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奔馳車主 奔馳C 200 L長期測試

2021-01-19 青島新聞網汽車

  本著「師敵長技以制敵」(注)的原則,全新一代奔馳C級幾乎彌補了原先自己全部的短板:你說軸距不夠長?這次直接給你加到2920mm,和3系Li同級並列第一;你說在家族中缺少身份認同感?外觀內飾活脫脫就是奔馳S級了,遠比對手做得更徹底,這還真是壓抑得越久,爆發得越強。全面進化之後的它,到底表現如何?就讓我們這次為時半年的奔馳C 200 L長測,為您揭開它的方方面面。不知道奔馳是不是想讓C級的名字跟著也「加長」一下,所以正規的拼寫方式,官方已經定義為「C空格200空格L」,看著寫著都麻煩,所以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還是以「C200L」這種格式來寫吧。

  廠商指導價

  36.90萬

  ● 長測人員介紹

  本次參與C200L長期測試的三位編輯,分別是來自於編輯部評測與導購頻道的張子儀、技術頻道的李博旭,以及本次更新的作者,來自視頻組的張寅。其中張子儀老師已經是第三次參與長測了,經驗豐富;懂知識講技術的李博旭老師,大家可以更多地期待他從技術角度對C200L進行解讀;而我被選中參與這次長測,主要因為自己是老款奔馳C級車主的緣故,可以從發展的角度來評價全新奔馳C級的這一次劇變。

  ● 長測車配置解讀

  目前全新一代奔馳C級,引入了「運動轎車」和「轎車」兩種外觀供消費者選擇,立標版本和大標版本價格一致,地位相等,與國外的設定終於統一了。它的配置非常好記,低配採用1.6T渦輪增壓發動機(156馬力)的C180L,中配採用2.0T低功率版本(184馬力)的C200L,高配則是2.0T高功率版本(211馬力)的C260L,不必再費心去記什麼時尚版、優雅版一類的名稱,只看數字(180、200、260)就能知道配置高低。我覺得這種方法不錯,省好多腦細胞,如果再有多樣化的選裝,那就更完美了。

全新 奔馳C級動力總成介紹車型發動機/變速箱最大 功率/最大 扭矩售價(萬元)奔馳C級 2015款 C 180 L

M274 1.6T  渦輪增壓

  7擋手自一體

156馬力/250N·m32.58奔馳C級 2015款 C 200 L

M274 2.0T  渦輪增壓

  7擋手自一體

184馬力/300N·m36.90奔馳C級 2015款 C 260 L

M274 2.0T  渦輪增壓

 7擋手自一體

211馬力/350N·m

47.90

  我們的這臺中配車型C200L,相比C260L被砍掉了智能大燈(自動切換遠近光/彎道輔助)、併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等等安全系統,中控屏幕從8.4寸降低到7寸、人機互動系統也有所縮水,並且默認是不具備導航功能的。除此之外,還有香氛系統、氛圍燈、電動調節方向盤、電動摺疊後視鏡等等舒適性配置被減掉,但對比兩者10多萬元的差價,我覺得還是可以忍的。

  其實相比我們編輯部此次購買的這款C200L「運動轎車」,我個人更願意向大家推薦「轎車」版本。理由有兩點,其一,全新奔馳C級和S級高度相似的外形,使得它已經具備了「HOLD住」立標和經典橫格柵的氣場,很有典雅氣息;而第二點理由,立標的轎車版本,額外多了「Airpanel」智能進氣格柵功能,在寒冷的冬季,處於關閉狀態的格柵讓發動機艙形成一個密封性更好的「溫室」,能夠讓水溫更快提升,儘快達到良好的工況。對車好,對人更好,冷車裡凍得哆嗦、半天暖風都出不來,這種痛苦在冬季非常漫長的北方尤其難熬。

  ● 分享一下我們購買這臺長測車的價格

  在這一代奔馳C級上市之初,廠家只提供了售價36.9萬元的C200L,以及47.9萬元的C260L供消費者選擇。考慮到這個「入門豪華中型車」的細分市場,無論是A4L、還是3系Li,放血割肉的優惠已經成了默認規則,上市不久的全新奔馳C級很快招架不住,例如我們在北京提的這輛車C200L,實際的裸車價只有33.9萬元,已經優惠了3萬。

  說起來,幾年前引起這個細分市場血雨腥風的始作俑者,不是別人,正是奔馳C級自己,當年我選擇老款奔馳C180K的理由,很大一部分就來自於現金直降8萬加送2年商業保險、2年保養的大手筆優惠。

  ●額外內容,從老車主的角度,看看哪款C級最划算?

