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痴呆的十大徵兆

2020-12-08 騰訊網

9月21日是阿爾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日。什麼是阿爾茨海默病,如何識別,如何治療?記者專門採訪了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肖騁。

1 隱匿發生,緩慢進展

日前,73歲的孫婆婆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市中心醫院神經科門診就診,經過檢查,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

2018年年初,孫婆婆開始記憶力減退,做的事情馬上就忘記了,常難以記住新近發生的事情、活動或熟悉的人或事的名稱,並難以完成簡單的數學思考和計算。但是基本尚能應付日常的社交和其它活動。

孫婆婆和家人以為是上了年紀的緣故,也沒引起重視。但一年多後,孫婆婆脾氣越來越不好,經常發火,愛猜疑,對親人越來越冷淡,在家中不停徘徊,外出經常迷路,連平常的買菜也去不了。家人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連忙帶孫婆婆到醫院就診。

「阿爾茨海默病是老年期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肖騁表示,它是一種隱匿發生、緩慢進展、以痴呆為主要症狀的疾病,患者會出現認知功能、精神和行為障礙,日常生活能力逐漸下降。「它是老年期最常見的痴呆類型,具有極強的隱蔽性,患者初始的輕度症狀往往不容易被發現,常被誤認為是自然老化現象,就診率低。」

2 十大徵兆可識別

肖騁表示,有「十大徵兆」幫助識別阿爾茨海默病。

記憶力衰退,尤其是對近期事物的遺忘,是阿爾茨海默病早期最常見的症狀。

不能完成熟悉的工作。阿爾茨海默病能讓曾經的「家務小能手」不見了。

語言表達出現障礙。早期患者經常忘記簡單的詞語,或者話到嘴邊卻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說出來的話讓人難以理解。

搞不清時間和地點。患者出門常迷路,記不住日期,甚至分不清楚白天和黑夜。

判斷力受損。阿爾茨海默病會讓人喪失對一些事物的正確判斷能力,例如花很多錢去買根本不值錢的東西,或者吃已經不再新鮮的食物,甚至會橫衝直撞地過馬路。

理解力下降。早期患者與人交流往往會出現一定的障礙,跟不上他人的交談思路。

總把東西放錯地兒。比如把物品或錢錯放在不恰當的地方,水果放在衣櫃裡,襪子放在餐桌上……

情緒或行為的改變。無緣無故情緒漲落,或情緒變得淡漠、麻木,要引起重視。

性格改變。糊塗、多疑、害怕、易怒、焦慮、抑鬱……

興趣喪失。有的患者能在電視機前呆坐好幾個小時,又或者長時間地昏昏欲睡。阿爾茨海默病甚至會偷走你的愛好,讓你對以前的喜好不再有興趣。

有家族史的人群,患有唐氏綜合症的人群,患有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有頭部外傷史人群需要警惕阿爾茨海默病。

3 勤用腦、遠離鋁可預防

「阿爾茨海默病目前無法治癒,需要長期治療。」肖騁介紹,患者通過藥物治療、職業訓練、認知康復治療、音樂治療等辦法,可以緩解症狀,提高生活質量。

肖騁介紹,常用事物保持固定不變,對患者來說,一個熟悉的生活環境是很重要的;保證生活環境的安全性;科學照顧起居,照顧患者如果太過「盡心」,也並非一件好事,最好的做法是鼓勵患者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獨自完成洗臉、刷牙、更衣等日常活動。患者也需要適當身體鍛鍊和記憶及智能訓練,曬太陽、散步、拋球等都是不錯的鍛鍊方式;足夠的情感支持,家人應儘可能多抽時間陪伴老人,還可以多聊天,比如一起回憶有趣的往事,不但可以起到刺激記憶,減慢記憶功能喪失進程的作用,還可以幫助消除患者的孤獨情緒。

肖騁提醒,對待阿爾茨海默患者,家人首先要認識到老人從思維到行為肯定不正常,要擺正心態,不要不耐煩甚至去抱怨老人的古怪,要像哄小孩一樣去包容,必要的時候要擺出家長的威嚴去訓斥要求老人,不讓他亂吃亂喝,這不是不尊重,而是對老人的熱愛,留住家中一寶的執念。

阿爾茨海默病高危人群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均衡飲食;注意維生素B12以及維生素E的補充;遠離鋁,多補鈣;避免長期精神緊張和情緒抑鬱;活躍、豐富日常生活,積極進行各種腦力及體力活動,如聽音樂、打太極拳、練氣功,這樣有利於大腦抑鬱功能的解除,提高中樞神經系統和腦細胞的活力,有助於防止阿爾茨海默病,延緩大腦老化。

