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度國家優質白酒評選工作暨第五屆全國評酒會,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主持,幹1989年元月 10日一1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此屆評酒會之前,輕工部於1988年9月組織商業部、國家技術監督、中國食協等單位,在遼寧省朝陽市召開了「酒類國家標準審定會」,通過了「濃香型白酒」等六個國家標準。第五屆評酒會按照這些標準評選。第五屆共決出金質獎17枚,銀質獎53枚。 中國53優名酒就是指的其中銀質獎獲獎酒。
二、十七大名酒
十七大名酒,指的是中國名酒第五屆評選,1989年在合肥舉行評選出的出十七種名酒:茅臺酒、汾酒、五糧液、洋河大麯、劍南春、古井貢酒、董酒、西鳳酒、瀘州老窖特曲、全興大麯酒、雙溝大麯、特製黃鶴樓酒、郎酒、武陵酒、寶豐酒、宋河糧液、沱牌麯酒。
三、八大名酒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對白酒共進行過五次的國際級評比,茅臺酒、汾酒、瀘州老窖在歷次國家評酒會上都被評為名酒,五糧液、西鳳酒、董酒、古井貢酒在其中四次被評為名酒。第二屆:1963年在北京舉行,共評出八大名酒:汾酒、五糧液、古井貢酒、瀘州老窖特曲、全興大麯酒、茅臺酒、西鳳酒、董酒。
四、十七大名酒之——瀘州老窖(專櫃)
瀘州老窖中國最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濃香鼻祖,酒中泰鬥」。瀘州酒業,始於秦漢,興於唐宋,盛於明清,發展在新中國;與之一脈相承的瀘州老窖集團是在明清36家古老釀酒作坊群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享譽海內外的百年老字號名酒企業和國有大型骨幹釀酒集團。本館共計收藏了瀘州老窖酒各款型24種。
五、十七大名酒之——五糧液(專櫃)
五糧液為大曲濃香型白酒,產於四川宜賓市,用小麥、大米、玉米、高粱、糯米5種糧食發酵釀製而成,在中國濃香型酒中獨樹一幟。宋代宜賓姚氏家族私坊釀製,採用大豆、大米、高粱、糯米、蕎子五種糧食釀造的「姚子雪曲」是五糧液最成熟的雛形。公元1368年,宜賓人陳氏繼承了姚氏產業,總結出陳氏秘方,時稱「雜糧酒」。1909年,宜賓眾多社會名流、文人墨客匯聚一堂。席間,「雜糧酒」一開,頓時滿屋噴香,令人陶醉。這時晚清舉人楊惠泉忽然間問道:「這酒叫什麼名字?」「雜糧酒。」鄧子均回答。「為何取此名?」楊惠泉又問。「因為它是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高粱五種糧食之精華釀造的。」鄧子均說。「如此佳釀,名為雜糧酒,似嫌似俗。此酒既然集五糧之精華而成玉液,何不更名為五糧液?」楊惠泉胸有成竹地說。「好,這個名字取得好。」眾人紛紛拍案叫絕,五糧液就此誕生。本館共計收藏了五糧液酒各款型18種。
六、十七大名酒之——郎酒(專櫃)
郎酒,一個擁有百年歷史的中國白酒知名品牌,是我國名酒園中的一株新秀。民國9年(1920)二郎灘惠川槽房(老槽房),採用大麯酒生產工藝,試製回沙郎酒。民國14年(1925),經貴州茅臺榮和酒房酒師張子興指導,開始用茅臺工藝釀造回沙大曲,時僅一個窖池。民國18年(1929)改名仁壽酒坊,發展為三個窖池。一次投糧8萬餘斤,產品命名為回沙郎酒,簡稱郎酒。民國23年(1934)酒房解體停產。民國27年(1938)鄧惠川與莫邵成合辦成記惠川老槽房,恢復生產。本館共計收藏了郎酒各款型31種。
七、十七大名酒之——劍南春(專櫃)
劍南春是漢族傳統名酒,產於四川省綿竹市,因綿竹在唐代屬劍南道,故稱「劍南春」。四川的綿竹市素有「酒鄉」之稱,綿竹市因產竹產酒而得名。早在唐代就產聞名遐邇的名酒——「劍南燒春」,相傳李白為喝此美酒曾在這裡況把皮襖賣掉買酒痛飲,留下「士解金貂」、「解貂贖酒」的佳話。北宋蘇軾稱讚這種蜜酒「三日開甕香滿域」,「甘露微濁醍醐清」,其酒之引人可見尤為突出。劍南春使用的曲,是採用千百年積累的傳統工藝措施,並結合現代科學手段而成的獨特品種,依靠這種天然微生物接種製作的大曲藥,不僅能保證產量,更重要的是保證釀製過程中各種複雜香味物質的生化合成。在用曲之道上,劍南春融匯眾長,反覆錘鍊,其釀製之酒,得曲之神韻,如絲如緞,飲之可抵十年塵夢。本館共計收藏了劍南春酒各款型17種。
八、十七大名酒之——全興大曲(專櫃)
成都全興大曲的前身是成都府大曲,據史料記載:全興燒坊始建於清代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當時就以酒香醇甜、爽口尾淨而遠近傳聞,暢銷各地。全興老字號作坊正式建於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迄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了。
全興大麯酒的釀造技術經過歷代不斷改進,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操作工藝,酒的風味獨具一格。由於酒質佳美,在當時眾多名酒中首屈一指,享有很高的聲譽,因而至今沿用其名。1950年,當時的川西專賣局贖買了「全興老號」等酒坊,並沿用其傳統技術釀酒,故仍稱「全興大曲」。本館共計收藏了全興大麯酒各款型13種。
九、十七大名酒之——沱牌麯酒(專櫃)
