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資深語文老師:從三方面打造家庭閱讀環境,孩子越來越愛閱讀

2020-12-18 閃電新聞

文|全文共2076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讀書,使人進步。這句話你再耳熟不過了吧?我自己也奉若至寶,經常跟兩個孩子一起閱讀。還特地在樓下開了一家童書借閱書苑,就為了讓倆孩子愛上讀書這回事兒。

有位21年教齡的資深語文老師朋友,也曾跟我聊過關於閱讀的事情,她說,自己的兩個孩子都是保送北大,和小時候養成了閱讀習慣不無關係。

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多看書?

教孩子讀書,讓孩子多讀書,其實主要是培養閱讀習慣。書籍中的知識,他或許還不能很好的看懂,但在這種薰陶下,孩子也能略知一二。看書習慣的養成,還能鍛鍊到孩子的專注力以及陶冶情操,對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都有很大幫助。

英國著名戲劇家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如果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上沒有陽光。

我家妹妹是從2歲多,開始固定看書的。每天晚上睡覺前以及午睡起來,都是她翻看繪本的時間。或者在沙發上,或者坐在地毯上,亦或在床邊,都能看到她安靜看書的身影。剛2歲的孩子,專注力時間並不長,每看五六分鐘,她就要跑開一下,或者找我撒個嬌,再回去看。

古人云:「一日不讀書,則語言無味,面目可憎。」

文字,是一種抽象的語言符號,它可以刺激兒童語言中樞的發展,這和孩子將來在學習中使用的符號,是一回事,他們在閱讀中接觸的多了,以後學習起來也能熟練運用。說到這裡,你是不是也希望,能培養一個愛看書的孩子了?

打造家庭閱讀環境,培養自然習慣

有些家長說,自己知道閱讀的重要性,也想著法子讓孩子閱讀,但說了再多,都抵不過電視帶來的誘惑啊!強行關掉電視讓孩子看,即使他真的看了,但也不一定能讀進去,這樣看和不看,有什麼區別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也請教了這位資深語文老師朋友,她跟我說了幾點,關於打造家庭閱讀環境的建議,讓我覺得獲益匪淺。

第1, 硬體設施「硬」。

這裡說的硬體設施,包括書櫥、書桌這些。有帶書架的床更好,可以讓孩子放幾本書在床上。我家有書房,客廳還有書櫥,兩個孩子有獨立的書桌。他們看書都會在各自的位置上,我會把玩具拿開避免影響到他們的注意力。

孩子們讀書的地方,儘量整潔、安靜,這也是讀書應有的環境。

第2, 定期增加書籍數量。

孩子的年齡在增長,書籍閱讀類別也有不同。根據孩子的年齡來購置書籍,書不斷在更新,孩子的閱讀興趣也就大了。我們家每個月都有去書店的習慣,看書、購書,孩子們看的多了,視野自然也就開闊了。

買書的時候,可以讓孩子自己選,他喜歡看的書,才會願意用心去讀。如果周圍有圖書館,也可以辦借閱卡,養成換書習慣,也能減少開支。

第3, 定時閱讀。

所謂定時閱讀,就是每天定時間看書。如果孩子撒白天上學,沒時間閱讀,中午或晚上,可以一起讀一小時的書。也可以跟孩子制定閱讀計劃3~4天閱讀一本書,有了計劃的指引,孩子閱讀會更有效率。

在這裡我想跟大家分享下我們家的一個閱讀習慣——上山閱讀。每到周末,我跟先生會抽出一下午或上午的時間,跟孩子一起帶著書上山閱讀。在靜謐的大自然中閱讀,是再好不過得一種體驗了。讀完了彼此交流心得,分享書中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感悟,真的是說不出來的美妙。

引導孩子閱讀,你還可以做這兩件事

親子共讀也好,獨立閱讀也罷,對於我們家長來說,閱讀成了習慣,好像沒那麼難了。但孩子還沒完全養成這種習慣,有時候讀一會兒就走開了,或者很難堅持下去,應該怎麼辦呢?下面的兩件事,是我跟孩子閱讀時會做的,家長可以對照嘗試,或許對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習慣有一定幫助。

