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的國民軍「逼宮」真實原因

2020-12-23 旦旦成長

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平政變」,僅用3天,且沒費一槍一彈,就控制了全北平城。

時任國民軍總司令馮玉祥

「北平政變」後,馮玉祥被任命鹿鍾麟為京畿警衛司令,黃郛為內閣總理。這時,清室殘餘,即廢帝溥儀小朝廷,依仗與袁世凱在民國初年所訂的《民國優待清室條件》,尚在北平紫禁城內。馮玉祥部的將領們認為這是國家之恥辱,是各種陰謀動亂之禍根,必須將其拔除。11月3日,馮玉祥的國民軍將原故宮景山之守衛部隊繳械,調北苑聽候改編。這引起清室極大惶恐,自覺難保,便暗中與外界聯繫,以謀對策。北平警備司令鹿鍾麟知悉此事後,立即報與馮玉祥,並指出:驅逐溥儀,須從速進行,否則遲恐生變。時黃郛內閣當即召開緊急國務會議,決定派鹿鍾麟以修改優待清室條件為名,會同北平警察總監張璧、知名人士李石曾共同完成驅逐溥儀出宮的任務。

時任北平警備司令鹿鍾麟

11月5日9時,北平警備司令鹿鍾麟與張璧、李石曾帶著20名軍警,乘車直至故宮神武門,下令預伏國民軍將門警繳械,即長驅直宮內,每過一道門,他即令軍警監視值崗衛兵不得走動。進入舊軍機處後,即召內務府大臣榮源、紹英來見三位代表。正在召開御前會議的溥儀聞知大驚失色。三位代表向榮源、紹英宣告限儀兩小時以後必須廢除帝號,遷出故宮。紹英聽後極為恐慌,以前清遺老之口氣目視李石曾說:「你不是李鴻藻故相公子嗎?何至如此!」李笑而不答。紹英又轉而對鹿鍾麟說:「你不是故相鹿傳霖之本家嗎?何必相逼如此?」鹿鍾麟嚴正回答說:「我們奉命前來請溥儀出宮並不是我們的私意而是全國老百姓的要求。民國都成立13年了,在北平故宮裡還有退位皇帝,稱孤道寡,封官賜,豈非遺笑天下!

時年輕的溥儀

紹英繼續狡辯,說清室「以寬仁為政」,並擺出《民國優待清室條件》。鹿鍾麟駁斥說:「清兵入關以來到處殺戮,殘害百姓,歷史上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血海深仇,至今老百姓還記憶猶新,你們的寬仁在哪裡!再說張勳擁戴遜帝復闢時雖短暫,但清室叛亂禍國,違背優待條款,以惡報德的罪惡行為,老百姓能不憤然要求嚴懲你們嗎!」他告訴紹英若兩小時後不答覆,將命軍隊炮轟故宮。紹英數次往內宮與溥儀相商,以各種藉口拖延時間。行伍出生的鹿鍾麟見清室如此不識時務,頓時將面孔一沉,便從懷裡掏出兩枚空心炸彈,往桌上一扔,這時紹英立時嚇得渾身發抖,榮源狼狽地躲在柜子背後。鹿鍾麟一看此景,便告訴他們說:「你們不要怕,這炸彈不是炸你們的。因為時限已到,我們要在外面開炮之前先把自己炸死!」紹英等見再也賴不下去,只好答應所有條件。隨後三位代表令紹英遣散各宮太監宮女,摘掉宮內懸掛的宣統十六年之牌示。下午4時,末代皇帝溥儀便遷出故宮。從此,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溥儀被剝奪皇帝尊號,廢為平民。

溥儀遷出故宮
鹿鍾麟與溥儀合影

馮玉祥部驅逐溥儀之舉後,便遭到亡清的遺老遺後的非議和攻擊,但事已成此,也無力回天。從我國歷史上看到的逼宮,都是為個人謀取帝位,行其改朝換代,謀取個人升官。然此次逼宮是為神州四億人民而逼宮。逼宮之名雖同,逼宮之實則異。