沱牌麯酒是四川省射洪縣沱牌麯酒廠的優秀產品,是與茅臺、五糧液一樣馳名的國酒品牌。 射洪縣釀酒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就釀有名酒。詩人杜甫宦遊此地時,在《野望》詩中曰:「射洪春酒寒仍綠。」據《射洪縣誌》載:「射洪春酒,擅名前代工部詩稱之。又費密(清初學者)稱謝公東山得易酒法,歸射洪造釀甚美。蜀人謂之謝酒。今之糟壇味甚香美,其遺制也。」本館共計收藏了沱牌麯酒各款型12種。
十、十七大名酒之——黃鶴樓酒(專櫃)
特製黃鶴樓酒是酒中翹楚,其前身是被各種榮譽環繞的「漢汾酒」。武漢由武昌、漢口和漢陽三鎮組成,釀酒歷史悠久,早在宋代熙寧年間,漢口鎮(古稱鄂州)在當地向酒徵收的課稅,已達五萬貫以上。而到了清代,釀酒業更是發達,據《漢口小志》記載,僅在漢口一鎮,就有百餘酒坊。這些酒坊釀有眾多酒品,酒名包括冰桔燒、桂花燒、佛手露、竹葉青、狀元紅、女貞、百益、煤溜等等,這些品種中,就有作為特製黃鶴樓酒的原型的「漢汾」。據《湖北通志》記載:「近通行者惟汾酒、南酒。汾酒以高梁為質,仿山西製法,用大曲釀之。南酒亦以高梁或大麥為料,其釀則專用小曲。故酒皆清辣,而汾酒味較醇厚,價亦倍昂。小曲。故酒皆清辣,而汾酒味較醇厚,價亦倍昂。」又《武昌府志》載:「夏口人劉某……康熙元年,以高粱為料,作藥釀酒,時人亦稱漢汾酒」。本館共計收藏了黃鶴樓酒各款型10種。
十一、十七大名酒之——宋河糧液(專櫃)
宋河糧液產於古宋河(今大沙河)之濱棗集,具有悠久的歷史。相傳始於南北朝,隋唐頗負盛名,唐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諸帝王,每年清明祭祖,所用瓊漿即棗集釀造。故棗集有「皇王祭酒」之稱,名傳天下。本館共計收藏了宋河糧液各款型6種。
十二、十七大名酒之——武陵酒(專櫃)
常德古稱「武陵」,武陵人釀酒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先秦時代,這裡已有「元月元日飲春酒」的習俗。 五代時,以崔氏酒家產的酒著稱,有詩云:「武陵城裡崔家酒,地上應無天上有」。在 宋代此地又釀有「白玉泉」酒,並以「武陵桃源酒」聞名。本館共計收藏了武陵酒各款型4種。
十三、十七大名酒之——寶豐酒(專櫃)
寶豐酒,中國名酒之一,河南省唯一清香型白酒品牌,有著中國名酒的優秀品質和4100年的悠久歷史。寶豐歷史悠久,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追溯寶豐的釀酒起源,有歷史根據的是儀狄造酒。
據史料記載,1915年巴拿馬博覽會的獎項共設六等,最高獎——大獎章我國獲64枚,其中酒類5枚,中國政府選送的河南寶豐高粱酒以其「清香純正、甘潤爽口、回味悠長」的個性化特徵在眾多國際名酒中脫穎而出,榮摘一枚大獎章,成為中國白酒進入國際市場的一張名片,為世界六大蒸餾酒之一的中國白酒贏得了世界榮譽。本館共計收藏了汾酒各款型30餘種。
十四、十七大名酒之——汾酒(專櫃)
汾酒,漢族傳統名酒,屬於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因產於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又稱「杏花村酒」。 汾酒以工藝精湛,源遠流長,素以入口綿、落口甜、飲後餘香、回味悠長特色而著稱,在國內外消費者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本館共計收藏了汾酒各款型30餘種。
十五、十七大名酒之——西鳳酒(專櫃)
西鳳酒古稱秦酒、柳林酒,是產於鳳酒之鄉的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柳林鎮的漢族傳統名酒。 西鳳酒始於殷商,盛於唐宋, 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遠在唐代就已列為珍品,是我國八大名酒之一。鳳翔是民間傳說中產鳳凰的地方,有鳳鳴岐山、吹簫引鳳等故事。唐朝以後,又是西府臺的所在地,人稱西府鳳翔。酒遂因此而得名。史載此酒在唐代即以「醇香典雅、甘潤挺爽、諸味協調、尾淨悠長」列為珍品。蘇軾任職鳳翔時,酷愛此酒,曾用「花開酒美曷不醉,來看南山冷翠微」的佳句來盛讚西鳳美酒。本館共計收藏了西鳳酒各款型16餘種。
十六、十七大名酒之——洋河大麯(專櫃)
洋河大麯古語云:「水為酒之血,曲為酒之骨」。故「名酒產地必有佳泉」的論斷是有科學根據的。名酒「洋河大麯」產於江蘇省宿遷市中國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就是用當地「美人泉」的水釀製而成的。詩人稱讚「洋河美人泉,佳釀醉神州」。 本館共計收藏了洋河大麯酒各款型13餘種。
十七、十七大名酒之——雙溝大麯(專櫃)
雙溝大麯產於江蘇省泗洪縣雙溝鎮。 雙溝被譽為中國酒源頭,坐落在淮河與洪澤湖環抱的千年古鎮——雙溝鎮。1977年在雙溝附近的下草灣出土的古猿人化石,經中國科學院古生物研究所的專家考證後,被命名為醉猿化石。科學家們推斷,1000多萬年前在雙溝地區的亞熱帶原始森林中生活的古猿人,因為吞食了經自然發酵的野果液面醉倒不醒,成了千萬年後的化石。此一論斷,已被收入中國現代大百科全書,為了充分發掘雙溝作為中國酒源頭古老內涵,2001年,中科院的考古專家們第二次對雙溝地區科考,結果發現早在1000多萬年前,雙溝地區就有古生物群繁衍生息。本館共計收藏了雙溝大麯酒各款型7餘種。