A、不動筆墨不讀書

光看書或只閱讀,很容易就忘記的。所以,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閱讀質量的首要條件。在閱讀時,拿一隻筆,一個筆記本邊寫邊記錄看到的金句、心得。

如果孩子年齡小,可以用畫筆在書本上勾勒精彩句段,並幫他寫上批註。這類適合馬上進入一年級的孩子,養成閱讀習慣,也要讓閱讀更有效,學以致用才好。

看了這麼久《奇葩說》,最讓我驚豔的是詹青雲,她瘦瘦弱弱,五官相貌平平,但你如果聽過他的辯論,應該對她印象深刻。引經據典,一切信手拈來,聽她的辯論,你會覺得自己像沒讀過書的「文盲」。一個知識點接著一個知識點,密集到你都懷疑自己,上沒上過學?

所以,我們讓孩子閱讀,也是希望他能學以致用,而非只是看看罷了。

B、引導孩子精讀

所謂精讀,就是認真的去閱讀,博覽群書固然是好的,但真正能影響或改變孩子的,則是精讀書。

比如我和女兒最喜歡看冰心奶奶的《小桔燈》。我們讀了幾十遍每次都有不同的收穫,這對我和她來說,都是有非常多幫助的。

所以,遇到孩子喜歡讀的好書,多引導他精讀,甚至有些地方最好背下來,這樣收穫才大。

凌晨媽媽來叨叨:

