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來了,又到了中國人集體祭祖的季節!然而由於疫情的原因,今年很多人放棄了祭祖,使得祭祖的氛圍可能更加冷清!
如今像春節這種中國傳統節日日漸凋零,越來越沒有節日的氛圍,除了多了幾天假期,再也沒有其他東西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傳統習俗沒有很好的傳承下來,尤其是在近幾年流逝特別嚴重,除了年紀大的還知道一些,年輕人已經基本不知道了,更別說去遵守了!沒有了傳統習俗支撐的傳統節日,就像被剔乾淨的雞架一樣,只剩下一個空架子,索然無味了!這也是傳統節日不受年輕人待見的原因之一!
如今西方傳統節日比如情人節、聖誕節等在年輕人與商家中特受追捧,越來越火!除了大多數年輕人喜歡追求新潮與崇洋媚外的心理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西方節日的習俗與現代化的生活比較合拍,迎合了大多數年輕人的心理需求,所以導致他們趨之若鶩,這也是商家喜歡西方節日並在這些節日大搞活動的原因!在這兩類人群的雙重促進下,西方節日在中國越來越有氛圍,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歡!
因此,在與西方傳統節日的競爭中,一個空有名字,失去了文化內涵與傳統習俗的傳統節日,肯定會處於下風!
西方的傳統節日也不是步入工業化之後才有的,也是產生於農耕時代,只不過隨著歷史的變遷,在教會力量的強大支撐下,它不斷改進習俗,以更加適應現代人的生活,使得這些節日至今仍然煥發出燦爛的光彩,不但受西方人喜歡與遵守,也受到東方人的喜歡!
與之相比,中國的傳統節日就沒那麼幸運!由於近百年來受到激進社會變革的影響,傳統文化被打倒,傳統節日也隨之受到牽連,再加上受到西方文化與蘇俄文化的強烈衝擊,傳統節日就再也沒有怎麼進步過,它的很多習俗已經與現代化格格不入,甚至被歸為封建迷信的行列,被當代年輕人嫌棄!
拋棄了舊習俗的傳統節日又沒新習俗跟進,所以就導致它慢慢只剩下了空架子!現在過傳統節日就和平時沒啥大區別,因此就越來越沒意思,不受年輕人追捧也是理所當然的!然而西方傳統節日就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在中國的內涵與表現形式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意思,也就越來越受追捧!
如今國人的民族意識開始覺醒,文化自信開始增強,導致很多人對目前國內越來越濃厚的西方節日氛圍,開始越來越不滿,出現了不少反西方節日的運動,但是這些治標不治本,要想讓年輕人重新繼承傳統節日,把傳統節日發揚光大,就必須要對傳統節日進行改造,注入新的文化內涵與習俗,使之與現代化的生活相適應,讓國人用統一的新民俗來共同度過這個日子,否則傳統節日的衰落與凋零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