十八、十七大名酒之——古井貢酒(專櫃)
古井貢酒是亳州傳統名酒。產自安徽省亳州市,屬於亳州地區特產的大曲濃香型白酒,有「酒中牡丹」之稱、被稱為中國八大名酒之一。古井貢酒在中國釀酒史上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南北朝時,在亳州的減店集,人們發現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洌甜美,人們用此井水釀酒、泡茶,回味無窮。相傳,有個將軍因作戰失利,臨死前將所用的兵器投入井裡。誰知此後井水比先前更清淳透明,爽口潤喉,所釀之酒,十裡飄香,古井名聲大噪,人們稱之為「天下名井」。本館共計收藏了古井貢酒各款型13餘種。
十九、四川省
巴蜀佳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古代巴蜀時期的酒文化已十分發達,歷經千載而不衰,正如西晉張載《酒賦》中所吟;「物無往而不變,獨居舊而彌新,經盛衰而無廢,歷百代而作珍。」瀘州老窖、宜賓五糧液、綿竹劍南春、成都全興等美酒,飲譽中外,雅俗共賞。無論在國宴盛會,或是燕居小飲,無不「啟封香溢驚四座」,「才飲一盞即醺人」。四川佳釀名揚四海,香飄萬裡,是中華民族酒文化的一枝奇葩。
文君酒是(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傾力打造的高端白酒品牌。位於川酒四大酒鄉之一邛崍(古稱臨邛)的文君莊園,是酩悅軒尼詩集團在亞洲投資的第一個生產型企業,體現對原產地釀造傳統的尊崇和保護,是文君這一品牌精神和物質的家園。至今堅持始於明代的四百餘年釀造技藝傳統,同時加入國際化、現代化的企業管理運營模式和品牌運作理念,始終堅持完美品質。四川做為產酒大省,酒類豐富,名酒甚多。本館共計收藏了四川省內66餘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二十、重慶市
重慶酒文化獨具地方特色,底蘊豐厚。這不僅因為釀酒時優選原料、工藝獨到,更因為其吸引了不同地方的人們將不同的文化元素加入其中,使其內涵變得更加豐富。也許,重慶酒文化本身就似一壺老酒,其中的馥鬱香醇需要人們慢慢品味。
重慶詩仙太白酒業集團坐落在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庫區中心城市——重慶市萬州區,近代詩仙太白始創於1917年。20世紀初,詩仙太白的創建人鮑念榮先生,遠赴瀘州,重金購買了具有400年歷史的溫永盛酒坊窖泥和母糟,結合唐代沿襲下來的古老釀酒技藝,回萬州重建釀酒作坊,這便是詩仙太白的前身。詩仙太白酒業集團 因唐代大詩人李白三過萬州,曾滯於萬州西巖,把酒吟詩弈棋,尤其鍾情於萬州的大麯酒,後人為紀念李太白,遂名詩仙太白酒。本館收藏了其境內的詩仙太白酒/陳曲/二曲、幾江牌白酒、流杯酒、仙翁酒、露華濃、茅渝大曲/窖酒等共計14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二十一、雲南省
雲南人真誠豪爽,有「無酒不成宴」和「有飯不吃酒來代」的說法。怒族、傈僳族最喜杵酒,杵酒有「峽谷啤酒」之稱。普米族喜歡「酥裡瑪」;景頗族喜好釀製米酒,有嬰兒喝酒斷奶的傳說;拉祜族擅長釀製燒酒。瑤族用辣椒下酒「辣椒當作下酒菜」是雲南一怪,「歌舞當作下酒菜」白族 鶴慶酒以乾酒最佳,乾酒始制於南詔時期,清朝乾隆時期作為貢酒進京上貢,後人稱之為乾酒。雲南有「無酒不成禮」之說,彝族的以歌敬酒,文山壯族的敬酒十二杯,傈僳族的三杯酒別具特色。
滇曲的生產廠家為原邵通地區葡萄井酒廠。關於葡萄井有一個美麗傳說:傳說,有一年,王母從天上來到這裡,叫山下的一對夫婦種下一林葡萄,當王母於月夜掬一捧這裡的泉水解渴時,天上的夜明珠也墜在水裡,第二天,這泉水湧出來,竟是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又說老鴉巖下,有相依為命的母子倆,母多病,臨死前想吃一粒葡萄以解渴,子因家貧買不起葡萄,痛哭失聲,觀音菩薩知道後,把母子倆門前老井點化為盛產葡萄的奇井,母喝了井水,病不治而愈。後因母貪念日熾,觀音便又將葡萄變了回去,只留下串串珍珠般的水泡。珍珠泉也因此而得名。本館收藏了其境內的滇曲、醉明月、晨曦老窖、雲春酒、新城佳釀、楊林肥酒、毛灣窖酒等共計16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二十二、青海省
正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所形成的高寒氣候,在青海人的傳統觀念中,認為飲酒可以避疫瘴、祛寒溼、活血脈,所以酒就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再則,歷史上青海交通閉塞,經濟、文化生活較為落後,在這樣的歷史人文環境下,酒不僅僅是一種飲品,也是人情禮儀交際活動的一個重要載體。
互助青稞酒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糧食作物—青稞為原料,在繼承古老傳統生產工藝的基礎上,引進現代技術裝備,用無汙染的天然優質礦泉水科學配料、精心釀造、久儲自然老熟而成。產品具有清香醇厚、綿甜爽淨,飲後頭不痛、口不渴的獨特風格,在強手如林的酒類行業中獨樹一幟,在西部民族地區享有盛譽。由於其「地理環境獨特、釀酒原料獨特、大曲配料獨特、製酒工藝獨特、產品風格獨特」,青稞酒魂承傳400年,至今興盛不衰被全國釀酒專家譽為「高原明珠、酒林奇葩」。本館收藏了其境內的互助頭曲、頭曲頭酒、青稞麯酒、貴德二曲、崑崙二曲等共計8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二十三、新疆
