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禪 | 道出常情

2021-02-13 靈隱寺

潭州(今長沙)石霜山的楚圓禪師,俗姓李,全州(今廣西全州縣)人。本是一位生性豪放飄逸,不拘小節,意氣風發的書生,22歲那年到湘山隱靜寺出家當了和尚。

全州位於廣西與湖南交界處,越城嶺巍然高聳,綿延橫亙,在形成交通孔道、軍事要衝的同時,也把閉塞留在這裡。因此,唐末宋初浩浩蕩蕩的禪風並沒有吹拂到這裡。楚圓的母親是一位深明大義的人,她變賣家產,支持楚圓走出大山,到中原遊方。

楚圓沿著湘江河谷,穿越崇山峻岭,一路北上,來到了兩湖境內。

楚圓連眉秀目,頎然豐碩,確是一表人才。然而,他忽略繩墨,行為不規範,言語沒規矩,所到之處,經常被前輩老僧教訓、呵斥,人們都以為他不具備優秀禪僧的潛質。楚圓自己卻自信滿滿,笑道:

龍象蹴踏,非綿羊所能知;

鶴鳴九霄,燕雀豈堪聽聞。

雲中一曲艱且深,高山流水有知音。不修邊幅、放浪形骸的楚圓,以竹杖挑著行囊,漫遊在襄沔之間,居然在參學中結交了兩位知己禪友——大愚守芝與芭蕉谷泉。

三個活寶結伴雲遊,很是給所到叢林平添了許多令人忍俊不禁的色彩。他們漸行漸遠,從湖北來到河南洛陽。這裡,不僅是中國唐宋以來最繁華的都市,而且有中國第一座佛寺——白馬寺,有美侖美奐的石窟造像,然而,他們的腳步並未停留,因為他們聞聽汾陽善昭道望天下第一,決志親依。

當時,河東路(今山西省)地方勢力與朝廷鬧彆扭,中央政府正要問罪,凡是通往河東的道路都屯有重兵,阻斷了交通。而雙方廝殺的戰場,更是極端慘烈,居民逃之夭夭,唯恐避之不及,所以,同參們都勸他們不要冒險。楚圓一笑說:「丈夫自有沖天志,他人不行我自行!」

自然,同樣特立獨行的大愚與泉大道,也毅然追隨他北渡黃河,進入河東境內。為了繞開重重關卡,他們改換服裝,裝扮成山民,在太行山深處迂迴前行。他們或與商販結伴,或與獵人為伍,忍飢挨餓,露眠草宿,經過九死一生,總算活著到達了汾陽。

汾陽善昭大師法眼如炬,一眼就看出楚圓是一個非凡之才。然而,在長達二年的時間裡,他從來不許楚圓登堂入室,參問佛法。不僅如此,他每次遇到楚圓,必定指著鼻子大罵。汾陽善昭開口說話,必定詆毀諸方叢林。而楚圓每次請教佛法,得到的教導也不過是一些最世俗、最庸俗、最流俗的屑瑣小事。楚圓千裡迢迢、冒著生命危險來求佛法,卻遭遇了這樣的結果,心中那個苦楚,真是罄竹難書,就連滔滔汾河,仿佛都是他委屈的淚水。

一天晚上,楚圓實在憋不住了,來到方丈哭訴說:「自從我來到您的法席,已經過去了兩個冬夏,從來不蒙您指示禪要,所增添的不過是世俗塵勞。眼看著歲月流失,時光飄零,而我仍然不明白自己的生死大事,喪失了出家的本懷。」

他的話語未落,汾陽善昭瞪著眼睛大罵道:「你這混蛋東西,竟敢貶低數落我!」罵還不算,汾陽怒氣衝衝,舉著禪杖追打楚圓。方丈院十分狹小,沒處躲、沒處藏,乒桌球乓,楚圓的光頭上早已挨了好幾棒。他無法逃跑,只好呼救。然而,他剛剛張開口,尚未發出聲,未卜先知的老汾陽搶先一步,死死捂住了他的嘴……

但是,就在這求死不得、求活不能,有苦沒處訴、有冤無法伸的時刻,楚圓豁然大悟了!

