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仁智財務造假被通報批評後,又有11人收監管函

2020-12-16 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0日電 ST仁智(原仁智股份)因2017年財務造假等被通報批評後,又有11位相關責任人收到了監管函。

來源:深交所

10日,深交所向ST仁智11位相關當事人下發監管函。深交所指出,2019年4月12日,仁智股份發布《關於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及追溯調整的公告》,稱公司2017年部分業務存在虛假記載,並對2017年年度財務報表進行追溯調整。

數據顯示,2017年,仁智股份通過虛構油服業務和鋼貿業務,虛增營業收入9041.72萬元,虛增營業成本6079.52萬元,虛增淨利潤3203.46萬元。

深交所指出,吳樸、畢浙東、李芝堯、王曉、曹曉倫、馮芳作為時任董事,未能恪盡職守、履行誠信勤勉義務,對上述違規行為負有責任;

王友釗、陳凱、嵇子薇作為時任監事,未能恪盡職守、履行誠信勤勉義務,對上述違規行為負有責任;

劉捷作為時任高級管理人員,未能恪盡職守、履行誠信勤勉義務,對上述違規行為負有責任;

楊江作為時任財務經理在2017年年報上簽字,為上述違規行為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深交所要求前述11人充分重視上述問題,吸取教訓,杜絕上述問題的再次發生。該監管函落款時間為12月10日。

而在12月8月,深交所發布決定書顯示,對ST仁智及相關當事人給予通報批評處分。

來源:深交所

深交所指出,ST仁智及相關當事人違規行為包括三方面,其中之一正是虛構業務入帳,2017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其二是未按規定披露開立商業承兌匯票事項。2018年1月和4月,仁智股份向廣東中經通達供應鏈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經通達」)分別開具總額2.11億元和5000萬元的電子商業承兌匯票。2018年7月和9月,中經通達通過背書向仁智股份返還商業承兌匯票1.14億元,剩餘1.47億元商業承兌匯票被背書轉讓或用於質押擔保引發後續訴訟事宜。對於上述開具商業承兌匯票行為,仁智股份未履行內部審議程序,也未在2018年一季報、2018年半年報中如實披露。

其三是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2017年3月,仁智股份向安投融(北京)金融信息有限公司借款3000萬元,名義出借人李俊男和仁智股份籤訂《借款及保證協議》,仁智股份原實際控制人金環及其配偶陳昊旻等承擔連帶擔保責任。同日,仁智股份和陳昊旻籤訂《委託收付資金協議》,約定上述借款由陳昊旻帳戶收取並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後3000萬元借款直接打入陳昊旻帳戶,上述行為構成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12月10日,ST仁智還收到了深交所下發的監管函,起因也和中經通達有關。

深交所指出,2018年3月,ST仁智全資子公司上海衡都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與中經通達籤訂《借款擔保合同》,向其借款1000萬元,ST仁智等對此提供擔保。ST仁智未及時披露上述擔保事項,也未在後續相關定期報告中如實披露上述借款和擔保事項。(中新經緯APP)

