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曾經起了個英文名,寓意自己將重登帝位,馮玉祥稱其不知羞恥

2021-01-19 趣觀歷史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各位朋友上午好!子淵之前曾給大家介紹過不少與末帝溥儀有關的軼事趣聞,引發了讀者的強烈興趣,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溥儀起英文名而被馮玉祥所恥笑的故事。

▲故宮掠影

眾所周知,清室遜位後,民國政府仍給予其優厚待遇,不僅每年提供巨額的優待費給溥儀等皇族,還同意他們可以居住在紫禁城之中。因此宣統皇帝溥儀仍是接受皇室教育長大的,而不像歐美其他亡國之君那樣下場悽慘。溥儀年紀稍長後,清室邀請眾多名士擔任其老師,其中不僅有名徹天下的大儒陳寶琛、陸潤庠,還有國學泰鬥王國維,甚至還有後來的民國大總統徐世昌。徐世昌卸任帝師一職後,為讓溥儀接受更為良好的教育,清末重臣李鴻章次子李經邁,遵照父親變革大清的遺願,特意給已經退位的宣統帝請來一位洋人帝師,這個洋人進宮後,確實給清室帶來了一股新潮。

▲溥儀及莊士敦劇照

此人名為莊士敦,來自英倫三島的蘇格蘭。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莊士敦受李經邁之邀入宮,擔任溥儀帝師。莊士敦任教時,溥儀剛滿十四歲,還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年,對他來說,這個西洋老頭就如其他守舊愚昧的滿清遺老一般,還不如日夜陪伴他的太監、宮女好玩。但上過幾次課後,溥儀卻被這個西洋老師給徹底折服。莊士敦雖是西洋人士,但他會講一口流利的漢語,並熟讀儒家的經史子集,就連其他專門傳授溥儀這些的帝師,都對莊士敦敬佩不已。

在他的課堂上,溥儀了解到了一個與宮中不一樣的世界,宮外的世界實在是太精彩了,他開始對宮外生活充滿渴望。而在莊士敦看來,雖然自己教育的不過是中國遜帝,但這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舉,在他的悉心教導之下,溥儀開始學著融入宮外社會。在他的倡導和鼓勵下,溥儀成為在紫禁城首個騎自行車、穿西服、戴懷表和眼鏡,拄著英國紳士拐杖的皇帝。嘗到新鮮後,溥儀更是不斷要求莊士頓給他講述西方社會的風土人情。

▲溥儀

得到溥儀信任的莊士敦,想起了李經邁的囑託,開始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溥儀對於君主專制方面的思想,讓他逐漸認同西方的君主立憲制。為了讓溥儀不產生牴觸心理,莊士敦又向溥儀介紹了英王亨利一世,告訴了他亨利一世是如何艱辛才奪取到皇位,並把皇位傳給亨利二世、亨利三世等,使得英國皇室得以流傳至今。得知亨利一世的事跡後,溥儀無比羨慕,畢竟任何帝王都渴望讓自己的江山社稷千秋萬代。所以從那時起,溥儀的帝王偶像,除了雍正皇帝以外,又多了英王亨利一世。在莊士敦的建議下,溥儀不僅給自己取了英文名字「Hurry」,甚至還當著眾多滿清遺老的面,剪掉了自己那根如同豬尾的辮子。

▲溥儀剪下的辮子

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溥儀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之後為實現復闢,他又投靠日本,主動當起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寓居天津與復闢期間,溥儀每每向外國公使介紹自己時,都會說一句「我叫亨利·溥儀」,而不是愛新覺羅·溥儀。可能在他心中,自己定能如英王亨利一世那樣,克服一切困難,重登帝位。所以當他被蘇聯人抓獲時,為了保住性命,首先說的就是 「我是滿洲國和全中國的皇帝」。溥儀的皇帝情結之深,由此亦可見一斑。