  編輯部在一個多月前決定要購買新款C級的長測車時,定價32.58萬元的入門版C180L在店裡還根本沒車,現在終於開始全面接受訂單了。實話實說,同為入門車型,老款奔馳C級的入門車型C180K在配置上真是非常的「錙銖必較」,搭配的是16寸小輪圈這個我忍了,少了車身鍍鉻條我也忍了,但是像車廂內的後備廂開啟按鍵被減配,還有奔馳標誌性的、設置在車門上的電動座椅調節鍵也被轉移到了坐墊側面,這些地方就令人挺難理解了,甚至連泊車雷達都沒有。如果奔馳的目標是「就不讓最低配買家過得爽」,那這目的可絕對達到了。

  而看到全新C180L這個目前的最低配,我可是真真兒的感受到奔馳的誠意了:車身外觀內飾和中高配幾乎看不出什麼區別,17寸輪圈、雙邊共兩齣的排氣、防碰撞預警、發動機啟停、自動泊車等等主要配置全都保留了下來。雖然討論C180L可能和這次長測關係不是那麼直接,但個人還是推薦,如果不是對全景天窗、座椅加熱等等配置十分在意,也能夠接受1.6T的動力表現的話,C180L的性價比顯然要比我們的這臺C200L更誘人。

  ● 必須重點提及的家族化外觀

  還記得幾個月前我們對全新奔馳C級進行測試時,這臺車走在街上的回頭率之高,可以說真的不像是一臺要走量的中型車,當年測試那些「外貌協會」的奧迪A7、奔馳CLS級之流,也不見得能有這種效應。這就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W222的奔馳S級實在是居功至偉。

  由於現今的加長車,基本都是和標準版本同步進行設計,所以不會再出現以前那些「後天加長」車型,側面怎麼看都有點兒怪的問題。我也在香港看到了這一代奔馳C級的標準軸距版,個人認為如果是立標「轎車」版,還是加長以後更協調一些。

  另外值得指出的一點是,本次長測組的三位成員,都對我們編輯部購買的這輛C200L的顏色讚不絕口,絕對要給訂車的王昊老師點100個贊!官方對這種顏色的定義是「鈀銀色」,通俗一點說就是鐵灰色。相比於很多年輕人喜歡的白色和紅色,這種顏色更顯成熟穩重,而相比黑色、銀色之類的「保險色」,它又更富有活力,絕對是老少通吃的百搭顏色。此外,我也吃夠了黑色車的苦,北京這種沙塵霧霾比較多的地方,常常上午洗車中午就看得見一層灰,而鐵灰色耐髒指數就高多了。

  ● 內飾,以及懷擋

  這一代奔馳C級的內飾,此前評測視頻中,我們的觀點就是「很多地方能和S級難辨彼此」,毫不誇張的說,已經把中型車對於內飾水準的上限,提高到了一個對手難以企及的高度。此外,它也回歸了奔馳傳統的懷擋設計,除了操作方便、並且無條件附送換擋撥片之外,最大的意義在於節省了中控臺和中央扶手箱之間的空間,理論上會有更好的儲物表現。

  >>關於奔馳懷擋的安全問題,請點擊這裡查閱<<

  但對於新的奔馳C級來說,這真的只是「理論上」而已。它為了維持這種簡約而又奢華的設計風格,自然是不能容忍挖出那麼多儲物格的,所以和老款C級類似,它的儲物空間還是只能用「糟糕」來形容。

  ● 既然軸距提高到了2920mm,那麼後排乘坐表現又如何?

  答案是四個字,並不理想。首先是它的頭部空間,表現只能用非常侷促來形容;而腿部空間雖然足夠富裕,但是它的坐墊過短,大腿缺少支撐,人體工程學設計並不是很好,對於身高超過180cm的朋友來說,會有非常明顯的感覺。如果它能夠將坐墊延長、座椅角度再略有傾斜一些,或許會損失一點腿部空間,但乘坐舒適度肯定要好得多。光顧著加長軸距,卻沒有為長軸距而優化出更好的乘坐感受,這一點全新奔馳C級做得還不夠。

  ● 前兩周駕駛的油耗表現怎麼樣?

  在兩周的試駕過程中,我也對油耗表現做出了統計。756公裡的裡程,實耗燃油總計78.1升,約合油耗10.3L/100km。考慮到大部分工況都是在擁堵的城市內通勤,平均時速僅有24km/h,並且車輛也處於磨合期、每天還要在0℃以下的溫度冷啟動,這個結果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奔馳C 200 L運動版 長期測試車油耗記錄日期裡程路況行車電腦數據實測油耗

2014.12.5 - 

2014.12.19

756km城市道路與 城市環線平均時速24km/h9.9L/100km

10.3L/100km

  ● 長測第一期小結:

  那麼,全新奔馳C 200 L的長測第一期,到了這裡就正式結束了。簡單總結一下,在這一代的C級,奔馳已經徹底「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軸距一加就是足足160mm,還大方地將家族旗艦的造型下放,而且入門款車型的配置也不再讓用戶那麼糾結了。好啦,接下來我們將保持兩周一次的更新頻率,隨著對這臺車駕駛時間的增加,為大家帶來更加深刻的剖析,讓我們下一期再見!