相關焦點

  • ST仁智:監管函
    關於對浙江仁智股份有限公司相關當事人的監管函        中小板監管函【2020】第162號        吳樸、畢浙東、李芝堯、王曉、曹曉倫、馮芳、王友釗、陳凱、嵇子        薇、劉捷、楊江:
  • 東方金鈺收上交所監管函
    12月22日晚間,珠寶企業東方金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方金鈺)發布公告稱,已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終止上市相關事項的監管工作函》(下稱監管函)。實際上,其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均處於大幅虧損狀態,且公司2019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還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股票也因此在今年6月24日被披星戴帽,變為「*ST金鈺」。  東方金鈺曾因財報連續造假遭監管多次處罰。
  • 深交所:對16宗違規行為發出監管函 6宗涉及買賣股票及減持違規
    原標題:深交所:對16宗違規行為發出監管函 6宗涉及買賣股票及減持違規   深交所11日晚間披露最新的深市監管動態。
  • 瑞康醫藥收警示函 此前已被通報批評 去年虧9.28億未預告
    來源:中新經緯原標題:去年虧9.28億未預告 瑞康醫藥收警示函!此前已被通報批評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21日電 21日晚間,瑞康醫藥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兩相關當事人收到山東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五十八條、第五十九條的規定,山東證監局決定對瑞康醫藥及尹世強、俞斌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並將相關情況記入證券市場誠信檔案。
  • ST仁智:廣東華商律師事務所關於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於對浙江仁智...
    (以下簡稱「仁智股份」或「公司」)委託,指派洪晨晨律師、湛藹琳律師(以下簡稱「本所律師」)就仁智股份收到的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關注函【2020】第530號《關於對浙江仁智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以下簡稱「《關注函》」),出具本法律意見書。
  • *ST藏格實控人之妻收監管函 業績補償承諾履行超期
    來源: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1日訊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近日發布關於對藏格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林吉芳的監管函(公司部監管函〔2020〕第67號)。林吉芳為*ST藏格實際控制人肖永明之妻。2016年7月26日,*ST金源(*ST藏格前身名稱)發布重大資產出售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實施情況暨新增股份上市公告書和重組相關方關於重大資產重組相關承諾事項的公告。
  • ST通葡財報出現差錯,公司以及時任財務總監遭監管關注
    新京報訊(記者 趙方園)12月1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關於對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T通葡)及時任財務總監孟祥春予以監管關注的決定。上交所指出,ST通葡在回復2019年年報的監管問詢函時,發現2019年一季度、半年度、三季度現金流量表中,披露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存在差錯。本次會計差錯更正,影響公司2019年一季報、半年報、三季報的合併現金流量表。
  • 豫金剛石涉嫌重大財務造假
    舉報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周辰)訊,新年伊始,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初期三大「妖股」之一的豫金剛石(ST金剛)因為涉嫌重大財務造假再次受到熱議
  • 長園集團及相關責任人連收6封監管函件 涉及子公司業績造假、內控...
    長園集團收到的6封監管函件 圖片來源:上交所網頁截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6封監管函件,主要涉及到長園集團2016年收購的長園和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園和鷹)的業績造假,以及由此導致的內控缺陷、信披違規問題。
  • 零容忍打擊財務造假 上交所對*ST金鈺及實控人作出紀律處分
    來源:證券時報網近日,上交所針對東方金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ST金鈺)及其實控人和有關責任人的財務造假違規行為,作出紀律處分決定,再次體現上交所「零容忍」查處惡性違規的態度。上交所同步啟動了紀律處分程序,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貫徹「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九字方針,對公司財務造假違規行為予以嚴肅懲戒,對知悉、授意、指揮信息披露違規行為的實控人暨時任董事長兼總裁予以公開譴責並公開認定10年,對分管採購、銷售、財務工作,組織、知悉、參與虛構銷售交易的三名副總裁予以公開譴責並公開認定5年,並根據時任董監高的職責範圍及履職情況,對其他責任人予以公開譴責
  • 深交所對4宗違規行為進行紀律處分,對10宗違規行為發出監管函
    、沈學鋒、薛隼給予通報批評的處分;對公司實際控制人、時任董事長周舉東給予公開認定3年內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處分。本所根據有關規定,對公司及公司董事長兼時任總經理朱彤、時任總會計師李強、時任董事會秘書齊嶽給予通報批評的處分。
  • 這家券商恐遭監管立案調查,事涉*ST富控財務造假,投行...
    在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曝光之際,中介機構也難辭其咎。近日,關於「國融證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消息在債券圈內不脛而走,而這一消息的透露方為國融證券控股股東長安投資。截至目前,國融證券旗下多隻債券均未披露公司遭遇立案調查的情況。
  • 這家券商恐遭監管立案調查 事涉*ST富控財務造假 投行...
    在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曝光之際,中介機構也難辭其咎。近日,關於「國融證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消息在債券圈內不脛而走,而這一消息的透露方為國融證券控股股東長安投資。截至目前,國融證券旗下多隻債券均未披露公司遭遇立案調查的情況。
  • 廣州浪奇再收深交所監管函 年審機構同被「點名」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韋夏怡)廣州浪奇的財務「黑洞」鬧劇仍在繼續。12月10日,深交所再度向廣州浪奇下發了監管函。
  • 浙江一遊戲公司80後董事長被查,此前剛被通報批評
    「湯姆貓」的母公司大股東質押超過95%,又接二連三爆出財務醜聞,股價一瀉千裡,說明就連其控制人也不看好了,很是可惜。時間財經以投資者身份致電金科文化董秘辦,相關人士回應稱,董事長被查是因其個人在去年11月至今年3月股票減持的事,具體要看調查結果。公司對董事長的減持、每一筆大宗交易都有公告,不涉及違規行為。
  • 瑞幸咖啡:已與SEC就財務造假達成和解 將持續配合監管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瑞幸咖啡:已與SEC就財務造假達成和解,將持續配合監管瑞幸咖啡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達成和解,表示將持續配合監管。12月17日,瑞幸咖啡官微發布聲明稱,已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就部分前員工涉嫌財務造假事件達成和解。目前公司和門店運營穩定、經營正常。瑞幸咖啡將持續配合監管,將合規工作視為重中之重。同時,瑞幸咖啡還表示,公司管理層和全體員工將繼續保持公司穩定經營,持續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高便利性的產品和服務。
  • 證監會出重拳 康美藥業長期財務造假22人被罰!
    目前,證監會已向涉案當事人送達事先告知書,對22名當事人進行行政處罰,其中6人被採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根據通報,2016年~2018年期間,康美藥業涉嫌通過仿造、變造增值稅發票等方式虛增營業收入,同時涉嫌未在相關年報中披露控股股東及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情況,使得相關年報存在虛假記載及重大遺漏。
  • 深市監管動態
    本所根據有關規定,對公司及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楊衛東,董事會秘書沈曉煒給予通報批評的處分。二是廣東領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原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汪南東未履行股份限售承諾以及未按規定披露減持計劃。上述行為違反了本所《股票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本所根據有關規定,對汪南東給予公開譴責的處分。
  • 因公司董監高人員變動較大,*ST中珠收上交所監管函
    因公司董監高人員變動較大,*ST中珠收上交所監管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