楚圓於此瞬間豁然領悟禪法要旨——真正的禪法體悟是離語言表達的。臨濟宗的修行要領就在日常生活、應事接物中。善昭靈活地運用「磨練」、「善養」的接引方法來啟悟楚圓,陶冶他的心性,錘鍊他的見識,一旦歷練成熟,便抓準時機,切斷凡情,使其領悟禪法的旨趣。

楚圓開悟之後,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是知臨濟道出常情」。意思是說,我現在才明白,臨濟的禪道,出自常情。

不但臨濟之禪「道出常情」,整個禪宗也可以說「道即常情」。祖師們早已說過:平常心是道,道非物外。真理源自生活,本身並不放光。

楚圓開悟之後,在師父身邊服侍七年,然後去參謁師叔唐明智嵩禪師(也稱「三交智嵩」)。智嵩禪師介紹他認識了楊大年、李遵勖兩位士大夫禪友。

後來,因為母親年事已高,為了盡孝,楚圓策杖南歸。到瑞州,他又在雲門宗高僧洞山曉聰座下參學了整整三年。這時,禪友楊大年寫信給宜春太守黃宗旦,讓他請楚圓出世說法。於是,黃太守奉請他住持南源禪寺。

楚圓禪師秉性豪逸,凡聖莫測。他在南源禪寺住了三年,棄丈席而去,歸家探望母親。有位富商供養了他一個銀盆,他便以此為母親祝壽。他那賢行的母親將貴重的銀盆摔在地上,罵道:「你從少年時期背著布囊行腳,難道就是為了得個此物?」

楚圓心中暗喜:看來,母親之心並不為名利所動,他這就完全放心了。於是,他悄然辭別家鄉,去參謁神鼎洪禪師。

神鼎老和尚,也是楚圓師叔輩的高僧,門風孤峻,禪僧中不是極為聰慧者,不敢登其門。當然,能夠得到他老人家肯定的,都不是泛泛之輩。因此,連他的弟子都一個個鼻孔撩天,氣吞諸方。

楚圓禪師到來之時,留著一頭亂蓬蓬的長髮,穿著一身破破爛爛的衲衣,操著一口土裡土氣的湖南話,自稱法侄求見。

神鼎的弟子們看他這般模樣,不禁哄堂大笑。自然而然,神鼎不會出來見他,而是派遣了一個小童子問他是誰的徒弟?楚圓仰望著屋角說:「我曾經親見汾陽!」

哇,是大師兄的弟子啊!於是,神鼎拄著禪杖走出門來。老和尚見他長得高高大大,便勘問道:「汾州有西河獅子,是否?」

獅子為獸中之王,禪宗時常以此比擬開悟的僧人。獅子一吼,聲震十方,百獸降伏;悟道的禪者,毫無怖畏,群魔攝伏。所以,你若是獅子,就咆吼一聲!

楚圓不咆吼,反而指著神鼎老和尚身後的方丈說:「房屋倒啦!」

那小童子大吃一驚,轉身就跑,而神鼎老和尚也應聲轉過身去。楚圓就像一個惡作劇的孩子,一邊自己偷偷樂,一邊坐在地上,脫下一隻鞋,摳腳丫子玩。等神鼎老和尚迴轉身的時候,眼前不見了楚圓,不知他去了哪裡。

這時,楚圓徐徐站立起來,整理整理衣服,一邊走一邊說:「見面不如聞名。」說完,他揚長而去,連神鼎老和尚遣人去追都沒追上。神鼎老和尚驚嘆道:「沒想到,汾陽師兄竟然有如此了得的法子!」

神鼎一言九鼎,自此,楚圓名重叢林。後來神鼎老和尚時常說:「楚圓法侄,可興臨濟。」並且大力推薦他住持著名的道吾禪寺法席。

果然,因了神鼎的傳揚,湖湘禪僧聞楚圓之名,都來追隨。而楚圓更是出手不凡:「山僧打鼓,四大部洲同參。我的禪杖橫挑乾坤大地,缽盂覆蓋整個宇宙。且問,在這個時候,你們諸人在什麼地方安身立命?若知道,向北俱盧洲吃粥吃飯;若不知,長連床上(僧堂)吃粥吃飯。」

