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昏、頭疼、記性差,慢性腦供血不足可以從這4方面預防

2020-12-23 康端康復

我們經常說

人體就像是一個龐大的運行機器

即使保養的再好

時間長了也是容易出各種問題

慢性腦供血不足就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見的問題

因為過於熟悉,我們往往忽略了它的「殺傷力」

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慢性腦供血不足的相關知識

慢性腦供血不足

圖片來源:Pixabay

慢性腦供血不足是神經內科臨床常見疾病,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由於腦部組織缺血、缺氧會出現頭痛、頭暈、失眠、健忘、噁心、嘔吐、肢體麻木等一系列症狀。

慢性腦供血不足好發於中老年人群。有研究顯示,80%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腦供血不足;60 歲以上的老年人約2/3 患有慢性腦供血不足。

雖然很常見,但並不意味著沒危險

因為慢性腦供血不足很常見,因此很多人往往會對其重視不夠,認為其簡單治療一下就會痊癒,其實這大大忽略了慢性腦供血不足的危害性。甚至因此錯過慢性腦供血不足的最佳治療期。

長期處於慢性缺血狀態下的腦組織,可因慢性缺氧、缺血而產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損傷,從而導致認知水平的下降,進而發展成為痴呆;腦組織長期缺血缺氧也是缺血性卒中等疾病發生的病理基礎。

慢性腦供血不足是阿爾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賓斯旺格病、缺血性卒中等多種腦血管疾病發生、發展的重要環節。因此慢性腦供血不足必須要引起重視。

慢性腦供血不足有哪些症狀特點?

1

運動神經功能失靈

運動神經功能失靈是最常見的徵兆表現。如肢體無力、走路不穩、拿不穩東西、運動不靈活、突然嘴歪、流口涎、吐字不清、失語或語不達意、吞咽困難等症狀,有時也可能出現肢體痙攣或跳動。

2

感覺神經功能異常

常表現為面部或一側肢體發麻,視物不清,突然眩暈,耳鳴或聽力減退等症狀。

3

精神意識異常

常表現為精神不濟,昏昏沉沉,睡眠倒錯,思睡或失眠,也可表現為思維遲鈍,記憶力和注意力下降,煩躁、抑鬱、焦慮,短暫意識喪失或智力衰退,甚至喪失正常的判斷力。

哪些情況會導致慢性腦供血不足?

圖片來源:Pixabay

1

糖尿病及高血脂

相關研究報導指出,糖尿病、高血脂症可引起血液成分改變,導致血液黏稠、血流阻滯、血流速度變慢、外周循環阻力增大,腦部血流量減少,形成慢性腦供血不足。

2

高血壓及動脈粥樣硬化

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可以改變血管的正常生理結構,引起動脈痙攣、收縮、狹窄,阻礙血液循環,導致缺血、缺氧現象發生。

3

心臟疾病

患有心衰、心梗等心臟疾病可能會影響心臟向外泵血的功能,心臟動力不足造成血液循環量不足,無法滿足腦部血供需求,出現慢性腦供血不足。

4

頸椎病變

頸椎病變有時會造成椎管變窄,造成脊髓神經和腦動脈長期受壓,致使神經傳導和血流受阻,造成大腦長期供血不足,甚至出現逐漸萎縮、壞死。

慢性腦供血不足的治療

圖片來源:Pixabay

慢性腦供血不足首先要應針對不同的病因進行治療,主要為動脈硬化、動脈狹窄等血管因素進行治療;對高血壓、高血脂、肥胖、吸菸、糖尿病等危險因素進行去除;對血流動力學及血液成分改變因素進行防治。主要方法有內科藥物治療及外科手術治療。同時物理治療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對緩解症狀有一定的作用,是常用的輔助治療手段。

慢性腦供血不足如何預防?

圖片來源:Pixabay

▼少油少鹽防「三高」

日常注意規律飲食,保持飲食的清淡,做到低鹽、低糖和少油,可以多食用胺基酸和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的菌菇類和魚類,特別是魚類中含有的魚油對腦細胞的存活有促進作用。除此之外,大蒜、葛根、含有葉酸的綠色蔬菜和富含鉀的香蕉都對腦供血不足患者很有好處,也可以添加到日常的飲食清單上來。

戒菸戒酒

香菸中的尼古丁可損傷血管內皮,導致血管硬化,發生高血壓,而過量飲酒也會增加患高血壓、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為了健康著想,還是把菸酒戒掉吧。

堅持規律運動

經常參加體育鍛鍊對腦供血不足有很好的幫助。對於老年人來說可以選擇健步走、慢跑、太極拳、八段錦、廣場舞等安全係數較高、強度較緩和的運動方式。每次運動時間建議保持30分鐘以上,每周鍛鍊3-5天。年輕人可視自身情況靈活選擇有氧運動方式,也可以每天做一下拉伸,既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趕走一天工作的疲憊。

