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武術傳承人士走進苗疆腹地黔東南丹寨縣揚頌村祀祭戰神蚩尤始祖.用功夫獻禮!請看來自苗族武功傳播的現場報導.

2021-03-02 苗族武功傳播

關注苗族武功傳播,您才會收到更多關於苗族武功傳承的文章。

武術祭祖視頻,請點擊觀看。


苗族武術傳承人士走進苗疆腹地黔東南丹寨縣揚頌村祀祭戰神蚩尤始祖.用功夫獻禮!請看來自苗族武功傳播的現場報導。

「祭尤節」苗語叫「農尤」,「農」意為吃或祭,「尤」為人名,即苗族九黎部落的首領蚩尤。每年的農曆十月第二個丑日為苗族祖先蚩尤的祭日,幾百年來,每逢祭日,丹寨縣揚武鎮臘堯、揚頌等苗寨的苗族村民都會在各自家中的祭祀場所備上九柱香、九碗酒、九塊糯米粑、九條鯉魚、九張構樹葉、九張青菜葉等祭品進行「家祭」,各家「家祭」後,全村就齊聚「蚩尤祠」進行公祭,以古老的儀式進行祭祀,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祭尤節」在2007年5月入選為貴州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苗族武功傳承人:吳大衡

現場部分武術師合影留念

丹寨縣領導與苗族武術傳承人合影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武術協會會長:文國林


影視演員.武術家:周小龍


影視演員.武術家:王飛鴻


苗族武術傳承人


武術.影視演員:常金亮


苗族武術傳承人


苗族祭尤節碑文

苗族祭尤儀式


與萬達小鎮鎮長王飛鴻合影


龍靖文(左)王飛鴻(右)在丹寨金山小學合影


苗族武術傳承人吳忠海


各位武術傳承人合影留念


苗族武功傳播.龍靖文


苗族武術傳承人到丹寨縣金山小學作勵志義演


致力於苗族武術收集整理

相關焦點

  • 拳王泰森如果學會我們苗族武功.將更會天下無敵
    苗族武功十分強調基本功訓練,基本功是學習苗拳和苗族器械攻防套路的基礎。現在有好多國內外的武林人士,因為看了金庸的武俠小說後,十分好奇苗疆的苗族武功。從而形成自己民族的武功的獨特體系。 日本在中國解放後不久,很多一部分日本武術研究者曾大量進入苗疆,探尋苗族武功的原始招勢。更有一些日本武士化成文人,名曰掃盲扶貧留在苗疆支教、從而獲得部分苗族人的信任。這期間,他們大量收購苗族的各種武功秘笈手抄本,民間藝術品,刺繡等等各種文物。他們採用小恩小惠的手段,把國人認為一錢不值的苗族武功用攝影機錄製回去研究學習。
  • 丹寨:八苗齊聚祭蚩尤,祈豐收,求雨順,拜平安
    12月12日,一年一度的苗族傳統節日「祭尤節」祭祀大典在丹寨萬達小鎮尤公廣場舉行,來自縣內八大支系的近千名苗族同胞身著盛裝,齊聚一堂,共祭苗族祖先蚩尤。當天,在萬達小鎮尤公廣場,身著盛裝的近千名苗族同胞圍聚在祭尤壇四周,擺祭品,點香燭,獻祭歌,吹著蘆笙跳著舞,苗族人用一種古老而傳統的方式,祭祀自己的先祖蚩尤。莊重而盛大的活動不僅讓本地的苗族同胞欣然而至,也讓遠道而來的遊客讚嘆不絕。在現場,苗族姑娘會給參加「祭尤節」活動的客人敬酒,與大家一起分享節日的喜悅。
  • 丹寨這位阿勒真厲害!用銅刀做筆,繪苗族精粹
    《深山裡的刀刃》是一部記錄丹寨縣苗族蠟染文化的紀錄片,其主人公小菊更是從小深受蠟染文化的薰陶,那麼在蠟染方面她是怎麼學習、傳承的呢
  • 【地方風俗】蚩尤祭地 雲上丹寨
    縣境內森林茂密,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蓋率60.3%,其中,貓鼻嶺省級森林公園、山羊界林區、牛角山自然保護區等地還保存著大片原始森林。有各種動植物1500餘種,素有「物種基因庫」之稱。丹寨是全國唯一完整保留祭祀蚩尤的「祭尤節」的地方。蚩尤與炎、黃二帝並稱中華三大始祖,是苗族的祖先。丹寨是歷史上數支苗族遷徙路線上的居留地,有許多以「尤」為名的地名。