酒以水得道,借水成仙,古城奇臺杏林泉「神水」天宮來。相傳公元前10世紀,巡幸西域(新疆)36國的首領女神西王國,在風景如畫的人間仙景「瑤池」(新疆天山「天池」)設宴款待中原西周天子周穆王,臨別贈送周穆王許多珍寶,還親自盛滿一葫蘆瑤池「神水」贈送給他。周天子在返回中途經奇臺「古城」,停車牧馬,士兵不小心碰灑神水,落地無影,化作一股純淨透明、清澈的甘泉,汩汩流淌。恰巧,一位山西商賈張某人在此祈求上蒼賜好水釀酒,他照周天子順手指點的地點打井,果然在古城奇臺「北鬥宮」處打出了一口泉水井,水質純淨,還略帶點酒香,人們叫它「瓊泉」,也有人稱它為「天山嬌子」。「瓊泉」不負天意,釀出了「瓊漿玉液」的美酒。也有人稱它為「神泉」,神泉釀神酒,堪稱酒中極品,一時酒生意興隆。本館收藏了其境內的天池特曲、伊寧特曲、奎屯特曲、伊犁特曲/大曲、天山特曲、古城大曲等共計15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二十四、內蒙古
蒙古族的酒文化中,酒和歌總是相伴的。美酒和歌聲是草原人款待客人的最高禮節。婉轉的歌聲融入酒香,讓人心曠神怡;醇香的美酒融入深情的歌聲,讓人開懷暢飲。在歌聲中舉杯,在飲酒中歡唱,淋漓盡致地展現了蒙古族酒文化的魅力。蒙古族在酒席上唱的祝酒歌數不勝數。《金杯銀杯》激越優美、熱情洋溢、節奏歡快。《銀杯》展現了蒙古族高雅的禮節和深情厚誼。《宴會歌》表達了舉杯同慶的心願,讓人們陶醉在成功的喜悅中。《請喝一杯馬奶酒》既反映了草原人的真誠,又讚美了家鄉的吉祥聖潔。這些歌,給人愉悅、舒暢的感覺。一首首優美的祝酒歌,讓人們沉浸在歌聲中,即使不飲酒也會被歌聲陶醉。蒙古族把酒當成飲品之首。斟酒以滿為敬,這不僅是好客的反映,更是一種祝福的表現。本館收藏了其境內的寧城老窖、低度陳曲、特製轉龍液、吊橋特曲、阿倫河特釀、京原麯酒等共計9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二十五、甘肅省
絲綢之路重鎮、歷史文化名城、馬超龍雀的故鄉武威,有著古老而悠久的酒文化歷史。據考古證明,遠在4000多年前,當地的文化發展狀況已經與中原地區相接近。涼州先民素有飲酒遺風,早在漢代,當地的葡萄美酒即作為朝廷貢品,送往京師。歷代騷人墨客與涼州美酒更是結下了不解之緣,麗章佳句,俯拾即是。
武威白酒的生產歷史,早在元明時代即已開始。當時古人把蒸餾器稱燒鍋,把生產作坊叫作燒坊,所釀製的蒸餾酒自然稱為燒酒。有敦煌壁畫中有一幅11世紀西夏時代的釀酒蒸餾壁畫,足可證明當時西涼國(即涼州)就已經生產蒸餾酒,而且通過「絲綢之路」把我國的蒸餾酒器及蒸餾技術傳往了外國。本館收藏了其境內的柳湖春、隴南春、金徽大曲、甘州大曲、涼州特曲、上邽大曲等共計14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二十六、陝西省
陝西的酒文化真正演化成世俗的文化是秦漢以後的事。這時候,酒的功用不再局限於祭祀或壯膽,人們喝喜酒,也喝喪酒。社會上不同層面與地位的人最廣泛地將酒與日常的聚散離合緊密相連。飲酒成為這個農耕民族不可或缺的活動,酒文化在這一時期建立起來豐厚的群眾基礎。
西鳳酒始於殷商,盛於唐宋, 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遠在唐代就已列為珍品,是我國八大名酒之一。鳳翔是民間傳說中產鳳凰的地方,有鳳鳴岐山、吹簫引鳳等故事。唐朝以後,又是西府臺的所在地,人稱西府鳳翔。酒遂因此而得名。史載此酒在唐代即以"醇香典雅、甘潤挺爽、諸味協調、尾淨悠長"列為珍品。蘇軾任職鳳翔時,酷愛此酒,曾用"花開酒美曷不醉,來看南山冷翠微"的佳句來盛讚西鳳美酒。除了名酒西鳳酒外,本館收藏了陝西省境內的太白酒、鳳柳酒、城古特曲、玉液麯酒、秦洋特曲、陳西白酒、六鳳大曲、西府白酒等共計31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二十七、海南省
海南省,簡稱瓊,別稱瓊州,位於中國南端。海南省是中國國土面積(陸地面積加海洋面積)第一大省,海南經濟特區是中國最大的省級經濟特區和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海南島是僅次於臺灣島的中國第二大島。
金嶽玉液以貴州茅臺鎮生產的醬香型白酒為基酒,用窖藏「金嶽玉液」老酒及特製的胺基酸營養液,經過配製、勾兌、封存等一系列先進工藝,最終形成營養酒與白酒相結合。具有白酒風格的「金嶽玉液酒」,口感優於白酒、具有名酒的醬香幽雅,醇厚爽淨,味甜留香、酒體爽淨等特點,人們形容它為「不是茅臺,勝似茅臺」。本館收集了海南省境內的金嶽玉酒、鹿龜酒共計3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二十八、上海市
上海,簡稱「滬」或「申」,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中國國家中心城市,中國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處長江入海口,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