從小有閱讀習慣的孩子,到了初中、高中,都會一直堅持下去,即使學業再重。早期教育中,閱讀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希望家長們能跟孩子一起,養成每天看書的習慣,愛上閱讀這回事兒。你和你的孩子,以後都會感謝這段與書籍相伴的時光,它能照亮你跟別人完全不同的人生!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閱讀陪伴成長 | 「親子閱讀」如何做?一線語文老師給家長們支招
    北京市建華實驗亦莊學校的語文教師邱靜說,經常有家長向她訴苦說,「小時候還愛看書,越大越不喜歡看書了,家裡買了一堆書,孩子都不看,老師您說怎麼辦?」說到閱讀,家長頭疼、親子關係緊張。本期視頻,邱靜老師作為學校的語文老師,也作為孩子的家長,給北京經開區的家長們幾點建議!
  • 新生代語文領軍老師:古板的閱讀讓孩子錯失了太多提升寫作的機會
    為了解答這一系列的問題,外灘君聯繫到杭州獨立教師郭初陽老師,與他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郭初陽老師郭初陽老師被稱為「語文界新生代領軍老師」,有著24年中小學教學經驗,自2008年離開執教六年的杭州外國語學校後,以獨立語文教師的身份,自選經典、自研教材,試圖打造「自由而有光的語文課」。
  • 語文老師的忠告:四年級前沒有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將影響孩子一生
    升入四年級以後,不少同學開始覺得語文更難學了,走過「兵荒馬亂」的「三年級現象」,本以為能夠穩妥地來到四年級後,在語文學習成績上再努努力,結果發現,課文更長了、理解更難了、老師的要求更多了、家長更煩了。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老師也會發現,四年級的學生開始自主思考,有自己的想法,但通常很難形成一定的學習習慣和原則。
  • 從小閱讀的孩子vs從不閱讀的孩子,真正的輸贏就在「閱讀差異」
    類似的實驗還有,美國堪薩斯大學的研究員將42組正常家庭按經濟水平分為專業人員家庭、工薪家庭和福利家庭。專業家庭最注重孩子詞彙的輸入,福利家庭基本顧不上孩子詞彙語言的培養。結果到孩子3歲時,專業家庭孩子的詞彙量已經達到了1100個,而福利家庭孩子詞彙量只有525個。研究結束時,他們的智商分別是117和79。
  • 閱讀能力差怎麼辦?6個方面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大語文時代的到來,高考語文的改革,都在強調:「得閱讀者,得語文」。高考語文改革不僅考察的是閱讀理解能力,還增加了閱讀速度和閱讀題量。最明顯的體現就是卷面字數的增加以及閱讀範圍的擴展。而且閱讀量的增加不僅體現在語文這一個科目上,其他科目都在增加。未來,閱讀將是一切學科的重要基礎。
  • 三年級語文課外閱讀專項訓練(含答案),孩子吃透,成績直上98!
    三年級語文課外閱讀專項訓練(含答案),孩子吃透,成績直上98!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很多孩子認為閱讀理解是最難的部分。因為閱讀理解不僅要考驗同學們的理解能力,還要考驗到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 語文老師要求家長寫2000字以上讀後感,這樣的親子閱讀,令人反感
    林老師又想到,小舅子家的孩子今年不過剛上三年級,前不久還幫孩子輔導過一段作文,老師也是要求孩子作文必須要達到300字以上,孩子實在整不出來。當時,林老師對孩子的語文老師是頗有異議的!小孩子剛寫作文,關鍵的是要有表達的興趣,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只要肯寫敢寫,寫多寫少根本不該做硬性規定。否則,就是在打消孩子寫作的積極性。
  • 四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含答案),老師:閱讀理解有點難
    我們學校開始實行課後延時服務了,時間是從3點50分~5點(共計1小時10分鐘)在這段時間內,學生自行完成家庭作業,老師統一看管,孩子們儘可能利用這段時間在學校裡把作業寫完,寫不完可帶回家完成。自從課後延時服務實施以來總體來說效果還是很可觀的,只是有一些問題也隨之而來,比如:有家長反應孩子在學校寫作業很認真,可是一到家裡就渾身不自在,總是找藉口上廁所、喝水或者吃零食。
  • 北大資深教授:想要孩子學好語文,關鍵是要抓住這個「根」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應該讓孩子生活在書籍的世界裡」。北大資深教授錢理群先生有更為明確、直接地表述:「學好語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閱讀」。尹建莉老師也說,「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學好語文,卻漠視他的課外閱讀,這好比給一個本該喝一杯奶的孩子只預備了一匙奶,讓一個想學遊泳的人進浴盆試水一樣。」不斷閱讀,孩子的詞彙量才能增長孩子如果不閱讀,那麼在寫作的時候,肯定翻來覆去用的都是那幾個詞。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怎麼辦?這位老師的做法亮了!
    作為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這位老師的建議,可以幫到你。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學科,學生要掌握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離不開字典、詞典等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學習中,若是直接告訴孩子詞語的意思,就有點越俎代庖的做法,無形中造成了學生對字詞理解能力的低下,從而影響了語文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工具書的使用一定要改變。 第三,教會孩子同一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對比理解。