相關焦點

  • 【首發】馮玉祥,或民國呂布的一生 冬川豆
    蘇聯這時剛剛打開外蒙古路線,需要邊界之外的緩衝區,雙方一拍即合。段祺瑞的失敗導致許多政治掮客失業,包括李大釗。雙方經過李大釗的牽線搭橋,建立了穩定的關係①。蘇聯通過外蒙古向馮玉祥提供軍火和物資,李大釗獲準在內蒙古成立「內蒙古人民黨」。1、根據蘇聯方面的檔案,1924年底、1925年初,李大釗在馮玉祥與蘇聯駐華大使加拉罕之間牽線搭橋,確定了蘇聯援助馮玉祥國民軍的具體內容。
  • 少林寺被馮玉祥部下焚毀前的42張絕版照片!(附:馮玉祥為什麼要火燒少林寺)
    3月15日,馮玉祥部下石友三縱火焚燒法堂,次日,又令軍士焚燒天王殿、大雄寶殿、鐘樓、鼓樓、六祖堂、龍王殿、緊那羅殿、閻王殿、庫房、禪堂,一大批珍貴文物及5480卷藏經化為灰燼。這裡擷取的一組少林寺的照片是公元1920年一個日本人在少林寺拍攝的。這組照片十分珍貴,是清末民初時期少林寺的真實影像。
  • 盤點「倒戈將軍」馮玉祥的九次變節
    知道馮玉祥的人,都了解馮玉祥有一個善變的人生,馮玉祥的「倒戈」也是很值得讓人玩味,馮玉祥一生中時常背主倒戈,因此有人將其字「煥章」改為「換章」(
  • 揭秘:孫中山病重,馮玉祥為何送絲質繡品?
    此物是馮玉祥派人手繡的,繡品連框縱51 釐米,橫97 釐米,繡品上款為:「中山先生」,下款為「馮玉祥敬贈」,中央以一本翻開的書籍為圖案,書頁上繡有:「你們是世上的光」,下方繡有:「中華民國十四年二月二十八日」。該繡品是孫中山北上期間,馮玉祥將軍特別贈送孫中山先生的。
  • 郭松齡反奉,七萬精銳勢不可擋,無奈折戟沉沙,真的全是馮玉祥的鍋嗎?
    除了找了外圍幫手馮玉祥,還有奉系內部的李景林,這樣的話,奉系在東三省加熱河的兵力不過12萬,而郭松齡加李景林的兵力甚至還佔有優勢。 至於張宗昌的小10萬人馬應該是郭松齡最為忌憚的,一旦郭松齡踏出山海關,張宗昌從後背偷襲的話,也會讓郭松齡很頭疼。
  • 郭緒印:馮玉祥「倒戈」性質辨析
    會議決定隊伍總稱為國民軍。據馮玉祥解釋說:「因為我們這次革命,是擁護中山先生的主義,並歡迎中山先生北上,中山先生所領導的黨叫國民黨,所以我們的隊伍也就取名為國民軍。」本來馮玉祥將「倒戈」的理由說成是「清君側」。黃郛向他指出意義太狹窄,馮接受了這一意見,改為以反對「內戰」為倒戈的原因。最初反映在國民軍三個軍的聯名通電中,提出:「國家建軍,原為禦侮,自相殘殺,中外同羞。……為休戰之主張,爰於10月23日決意回兵,並聯合所屬各軍,另組中華民國國民軍,誓將為國為民效用。」三支軍隊的統帥和16位將領聯合署名。
  • 合格的牆頭草,倒戈將軍馮玉祥,一生八次倒戈
    馮玉祥,字煥章,安徽省巢縣人,生於直隸青縣。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西北軍閥。有基督將軍、倒戈將軍、布衣將軍之稱。馮玉祥是公認的倒戈將軍,是出了名的牆頭草,看哪一方的勢力強就跟隨哪一方。作為一名軍人,忠誠是非常重要的,馮玉祥在民國各個勢力中遊走,確實有些不合適。
  • 曾佔據中原六省、叱吒一方的馮玉祥西北軍,巔峰時兵力究竟有多少
    九月份,他被任命為陸軍第16混成旅旅長,這個旅可以說是馮玉祥的起家根本,人數雖只有上千人,但是跟隨者馮玉祥輾轉多方。之後,馮玉祥的戰功漸長,麾下的兵力達到一個師,他本人被北洋政府任命為了陸軍上將。民國13年,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馮玉祥趁著吳佩孚在前線戰鬥臨陣倒戈控制了北京,這直接導致了直系軍閥吳佩孚的潰敗。馮玉祥發動的北京政變讓北洋政府落入段祺瑞張作霖之手,馮玉祥也因此取得了一定的話語權。但是馮玉祥並不是張、段的對手,他受到了排擠。
  • 風雲人物【01】基督將軍——馮玉祥
    生平簡介  馮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煥章,原名基善,生於青縣(今屬河北滄州市),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1924年發動北京政變,推翻直系軍閥控制的北京政府,並將所部改稱為國民軍,任總司令兼第1軍軍長,電請孫中山北上主持大計。1926年在直奉聯軍進攻下通電辭職。1926年3月赴蘇聯考察,同年5月加入中國國民黨。9月17日在綏遠五原誓師,率領西北軍出潼關參加北伐戰爭。1930年3月加入討蔣聯軍,中原大戰失敗後隱居山西汾陽峪,後隱居泰山。
  • 馮玉祥唯一健在的兒子,如今103歲,身價千億至今還保留中國國籍
    關於馮玉祥,人們對他的評價歷來都是毀譽參半的。他是民國時期的軍閥首領,於1926年加入中國國民黨。有人說馮玉祥是愛國將軍,因為是他推翻了直系軍閥,建立了國民軍,忠於孫中山的三民主義。還參與了北伐戰爭,舉起了大西北的武裝討伐的旗幟。後期也積極投身於抗日戰鬥中。