  在上一期的內容中,我的同事張寅就忍不住拿他的老C級和這輛新C級做了一次對比。不過他所講述的主要是「面子」問題,比如在外觀和內飾設計上,這臺新C級都具有同級對手難以企及的豪華感。也就是說,假如你買了這臺奔馳,那麼毫無疑問,它更能滿足你的虛榮心。當然,新C級在一些人性化設計上也有不如老C級的地方,例如前排儲物格較少,後排坐墊偏高且偏短,在乘坐舒適性方面有點對不起奔馳這個牌子。

  相比於這些「面子」問題,對於偏愛駕駛的我來說,我更加關注的是車輛的「裡子」,也就是駕駛感受。那麼,這輛奔馳C 200 L到底處於什麼水平呢?讓我們來看一下。

  ● 不同駕駛模式風格差異明顯

  全新一代奔馳C級有一項令人激動的升級,那就是增加了AGILITY敏捷操控系統,該系統提供ECO、Comfort、Sport和Sport+等多種駕駛模式。除此之外,駕駛員還可以單獨對發動機、轉向特性進行單獨設置。最重要的是,這幾種駕駛模式下,車輛的動態反應差異非常明顯,能夠真正滿足不同駕駛風格人的需求。

  幾種模式之間的區別主要在於油門響應、變速箱升擋時機和轉向力度。因為ECO模式下,油門響應較為遲鈍、Sport+模式太過激進,所以最常用的就要數Comfort(舒適模式)和Sport(運動模式)了。在這兩周的試駕過程中,這兩種模式的使用頻率基本各佔到50%。在長途高速和擁堵路段時,我一般會選擇Comfort,而在路況比較暢通的環路和城市道路行駛時,我會選擇Sport模式。

  目前奔馳有很多車型都只提供E和S兩種駕駛模式,缺少了Comfort模式讓不少車主感到很鬱悶,而奔馳C 200 L的車主則不會有這個困擾。按照一般人的駕駛習慣,Comfort應該是最愜意的駕駛模式。它的油門響應不敏感,輕踩油門,變速箱在不到2000rpm時就會升擋,隨後保持在1500rpm左右,以保證舒適性和燃油經濟性。

  ● 功率2.0T動力已經完全夠用

  為什麼說日常行駛時1500rpm就夠用呢?我們知道,目前市場上的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大多都擁有強勁的低扭表現,而C 200 L的最大扭矩300牛·米更是能夠在1200rpm時就完全爆發。儘管每個廠家的參數裡面都會含有一些水分,但奔馳這臺M274發動機的實際動力表現確實不錯。當轉速越過2000rpm時,你就能感覺到發動機開始「上勁了」,關鍵是在此之前,你察覺不到任何突兀感。如果你只需要緩慢加速,那麼1500rpm時的動力也可以推動車輛前進;如果你需要急加速超車,那麼此時變速箱也只需降下一個擋位,待轉速超過2000rpm時,強大的動力就已經足夠你揮霍了。

  不過顯然Comfort模式是不能帶來任何刺激感的,這個時候選擇Sport模式就很有必要了。此時不僅轉向會變沉,日常擋位和升擋時機也會有所變化。簡單來說,一般選擇Sport模式時,轉速將很少低於2000rpm,而正常踩下油門之後,轉速更是會快速升至3000rpm左右換擋。毫無疑問,這個時候發動機正處於活躍的狀態,你的任何舉動它都特別敏感。

  ● 變速箱2擋升3擋有明顯頓挫感

  發動機確實不錯,但變速箱卻拖了後腿。奔馳的7G-TRONIC PLUS在平順性和換擋速度上都明顯不如對手,它甚至還不如有些6AT變速箱。其中,2擋升3擋的頓挫感是最不能忍受的。要知道這可是一輛奔馳啊,你可以在駕駛樂趣上輸給對手,但絕不能在駕乘舒適性和品質感上跌面!

  至於Sport+模式和換擋撥片,在日常駕駛時幾乎不會用到,只有在激烈駕駛時恐怕才會派上用場。別著急,後續我們肯定有機會讓這輛C級盡情施展它的拳腳功夫,那才是真正考驗它綜合操控性的時候。

  ● 底盤舒適有韌性

  坦白講,在我拿到這輛車的第一天,C 200 L只有底盤表現能讓我豎起大拇指。眾所周知,老款C級的前懸架採用的是三連杆(包含轉向拉杆)形式,而新C級的前懸採用了重新設計的多連杆結構,並且轉向機構也用電動助力代替了之前的電子液壓助力。值得注意的是,新C級的底盤和發動機艙內部大量使用了鋁合金材質,目的就是減輕重量,提升操控性。

  事實上,新C級的這套前後多連杆獨立懸架調校得真是相當不錯。它不是純硬的風格,減振器阻尼恰到好處,初段能夠將路面上的細微顛簸過濾得一乾二淨,方向盤和踏板都不會有任何振動感,而車身和底盤又很完整的連接在一起,絲毫沒有漂浮的感覺。減振器中後段的支撐性也非常好,在過減速帶或者較大的坑窪時,也許你會下意識地覺得它很硬,但懸架絕對不會有多餘的跳動。總而言之,這輛奔馳C級的底盤就像是一塊面,既能過濾顛簸,又能讓駕駛者感知到路面坑窪的大小。

  ● 轉向回饋好,但不線性

  新一代奔馳C級採用了電動助力轉向,日常行駛中方向盤感覺很厚重,具有紮實的手感。此外,奔馳的轉向回饋力度和寶馬、奧迪大部分車型相當,其中寶馬的優點在於回饋力和轉向的線性程度都非常到位,奧迪的轉向線性但回饋力偏假,奔馳的回饋力很好,方向盤粘手,但轉向並不線性,究其原因是奔馳的直接轉向系統導致的。