▲馮玉祥舊照

當溥儀給自己起英文名「亨利·溥儀」一事在國內傳開後,馮玉祥極為不屑的評價道:「如此喪家之犬,不僅把祖宗基業給丟了,還不要老祖宗的姓了,竟能還認一個洋人當祖宗,真是丟盡國人臉面。」事實上,忘祖背國的溥儀,到最後也沒能成為雍正帝與亨利一世那樣的人物,日本投降後,成為蘇聯戰俘的他甚至還被迫出庭作證,指認日本人罪行。曾經的皇帝,最終竟出現於法庭上,接受世人對自己審判,這不得不說是溥儀的又一大恥辱。

參考資料:

《我的前半生》

相關焦點

  • 馮玉祥為何會將溥儀趕出宮,他的行為究竟對錯?
    載灃走後,清廷實際掌權人隆裕太后,無力扭轉局面,只能將朝中大權交予袁世凱,讓他全面負責鎮壓革命力量,希望,他能扭轉局面,成為大清中興名臣。袁世凱奪取大權後,調動大軍討伐革命軍獲得一定勝利,緊著他依靠戰爭勝利,和清廷以及革命軍討價還價,為自己爭取最大好處。
  • 馮玉祥驅逐清帝溥儀出宮,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歷史上稱這為「北京政變」。政變後的馮玉祥認為紫禁城的小朝廷勾結國內外的反動勢力,對於國家統一政令和維護共和政體是一個極大的威脅,決定立刻將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趕出皇宮。於是馮玉祥便授意攝政內閣通過了《修正清室優待條件》,將對清室的補助費用由400萬降到50萬,同時廢除帝號,將清室遷出紫禁城,驅逐溥儀出宮。
  • 馮玉祥把溥儀趕出故宮是對還是錯?
    馮玉祥把溥儀趕出故宮,是在錯誤的時候做了正確的事情。馮玉祥將溥儀趕出紫禁城這件事情並沒有什麼錯。很多人說,馮玉祥撕毀了《清室優待協議》,就違背了契約精神,後來加之孫殿英的盜掘東陵事件,溥儀向南京政府求告無門,這些最終都導致了溥儀徹底倒向日本人。古往政治中哪裡來的契約精神?所有的妥協都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
  • 溥儀14歲起了個英文名,歷史書故意不記載,溥儀後人也不敢提
    一直居住在紫禁城的溥儀,本以為莊士敦只是一個聽不懂漢語、也不會說漢語的洋人。但知道莊士敦不僅漢語流利,而且非常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經史子集上的內容張口就來,比溥儀都熟練。而且莊士敦帶來了很多西方的歷史文化知識,這讓牆內的溥儀大開眼界,非常感興趣。
  • 馮玉祥為何要把退位後的溥儀逐出紫禁城
    而且張勳曾經以清室名義復闢,溥儀去掉皇帝尊號,可以去掉復闢禍根。所以北京城內各界人士懸旗致慶,孫中山等人也發來賀電,支持此舉。而反對者有些認為改變《清室優待條件》有違契約精神。有些是因為想和馮玉祥爭權奪利,所以因為反對而反對。而有些人則純粹只是遺老遺少,沒了皇帝受不了。而在反對者中,有些人甚至說馮玉祥驅逐溥儀,只是為了紫禁城內的文物。
  • 馮玉祥的國民軍「逼宮」真實原因
    時任國民軍總司令馮玉祥「北平政變」後,馮玉祥被任命鹿鍾麟為京畿警衛司令,黃郛為內閣總理。這時,清室殘餘,即廢帝溥儀小朝廷,依仗與袁世凱在民國初年所訂的《民國優待清室條件》,尚在北平紫禁城內。馮玉祥部的將領們認為這是國家之恥辱,是各種陰謀動亂之禍根,必須將其拔除。11月3日,馮玉祥的國民軍將原故宮景山之守衛部隊繳械,調北苑聽候改編。這引起清室極大惶恐,自覺難保,便暗中與外界聯繫,以謀對策。北平警備司令鹿鍾麟知悉此事後,立即報與馮玉祥,並指出:驅逐溥儀,須從速進行,否則遲恐生變。