  • 馮玉祥的五虎上將,四人忠義一人成漢奸,面相不善,可恨逃脫制裁
    一九二八年,由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率領的四路軍平定北洋軍閥,宣告北伐結束。其中,馮玉祥率領的三十萬大軍,在四路軍中佔了上風,連當時的蔣介石中央軍也望塵莫及,而且馮玉祥的各部也是驍勇善戰,不僅有「十三太保」,更有「五虎將」為之努力。
  • 馮玉祥曾在河南設了四個縣,分別叫自由、平等、博愛、民權
    這兩個名字的由來,都跟孫中山和馮玉祥有關。馮玉祥將軍在近代史上是一位舉足輕重的大人物,雖然歷史上對馮玉祥的評價褒貶不一,但說他是一位愛國將領,是沒有異議的。馮玉祥對孫中山先生也非常敬重,曾經發動了北京政變,推翻了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軍閥,接管了對北京地區的全面控制,之後,馮玉祥第一時間致電孫中山,請求他北上主持大局,又將自己麾下的部隊改稱為國民軍,由此可見馮玉祥對孫中山的崇拜之情。不僅在軍國大事上處處以孫中山為先,在其他事情上,馮玉祥也經常表達自己對孫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
  • 馮玉祥在河南一手設立4縣,縣名成法國國家格言,2縣至今沿用
    這其中,在西北軍閥中自成一派的馮玉祥也嶄露頭角。雖然在這其中,後人對這位亂世英雄褒貶不一,看法大相逕庭,但從其後續做法來看,其愛國將領的身份卻是毋庸置疑的。 馮玉祥與孫中山的不解之緣 在當時,馮玉祥最欽佩的一個人,莫過於孫中山。
  • 馮玉祥的「豬隊友」,「送」敵人300隻烤全羊,還想炸水壩淹自己
    1925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馮玉祥率領的國民軍和張作霖的奉系軍團爆發了戰爭。這場由70萬人參與的大規模戰爭,持續的時間不長,但是卻發生了許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馮玉祥部曾經效仿古人的「火牛陣」,火燒敵軍戰壕,結果卻令眾人啼笑皆非。
  • 馮玉祥對鄭州貢獻有多大?建設當時服務群眾的第一個公園和圖書館
    1927 年,馮玉祥將軍擔任國民軍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兼任河南省主席,第二次主豫。當時省政府設在開封,總司令部駐鄭州美華醫院(1962年更名為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處)。馮玉祥當時為河南為鄭州辦了許多實事,鄭州的第一個公園、第一個圖書館都是馮玉祥主政時期建設的。
  • 蔣介石下令各方裁軍,馮玉祥:你收編的幾十萬軍閥殘餘才最該裁撤
    ——馮玉祥國民軍和閻錫山的晉軍,請他們分別從陝西和山西出兵。馮玉祥的部隊卻表現神勇,從陝西出潼關,經河南、河北一直打到平津,幾乎憑一己之力將奉軍主力逼入山海關內,自身實力也迅速增長,軍隊總兵力超過40萬。
  • 馮玉祥派兵把末代皇帝溥儀趕出紫禁城,是對還是錯?用結果說話
    馮玉祥派兵把末代皇帝攆出了紫禁城,是對是錯?看結果就知道了。本來10幾歲的小皇帝在皇宮和皇后、宮女、太監們一起過家家,雖然沒權沒勢,但小日子過得還算舒心。隨著年齡的增長,雖然對失去皇位心有不甘,但在重兵監視之下,也得老實待著。可是當馮玉祥用強將他趕出圈禁之地後,溥儀不僅帶走了故宮中所有的珍寶,還被日本人利用,做了滿洲國的傀儡皇帝。
  • 馮玉祥麾下的西北軍1930年土崩瓦解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
    馮玉祥那馮玉祥麾下的西北軍1930年土崩瓦解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第一,以陝甘為主要地盤的西北軍,因1928年開始的陝甘大旱,造成其經濟困難、糧餉不繼,是使其瓦解的一大原因。據統計,因1928年大旱造成的饑荒,使得1929年甘肅全省已死亡200萬人,1930年死亡人數增至230萬人。而當時甘肅全省總人口也才666.5萬人。
  • 鼎盛時擁兵40萬,人生中8次倒戈,結局慘死海上,馮玉祥究竟如何
    北洋軍閥馮玉祥是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14歲入軍伍,兵戈鐵馬幾十年,最鼎盛時期兵力高達40萬人,而在他爺爺那一代,馮玉祥家還是社會最底層的貧苦人家了。然而,僅僅兩代人,馮家就在馮玉祥手中成了中國風雲家族。那麼,馮玉祥是怎麼把事業做大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