  大多數奔馳車採用的都是機械式可變轉向比,在轉向角較大時,直接轉向系統採用更為直接的轉向傳動比,比如在停車或急轉彎時,可以提高汽車的靈活性和轉向舒適性。這個系統的關鍵部件是一個齒條,齒條的齒距是變化的,齒距中間密,兩頭疏。因此轉向角較小時,轉向比較間接,而轉向角變大後,轉向就變得直接了,這種被動式的轉向系統顯然不如寶馬的主動轉向更加準確。在實際體驗中,它的初段轉向總給人非常靈敏的感覺,但後段的靈活度又沒那麼高,而且在轉彎過程中,方向盤就像被一根橡皮筋拉著一樣,雙手不能將它自然的穩定在一個位置。在出入螺旋形地庫通道時,這種感覺尤為明顯。

  當然對於這一點,每個人也會有不同的感覺,老C級車主張寅對於新C級的轉向就沒有任何吐槽。其實人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如今當我逐漸習慣了奔馳這種轉向特性的時候,我也不覺得這是什麼大問題了。

  ● 一些比較好的設計

  自動啟停功能在第一期中已經介紹過了,我覺得在北京這樣擁堵的城市中開車時,還是把它關了更省心。其實除了啟停,奔馳提供的AUTOHOLD自動駐車功能是非常實用的。在等紅燈時,駕駛員只需要深踩一下剎車踏板,就可以激活此功能,綠燈起步時直接輕點油門踏板,功能就會自動解除。相比之下,自動啟停就沒法通過右腳來人為控制,只要車輛停止,發動機就會熄火,有點不人性化。

  ● 近兩周油耗10.6L/100km

  

奔馳C 200 L運動版 長期測試車油耗記錄日期裡程路況行車電腦數據實測油耗

2014.12.19 - 

2015.1.3

1125km

城市道路與高速路

平均時速26km/h

10.0L/100km

10.6L/100km

  由於我的駕駛風格比較激進,而且經常選擇Sport模式,所以這段時間的油耗比前兩周稍高一些。對於磨合期這個油耗表現,我認為還是可以接受的。通過這兩次加油我也發現,奔馳C級的油箱還是不小的,從油表亮燈到加滿跳槍總共可以加注60升左右的97號(京95號)燃油,按照這個油耗計算,大約滿箱油可以行駛600公裡。

  ● 長測第二期小結:

  到這裡我們的第二期長測體驗就結束了,總結來看,這一代奔馳C級在駕駛方面還是以舒適性為主,它的底盤調校非常出色,動力輸出線性,多種駕駛模式能夠滿足不同人的需求。不過轉向和變速箱還存在一些瑕疵,甚至稍稍影響了它的品質感。在下一期中,李博旭同學將會深入探訪奔馳售後,為消費者解析有關「奔馳C級座椅出油」的問題,敬請關注。

  大家好,我是編輯部技術·設計頻道李博旭,其實你通過這次參與奔馳C級長測人員組合就能看出一些我們的用意,一個是老車主(看新老變化),一個是駕車控(評操控),他們兩位已經在之前的兩個更新中迫不及待的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對這輛奔馳C級發表了一些看法,但我並不打算過早的直入我的主題,由於平常接觸奔馳的機會不多,我先得想辦法儘快讓自己適應一個奔馳車主的角色,這一期我跟大家聊聊在這兩周的用車中我所遇到的問題,更確切的說是用車習慣的適應。

  作為一名盡職的車主,時刻關注網上的一些車型相關信息是每天必行之事,就在我接觸奔馳C級的這兩周時間裡(1月5日-1月16日),奔馳先後發布了兩則有關售後的消息,一是有關座椅出油的聲明(1月9日),另一個則是奔馳調低了售後維修價格,印象中這是奔馳官方第二次調整配件價格了(1月15日),從我們用車頻道同事採集的信息來看,價格降幅挺大。

  ● 能否排除座椅「出油」的可能?

  顯然,對於一輛還沒出質保期的車來說,儘管我們還沒有發現此類問題,但看到「座椅出油」消息後,自然會比較敏感,至少說明是有潛在的風險,況且這還是一個此前聞所未聞的現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簡答查了下,皮質產品在製造時都會混入各種化學添加劑以保證滿足各方面的性能,而當氣溫較低時,某些性能不好的添加劑可能就會析出或出油。所以,從我們論壇裡搜集到的案例來看,都是出現在冬季比較寒冷的地區。

  案例中出油的座椅基本都是黑色款式,出於耐髒的考慮,一些用戶可能會選擇深色的座椅,我們的試駕車所選的是淺色座椅,但官方並未說明不同顏色的座椅是否存在差異,所以,我決定把車開到4S店去問問,看他們有沒有比較好的檢測辦法,查出座椅是否存在出油隱患。

  從售後服務顧問的溝通中我們得知,出油這種現象北京的4S店還沒有遇到。從我們的論壇來看,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環境溫度較低時易出現這種情況,另一種是在開啟座椅加熱時出現,這批有可能存在問題的座椅是由李爾公司位於瀋陽的工廠提供。各地的經銷商也都接到了奔馳官方的聲明,內容與向外發布的基本一致,即未銷售的車返廠更換座椅,銷售的車輛如果發現問題,4S店負責更換,但由於要返廠,所以維修周期大約需要一周時間,但店裡可以提供代步車。

  ● 200元買了2升玻璃水!