注意頸椎健康

日常注意頸椎健康,注意保持正確姿勢,每隔一段時間可以起來活動一下頸部。

慢性腦供血不足雖然很常見,但是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如果您發現有慢性腦供血不足的端倪一定要到醫院接受專業診治,以便明確病因,抓住最佳治療期,切不可忽視、拖延,或以他人的標準來衡量自身情況。

【本文參考文獻】

李楠楠,陳志剛,孟繁興,任珊,蔡英麗,李學軍,劉佳霖.慢性腦供血不足中醫證候學特點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8,15(36):136

賈莉娜.慢性腦供血不足的發病原因及臨床治療方法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0):131

孫強.慢性腦供血不足的基礎及臨床研究[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誌,2009,26(6):759

編輯:申衛紅

相關焦點

  • 預防腦供血不足,平時需要做些什麼?腦供血不足,又有哪些表現?
    導語:說到腦供血不足,很多朋友並不認同,他們認為當腦供血不足時,只會引起嗜睡和打哈欠;或者有人認為自己健康年輕,腦供血不足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以上兩種觀點是錯誤的,大腦供血不足非常危險,可能威脅我們的生命。所以要注意它發出的信號,一旦有了這些表現,就一定要注意。
  • 發生了頭暈、頭昏、視物模糊的腦供血不足症狀,會自行恢復嗎?
    一位讀者朋友給華子留言,他總是出現頭暈、頭昏、視物模糊的症狀,去了附近的診所查看,說他可能是腦供血不足。他想知道,如果是腦供血不足,可不可以自行恢復呢?或是由於心臟發生問題,泵血能力下降,也可能會發生腦供血不足的症狀。根據病因不同,腦供血不足自行恢復的可能性也不一樣。二、不同情況要區別對待在引起腦供血不足的原因中,最危險的是腦梗死前期,可能在短時間內就進展為腦梗死。
  • 腦供血不足的症狀 六種方法治療腦供血不足
    有的時候進行劇烈運動之後,會出現頭暈目眩,腦袋缺氧的現象,我們會說是腦供血不足了。腦供血不足除了這個症狀還有其它哪些症狀呢?腦供血不足的病因有哪些?如何預防腦供血不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這些問題,還有腦供血不足要如何治療。相信看完本文你會有所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你。
  • 小心是腦供血不足!醫生教你怎樣預防
    其實這樣是不對的,這樣做只是緩解了一時的症狀並沒有徹底解決問題,還掩蓋了疾病的真相,耽誤了治療的時間,頭疼頭暈不是單純性的頭疼頭暈,他可能是因為某些疾病而誘發的這種症狀,比如腦供血不足。
  • 腦供血不足時,會有什麼表現?預防腦供血不足,平時需要做些什麼
    腦供血不足時,會有什麼表現?預防腦供血不足,平時需要做些什麼導語: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多人對腦供血不足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卻經常抱有僥倖心理,想著自己比較年輕,身體也很健康,不會發生到自己身上。這就大錯特錯了。
  • 腦供血不足時,會有哪些表現?預防腦供血不足,平時需要做些什麼
    但是腦供血不足的人卻是恰恰相反的,經過一整夜的休息,第2天還會萎靡不振,甚至精神恍惚。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身體在向你發出的信號。腦供血不足的時候會使腦部周圍的血液流通不暢,沒有辦法給予腦部充足的血液回流。使腦部的工作沒有辦法正常運行,所以人就會看起來精神萎靡不振,容易不在狀態。
  • 腦供血不足時,會有什麼表現?預防腦供血不足,日常最好做這幾點
    導語:大多數人說到功能不足的時候,很多朋友都不放在心上,覺得供腦不足只會引起瞌睡,還有打哈欠,還有一些人覺得自己非常的年輕,像腦供血不足,這種事情只會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但這兩種思想都是錯誤的。
  • 腦供血不足的人,身體一般會有7個提示,儘量別忽視
    導語:說起腦供血不足,大部分會發生在老年人的身上,尤其是生活當中,很多老年人經常會出現頭暈的問題,其實這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由腦供血不足引起的。根據有關的調查研究顯示,60歲以上的人群當中,大約有2/3的人會出現慢性供血不足的問題;而8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有80%會出現慢性腦供血不足的問題。而最近幾年,腦供血不足的人數也呈現出上升的趨勢,而且也變得年輕化。其實出現腦供血不足的時候,身體是會有一些變化的,今天不妨來了解一下。
  • 中老年人容易腦供血不足,堅持「3動作、2杯水」,改善腦供血