江南頭曲由上海江南啤酒廠生產,上海江南啤酒廠位於上海市閔行區浦江鎮閔行區杜行鎮召摟路南。上海啤酒公司舊址,宜昌路130號。上海啤酒公司前身為1912年德國人創辦的順和啤酒廠,即聯合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為上海第一家啤酒廠,生產「友啤」(「UB」)牌啤酒,廠址在江寧路1420號。1919年挪威人漢巽將其收購,稱斯堪脫維亞啤酒廠,但仍沿用「友啤」商標。本館收集了上海市境內的江南頭曲、白蘭地、萬年春、參杞補酒共計4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二十九、香港
香港,簡稱「港」,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HKSAR)。香港地處中國華南地區,珠江口以東,南海沿岸,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接珠江,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廣東省珠海市以及中山市隔著珠江口相望,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永利威酒業有限公司,原名永利威酒莊,始創於1876年,主要經營馳名的商標產品「永利威五加皮」、「永利威玫瑰露」及其他系列酒類。永利威酒業有限公司在1905年正式在香港成立,同年在廣州市將原於同治年間在北京註冊之雙鶴牌註冊為專利註冊商標,並將業務及商標拓展到天津、上海、佛山、梧州、江門、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設分廠及分店,而總公司設於香港至今。本館僅收集了永利威莊酒、參茸十全酒這兩種酒。
三十、寧夏
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是中國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處在中國西部的黃河上遊地區,東鄰陝西省,西部、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部與甘肅省相連。
武當白酒是由原石嘴山市酒廠生產。石嘴山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地級市,石嘴山因賀蘭山脈與黃河交匯之處「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石嘴山市是一座新興城市,號稱「塞上煤城」,生產無煙煤而聞名中外。也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唯一一個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的地級市。本館僅收藏了寧夏境內武當白酒、昊酒、汾曲香(銀川酒廠)這三種酒。
三十一、西藏
西藏民族的酒文化十分獨特。酒在西藏婚儀上有重要的意義。在青海安多藏區,提親時必帶去"雅敘酉倉"(提親酒)。女方如若允婚,則須邀請村裡長者和媒人一起喝"訂婚酒"。一旦飲了此酒,便算正式訂婚,不能再許嫁他人。結婚之時,更要準備大量的青稞酒以宴饗送親者和來賓。迎親者則要在途中設"迎親酒",新娘離娘家前要喝"辭家酒";婚宴中主客盡興同飲"慶婚酒",高唱酒歌、跳舞,歡騰通宵達旦,一直要熱鬧三天,其間新娘要向賓客輪流敬酒。其他藏區的婚禮儀式有的與此不盡相同,但酒在其中的作用卻大致一樣。本館僅收藏了1種西藏境內所產酒。
三十二、遼寧省
遼寧省,簡稱「遼」,省會瀋陽,轄14個地級市,其中副省級城市2個(瀋陽、大連),位於中國東北地區南部,南臨黃海、渤海,東與朝鮮一江之隔,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是東北地區唯一的既沿海又沿邊的省份,也是東北及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地區對外開放的門戶。
金州麯酒由遼寧省大連市金州酒廠生產。金州現名金縣,位於遼東半島的南端,地處渤、黃二海之間,是大連市的郊縣,旅遊避暑的好地方,有得天獨厚的釀酒自然條件。1943年由朝鮮人生產酒品。1946年被金縣政府收買,建成金縣釀造第三分廠,1949年改名為金縣釀酒廠,1983年更為現名。 本館收集了遼寧省境內的關東醇、遼寧老窖、凌塔酒、鳳城老窖、三溝特曲、金州麯酒、龍泉老窖頭曲、盤錦白等共計20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三十三、吉林省
吉林省簡稱「吉」,省會長春市。北接黑龍江省,南接遼寧省,西鄰內蒙古自治區,東與俄羅斯接壤,東南部以圖們江、鴨綠江為界,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
龍泉春是出產於吉林省遼源市的著名白酒品牌,由遼源龍泉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榮譽出品。濃香型「龍泉春」白酒系列產品,現已形成省名牌、部優、國優、滋補四大系列:高、中、低檔,高、中、低度,高、中、低價位的60多個品種。主導產品有星級系列、百年雙龍、十年陳釀、釀香四海等新一代龍泉春酒主導產品。產品選用東北紅高粱為主要原料,以獨特的生產工藝與現代先進科技精工釀製,開創了北方濃香型白酒的典範。本館收集了吉林境內的龍泉春、老雙參酒、人參天麻酒、大參王、榆樹大曲、三鞭酒等共計22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三十四、黑龍江省