  由於評測組要開著它去高寒地區做測試,既然到了4S店就順便做個出行前檢查,其實對於一輛行駛裡程不到3000km的新車,各方面的性能應對嚴寒不成問題,現在的機油標號也能滿足冷啟動要求,如果用車環境長期處於嚴寒地區,最好還是換用冷啟動性能更好的機油,但這次冬測也就3天,綜合考慮,我們就沒有更換低溫環境下流動性更好的機油。

  但由於之前我們添加了非原廠的玻璃水,經過檢測,冰點為-20℃,這在北京已經夠用了,出於穩妥考慮,我們還是決定換裝原液冰點達到-40℃(一般環境下,沒必要添加原液,根據用車環境自行勾兌即可)的奔馳原廠玻璃水,在奔馳4S店,一瓶1升裝原廠玻璃水的價格是100元,我跟張子儀一摸兜,就先買兩瓶吧!

  ●起初使用不太習慣的電子手剎

  在跟奔馳C級接觸的兩周時間裡,一些操作習慣確實需要適應,其中最糾結的要數電子手剎開關的操作了。

  不得不承認,傳統的拉手剎動作在老司機的意識裡已經固化的足夠徹底了,而電子手剎的出現讓「拉手剎」的動作變得輕鬆、簡便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安全性。當然,腳踏板的駐車踏板類型在操作起來也很方便。不過,手操作和腳操作駐車制動的方式在操作方向上是相反的,傳統的手操作駐車制動器是通過提、拉的動作進行駐車制動,而鬆手剎則是往下放,大部分電子手剎的按鍵也基本延續了這一邏輯。

  但奔馳C級的電子手剎的操作方式是個例外,這可能與原先的腳操作駐車制動踏板的邏輯有關。所以,在使用時如果沿用一般的電動手剎操作的方式(提,拉手剎;按,鬆手剎)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再加之,操作與電子系統的執行之間存在時間差,用車初期經常會出現跟系統「打架」的情況。

  ●組合開關的設計變得更合理了

  在操作習慣上,奔馳也有向好的一面轉變的情況,現款的奔馳車重新調整了方向盤背後的組合開關的布置,將左側的燈光/雨刮器開關和定速巡航開關撥杆調換了位置(原先定速巡航撥杆在上,燈光/雨刮器開關在下),原先我有過這樣的經歷,也是源自對這種布置的陌生感,在轉彎時,本想撥動轉向燈,但誤操作了定速巡航開關撥杆(定速巡航開關撥杆處在常規燈光開關的位置),當時的車速達到了定速巡航功能開啟的條件,所以,本應過彎減速,但系統卻認為我要將車輛加速至之前設定的巡航車速,好在提前做好了備剎車的動作,系統在接到剎車指令後,及時暫停了定速巡航的命令執行。

  現在,定速巡航開關撥杆被挪到了方向盤後方8點鐘位置,基本杜絕了因對車型陌生而出現的誤操作現象,有意思的是,我在特斯拉展廳裡體驗時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特斯拉MODEL S的組合開關來自奔馳),但在試駕車以及銷售車型中,特斯拉MODEL S的組合開關布置方式已經和奔馳的優化方案保持了同步。

  ● 車門開度大,方便上下車,但關門需掌握技巧

  車門開度其實是好的一面,駕乘人員可以更從容的進出車輛,但或許是因身材問題(本人身高172cm),或許是因方式方法問題,這款奔馳C級給我帶來了人生第二次關車門時的困擾,第一次是SLS級AMG的鷗翼門,當然,那次是方法的問題,而在坐上一輛車門大開的奔馳C級的駕駛員座椅時,我突然意識到想要把門關上可真是有點狼狽。

  為了驗證是車門開度極限位置過大的原因,我找來了比我高出一大截的汪淼(汪淼身高185cm),從實際體驗來看,臂展更長的汪淼在面對車門開啟到最大位置時也流露出了一絲窘態。這樣來看,為了避免尷尬,兩種解決辦法,一種是在坐上駕駛席的過程中用手把車門拉到自己能控制的範圍內,另一種是在沒必要的時候,車門就別開那麼大了。

  ● 手套箱開啟幅度小

  奔馳C級手套箱的造型挺別致的,但從使用角度來看,好的視覺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損失了一定的實用性,我們直接用圖片來說明。

  ● 近兩周油耗:9.6L/100km

奔馳C 200 L運動版長期測試車油耗記錄日期裡程路況行車電腦數據實測油耗

2015.1.5 -

2015.1.16

1125km

城市道路與高速路

平均時速27km/h

9.6L/100km

10L/100km

  ● 長測第三期小結:

  除去中間的幾天出差時間,在這兩周的長測中其實並沒能很充分地去感受這款車,再加之平常接觸奔馳的機會不多,所以在一些操作習慣上起初不是很適應,有意思的是,等到兩周結束後我換回自己的車時,角色沒能及時轉換,導致在起步時,右手下意識的向下撥動了雨刮器開關,「搖擺的雨刮器」讓我意識到還是奔馳的懷擋設計更方便。這樣的事就像文章中說的那樣,適應了就會覺得好用,但像車門、手套箱這種也給我帶來了一些不便,究竟我們還會在這款車的身上挖掘出什麼可貴之處又或是難以接受地方呢?陸續的內容更新相信一定能讓你對這款車有個充分的了解。

車型圖片基本參數奔馳C級 2015款 C 200 L 運動型廠商指導價36.90萬全國4S最低價廠商北京奔馳級別中型車發動機2.0T 184馬力 L4變速箱7擋手自一體長*寬*高(mm)4783*1810*1442車身結構4門5座三廂車最高車速(km/h)226官方0-100km/h加速(s)7.8實測0-100km/h加速(s)-實測100-0km/h制動(m)-實測油耗(L/100km)-工信部綜合油耗(L/100km)6.3實測離地間隙(mm)-整車質保三年不限公裡車身奔馳C級 2015款 C 200 L 運動型長度(mm)4783寬度(mm)1810高度(mm)1442軸距(mm)2920前輪距(mm)1563後輪距(mm)1545最小離地間隙(mm)-整備質量(kg)-車身結構三廂車車門數(個)4座位數(個)5油箱容積(L)-行李廂容積(L)-發動機奔馳C級 2015款 C 200 L 運動型發動機型號M274排量(mL)1991排量(L)2.0進氣形式渦輪增壓氣缸排列形式L氣缸數(個)4每缸氣門數(個)4壓縮比-配氣機構DOHC缸徑(mm)-行程(mm)-最大馬力(Ps)184最大功率(kW)135最大功率轉速(rpm)5500最大扭矩(N·m)300最大扭矩轉速(rpm)1200-4000發動機特有技術-燃料形式汽油燃油標號97號(京95號)供油方式直噴缸蓋材料鋁缸體材料鋁環保標準歐V變速箱奔馳C級 2015款 C 200 L 運動型簡稱7擋手自一體擋位個數7變速箱類型自動變速箱(AT)底盤轉向奔馳C級 2015款 C 200 L 運動型驅動方式前置後驅前懸架類型多連杆獨立懸架後懸架類型多連杆獨立懸架助力類型電動助力車體結構承載式車輪制動奔馳C級 2015款 C 200 L 運動型前制動器類型通風盤式後制動器類型盤式駐車制動類型電子駐車前輪胎規格225/50 R17後輪胎規格225/50 R17備胎規格無

  

安全裝備奔馳C級 2015款 C 200 L 運動型主/副駕駛座安全氣囊主● / 副●前/後排側氣囊前● / 後- 前/後排頭部氣囊(氣簾)前● / 後●膝部氣囊●胎壓監測裝置●零胎壓繼續行駛●安全帶未系提示●ISOFIX兒童座椅接口●發動機電子防盜●車內中控鎖●遙控鑰匙●無鑰匙啟動系統●無鑰匙進入系統-操控配置奔馳C級 2015款 C 200 L 運動型ABS防抱死●制動力分配(EBD/CBC等)●剎車輔助(EBA/BAS/BA等)●牽引力控制(ASR/TCS/TRC等)●車身穩定控制(ESC/ESP/DSC等)●上坡輔助●自動駐車●陡坡緩降-可變懸架-空氣懸架-可變轉向比●前橋限滑差速器/差速鎖-中央差速器鎖止功能-後橋限滑差速器/差速鎖-外部配置奔馳C級 2015款 C 200 L 運動型電動天窗●全景天窗●運動外觀套件●鋁合金輪圈●電動吸合門-側滑門-電動後備廂-內部配置奔馳C級 2015款 C 200 L 運動型真皮方向盤●方向盤調節上下+前後調節方向盤電動調節-多功能方向盤●方向盤換擋●方向盤加熱-定速巡航●前/後駐車雷達前● / 後●倒車視頻影像-行車電腦顯示屏●HUD抬頭數字顯示-座椅配置奔馳C級 2015款 C 200 L 運動型真皮/仿皮座椅●運動風格座椅-座椅高低調節●腰部支撐調節●肩部支撐調節-主/副駕駛座電動調節主● / 副●第二排靠背角度調節-第二排座椅移動-後排座椅電動調節-電動座椅記憶-前/後排座椅加熱前● / 後- 前/後排座椅通風-前/後排座椅按摩-後排座椅放倒方式比例放倒第三排座椅-前/後中央扶手前● / 後●後排杯架●多媒體配置奔馳C級 2015款 C 200 L 運動型GPS導航系統○定位互動服務-中控臺彩色大屏●內置硬碟-藍牙/車載電話●車載電視-後排液晶屏-外接音源接口(AUX/USB/iPod等)●CD支持MP3/WMA●多媒體系統單碟CD揚聲器品牌揚聲器數量8-9喇叭燈光配置奔馳C級 2015款 C 200 L 運動型氙氣大燈-LED大燈●日間行車燈●自動頭燈●轉向輔助燈-轉向頭燈-前霧燈-大燈高度可調●大燈清洗裝置-車內氛圍燈-玻璃/後視鏡奔馳C級 2015款 C 200 L 運動型前/後電動車窗前● / 後●車窗防夾手功能●防紫外線/隔熱玻璃●後視鏡電動調節●後視鏡加熱●內/外後視鏡自動防眩目-後視鏡電動摺疊-後視鏡記憶-後風擋遮陽簾●後排側遮陽簾●後排側隱私玻璃●遮陽板化妝鏡●後雨刷-感應雨刷●空調/冰箱奔馳C級 2015款 C 200 L 運動型空調控制方式自動●後排獨立空調-後座出風口●溫度分區控制●車內空氣調節/花粉過濾-車載冰箱-高科技配置奔馳C級 2015款 C 200 L 運動型自動泊車入位●發動機啟停技術●併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系統-主動剎車/主動安全系統●整體主動轉向系統-夜視系統-中控液晶屏分屏顯示-自適應巡航-全景攝像頭-