  • 資深語文老師:關於讀書的100句名言,中小學生都看看,受益匪淺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資深語文老師整理的學習資料:關於讀書的100句名言,建議中小學生都看看,無論對語文學習還是素養提升,都是受益匪淺。讀書是一場心靈旅行,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愛上閱讀。一位資深語文老師為我們整理了100句關於讀書的名句,涵蓋了我國古典文學作品中的名句,以及國外名人名言,都非常實用,建議中小學生都看看,既能從中得到讀書的啟發,又能在寫作中引用,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讀書是一場心靈旅行,通過上面分享的100句名言,相信很多人都會感受到讀書的魅力,也會找到一些讀書的方法,這些名句應用到寫作素材中,也可以為作文加分。
  •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閱讀理解專項練習,提高孩子閱讀能力!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閱讀理解專項練習,提高孩子閱讀能力!閱讀理解,是語文考試丟分的「重災區」,一二年級時期,語文閱讀理解還能從原文中找到答案,但從三年級開始,閱讀理解難度提升,更多地是需要同學們閱讀文章、領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考題更加靈活,得分也越來越難,同學們從這次期中考試應該就能看出來。
  • 孩子不愛閱讀的壞處,閱讀王閱讀興趣班逐級突破!
    >美國教育最高獎項獲得者中國教育部校長培訓中心專家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學院客座教授當孩子出現某一學科成績偏差的時候,絕大多數家庭會出現以下的現象:孩子數學學不好,就讓孩子上數學補習班;物理學不好,上物理補習班;化學學不好,上化學補習班;生物學不好,上生物補習班;
  • 怎樣打造讓孩子愛上閱讀的讀書角
    著名名的認知科學家斯坦諾維奇經過大量研究發現,閱讀也有馬太效應,小時候喜歡讀書的孩子,以後會更喜歡讀書,而且讀書的能力更強。可見,閱讀是父母給予孩子一生寶貴的財富。而閱讀習慣的養成,受家庭和環境的影響:親密的親子閱讀時光、有趣的書籍、父母的閱讀習慣、一個溫馨的讀書角。
  • 浦宇平老師又來了!教你愛上閱讀,讓你快樂閱讀,浦老師有秘訣!
    浦宇平老師又來了!教你愛上閱讀,讓你快樂閱讀,浦老師有秘訣!而作為「悅讀·成長」計劃系列活動的重頭戲——2020年山東省中小學生經典名著閱讀展示活動也已經在8月24日啟動。經典名著閱讀展示活動旨在通過閱讀打卡、線上答題等新穎的閱讀形式吸引廣大中小學生參與閱讀、喜歡閱讀,進而愛上閱讀。
  • 如何成為孩子的閱讀導師
    閱讀是教育的核心,美國閱讀研究專家吉姆·崔利斯(Jim Trelease)指出:「學校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培養終身的閱讀者——在畢業後的人生中仍堅持閱讀與學習。」閱讀興趣、習慣與能力是如何培養起來的?成人在其中應當扮演什麼角色?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知名兒童閱讀專家艾登·錢伯斯在1991年出版的《打造兒童閱讀環境》一書中,提出了令人矚目的「閱讀循環圈」理論。
  • 語文,因閱讀而精彩(下)——山東推進語文主題學習紀實
    語文主題學習已經有了成熟的模式,但我們仍很慎重,並沒有一上來就全盤接受,而是從學生實實在在的閱讀做起,每周兩節課,課堂上不幹別的,打開書本讀,讓學生養成閱讀習慣。語文教學要披文入情,課堂不能太浮躁,不一定是一節課一本書,兩節課未嘗不行。我們對閱讀的要求是,一、二年級讀通,三、四年級讀懂,五、六年級讀會。語文主題學習提供的這套閱讀資源非常好,它的系列化、專題化,幫助學生建立了一個閱讀體系。
  • 整本書閱讀,從老師愛上讀書開始——《紅星照耀中國》閱讀指導
    你看,這樣大張旗鼓的號召語文教師讀名著,尚且這麼艱難,更何況讓學生去讀書呢?障礙三:網絡衝擊和時間缺失。現在是網絡資訊時代,當手機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時,人們是很難被書本吸引的。當老師們在行政壓力之下尚難讀書的時候,你指望讓學生主動的利用周末假期的時間去讀經典?這,有點天方夜譚。
  • 河小象大語文課程測評:同步語文教材,能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嗎?
    專注機構課程測評解析最全的機構營銷套路選最適合孩子的課程和老師要想學好語文,就必須要閱讀。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自主閱讀是孩子語文啟蒙階段的重要目標,但讓一個識字量有限的孩子去理解故事情節或者進行口語表達,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除了在家進行親子閱讀,幫孩子找到合適的課程,也有助於他們更系統地學好語文。
  • 高考狀元語文成績146分,不靠刷題靠閱讀,如何養成閱讀好習慣
    閱讀的好處,各位父母都知道,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這才是一個大問題。01.高考狀元語文成績146分,不靠刷題靠閱讀2020年湖北省高考的高考狀元唐楚月,她的高考成績高達728分,其中他的語文146分,理科數學149分、英語141分、理科綜合28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