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猛發展的汽車行業,帶來的是不斷的創新,湧現出不少非凡的車型。「被埋沒的豪車」英菲尼迪Q50L,是當之無愧的車界「當家花旦」。「日系新秀」豐田奕澤,設計設計深得國人歡心。伴隨著車型的不斷更新迭代,那些懂得了解車友要求的車型才會越走越遠。正如奔馳C級。今天有幸請到老司機兩位用車者,下面,就讓他們來告訴我們吧!
車主一:猶豫再三,29萬提了奔馳C級,1個月後,車主:這駕駛感受真沒想到
顏值:外觀沒話說,十分的漂亮,工藝也對得起這個價格。外表100分,最喜歡它圓潤的屁股,側面也很酷。矩陣式的LED大燈,璀璨奪目,威力驚人,愛了愛了。有amg輪轂,外觀沒有瑕疵,是沒寶馬運動吧。誰敢說不愛小c的內飾,滿滿的科技感。液晶屏有點小,小也就算了邊框還那麼大。座位調節簡單直觀,手感舒適。車子沒什麼味道這個挺好,畢竟有孩子。
空間還行,做4個人無壓力。空間夠大,夠強悍,後一排短這個通病不可避免。儲物能力滿分,到處都可以放杯子。空間相對3系A4Latsl都大些,前一排第二排後備箱都夠用,家裡沒胖子。舒適度不是一般的好,如果有點缺陷的話。整體比較舒適,過減速帶震動小。所以並沒有覺得有太大的雜音,但是胎噪還是能聽見的。座椅很舒服,尤其是帶腰部支持調節,特別舒服。
對女生來看動力足夠了,想激情駕駛時調入運動模式超車也相當輕鬆。動力還可以的,發動機調教不行。輕踩油門啟動引擎後不要急加油,頓挫會小許多。起步就是肉,這沒話說。城市9.2,還行吧,最低一次7.8。還沒出磨合期哦。跑過一次高速,100到110之間。
結語:綜上,奔馳C級之所以能獲得市場的認可,A4L的外觀看起來改動不大。內飾滿意得很,看起來非常大氣。一般,前座肯前後座空間就大,比標軸大10公分吧。沒想到仿皮還能這麼舒服,全是打孔的,很厚道。和凱迪拉克ATSL比較,奔馳C級更好,比起它的競爭對手,奔馳C級的綜合性價比顯得更有誠意。
車主二:開過凱迪拉克ATSL,又開奔馳C級,對比檔次,車主:想說八個字
先來看凱迪拉克ATSL的外觀,外表沒地說,拉風。漂亮,銷魂的後尾和線條。晚上經常被後面車近光改遠光燈盯著看,很苦惱。車漆比較軟,磕磕碰碰會留下疤痕,很心酸。
再看奔馳C級,顏值不夠硬氣,總體還好。側面看有些低矮方正,是我喜歡的類型。特別是哪個日間行車燈,特別英氣。漂亮,輪圈17換18應該會好看些。
進入凱迪拉克ATSL車內,內飾完爆寶馬,奧迪。3,液晶屏清晰度也可以,沒有太明顯得顆粒感。內飾皮質觸感很好,銳利塞車座椅。還可以了,新車味道小,表揚一下。但是平時朋友家人坐車會覺得空間稍顯不足。本來就是小車,首排還好,頭頂略低,後排略侷促。置物空間還OK懷檔,中控那裡節省出來的空間可以放許多東西。車尾箱很規整,車內的儲物空間挺多的,使用懷檔設計中央控制臺接下來三個儲物空間。
再看奔馳C級,無關痛癢和內飾整體比起來。中控,液晶屏大愛。不過我還是習慣使用方向盤去掉節,方便。車輛裡面味道倒是沒什麼,最好還是買點炭包放在車裡,也不貴是吧。另外多媒體控制臺比較高,也是因為變速體系佔用空間的緣故。安全椅裝後第二排一個大人只能,前面有腰部支持,長時間高速駕駛也不會太累。手套箱有點小,空間也不規則,扶手箱還行,剛好放一個手拿,中部上面有眼鏡盒不錯。後尾箱空間很大,春節回家放了幾個大行李箱,裝載能力ok。
先開凱迪拉克ATSL,這個應該不用評論了,都知道這車的操控了。不太懂,指哪打哪。過減速帶要慢點,底盤低了點,容易被刮。加速很線性,沒頓挫感,但是太慢,S檔才有小推背感,9秒能過百嗎。由於是運動懸吊,舒適什麼的還是算了吧。懸架硬,很硬,相當硬。關上車窗噪音也不大,能在車內聽到微微的渦輪的聲音,很不錯。另加的按摩座椅,個人感覺開車的時候用不安全。
再開奔馳C級,駕駛感受感很舒適,是奔馳品牌,操控性能在這擺著。方向輕重適中,比A6重不少,比Ats輕許多。掉頭變向很方便,不像前輪驅動車把方向打滿了還點不過去。高速穩,車載體系很棒,加上有carplay,體驗很棒。坐著舒服律政也OK。只懸掛不是很軟,不會像開船似的。道路坑坑窪窪過濾的還可以,駕駛起來車輛很整體那種感覺,不散。還好吧,沒感覺出怎麼著來,座位挺軟的坐著還可以。
總之,奔馳C級得分較高,原因有二,相當完美的外觀見一次愛一次,由於是轎跑的原因,操控穩,在擁有它後,我特別想說八個字:喜歡的就是最好的!那麼,大家是否認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