黑龍江省位於中國最東北部,中國國土的北端與東端均位於省境。因省境東北有黑龍江而得名,簡稱黑。
北大倉酒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北大倉酒廠採用貴州省茅臺酒廠生產工藝,生產的大麯酒。該酒酒質清亮透明,呈微黃色,醬香突出,幽香純正,入口醇正,柔和綿甜,餘香不息,屬醬香型白酒。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黑龍江省產酒不多,除北大倉酒外,較為有影響力的還有嫩江春、中國老窖、龍濱酒、五加白、冰都老窖等。本館共計收藏了黑龍江省內12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三十五、河南省
河南,雄踞於黃河之南,故得名於河南。河南人待客時候,喜歡為客人端酒。所謂端酒,就是主人不喝,而把客人的酒杯斟滿,恭恭敬敬的雙手端起,送到客人手中。這時客人要站起,雙手接過,一飲而盡。
相傳,酒的發明者,是河南的杜康,據考證,汝陽縣蔡店鄉杜康村就是當年杜康的釀酒之處。該村三山環抱,一溪旁流,杜康河水清冽碧透,為杜康造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杜康用自己的才智,創造了佳飲。從此,世間才有了酒。據傳說,杜康造酒之後,酒就以自己獨特的魅力迅速傳遍了全國,風靡世界。後人為了紀念杜康,修建了杜康祠,來緬懷這位發明者。中原地帶除了杜康外,還有林河特曲、杜泉酒、張弓酒、移河大曲、玄酒、古溫液、龍潭二曲等。本館共計收藏了河南境內27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三十六、湖南省
在歷史文獻中,古人對湖湘飲食亦有豐富的記載。如屈原在《楚辭》中就提到過衡陽古酒「骿?酒」,並稱其為「楚源骿?」,他還在《招魂》中,對楚地湖南宴席上的美食和美酒均做了詳盡而生動的描述。《戰國策·魏策》載「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據專家考證,儀狄為女性釀酒官,極有可能是古武陵地域的部落先民。特別是古武陵文化圈的「酉水」、「澧水」,就與酒文化有著相當密切的聯繫。
在中國白酒的12大香型中,馥鬱香是酒鬼酒獨創、獨有的,所謂二者為兼,三者為復,馥鬱香就是指酒鬼酒兼有濃、清、醬三大白酒基本香型的特徵,一口三香,前濃、中清、後醬。但回顧這些年酒鬼酒的幾處亮點,用心細品不難發現,其馥鬱香並不僅僅限於酒體風格,多重文化元素同樣體現出酒鬼酒和諧動人的魅力。除酒鬼酒外,湖南還有武陵酒、湘泉酒、瀏陽河小曲、常德特曲、大中華特曲、中國香稻酒等諸多品牌。本館共計收藏了湖南境內18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三十七、湖北省
湖北盛產大米、水系發達,氣候宜人。唐宋文人墨客達官名流在湖北留下的無數讚美酒的詩詞文字,充分反映出那個時代湖北釀酒業的發達程度。
白雲邊,湖北白酒品牌,白酒名稱。白雲邊建廠於1952年,1994年6月成立湖北白雲邊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以生產銷售白酒為主。2005年11月,根據湖北省委、省政府對縣域經濟發展"一主三化"的要求,白雲邊進行了"國有股份退出、實行民有民營"的產權制度改革,成立湖北白雲邊集團。除白雲邊外,湖北還出產西陵酒、通城大曲、桂河春、石花大曲等諸多品牌白酒。本館共計收藏了湖北省境內17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三十八、江西省
江西省,中國省級行政區,簡稱贛,別稱贛鄱大地,是江南"魚米之鄉",古有"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之稱。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內最大河流為贛江而簡稱贛。
四特酒有限責任公司坐落於江西省樟樹市,地址為樟樹市藥都北大道11號,公司西臨贛江,東靠「天下第三十三福地」道教名山閣皂山,所處地區山川秀麗,土沃水清,有著得天獨厚的釀酒條件。四特酒正式創建於1952年,前身為國營樟樹酒廠,1983年更名為江西樟樹四特酒廠,2005年改制為四特酒有限責任公司。江西境內除了四特酒外,還有清華大曲、堆花酒、太白酒、天龍液、浮雲酒、江西特曲等品牌白酒。本館共計收藏了江西省境內22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三十九、江蘇省
江蘇,簡稱「蘇」,省會南京,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中心,介於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於「江寧府」與「蘇州府」之首字。