後來,楚圓禪師長期住持石霜禪寺,所以史稱「石霜楚圓」。

石霜楚圓以禪杖敲禪床一下,徐徐說道:「萬法本閒,唯人自鬧。所以山僧我居在山中,只見山中的境界,遲起早睡,自由自在。有時雲生碧嶂,月落寒潭,飛鳥鳴囀在崖壁之前,山花飄香於高峰之畔。把瘦筇,坐盤石,與五湖四海的僧人說禪的玄微。若是灰頭土面住在城裡,只現城裡的家風,迎來送去,門庭若市,車馬駢闐。漁唱瀟湘,猿啼嶽麓,絲竹歌謠,時時入耳。復與四海高人,日談禪道,歲月都忘。且道居深山、住城市,還有優劣之分麼?試著說說看!」他沉默了很久之後,說道:「是處是慈氏(彌勒菩薩),無門無善財(善財童子)。」

楚圓禪師曾有示眾偈云:

昨日作嬰孩,今朝年已老。

未明三八九,難踏古皇道。

手鑠黃河幹,腳踢須彌倒。

 

浮生夢幻身,人命夕難保。

天堂並地獄,皆由心所造。

南山北嶺松,北嶺南山草。

一雨潤無邊,根苗壯枯槁。

五湖參學人,但問虛空討。

死脫夏天衫,生披冬月襖。

分明無事人,特地生煩惱。

一位弟子問:「尋枝摘葉我就不問了,如何是直截根源?」

石霜楚圓舉起手裡的禪杖:「沒枝沒葉,就是禪杖。」

弟子追問:「意旨如何?」

石霜楚圓吟誦道:「行即肩挑雲水衲,坐來安在掌中擎。」

弟子幡然頓悟:沒有枝葉,何以找到根源!

從楚圓的法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一股清新自然、簡單明了的禪風撲面而來。古人云:「至美不華,至言不繁。」因為,浮華與繁瑣,去道甚遠。生活本來就是「道」,順其自然即是「禪」。

永首座本來也是汾陽善昭的弟子,卻未盡其妙。他又跟隨了石霜楚圓20年,始終不脫灑。一天晚上,他來到方丈,與石霜楚圓一同圍著火爐,一邊燒茶,一邊夜話。楚圓的嘎勁上來了,他一邊用捅火的棍子敲木炭,一邊說:「永首座,永首座。」永首座怪嫌地咄他:「你這野狐精。」石霜楚圓十分驚訝地指著他說:「你這個郎當漢,就這樣理解嗎?」永首座豁然開悟了。

石霜楚圓興奮地誦道:「颯颯涼風景,同人訪寂寥。煮茶山上水,燒鼎洞中樵。珍重!」他又說:

面西行向東,北鬥正離宮。

道去何曾去,騎牛臥牧童。

石霜楚園的呼嘯出世,為叢林帶來了一股嶄新氣象,天下僧衲望山奔湊,望風披靡。於是,在他的座下,匯集了一大批傑出英才。

石霜楚圓的方丈之中插著一口鋒利的寶劍,又將草鞋一對、清水一盆,放置在劍邊。

一個雲遊僧說:「手仗龍泉劍,擬取師父頭,如何?」

楚圓將腦袋伸到他的面前:「你斬去好了。」雲遊僧略一猶豫,正考慮如何應答,楚圓的巴掌早已打了過去……

另一個禪僧說:「磨利三尺劍,去化不平人。師意如何?」

石霜楚圓說好。這僧說:「點。」

石霜禪師指著寶劍說:「你看,看。」禪僧走到劍邊,正在思索擬議,石霜說:「你險些喪身失命啊!」於是就將他喝了出去。

凡是有僧進來,石霜禪師就說:「看、看。」稍有遲疑,就被喝出。

石霜之禪,高深莫測,可以十分平實,也可如此凜厲。如來佛祖的大法印,豈是尋常之人所能荷擔的!