  • 溥儀一生有4個妻子,為啥沒有生下一兒半女?你看宮女對溥儀做了啥
    而北洋政府為了穩定滿清勢力,答應繼續供養曾經的皇帝溥儀以及整個皇室。而溥儀也在這段時間裡無憂無慮的成長。到了適婚年齡時,甚至為其舉行了盛大的婚禮,溥儀也從此多了兩個朋友,一個是婉容,一個就是文秀。然而好景不長,當北洋軍閥互相鬥爭的時候,馮玉祥趁機趕走了被他視為「蛀蟲」的清朝皇室。而19歲的溥儀無奈之下,只能拖家帶口離開了自己生活了十幾年的皇宮。而這對於當時的國家來說,並非是一件好事。
  • 溥儀不恨袁世凱,不罵馮玉祥,唯獨對他有不共戴天之仇,他是誰?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代表清朝廷認可了這一條件,第二天溥儀就退位了,退位後時他還小,什麼都不懂,但是個退位條件給的還算可以,雖然清朝沒了,但是他們都還活著,並且住在自己的宮中
  • 馮玉祥派兵把末代皇帝溥儀趕出紫禁城,是對還是錯?用結果說話
    馮玉祥派兵把末代皇帝攆出了紫禁城,是對是錯?看結果就知道了。本來10幾歲的小皇帝在皇宮和皇后、宮女、太監們一起過家家,雖然沒權沒勢,但小日子過得還算舒心。隨著年齡的增長,雖然對失去皇位心有不甘,但在重兵監視之下,也得老實待著。可是當馮玉祥用強將他趕出圈禁之地後,溥儀不僅帶走了故宮中所有的珍寶,還被日本人利用,做了滿洲國的傀儡皇帝。
  • 溥儀為啥不能生育?宮女曾經對她這件事,才是關鍵的原因
    後來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把溥儀趕出了紫禁城,隨後又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成立了偽滿洲國,後來偽滿洲政權覆滅,溥儀被拘留在戰犯管理所學習,1959年獲得特赦釋放。他一生結婚4次,娶了5個女人,不論是皇后婉容,還是最後一任妻子李淑賢,都足以說明溥儀是經歷過男女獨處的環境,那麼為何溥儀一生沒有孩子,難道說溥儀沒有生育能力嗎?溥儀沒有生育能力,其實還要從清王朝的「試婚」制度開始說起,所謂的「試婚」,就是皇帝在大婚之前,要進行一段時間的婚前教育,主要就是晚上睡覺的時候,要和宮中的女子同床共枕,其目的就是為了使得皇帝在婚後,不會因為男女之事而感到羞恥。
  • 溥儀探望宮中舊人向其道歉,他卻含淚說出2字,嚇得溥儀後背發涼
    辛亥革命後,清政府覆滅,可是愛新覺羅家族卻沒有搬出紫禁城,一直到1924年10月21日,馮玉祥發動了「北京政變」,推翻了曹錕,成立為了臨時內個。在這期間,馮玉祥還提出了要將溥儀驅逐出故宮的議案。
  • 日本人讓溥儀籤署帝位繼承制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控制溥傑的婚姻
    日本人讓溥儀籤署帝位繼承制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讓溥傑和日本女子結婚?在國家存亡民族絕續之際,一切不願在日寇鐵蹄下當亡國奴的人,不論階級成分,無論宗教信仰,都紛紛揭竿舉,這些自發於民間的各路武裝,把一腔熱血化成了抗日烽火的號角。
  • 揭秘:96年前的北京政變:馮玉祥對溥儀做了什麼?!︱1924年北京為何缺煤?
    大總統曹錕想到的,只是如何用武力戰勝自己的老對頭張作霖。9月16日,即將開展的兩軍統帥吳佩孚和張作霖,不約而同地找大仙算了一卦,吳得了一支上上籤,將大勝,張作霖得一卦,卻也並非大敗的兇卦。兩軍對壘有人大勝卻無人大敗,人們百思不得其解,而答案即將公布,沒有參加抽籤的大總統曹錕卻不幸中了下下籤。