  • 苗族崇尚蚩尤、以蚩尤為始祖,緣起於此
    重慶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有一座以苗族始祖蚩尤文化為主線的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名為蚩尤九黎城。它是目前我國最大的苗族傳統建築群。彭水蚩尤九黎城我們除了讚嘆苗族建築的精美,也不禁有些疑問,蚩尤不是東夷集團的血統世系嗎?怎麼成了是苗族的始祖呢?不止彭水的蚩尤九黎城,在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苗族地區也一直流傳著「格蚩尤老」的傳說。
  • 雙11獻禮 元旦跨年祭:尋覓山谷裡的桃花源 ,黔東南苗族陪你跨新年!
    今天我們隆重的推出雙11特別獻禮:元旦跨年祭 —— 桃花源記!這張海報大家是不是很眼熟?作為樹莓的首次推圖,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今天我們就聊聊全球跨年這件事:● 紐約:如果你沒有趕上美國大選,那麼這一天你至少能趕上反總統遊行!● 東京:你不必擔心是否會日文,因為這一天日本大街上的都是中國遊客!
  • 鳥圖騰最後的部落丹寨
    自稱為「嘎鬧」的丹寨苗族被譽為中國最後的鳥圖騰部落。
  • 貴州黔東南,大山深處的鳥崇拜,苗族,錦雞舞,傳為上古蚩尤後裔
    大家好,這裡是【樸品說貴州】【貴州傳統文化】【苗族鳥圖騰崇拜】頻道,我是小樸,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在貴州黔東南大山深處,有一個叫做丹寨的地方,至今仍保留著完整的鳥圖騰文化,並且因此產生了一種獨特的舞蹈——錦雞舞,據說那裡的人,小至七八歲孩童,大到七八十老人,都會跳這種舞蹈。
  • 蝴蝶「神顯」 | 苗族信仰符號
    編者按:流傳在黔東南地區的苗族古經裡說「Mais Bangx Mais Lief」(蝴蝶媽媽)從楓木中出來,生了十二個蛋,脊宇鳥幫忙孵化十二個蛋,最終生出人類始祖Jangx Vangb(姜央)。故而苗族鼓藏節的祭詞中也有提到要請「Mais Bangx Mais Lief」 回來,可見黔東南苗族同胞的蝴蝶信仰和始祖崇拜。以下為眾多學者所見之事於冬日的黔東南清水江流域,此時節按當地氣候是不應該出現蝴蝶的,但蝴蝶異現,大家一時難以解釋。
  • 野在黔東南10丨苗族鬥牛,苗族牛圖騰崇拜的遺蹟
    歡迎點擊「關注」旅遊自媒體人:珊珊三丫頭,關注《野在黔東南丨一個人的旅行》系列,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2018,我們一起出發吧。因為放鬆自己的工作狀態,我和朋友們在一起的時間多了,真正體會到了慢生活和快樂。在臺江苗族姊妹節上,有幸全程目睹一次苗族鬥牛活動。
  • 短裙苗族
    短裙苗族盛裝苗族同胞是中華三祖(炎帝、黃帝、蚩尤)之一蚩尤的後代,這已是專家學者的共識,短裙苗族只是苗族上百個支系中的一支。短裙苗族的名稱來自族群婦女的穿著。短裙苗族主要生活在雷公山片區雷山的新橋、獨南、烏的、掌批、橋港、桃江、掌雷、略果等,丹寨的排調、麻鳥、孔慶、掌灣、也改、加配、黨早、羊先、羊告、也都、烏哩、烏佐和雅灰鄉境內雅灰、送隴等苗族村寨,榕江的空申、兩汪、加簸等;必須說明的是,西江千戶苗寨是沒有短裙苗的,而2010年之後很多資料上顯示卻是說有短裙苗,這其實只是為了打造旅遊品牌,故意捏造了事實而已。短裙苗春夏秋冬四季都身著短裙,神秘而誘惑。
