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持續高速增長,集成電路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2020-12-15 OFweek維科網

前言:

集成電路作為信息產業的基礎和核心組成部分,成為關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產業,在宏觀政策扶持和市場需求提升的雙輪驅動下快速發展。近年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持續高速增長,集成電路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作者 | 方文

2020年前三季度國內集成電路數據

在新冠肺炎疫情深度衝擊和全球技術價值鏈調整的大背景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正在經受前所未有的外部衝擊和挑戰,價值鏈重塑也為自主可控留下了可以想像的巨大產業空間。

2020年第一季度突發的新冠疫情給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帶來陰霾,製造指數下挫32個點,由512下降到480,相對而言設計和封測環節影響不大。

二、三季度,設計、製造和封裝三大指數均平穩上升,隨著國家新基建、振芯鑄魂工程等政策持續發力,預計四季度指數將呈現持續回升態勢,創歷史新高。

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為5905.8億元,同比增長16.9%。

其中,集成電路設計業銷售收入為2634.2億元,同比增長24.1%;

集成電路晶圓製造業銷售收入為1560.6億元,同比增長18.2%;

集成電路封測業銷售收入為1711.0億元,同比增長6.2%。

集成電路三業銷售收入佔比為:設計業44.6%,製造業26.4%,封測業29.0%。

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為2366.8億元,同比增長18.2%,環比增長14.5%。

據國家海關統計,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量為3871.8億塊,同比增長23.0%;進口額為2522.1億美元,同比增長13.8%。集成電路出口量為1868.3億塊,同比增長18.7%;出口額為824.7億美元,同比增長12.1%。

從產量來看,2020年1-10月全國集成電路產量為2113.9億塊,同比增長15.5%,前十月國內集成電路產量比去年全年產量還要多。

國產晶片2020年躋身全球前列

華為海思: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十大半導體銷售排名。第一季度銷售額接近27億美元,同比增長54%,在前十名中增幅最大。

華大半導體:華大半導體已成為全球第十大MCU供應商;華大的安全晶片以9.2%的全球市佔率排在第五位。

安世半導體:在Omdia的數據統計中,安世半導體的電源分立元件和模塊排在全球第十位。

士蘭微:士蘭微的分立IGBT排在全球第十位,IPM排在全球第九位。

歌爾股份:去年歌爾首次躋身全球MEMS廠商排名第九,這是首個進入全球MEMS廠商前十的中國企業。

三安光電:三安光電製造實力穩居行業龍頭,具有規模化的LED晶片產能,約佔全球晶片產能的19.72%。

國內集成電路機遇下需自主可控

一方面,集成電路技術創新發展步入新階段,我國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將轉變為最大的比較優勢,有望通過構建基於國內大規模市場的國內價值鏈,產生集聚創新要素的「虹吸效應」,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另一方面,中美高科技博弈逐漸成為中美經貿摩擦的焦點,國際環境繼續深度調整,發展環境的諸多變化,將對全球集成電路供應鏈體系的走勢產生潛在的重大影響,國內需儘快實現關鍵產品的自主可控。

未來五年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的關鍵時期,應對上述問題深刻探討,以有效應對新機遇和新挑戰。

仍無法破解低端鎖定的格局

據天眼查相關數據顯示,以工商登記為準,僅2020年上半年我國就新增集成電路相關企業近2.6萬家,其中,第二季度新增超過1.7萬家,較去年同比增長超30%。

但由於整體競爭力不強,我國大部分企業提供的集成電路產品仍無法獲得高價值量和高端市場份額。

我國排名前100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的毛利率一直徘徊在30%左右,而國際領先水平約為40%-50%。

在藍牙、存儲器主控這些扎堆創業的領域,80%以上高端市場的供應商仍然是來自美國、歐洲的巨頭企業。

長遠看,我國長期以來通過直接購買或跟蹤研仿加速彌補技術差距的窗口正在逐漸關閉,多年積累的技術空心化問題也逐步顯現,我國對基礎和共性技術自主掌控的迫切需求前所未有。

後摩爾時代需突破顛覆性技術

新材料將通過全新物理機制實現全新的邏輯、存儲及互聯概念和器件,推動半導體產業的革新。

新架構方面以RISC-V為代表的開放指令集及其相應的開源SoC晶片設計、高級抽象硬體描述語言和基於IP的模板化晶片設計方法,將取代傳統晶片設計模式,更高效應對快速迭代、定製化與碎片化的晶片需求。

