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食兩用藕性寒,散瘀涼血功最專,
熟用健脾能開胃,益血生肌可續斷。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描寫西湖風光的詩句。夏日西湖,碧波萬頃,天際一片碧綠中點綴著一叢叢粉紅、淡黃或雪白的荷花,在陽光下分外鮮豔奪目,荷花、荷葉又相映成輝,別有趣味和意境。
荷(又名蓮)
我國有150多個品種的荷,分為花蓮、子蓮和藕蓮三大類。
花蓮:觀賞蓮,著名的有「並蒂蓮」「四季蓮」等。
子蓮:包括聞名中外的建蓮、湘蓮和向日葵蓮等。
藕蓮:有花藕、花香藕等食用藕著稱於世。
藕為藕蓮的肥大根莖,可在秋冬和春初採挖,是傳統的藥食兩用佳品。
中醫認為,藕甘寒無毒,入心、脾、胃、肝經,生用有清熱散瘀、涼血止血、解暑除煩、養陰生津之功。臨床多用於治療咳血、嘔血、吐血、尿血、衄血、血崩、血痢、產後瘀血,以及熱盛津傷、煩熱嘔渴之症。比如治療熱盛津傷的名方「五汁飲」中就有藕汁。經過蒸煮後,藕變得平和而性微溫,有健脾開胃、補養五臟、益血生肌、消食止瀉之功。比如傳統補品藕粉,容易消化吸收,老人、兒童、產後和病後體虛者服之皆宜。
藕的藥效平和,生用活血而不破血,涼血止血而不留瘀,因有收澀補養之功,故散瘀又不傷正。
生用:可生食或榨汁飲服,或與生地黃、側柏葉等配伍應用。若專用於止血,藕節之效更佳。
涼血止血宜生用,收澀止血宜炒炭。炒炭後其寒性下降,收澀之效增強,可用於各種出血證,多配合在複方中應用,常用方如十灰散。
現代研究表明,藕和藕節能縮短出血時間,對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有治療作用。
熟用:多煮食或燉食,一般用砂鍋桑柴火煨極爛服食更佳。俗語說:「藕斷絲連」,藕不但有散瘀之效 ,還有續斷之功,所以也是骨折患者的食療佳品。
蓮藕是人民大眾喜歡的蔬菜,其味甘、澀而清香,可用開水焯過後涼拌,也可清炒或燉食。生食宜鮮嫩,煮食宜壯老,均以肥白純甘者良。據近代研究顯示,藕的營養豐富,其中含有澱粉、蛋白質、天門冬素、維生素C、鞣質以及過氧化物酶等。
今向大家介紹幾則藕的常用食療方。
1.生地黃藕汁飲
鮮藕1 000克,鮮梨500克,生荸薺、生甘蔗各500克,鮮生地黃250克,共榨汁,每次飲1小壞(約50克),一日3 次。用於治療血友病、鼻衄、齒衄、咯血、熱淋以及熱盛津傷等症。
2.藕節紅糖飲
大鮮藕節6枚,劈碎後水煎15分鐘,加紅糖適量,每日1劑。用於治療吐血、尿血、衄血、崩漏下血等症。
3.生薑藕汁飲
鮮藕500克,生薑15克,共絞取汁,分3次服。用於治療熱盛津傷嘔吐之症。
4.鮮藕西瓜汁
鮮藕500克,西瓜1 000克,共榨汁。用於治療中暑、熱盛津傷、煩熱口渴、食慾不佳之症效佳。
5.豬脛骨藕湯
豬脛骨500克打碎,三七10克,川續斷30 克(洗淨用紗布包),加水適量煮1 小時左右,與藕段500克共燉,並加鹽、味精等調味,吃藕喝湯。有補腎壯骨和活血止痛之效,可用於治療骨折和腰腿痛。
若用於體弱進補,一般可與排骨、雞、鴨共燉,或常服些藕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