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綜述

2020-12-27 一鳴驚人愛麗人

中國是世界上傳統節日最多的國家,節日、節令形成了東方式豐富多彩的時令節日體系。這個國家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傳統節日除了共同都過的一致部分,還有各地區各民族自已特有的節日。中國究竟有多少個節日,恐怕是個難以搞清楚的問題,不同的節日會有不同的民俗活動,反映特定的生活方式、心理特徵、審美情趣和價值觀念,傳承了千秋萬代,已經形成中華民族相互認同的文化符號和精神家園。

在我家鄉山西,聽老人們說「四大節,八小節,二十四個毛毛節」,長大後才明白,中國傳統節日從起源、發展到形成全社會持久穩固風俗的歷史長河中,層累地沉澱著中華民族的高度智慧和高超文化技藝,反映出我們這個民族抗爭一切災難的頑強信念和生生不息創造、開拓人類生活的追求精神。這是傳統節日風俗文化的精髓所在,傳承弘揚節日風俗文化的主要內容。

四大節:

春節——夏節(端午)——秋節(中秋)——冬節(冬至)

八小節:

元宵節——龍抬頭節——清明節——五穀節(六月初六)——中元節(七月十五)——重陽節(九月九)——寒衣節(十月初一)——臘八節(十二月初八)

二十四個毛毛節:

立春節迎春節(正月初一至初三)——祭祖節(正月初二)——送窮節(正月初五)——人節(正月初七)——十君節(正月初十)——添倉節(正月二十)——青龍節(正月二十一)——祭星節(正月二十八)——太陽節(二月初一)——寒食節(清明前一日)——上巳節(三月初三)——財神節(三月十五)——關老爺節(五月十三)——天貺節(六月初六)——觀音節(六月十九)——七巧節(七月初七)——灶君節(八月初三)——聖賢節(八月二十七,孔子生日)——報信節(臘月初一)——避瘟節(臘月初五)——送神節(臘月二十三)——交年節(臘月二十四)——除夕節(臘月三十,小年為二十九)。