洋河大麯,產於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洋河鎮(原江蘇省泗陽縣洋河鎮),因地故名。洋河大麯古語云:「水為酒之血,曲為酒之骨」。故「名酒產地必有佳泉」的論斷是有科學根據的。名酒「洋河大麯」產於江蘇省宿遷市中國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就是用當地「美人泉」的水釀製而成的。詩人稱讚「洋河美人泉,佳釀醉神州」。江蘇境內還有其他雙溝特液、湯溝大麯、高溝低度特曲、常州白酒等白酒也收到市場的歡迎。本館共計收藏了江蘇省境內22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四十、山東省
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先秦時期隸屬齊國、魯國,故而別名齊魯。山東地處華東沿海、黃河下遊、京杭大運河中北段,是華東地區的最北端省份。
「扳倒井酒」是山東省高青縣特產白酒,扳倒井酒屬濃香型大曲白酒。2010年10月,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核,決定對「扳倒井酒」實施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該企業自1987年就在中央電視臺播出「扳倒井」系列產品廣告,走品牌經營之路,「扳倒井」逐步成為在國內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白酒品牌。「扳倒井」系列白酒被評為山東省質量免檢產品,「扳倒井」商標被認定為山東省著名商標。山東境內其他的酒,例如坊子白酒、半月臺、孔府宴酒、古貝春、景陽岡等都在中國白酒界有一定的地位。本館共計收藏了山東省35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四十一、廣東省
廣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在語言、風俗、生活習慣、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風格,通行粵語、客家語和閩語,而且粵、客兩大方言的中心都在廣東。廣東也是中國人口最多及思想、文化最開放的省份,居粵的外國人士達百萬。
「鳳城液」酒系精選優質高粱、小麥為原料,採用傳統工藝和現代科學技術精心釀製、久經陳釀而成。其糧香窖香諧調、入口綿甜爽淨、細膩悠長、風味獨特宜人,深受消費者喜愛,是南粵名酒中的上上之選。鳳城液系列-廣東白酒典範,廣東三液之一,78年為廣東省人民政府指定接待酒。廣東也是產酒較多的省份,除鳳城液外,還有九江雙蒸酒、首烏酒、五糧特曲、高粱紅、開元酒、金利特曲等。本館共計收藏了廣東省31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四十二、廣西
廣西處於被稱為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的雲貴高原的東南邊緣,兩廣丘陵的西部,南邊朝向北部灣。整個地勢為四周多山地與高原,而中部與南部多為平地,因此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與東南之間呈盆地狀,素有「廣西盆地」之稱。
桂花酒由常熟「王四酒家」根據土製的甜水酒(常熟傳統的老白酒),經工藝改革而成,為江南一帶的著名佳釀。為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特產名酒,桂花酒用齊梁古剎興福寺「空心潭」泉水釀成。其成品微黃綠色、酒質清新醇和、綿甜爽淨,具有純天然桂花香味,讓人一嘗動容、二嘗開懷、三嘗傾心,成為桂林當地著名藏酒。此外,廣西境內的湘山酒、三星益壽酒、依山村、蛤蚧酒等也比較有自己的特色所在。本館共計收藏了廣西省12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四十三、山西省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簡稱「晉」,又稱「三晉」,省會太原市。
汾酒,漢族傳統名酒,屬於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因產於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又稱"杏花村酒"。汾酒工藝精湛,源遠流長,素以入口綿、落口甜、飲後餘香、回味悠長特色而著稱,在國內外消費者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歷史上,汾酒曾經過了三次輝煌。汾酒有著4000年左右的悠久歷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汾酒作為宮廷御酒受到北齊武成帝的極力推崇,被載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舉成名。被譽為最早國酒,國之瑰寶,是凝聚著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智慧的結晶。除了汾酒外,山西還有汾杏白酒、六曲香、萬水泉特曲、玉堂春、塔兒山特釀香、晉陽春特釀、太原大曲等諸多名酒。本館共計收藏了山西22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四十四、河北省