石霜楚圓以超凡之姿,行平常之事,談笑之間,中興了臨濟一宗;千錘百鍊,敲打出數位鐵漢:黃龍慧南、楊岐方會,氣勢宏偉,開宗立派,在禪宗百花園中綻放出兩朵璀璨的奇葩;蔣山贊元、大寧道寬,禪法綿密,自然清新,連王安石這樣的千古人物都折服於他;道吾悟真、百丈惟政,悟境宏深,禪風孤硬,以大知見勘盡天下禪人……

正如石霜楚圓所說:

北山南,南山北,日月雙明天地黑。

大海江河盡放光,逢著觀音問彌勒。

相關焦點

  • 臨濟之禪 出於常情
    然而,他剛剛張開口,尚未發出聲,未卜先知的老汾陽搶先一步,死死捂住了他的嘴……  但是,就在這求死不得、求活不能,有苦沒處訴、有冤無法伸的時刻,楚圓豁然大悟了!  他開悟之後,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我現在才明白,臨濟的禪道,出自常情。」  其實,不但臨濟之禪「道出常情」,整個禪宗也可以說「道即常情」。
  • 參禪 | 只手之聲
    沙彌南利的公案有一位沙彌南利,每天看著師兄們早晚都到禪堂裡參禪,心裡非常嚮往,就鼓起勇氣請求默雷禪師準許他也能進入禪堂參禪。默雷禪師道:「學禪要用心,絕不能嬉戲、遊樂,以你小小的年紀實在不適合,等長大一點再說吧!」南利沙彌不肯罷休,一再懇求道:「禪師!我一定有始有終,請給我機會。」
  • 迅師說禪(12): 念佛參禪 數息法門
    迅師說禪(12): 念佛參禪 數息法門隆迅法師於聞性精舍開示佛法有一次我和願炯法師去拜訪白雲老禪師
  • 南懷瑾先生早年參禪悟道的經歷
    南懷瑾久久默默無言,有些領悟了……      又一天參禪時,南懷瑾問:「學人參情緊切,或覺大彌虛空,或金光閃爍,或顯赤白黃綠等光,大如月輪,小如豆粒,或如電光閃爍時,未審何至,屬優屬劣,未知何從?祈示。」      袁煥仙說:「概屬光影,汝但不著,亦許勝境,若欲取之,翻成大患,何也?
  • 參禪丨什麼是話頭?怎樣參話頭?
    參禪時,在公案的話頭下工夫,稱為參話頭。參話頭是禪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門,自北宋末年的大慧宗皋禪師大力提倡以來,幾乎成為禪宗的代名詞。千年來,在話頭下參悟的祖師不計其數;而由於祖師的親身實踐,也使參話頭這一法,淬礪得更加善巧與精緻。自北宋的大慧宗杲禪師開始提倡「看話禪」。
  • 釋永信:少林無遮大會要服務「一帶一路」,會以參禪之心習武
    其中參禪悟道和拉弓射箭有異曲同工之妙,都講究專注、心無雜念,兩者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這也是我們將傳統弓箭納入無遮大會並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原因。選手在少林首屆無遮大會參加單手破磚比賽。釋永信:少林功夫有著不同於其他拳種門派的特點,這個特點就是禪與武的結合:以參禪之心習武,以習武作參禪手段之一,「禪武結合」是少林武學的精華所在,也是少林歷代僧人千年的感悟。今天,追溯少林功夫文化形態,對於認識和傳承少林功夫是極其重要的一件事。少林功夫的深厚文化內涵是禪宗智慧賦予的。
  • 來果禪師:真要除瞋,只有參禪
    真要除瞋,只有參禪,如釜底抽薪辦法,除此而外,儘是揚湯止沸,行人大須揀擇。公眾平臺聲明:以上內容並不反映或代表平臺之意見及觀點,轉發及引用請自行核實及抉擇。平臺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出處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勞動成果,否則將視為侵權。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 星雲大師:濟公禪師境界很高,外在卻怪異,參禪要表裡一致
    他主張參禪的人,要能內外一如,也就是表裡一致。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這些不懂禪,不參禪的人也應該如此。不虛偽,不做作,不欺騙人,心、言、行一致才是一個真正的人。
  • 終朝打坐參禪,漸覺六根清淨,六根清淨小議
    清·李漁《奈何天·狡脫》云:「終朝打坐參禪,漸覺六根清淨。」裴錫榮先生曾說:百鍊成鋼,關鍵在于堅持。在氣功修煉中,對「六根」均提出嚴格之要求:「眼」垂簾時,當見到外面諸事物時,不可棲心在那些上面;當內視到奇景光色時,亦不可棲心在那些美景之上,尤其不可有發歡喜追求之念頭。