    中老年人,容易腦供血不足,堅持「3動作、2杯水」,改善腦供血。如今,我們稍加觀察一下就不難發現,身邊有很多中老年人經常會出現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耳鳴等症狀。有的人就會自嘲說「年紀大了,不中用了」。其實,這不是中不中用的問題,大多是慢性腦供血不足的表現。腦供血不足,顧名思義,就是指大腦的血管有點堵塞的情況。導致血液供應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大腦的功能障礙。表現出來的外在症狀就是頭暈、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等症狀。而如果這種情況得不到及時改善的話,時間久了,就會增阿基大腦功能的影響,甚至影響到全身的機能。
  • 腦供血不足危害大,這4個運動,或可改善腦供血預防中風
    平時可以多做這四個運動,可以有效改善大腦供血不足的現象。哪些運動可以改善大腦供血不足?如果平時下肢活動量比較少,血液循環速度緩慢,那麼輸送到大腦的血液速度也會減慢,從而出現大腦供血不足的一個表現。所以平時可以適當的進行慢跑運動,可以有效改善大腦供血不足的情況。
  • 腦供血不足的調理!
    主要病因有:(1)某些動脈血管腔狹窄或血管痙攣,通過的血流量減少,致使所供應的腦區發生供血不足;(2)血流動力學障礙,當血壓降低,心臟搏出量減少時腦組織供血不足;(3)某些原因造成的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緩慢及血液成分的改變
  • 腦供血不足時,身體會有4個變化,勸你早點就醫,別忽視了
    當腦動脈循環出現一些障礙,從而使得動脈供血量低於正常需求量的時候,就會使患者出現一系列的不適症狀,這種現象被稱為腦供血不足。腦供血不足也被稱為腦缺血,一般發生在老年人群當中。但是近些年來,腦供血不足發病人群越發年輕化。
  • 預防腦供血不足,吃以下的四種食物最管用,都是常見的
    腦供血不足一般是由於腦供血不足是指人腦某一局部的血液供應不足而引起腦功能的障礙。腦供血不足的病因多與腦動脈硬化有關,以下這幾種我們生活當中常見的食物具有一定的預防和緩解腦供血不足的功效,這些是不是也是你常吃的呢?
  • 告知大家:腦供血不足的人,臉上會有3個明顯症狀,一個不佔很
    若腦供血不足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會引起腦梗死或痴呆症。中老年人應多關注於腦供血不足的症狀,一旦懷疑需及時去醫院做治療。腦供血不足時臉上會有明顯表現,可以自行觀察一下。1、精神狀態差腦供血不足時不能正常運輸營養物質,使得人們會出現精神不振以及全身乏力感
  • 腦供血不足的表現,做到4戒3防,恢復腦供血
    若大腦缺血,這會影響身體正常運行,出現提示信號。最常見的,就是頭面部的這3種。你若出現其一,請務必及早提防,做好四戒三防,恢復腦供血。腦供血不足,臉上3個症狀很突出,若一個不佔,替你高興一、頭暈頭痛,神疲乏力平時偶爾頭暈頭痛不足為奇,這很可能是沒有休息好的緣故。
  • 腦供血不足的人,臉上可能會有這5個症狀,建議抓緊治療
    大腦需要足夠的血液供應,否則容易出現腦細胞缺氧,讓腦功能出現障礙,嚴重者會出現腦細胞死亡,威脅著人類的健康。現在有一種流行病學當中腦供血不足,也是比較常見的病症,一旦出現腦供血不足,臉上可能會出現表現,生活中要仔細的觀察一下。腦供血不足臉上會有什麼表現?
  • 當出現腦供血不足時,臉上會有三種明顯表現,發現後,及時就醫
    腦供血不足是一種腦動脈循環出現了一系列的障礙,從而引起的腦部組織缺血缺氧的症狀。腦供血不足非常多見,一般發生在中老年人群當中,尤其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當中,大部分都有慢性的腦供血不足。患有腦供血不足的原因,一般來說,與患有椎動脈型頸椎病有關。除此之外,如果患有一些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以及身體肥胖、生活不規律,抽菸等,也會誘發腦供血不足的出現。
  • 腦供血不足,頭暈迷糊,這3件事能改善腦供血不足,在家就能做
    如今生活節奏很快,很多人都有腦供血不足的情況。年輕人出現頭暈、頭痛、全身無力等症狀較多。一、血管開始阻塞,身體有4個症狀1、忽然覺得暈眩任何地方都會出現血管阻塞,包含頭部,如果是頭部血管阻塞,則腦血供不足,易發生眩暈,持續時間短,存在血管阻塞的可能性。
  • 腦供血不足的人,身體會出現4個症狀,一經發現,及時警惕腦梗發作
    腦供血不足,顧名思義,就是腦部某一局部血液供應不足,可引起腦功能障礙,但嚴格來說,腦供血不足並不能算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系列症狀的俗稱,腦供血不足,高發於老年人,據不完全統計,60歲以上人群中,7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腦供血不足;80歲以上老人中,腦供血不足者佔80%,但不排除年輕人也可能存在這一情況。
  • 腦供血不足,臉知道!臉上有3個症狀時,一定要及時調理或治療
    腦供血不足是一種腦動脈循環出現了一系列的障礙,從而引起的腦部組織缺血缺氧的症狀。 腦供血不足非常多見,一般發生在中老年人群當中,尤其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當中,大部分都有慢性的腦供血不足。 患有腦供血不足的原因,一般來說,與患有椎動脈型頸椎病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