河北省環抱首都北京,北距北京283公裡,東與天津市毗連並緊傍渤海,東南部、南部銜山東、河南兩省,西倚太行山與山西省為鄰,西北部、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東北部與遼寧省接壤。
徐水釀酒有千年的歷史,劉伶醉酒的故事流傳至今。劉伶,字伯倫,安徽宿縣人士,晉朝的「竹林七賢」之一。由於他不滿晉朝統治者的專權橫暴,千裡迢迢來到河北省徐水訪友張華。張華以當地佳釀款待,劉伶飲後倍加讚賞。河北省境內不僅有劉伶醉酒,還有迎春酒、金山亭老窖、大名府、衡水老白乾、燕南春、沙城老窖等。本館共計收藏了河北省境內39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四十五、天津市
天津位於海河下遊,地跨海河兩岸,是北京通往東北、華東地區鐵路的交通咽喉和遠洋航運的港口,有「河海要衝」和「畿輔門戶」之稱。
五加皮酒,又稱五加皮藥酒,在中國漢族民間廣泛流傳配製的傳統藥酒。一般以白酒或高粱酒為基,加入五加皮、人參、肉桂等中藥材浸泡而成,具有行氣活血、驅風祛溼、舒筋活絡等功效。中國五加皮酒的產地有廣州、天津、浙江等,其中廣州產的五加皮酒最有名。五加皮酒在《本草綱目》記載:五加皮「補中益氣,堅筋骨,強意志,久服輕身耐老」,民間更盛譽「寧得一把五加,不要金玉滿車」。
除了五加皮酒外,天津還有其他諸如高粱酒、桂杞補酒、直沽高粱酒、新港佳釀等。本館共計收藏了天津境內所產的10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四十六、北京市
北京是祖國的首都,我們常常注意到他的文化地位,但是北京,京城,首都,也有相當歷史的酒文化。
二鍋頭酒是由燒酒發展而來的,已有800年的歷史。當初,京城釀酒技師在蒸酒時將第一鍋流出的酒頭去掉,第三鍋流出的酒尾也去掉,取第二鍋流出的中段酒,稱之為「掐頭去尾截取中段」工藝,這是我國最早以工藝命名的白酒,是我國釀酒史上的一個裡程碑,幾百年來被繼承發揚並流傳至今,俗稱「二鍋頭」。不僅二鍋頭酒,其他如意長生酒、八達嶺大曲、虎骨酒、北京特曲、盤峰仙釀、醇釀麯酒等也在北酒酒文化中佔據一定地位。本館共計收藏了北京境內24種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酒。
四十七、臺灣
「臺灣」一名源於居於今臺南安平的平埔族原住民西拉雅族「臺窩灣」社的社名,意為濱海之地,並取全稱中的「臺」字作為簡稱。明朝萬曆年間官方正式啟用「臺灣」一詞。臺灣酒當中不止有金門高梁酒,同時高粱酒系列中有「臺灣福峰高粱酒、八八坑道酒,臺灣玉山高粱酒,馬鷹酒,漂洋過海,原住民的小米酒」。
金門酒廠於1952年9月在臺灣金門創設,開始生產高粱酒,其採用金門特產旱地高粱為原料,引用當地水質甘甜的寶月神泉,加上當地釀酒師傅的專業工藝,釀造出清香獨特、口感香醇甘冽的金門高粱酒。臺灣境內除了金門高粱酒、金門大曲外,還有永懷領袖、臺灣茅臺等各類酒。本館共計收藏了臺灣境內共計54餘種各類特產酒、紀念酒、藥酒。
四十八、福建省
福建因境內有福州、建州兩府,各取其首字而得名。周代以後,這方水土的名稱歷經變易。唐開元二十一年(733年),設福建經略使才開始出現福建。
福建老酒料灑以福建老酒為基酒,添加食鹽精心勾兌而成調料酒。該酒是一種半甜型黃酒。含糖量為3-10%,外觀清亮透明、品味獨特、香味濃鬱、營養豐富,富含胺基酸、葡萄糖、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可增進食慾,用於烹調有調味和除腥之功效,是廣為喜愛的理想調料酒。本館收藏了福建老酒、沉缸酒、人參狀元紅酒、廈門衛元藥酒共計4種酒。
四十九、安徽省
安徽,簡稱皖,省會合肥,位於中國大陸東部,介於東經114°54′-119°37′,北緯29°41′-34°38′之間,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
古井貢酒是亳州傳統名酒。產自安徽省亳州市,屬於亳州地區特產的大曲濃香型白酒,有「酒中牡丹」之稱、被稱為中國八大名酒之一。古井貢酒在中國釀酒史上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其淵源始於公元196年曹操將家鄉亳州產的「九醞春酒」和釀造方法晉獻給漢獻帝劉協。以「色清如水晶、香純似幽蘭、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經久不息」的獨特風格,贏得了海內外的一致讚譽。境內除古井貢酒外,還有口子酒、濉溪大曲、醉翁特液、太白佳釀、明綠液、玉泉液等。本館共計收藏了安徽省內共計21餘種各類品牌不同類型的酒。
五十、浙江省
浙江省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
紹興花雕是浙江省的漢族傳統名酒,屬於黃酒的一種。從中國古代女兒酒演變而來。清代時畫花酒罈名為花雕,紹興花雕便以其酒罈外面的五彩雕塑而得名。花雕工藝師們根據大小不一的酒罈的特點設計圖案,採用礦物配成的油泥雕塑出不同藝術形象的畫面,並配上五彩吉祥圖案,以傳統的漆藝方法和粒粉工藝進行裝演。其酒類裝潢風格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域特色。境內除紹興花雕外,還有桂花陳釀、女兒紅、杭竹青、醉翁佳釀、紹興加飯酒等。本館共計收藏了浙江省內共計13餘種各類品牌不同類型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