待續……

相關焦點

  • 清明節裡談傳統節日——傳統節日的凋零與西方節日的盛行
    如今像春節這種中國傳統節日日漸凋零,越來越沒有節日的氛圍,除了多了幾天假期,再也沒有其他東西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傳統習俗沒有很好的傳承下來,尤其是在近幾年流逝特別嚴重,除了年紀大的還知道一些,年輕人已經基本不知道了,更別說去遵守了!沒有了傳統習俗支撐的傳統節日,就像被剔乾淨的雞架一樣,只剩下一個空架子,索然無味了!這也是傳統節日不受年輕人待見的原因之一!
  • 傳統節日--春節
    這一講前面的導言部分介紹了中國有哪些節日,然後引入四大傳統節日,最後拓展了農曆和陰陽曆,以及農曆的正月、臘月、冬月的叫法。
  • 中國的傳統節日與習俗
    中國的傳統農曆節日主要有:(1)農曆正月初一:春節;(2)正月十五:元宵節;(3)二月初二:龍抬頭;(4)清明前一天:寒食節;(5)清明節;(6)三月初三:上巳節;(7)五月初五:端午節;(8)七月初七:七夕節;(9)七月十五:中元節;(10)八月十五:中秋節;(11)九月初九重陽節;(12)
  • 中國傳統節日及習俗
    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 中國人為什麼過不動傳統節日了?我們當反思什麼?【洋節vs傳統節日】
    人們刪繁就簡,留下了春節必須回鄉顧親的傳統;人們禮尚往來,留下了過節親友間相互走訪的習俗。 其實從這個角度看,並不是我們「忘了本」丟了傳統節日的習俗,而是,我們更好的讓傳統節日最本質的,關於忠孝節義,講信修睦這樣的文化內涵,在現代生活的節奏裡更單純的適應和保留。
  • 中國節日新文創 讓節日裡的傳統文化基因「活起來」
    清華大學文創院執行院長胡鈺在21日舉辦的中國節日創意大賽主題發布會上談到,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當代中國,我們可以從中國節日裡找到紓解焦慮的方子,找到身份認同的引子,找到聯絡世界的路子。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傳統節日凝結著我國廣大民眾的文化血脈和精神情感。
  • 德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12月31日午夜,絢爛的焰火照亮夜空,有如中國的大年除夕,就連放焰火傳統的由來也與中國「年」的故事如出一轍。相傳,日耳曼人認為,邪惡的鬼神會在12月31日出來作惡。為驅趕它們,日耳曼人會將燃燒的木車輪滾入山谷。此外,人們還用花盆、搖鈴等製造噪音驅鬼,後來又加上敲鼓和吹號,獵人也可在當晚鳴槍作響。漸漸,放焰火驅鬼成為德國新年的傳統。
  • 吃粽子是什麼傳統節日 節日和粽子簡單介紹
    吃粽子是什麼傳統節日 節日和粽子簡單介紹時間:2020-12-11 23: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吃粽子是什麼傳統節日 節日和粽子簡單介紹 1、是端午節。 2、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祈福闢邪的節日。
  • 日本傳統節日有哪些?日本節日大全
    日本的節日主要包含國家節日和民間傳統節日。日本的法定節日一共包含15個,分別是元旦、成人節、建國紀念日、春分日、紹和紀念日、憲法紀念日、綠色節、兒童節、海的日、敬老日、秋分日、體育節、文化節、勤勞感謝日以及天皇誕生日。
  • 感悟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
    它以一種潛移默化的形式,來展示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敬天信神,感恩知報,使人們在節日中感受傳統道德的力量,心靈得以淨化,思想境界得以升華。 傳統節日是被賦予了特殊的社會文化意義並穿插於日常生活之間的,是由一系列信仰和習俗形成的,都與祭祀、神話或佛、道信仰有關。
  • 日本傳統節日介紹
    日本節日主要包含國家節日和民間傳統節日。這天,他們一般都要穿上傳統服裝,到神社拜謁,感謝神靈、祖先的庇佑,請求繼續「多多關照」。是日本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這一天全國放假,各地都為年滿20周歲的年輕人舉行祝賀儀式。各報社、大學和企業單位舉辦各種形式的專題報告會、討論會、講演會和茶話會。年輕人在會上闡述自己的主張和理想。
  • 最全的藏族傳統節日與宗教節日表
    賞花節賞花節是四川馬爾康一帶的藏族傳統節日。上九節上九節,是夾金山藏族的傳統節日。每年正月初九,藏族同胞要在夾金山下舉行各種燈會,表演舞獅、舞龍等傳統節目,在燈的海洋中,人們的歡聲笑語將節日氣氛推向高潮,這時人們可以看到獨具一格的男女對壘摔跤和令人忍俊不禁的高蹺、「天鵝抱蛋」等雜耍。
  • 外國傳統節日的英文表達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曾經講到中國傳統節日的英文表達,那麼今天的課堂中,我們來看看外國節日的英文表達,除了聖誕節,還有哪些外國的傳統節日?
  • 龍陽節,德昂族的傳統節日
    景頗族的目瑙縱歌鼓聲餘音未散傈僳族的闊時腳步剛停隴川又迎來了德昂族的龍陽節3月10日,德昂族群眾在中緬邊境章鳳鎮載歌載舞,共慶德昂族自己的節日節日期間,各支系德昂族群眾身著盛裝,踩著雄渾的水鼓聲,跳起了歡快的舞蹈,傳遞優秀的傳統美德,在龍陽塔下點燈進行祈福。節日裡,鮮亮的民族服飾與柔美的舞姿交相輝映,向人們展現著德昂族美好的生活。
  • 中國傳統文化,西南民族節日文化,節日定義的比較與界定
    由曆法年、月、日和氣季時令結合構成的歲時,在一 年三百六十餘天中,因生產、生活、信仰活動的安排,漸漸形成、發展出大大小小的節日。這樣的節日定義僅能代表漢民族的心理意識。漢族傳統節日基本上是以一年從始至終近二十個節 日組成。宋兆麟先生歸納 整理這些節日及節日民俗為:1.春節。活動有迎春、祭祖、拜年、清潔、驅鬼、娛樂。
  • 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是什麼?
    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和除夕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傳承的國家,在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其中和祭祖有關的節日就有不少,這四大傳統祭祖節日正好春夏秋冬每季一個
  • 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及習俗
    歌節是為了紀念歌仙劉三妹,劉三妹是原來壯族民間傳說中使用的名字, 後來慢慢改編為劉三姐3.農曆三月三是我國很多少數民族的節日,海南黎族有個節日也叫做「三月三」,但與壯族的三月三歌節差別非常大黎族的三月三的由來:在遠古的時候海南發大水,一對表兄妹隨著洪水慢慢漂到五指山下,洪水退後,發現其他人都不在了,只剩下這兩人
  • 法國有什麼節日?法國傳統節日大全
    主顯節是一個基督教的節日,但是對東西方基督徒有著不同的意義:西方的基督教徒們認為這是紀念三王對耶穌的愛護,東方的基督徒們(東正教)認為這是耶穌受洗的日子。 按照傳統,主顯節當天,人們要分食一種薄餅,薄餅中放入蠶豆。在法國,有兩種國王薄餅。在法國北部,人們會吃一種圓形多層薄餅,這種餅扁平,呈金黃色,裡面裹著杏仁奶油。在北方,薄餅象徵著冬季結束,陽光重照大地。
  • 中國傳統節日之元宵節
    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全國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正月十五燃燈習俗的興起也與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布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        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
  • 蘭月(七月)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節日】
    中國的傳統節日內容非常的豐富多樣,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