  • 案例解析|丹寨旅遊小鎮,一個貧困縣的涅槃重生
    說商業 | 說創新 | 說生活每次說點新東西01項目概述丹寨縣,隸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於貴州省東南部,全縣轄3鎮4鄉1個國營農場,縣境內多民族聚居,有苗族、漢族、水族、布依族等小鎮選址貴州省丹寨縣核心位置東湖湖畔,佔地面積400畝,建築面積約5萬平方米,全長1.5公裡,是一座以苗族、侗族傳統建築風格為基礎,以非物質文化遺產、苗侗少數民族文化為內核,集「吃、住、行、遊、購、娛、教」為一體的民族風情小鎮。
  • 苗族吉祥圖案:楓樹、蝴蝶、麒麟與牛龍
    苗族支系繁多,其中三大苗族方言區都崇拜蚩尤,吹奏古樂器蘆笙。相傳蘆笙是諸葛亮教苗族人做的,因此他們把蘆笙也稱為孔明管。苗族自古喜愛吹蘆笙,善於跳蘆笙舞。在苗族村寨裡,都有一個跳蘆笙的中心院壩,在夏秋時節的月明之夜,蘆笙鳴響,全寨子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一起,隨著輕鬆活潑的蘆笙曲翩翩起舞。
  • 苗族百鳥衣之鄉送隴苗寨,最美的文化,最心痛的現狀
    百鳥衣是苗族一個支系的服飾,來源於苗族人對鳥的崇拜。苗族祖先在遷徙過程中以及定居下來後,會到山中獵取各種鳥,感謝鳥給他們帶來食物,對鳥的崇拜由此而生。不僅把鳥變成圖案繡在衣服上,還會把各種羽毛裝飾在衣服的下擺。他們用百鳥衣把自己裝扮成鳥的樣式,以表達對祖先的追念。丹寨縣境內的苗族支系自稱「嘎鬧(Ghab Nes)」,即鳥的部族之意。
  • 非遺藝術「乘風破浪」,阿朵傳承苗族鼓舞武術鼓獲關注
    作為苗族鼓舞武術鼓的非遺傳承人,她的音樂和舞蹈都讓人耳目一新,在年輕受眾中引起了巨大反響,讓人讚嘆非遺藝術強大的生命力和傳承活力。  阿朵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初衷是推廣非遺藝術,湘西苗族鼓舞武術鼓非遺傳承人的身份也讓她顯得與眾不同。湘西苗族鼓舞流傳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的吉首市和鳳凰、瀘溪、保靖、花垣、古丈等縣。據記載,該舞源於漢代以前,產生在苗族祭祀活動中。
  • 文化 苗族服飾到底有多少款式?
    苗族先民在壓迫中遷徙,他們帶著對新生活的期望,遷向陌生的領地。苗族從古至近代,經歷了四次大規模的遷徙,形成了今天苗族的分布格局。第一次發生在遠古時代,《史記·五帝本紀》載:「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經堯、舜、禹三代的不斷「徵戰」、「竄三苗於三危」,包括苗族先民在內的「三苗」集團被分化瓦解。
  • 中國傳統文化,苗族服飾文化,製作技術
    如《苗族服飾文化》一書,將苗族女裝分為14型,黔東南州就佔了7型。《中國苗族服飾》把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苗族服飾類型歸為黔東型,並細分為臺江式、雷公山式、丹寨式、丹都式、融水式。這種細分是以服飾風格為標準進行劃分,但分類的範疇卻不大一致。
  • 苗族傳承千年的古法造紙——花草紙
    90%的苗族都關注「苗族環球視野」,點擊關注更多苗族精彩內容
  • 同源異流,苗族眼中漢族形象的變遷
    於是軒轅乃習用於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逐擒殺蚩尤。於是軒轅乃習用於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逐擒殺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