相關焦點

  • 奔馳C級提車記,車主開了7個月後,說了真心話
    正如奔馳C級。說到奔馳C級,兩位駕駛者可以說是體驗良多,最近,讓我們一起聽取駕車者的用車感受!車主一:奔馳C級提車記,車主開了7個月後,說了真心話外觀沒得說,德系三強中最美的,優雅的身段。C180L的設計和線條最有層次,外形靚麗。彎彎的柳葉眉日行燈,賊好看,但是只有一個眼珠有點摳好歹也40萬。
  • 奔馳C級真有別人說的那麼差勁嗎?看看這10位車主咋說吧!
    ,不是說開寶馬做奔馳嗎,總感覺自己是開了一部五菱之光。車主二缺點:車內儲物空間很少,手機不知道放哪裡,顯示屏比較小,滑鼠不好用!發動機聲音車內比較明顯,不好聽,像貨車!自動泊車不好用,幾乎用不了,如果廠家換個其它配置更好!
  • 2019款奔馳C級好嗎?開奔馳C級是什麼感受?車主:二個字
    大家好,這期分享的是《2019款奔馳C級好嗎?開奔馳C級是什麼感受?車主:二個字》。當今的車商都明白一個道理,不用心造車就面臨失敗,推出各種好車已是製造商的共識,也是製造商的目標之一。「城市獵人」本田飛度,購車者愛不釋手,幾乎無差評。
  • 奔馳加長六門版轎車價格#2020款奔馳s450l四驅油耗
    奔馳加長六門版轎車價格,2020款奔馳s450l四驅油耗。《_詳情垂詢:l86_1144_l888_》那麼當下買奔馳邁巴赫S級的都是哪些人呢?奔馳邁巴赫S450在商務人士心中是何種地位呢?
  • 奔馳560L-性價比高的商旅車
    【_詳情垂詢:l39—lO68—4688_】奔馳560L,性價比高的商旅車!商務人士對奔馳房車商務車產生偏愛的原因,而威霆、V-CALSS、維特斯的奢華、尊貴的風採讓眾多商務精英為之傾倒。
  • 奔馳C級提車記,車主開了7個月後,車主談了用車感受
    伴隨著各路不錯的車不約而同地接踵而至,準確找到切入點是一個汽車品牌成功的基礎,正如奔馳C級。今天請到的兩位奔馳C級的駕車者,靜下心,我們一起來看看兩位駕車者的高見。車主一:奔馳C級提車記,車主開了7個月後,車主談了用車感受整個外觀著實對顏值控來看毫無抵抗力的。是整體整車偏低,感覺上有些單薄。
  • 奔馳中國第200家奔馳店 波士瑞達開業
    2012年1月18日,由北京波士集團投資興建的梅賽德斯-奔馳在華第200家奔馳店,位於朝陽區姚家園路上的波士瑞達奔馳店舉行了隆重開業慶典。北汽集團董事長、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和誼先生,奔馳中國總裁兼CEO麥爾斯先生,北京奔馳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裁付強先生,及北京奔馳和奔馳中國的相關領導均蒞臨開業慶典現場。
  • 奔馳v260有進口的嗎,進口奔馳v260l
    奔馳v260有進口的嗎,進口奔馳v260l¥奔馳V250邁巴赫版商務車可以說是奔馳商務車房車系列裡的「顏值擔當」,相比其他的商務七座系列,奔馳V級的外觀設計更加偏向於轎跑系列的車型,可以說是梅賽德斯奔馳在整體設上做出的一個重大創新,也表達出來奔馳想要重新定義現代商務車的出行標準的強大野望。
  • 奔馳v260l改裝.2020款奔馳v260l商務車
    奔馳v260l改裝.2020款奔馳v260l商務車~[_詳情垂詢:l39—lO68—4688_]Avenir和奔馳V260可以說是各有特色,長度上顯然是別克GL8Avenir更有優勢,但是奔馳V260的寬度和高度更勝一籌,更重要的是V260的軸距竟然也比別克GL8Avenir要長一些,不過車內的時間感受差距並不大。
  • 開完奔馳C級,30萬再換捷豹XEL,誰檔次高?車主說了真心話
    大家好,本文將和大家分享《開完奔馳C級,30萬再換捷豹XEL,誰檔次高?車主說了真心話》。王先生是我的知心朋友,他朋友是奔馳C級車主,他也開過一段時間,前些日子,他又換了捷豹XEL,他說:比較之後,差別一目了然。
  • 猶豫再三,29萬提了奔馳C級,1個月後,車主:這駕駛感受真沒想到
    正如奔馳C級。今天有幸請到老司機兩位用車者,下面,就讓他們來告訴我們吧!車主一:猶豫再三,29萬提了奔馳C級,1個月後,車主:這駕駛感受真沒想到顏值:外觀沒話說,十分的漂亮,工藝也對得起這個價格。外表100分,最喜歡它圓潤的屁股,側面也很酷。矩陣式的LED大燈,璀璨奪目,威力驚人,愛了愛了。