相關焦點

  • 老年性痴呆和帕金森病的區別有哪些?記住這2點,輕鬆判斷!
    醫生,最近發現我爺爺有出現記憶力減退的現象,總是記不起事情,懷疑是老年性痴呆,檢查結果卻是帕金森病,想問下這兩種病有哪些區別呢?該如何治療和預防呢?帕金森病和老年性痴呆都屬於神經系統的變性疾病,多見於老年人。二者具體有哪些區別呢?下面一起來看下吧!
  • 老年性腦萎縮,就是要得痴呆了嗎?
    其實腦萎縮是人體的正常生理現象,每個人年紀大了之後,就會出現腦神經的老化,然後大家的大腦重量就會變得比以前輕很多,這時候CT影像上就可以看出大腦的體積縮小,也就是大家所說的腦萎縮症狀,也叫老年性腦萎縮。
  • 核磁報告「腦萎縮」就要痴呆了嗎?聽聽「腦醫生」如何解讀?
    程度因人而異,但總體來說,萎縮程度和症狀程度與患者的年齡相符,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老年性腦萎縮,是生理性的正常現象,幾乎每位老年人都會發生。個別老年人腦組織仍然保持了相當程度的飽滿度,但較本人年輕時有所萎縮,這些都是人體自然老化的一部分,是機體生理性老化過程出現的正常現象。
  • 有人腦萎縮一點不痴呆
    有人腦萎縮一點不痴呆 2020-01-06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養貓的十大驚人徵兆
    那麼養貓的十大驚人徵兆是什麼呢?我們就來看一下。首先,第一大驚人徵兆就是,帶你走在路上的,如果你突然發現路上有一隻小貓咪,你總是會忍不住的想要多看幾眼那隻小貓咪,而且即使那隻小貓咪離你越來越遠了,你都會一直不停地回頭看,那沒錯了,這是你養貓的驚人徵兆了。
  • 超過90%的痴呆病例沒有被發現
    老年痴呆的現狀是中國大概超過90%的痴呆病例沒有被發現,大概1000萬人的生活受到老年痴呆的影響。在這種現象在農村地區更為普遍,因為農村地區的疾病水平更低。而在發達國家類似的研究顯示,發達國家大概只有60%的老年痴呆症沒有被確診。
  • 老年性高血壓
    經過調查發現,老年人最常見最容易患的疾病有:老年高血壓、糖尿病、中風、冠心病、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精神障礙、痴呆等。這些疾病,醫學上也稱它們為「老年病」。 老年性高血壓:是指年齡大於65歲,血壓值持續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過標準血壓診斷標準,即收縮壓≥140mmHg(18.6kPa)和(或)舒張壓≥90mmHg(12kPa)者。
  • 丹毒,痴呆,食管癌,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數小時到1天後出現紅斑後來這老太太腦梗了,老先生一直陪著她在我這裡就診,差不多又過了半年,老先生說老太太記憶力減退,還有性格行為改變,多疑,還有幻覺,我想想可能是老年性痴呆了,剛開始每次來還認得我小貼士:廣義上來說老年期(中國一般指60歲以上)出現痴呆症狀都可稱為老年痴呆,如血管性痴呆、額顳葉痴呆、路易體痴呆、帕金森病痴呆、阿爾茨海默病等。但醫學上的老年痴呆通常特指阿爾茨海默病,該病是一種隱匿起病、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
  • 耳背老人要防痴呆
    耳背老人要防痴呆。 根據調查顯示,全國60歲以上的人有1.34億。其中30%以上的老人有聽力障礙,到了80歲左右,50%-70%的老人高頻聽力損失嚴重,專家解釋,這是一個緩慢而難被察覺的過程。如果任其發展,很可能導致老人不止是高頻。包可中低頻在內的全頻聽力都會迅猛下降。至終走向耳聾。
  • 專愛攻擊老年人的致盲眼病—老年性黃斑變性!
    老年性黃斑變性 老年性黃斑變性分為乾性老年性黃斑變性和溼性兩種,快來聽聽專家的詳細解讀: 老年性黃斑變性的高危人群
  • 老年人常見眼病之一:老年性黃斑變性
    不過,還有一種慢性眼病常發於中老年人,其早期常發症狀也是視物模糊,無明顯不適感,但它的危害不容小覷,發展至晚期能造成不可逆的視力損傷,那就是——老年性黃斑變性(AMD)。 老年性黃斑變性是什麼來頭?
  • 可能患上糖尿病的十大徵兆是啥 小心是糖尿病
    那麼,可能患上糖尿病的十大徵兆是什麼?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可能患上糖尿病的十大徵兆是什麼1.明明吃很多,體重卻在下降體重在不知不覺中下降,這其實是一種危險信號,如果沒有刻意去減肥,每個月的體重卻減少4至5公斤的話,這就說明身體肯定存在問題。對此,國外某糖尿病研究所專家表示:「如果飲食正常體重卻在下降,很可能是患上了糖尿病。」
  • 醫生:和痴呆有關
    50歲的老人竟然 「痴呆」 了, 拿到這份檢查結果的老吳(化名) 其實,老人得這種痴呆的病例並不在少數。 什麼是阿爾茨海默氏病? 阿爾茨海默氏病是一種進行性痴呆形式。痴呆是由腦損傷或疾病引起的對記憶,思維和行為產生負面影響的疾病的廣義術語。這些變化會干擾日常生活。
  • 運動過度的危害與十大徵兆
    運動過度的十大徵兆。 運動過度有什麼危害 運動過度的危害是可能造成急性腎衰竭、出現貧血現象、影響內分泌、造成身體脫水等。 運動過度的十大徵兆 1、胸悶頭暈 如果說運動的時候你已經感覺到胸悶氣短,頭暈目眩,有點喘不上氣,實際上就是說是相對於你身體能夠承受的運動量來說,你這時候已經是運動過量了。比較的嚴重的就是會有暈眩的感覺出現,或者及時直接的暈倒。
  • 各種痴呆的鑑別診斷
    抑鬱 血管性痴呆 皮質基底核變性 路易體痴呆 路易體痴呆 幻覺 帕金森病,經多巴胺能藥物治療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