不再拜天祈福了,但是在許多地方仍有登高的習俗。
  • 德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德國的新年習俗與中國春節十分相似。12月31日午夜,絢爛的焰火照亮夜空,有如中國的大年除夕,就連放焰火傳統的由來也與中國「年」的故事如出一轍。相傳,日耳曼人認為,邪惡的鬼神會在12月31日出來作惡。為驅趕它們,日耳曼人會將燃燒的木車輪滾入山谷。此外,人們還用花盆、搖鈴等製造噪音驅鬼,後來又加上敲鼓和吹號,獵人也可在當晚鳴槍作響。漸漸,放焰火驅鬼成為德國新年的傳統。
  • 【傳統節日】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日,2014年8月12日)
    清代文人王凱泰的詩《中元節有感》便描寫了福建一帶過中元節的習俗。  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地官生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  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水官生日,是為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  相傳七月地獄大門開放一個月,所有的無主孤魂全從陰間出來,到陽間接受人民的供養,因此各地方都紛紛在這一個月舉行「普度」布施的祭祀儀式。
  • 日本五大傳統節日有哪些?
    日本和中國一樣,一年當中有很多傳統節日,每當過節的時候男女老少都會用不同的方式來慶祝,如果你來日本的話,一定要體驗一下濃鬱的日本文化氣息,今天給大家推薦幾個傳統節日
  • 【十二月有哪些重要的節日】2020年最後一個月都有哪些節日?
    關於【十二月有哪些重要的節日】2020年最後一個月都有哪些節日?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十二月有哪些重要的節日】2020年最後一個月都有哪些節日?
  • 七夕節乃是中國傳統節日,是什麼時候被大家認為是情人節的
    2019年的七夕情人節正好是公曆8月7日,七夕節是農曆的七月七日,俗稱七夕。七夕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一、七夕節的習俗七夕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晚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