  • 文繡當年為什麼一定要和溥儀離婚,真的是因為溥儀有隱疾嗎
    所以等她們挑三揀四了一番後,送到溥儀手中的照片也就不多了。溥儀看來看去,照片上的女子都長得差不多,看不出誰美誰醜,於是揀旗袍花色亮一點的那張畫了個圈,算是圈選中的皇后。文繡曾回憶她宮中的生活時說過,她看到溥儀給婉容配繪畫老師,她也喜歡畫畫,可是溥儀卻不給她配。她只能每天向太妃和溥儀等人例行請安後,寂寥地回到自己的住所去看書,或教宮女寫字。1924年,紫禁城裡出了大事。軍閥馮玉祥發動了北京政變,大總統曹錕被迫下臺,隨後他又修改了《清王室優待條例》,將溥儀及宗室成員驅逐出了紫禁城。
  • 周總理問溥儀想做什麼,他提出兩個職業被拒絕,如今被搶破頭
    中國在歷史上有過很多皇帝,但有一名皇帝在三歲的時候就已經登基,他就是溥儀。他也是中國封建社會上的最後一名皇帝,他的一生並沒有順風順水,坐上的帝位並不穩,不斷被拉下臺後再被復闢,前前後後經歷了三次。最終還是成為了中國一名普通人,擁有著普通的工作 也過上了普通的生活。曾經長大後的溥儀並不安分,但後期年紀大了,也想安穩的活下去。
  • 末代皇帝溥儀與六個女人的傳奇秘事
    不滿3歲的溥儀繼承帝位,次年改年號為「宣統」,由其父載灃攝政。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後,各省紛紛響應,革命巨浪席捲全國。1912年2月12日,清廷被迫宣布溥儀退位,統治中國260多年的清王朝被推翻了,從此結束了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專制。
  • 末代皇帝溥儀在紫禁城的最後一天
    「接活兒……」溥儀踢了幾個之後,猛然將毽挑到了孫耀庭眼前,他急中生智,馬上用腳接了過來,將毽子又高高地踢到了空中。  前不久,婉容的生日過了沒多少日子,十月二十日,端康太妃突然發病,在永和宮溘然去世,靈柩移奉慈寧宮。仿佛為這即將壽終正寢的末代王朝發「喪」似的,滿朝大臣都披起了孝衣。
  • 26個好聽寓意美好的女孩英文名字,讓你輕輕鬆鬆起英文名!
    26 09:37:50 來源: 起名取名網 舉報   英文不同於母語,所以對於在為女孩子起一個好聽的英文名字時
  • 溥儀出逃時,將此物縫進長袍26年不離身,如今成「國寶中的國寶」
    溥儀不僅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而且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溥儀退位,既是大清皇朝的終結,又是中華帝制的終結。 ——閻崇年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的一生可謂是命途多舛、顛沛流離。他曾經做了偽滿洲國的皇帝,頗有當漢奸的嫌疑,因此常受人指責。
  • 偽滿時期的溥儀,日本人手裡的一個玩物,皇帝頭銜不過搞笑罷了
    隨著溥儀慢慢長大,對於皇位的渴望也在溥儀心中慢慢膨脹,之後在軍閥張勳的擁立下重新復闢再次稱帝,不過溥儀這還沒蹦噠幾天便被馮玉祥給壓了下去,還被趕出了紫禁城。事實也是如此,溥儀到了到了東北後便發現自己中了日本人的詭計,日本人根本沒有為他復國的打算,而自己當的也只是所謂偽滿洲國的執政。雖說後來日本人也答應讓他當皇帝,不過也完全沒把溥儀放在眼裡,只是將他當成一個傀儡罷了。這一切讓溥儀感到十分的憤怒,但在日本人的威逼之下,溥儀也只能默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