  • 奔馳邁巴赫mpv威斯特價格奔馳VS980L
    奔馳邁巴赫mpv威斯特價格奔馳VS980L>奔馳VS680整車尺寸合理、科學、大氣時尚動感。車身尺寸方面此款V級保持了原汁原味,5370mm*1928mm*1880mm所以十分適合家庭用車進出地庫毫無壓力,商務接待方面C照駕駛也沒有問題。奔馳VS680動力部分搭載的時2.0T汽油發動機7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 2020奔馳v260新款-v260l 奔馳報價_易車網
    (_詳情垂詢:l39—lO68—4688_)2020奔馳v260新款視頻,v260l 奔馳報價#2020新款國六奔馳V級V260L加長版改裝七座高頂邁巴赫商務車,奔馳V260L可改裝平頂、高頂、無隔斷、半隔斷、全隔斷商務車,奔馳V260L改裝隱藏六座隱藏七座正四座六座七座商務車,奔馳V260L改裝報價,V260房車降價促銷,新威霆改裝商務車,奔馳V260
  • 奔馳260l商務車報價及圖片 奔馳商務車v250價格
    奔馳260l商務車報價及圖片,奔馳商務車v250價格![_詳情垂詢:l39_l068_4688_]奔馳邁巴赫VS700L商務車可以說是奔馳商務車房車系列裡的「顏值擔當」,相比其他的商務七座系列,奔馳V級邁巴赫VS700L的外觀設計更加偏向於轎跑系列的車型,可以說是梅賽德斯奔馳在整體設上做出的一個重大創新,邁巴赫VS700L也表達出來奔馳想要重新定義現代商務車的出行標準的強大野望。
  • 30萬的奔馳C級值得買嗎?開了5個月後,車主說了真實感受
    正如奔馳C級。提到奔馳C級,我們得把兩位車主的感受說一說,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心聲吧!車主一:30萬的奔馳C級值得買嗎?開了5個月後,車主說了真實感受外表特別棒,年輕運動時髦豪華,感覺自己都年輕了許多。特別是尾部不夠大氣,但外表是個仁者見仁的東西。我選得月光石灰,我覺得還是比較好看的。
  • 裸車31萬提了奔馳C級,5個月駕駛6000公裡後車主表示:三個字!
    本期給大家帶來的是《裸車31萬提了奔馳C級,5個月駕駛6000公裡後車主表示:三個字》。奔馳C級是奔馳研發多年出品的一款中型車,憑藉獨具匠心的內飾設計,奔馳C級滿足了車主把內飾當作上檔次的要求,所以,奔馳C級才能在較短的時間佔領市場。隨著人們對物質要求越來越高,買車要求由單一變得複雜,外在顏值、內在經濟性等等,如果一款汽車不能同時擁有多項長處,它終究被消費者拋棄。
  • 165萬元買純白奔馳邁巴赫S450,提車時旁邊的奔馳C級車主滿臉迷惑
    俗話說白車顯大,黑車顯端莊,家用車儘量選擇白色,商務車儘量黑色,比如說奧迪A4L幾乎為白色,奧迪A6L幾乎為黑色,白色寶來,黑色帕薩特等等,很多車友在買車時都遵守這個不成文的規則,不過也有一些車友並不認可這種說法,他們按照自己的心情來,圖中這輛奔馳邁巴赫S450車主就是其中一位。
  • 開奔馳C級的人往往屬於什麼級別?來聽聽車主的用車感受吧!
    正如奔馳C級。提到奔馳C級,我們得把兩位駕車者的體驗說一說,下面,就請他們為我們講解!車主一:開奔馳C級的人往往屬於什麼級別?來聽聽車主的用車感受吧!外表:外觀好看,購車就好比選秀,男人還有不喜歡看美女的嗎。外表無敵,前臉加長很帥,雖然會影響視線。
  • 奔馳GLB200的噪音問題,交給專業的人
    奔馳汽車有很多新聞,當然,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不管哪種,奔馳的銷量一直是不錯的,也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情,有說明了奔馳汽車的口碑和品牌效應。但是,並不是說奔馳就一定各方面都好,也會壞,也會出現其他車子出現的問題。
  • 30萬預算,開完寶馬3系再提奔馳C級,車主:差距不大
    正如寶馬3系和奔馳C級。為了深入了解它們,我們採訪了陳先生,他算得上是老司機,還體驗過朋友的寶馬3系,現在終於可以換一臺奔馳C級,"提車3個月就行駛了6600公裡那麼奔馳C級都有哪些優缺點?與寶馬3系對比到底誰更值得買?我們看看小陳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