  • 為什麼要參禪?
    林清玄認為忙使人心性浮動,心意不轉,缺少了覺受與觀照的能力,使得這種天生的覺照變得薄脆了,而禪者對生活專一的融入,對現代人因忙而喪失的感受生活的能力很有幫助,只有專一的有一種體驗才能體驗生命中的難得,得其益一剎那,才能得其益一天,才能得其益於一生,這才是人們參禪、修禪的真正意義。
  • 【時光•茗享會】第七站:硯都肇慶,煮茶參禪
    在這裡,煮茶,參禪,體悟「茶禪一味」的境界。9月26日下午,廣州益武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廣韜先生率【時光•茗享會】一行,來到肇慶,與肇慶佛教協會副會長、慶雲寺當家師釋仲賢法師,肇慶佛教協會秘書長、慶雲寺高僧釋德超法師,西江日報主編梁健強先生,怡清源茶業總經理鄭錦鴻先生,古道問茶茶業總經理陳建雄先生,肇慶聚茗客茶業有限公司總裁薛金庭先生及當地知名企業家40餘人匯聚鼎湖山慶雲寺,煮茶參禪
  • 「詩佛」 參禪悟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 藏經洞為莫高窟第17窟,唐代河西著名的僧人洪英曾在此修行參禪
    藏經洞為莫高窟第17窟,唐代河西著名的僧人洪英曾在此修行參禪,這裡又曾在幹百年的歲月中堆積了5萬餘件震驚中外學術界的經卷、遺書。當你來到這裡,定會滿腹孤疑,小小、一方鬥室,本隱於堵繪有菩薩畫的牆後,安然度過了漫長時光,又是如何重新被人發現的呢?讓我們將時光倒退至光緒二十四年(1898),有一一個名王圓籙的道土雲遊來到莫高窟。
  • 蘇軾臨終前寫下一首詩,首句和最後一句一樣,卻道出人生三重境界
    此時的蘇軾已不再意氣風發,已是風燭老人,多年參禪的他對於人生也有了更深的感悟。全詩的大意是:廬山的煙雨、錢塘江的潮汐,都是值得一去之景,要是此生不去,定是會遺憾終身的。可當真的到了廬山下、錢塘江前,看到這煙雨濛濛、潮水湧動,卻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觸,到了最後它們只是廬山煙雨浙江潮。
  • 為什麼中國男人去了朝鮮後,都不願回國當地美女道出真相!
    為什麼中國男人去了朝鮮後,都不願回國當地美女道出真相!來源:好吃的好玩的 原標題:為什麼中國男人去了朝鮮後,都不願回國當地美女道出真相
  • 餘華的語錄,道出一位老人談論死去的妻子,說死得很好,充滿諷刺
    這只是道出了一個道理,人的生命真的不好說,萬般皆為命。一對恩愛夫妻,不管誰先離去,可以說留下來的那一個人,可能要多承受一些痛苦,為何呢?因為他要承受失去最親愛的人,而去的人,或許更痛苦,但這個痛苦,時間會短一些,等到眼睛閉上那一刻也就什麼都沒有了。但是活著的人,就需要更大勇氣去承受漫長的孤單與寂寞。
  • 魔術師道出實情,看完智商受到打擊
    魔術師道出實情,看完智商受到打擊魔術作為一種反客觀規律的藝術表演,經常會給人們帶來新奇的體驗,魔術師會抓住人類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製造出各種變化莫測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現象,因此也是令人非常好奇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人體懸浮術就是令人非常費解的魔術,魔術師道出實情後,感覺智商收到打擊!
  • 《中國新說唱》艾熱獲冠軍那吾克熱慘敗 熱狗一句話道出內幕
    《中國新說唱》艾熱獲冠軍那吾克熱慘敗 熱狗一句話道出內幕時間:2018-10-07 16: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新說唱》艾熱獲冠軍那吾克熱慘敗 熱狗一句話道出內幕 昨天《中餐廳2》迎來了最後一期,今天《中國新說唱》也即將收官,在本期節目中,節目組並未採用直播形式,而是依舊以錄製的方式播出了四強總決賽
  • 易建聯道出無法立足NBA的原因:那一幫人簡直是變態
    在一次訪談中,易建聯親口道出了自己無法待在NBA的原因,他表示,以前覺得自己的身體素質非常不錯易建聯這番話直接道出了亞洲球員和黑人球員之間身體素質的差距,不得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