總之,國內迫切需要集成電路技術的重大突破來提供強大支撐,顛覆性技術使原本的技術生命周期斷裂,並形成新的替代技術軌道,因此對集成電路顛覆性創新技術的布局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爭奪的關口地帶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仍實現較高增長勢態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集成電路產業正經歷新大變革和大融合時期。

集成電路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目前中國已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佔比達35%。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集成電路市場,成為集成電路產業增長的重要動力之一。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製造基地,是帶動全球集成電路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多年來市場需求均保持快速增長,以中國為核心的亞太地區在全球集成電路市場中所佔比重快速提升。

2020年以來,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型基礎設施的範圍,而集成電路作為支撐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信息載體,又被推向風口。

據統計,2020年已有超4個省份、6個城市出臺的新基建政策中提及集成電路。受政策引導影響,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在2020年依舊保持著密集的重大項目建設投資頻率。

加強重點產業集聚區和產業集群建設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經過數十年發展,已經在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區初步實現了集聚態勢,產業鏈配套完善程度也優於其他地區。

從遵循集成電路產業的自身發展規律出發,應當集中力量建設好長三角、京津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等我國幾個重要的產業集聚區。

重點是構築產業生態,引導和促進產業向這些重點區域進一步集聚,形成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長期穩定發展的有力支撐。

結尾:

雖然面臨中美經貿摩擦以及外部環境複雜的挑戰,但是在5G、人工智慧、網聯汽車等新型應用的帶動下,在數字經濟推動傳統產業數位化轉型的驅動下,全球集成電路市場需求仍然保持增長勢頭,我國產業動向趨於上升。

相關焦點

  • 賽迪院長張立:全球集成電路產業進入重大轉型期和變革期
    10月14日,由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主辦的第三屆全球IC企業家大會暨第十八屆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IC China2020)在上海開幕。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發表了題為《集成電路產業趨勢展望》的開幕演講。
  • 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四大趨勢發布:集成電路、區塊鏈等領域...
    集微網消息,1月5日,中國工程院發布「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四大趨勢(2021)」,綜合闡述國內外電子信息領域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為我國制定電子信息科技發展戰略提供支撐。超級計算系統正從後P級時代向E級邁進,並成為世界各大國競相發展的下一個目標。領域專用軟硬體協同計算模式的快速興起,使得計算機體系結構再次進入新的黃金髮展期。超級計算正從科學工程計算向大數據處理和人工智慧等新興計算領域快速拓展。以量子計算、類腦計算等為代表的一批新概念計算模式,正受到全球業界的廣泛關注。網絡與通信:5G移動信息網絡加速構建,其推廣完善及與各行業的垂直整合仍存挑戰。
  • 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集成電路產業有多重要?
    近幾年,我國的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以人工智慧、智能製造、汽車電子、物聯網、5G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正在快速崛起,集成電路也成為了我國技術發展的核心,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已上升至國家戰略的高度。一、什麼是集成電路?
  •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助推各地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2018年7月,從南京市經信委獲悉,在即將出臺的《關於打造集成電路產業地標的實施方案》中,南京市明確了建立總規模200億美元的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等十條配套政策。同時,南京提出到2025年,全市集成電路產業綜合銷售收入將力爭達到1500億元,進入國內第一方陣,並在多個細分領域實現領先。
  • 高端電子材料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當前中國電子材料產業鏈的安全和產業鏈的重構已經提到重要日程上,集成電路用的關鍵電子材料更是首當其衝,我們迫切需要夯實電子材料產業發展的基礎。」在日前於廣州舉辦的2020中國電子材料產業技術發展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屠海令發出這樣的感慨。
  • 微納電子系第一期「水木談芯」集成電路技術與產業論壇舉辦
    他認為,2000-2013年是半導體產業野蠻生長的1.0時代,之後半導體產業進入了以創業模式升級、國產替代升級、產業併購與整合、政府與民間結合為主要特點的2.0時代。我們應抓住機遇,努力奮進,迎接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新時代。
  • 2020鹽城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大會開幕
    本報訊(記者 呂正龍)11月18日,鹽城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大會在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市委書記戴源,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錫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馬悅,市長曹路寶,蘇州東山精密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永剛,康佳集團總裁周彬,市政協主席李馳,與市外客商嘉賓、全市規模以上電子信息企業主要負責同志等450多人出席。
  • 威勝信息:物聯網產業進入爆發期 上半年營收淨利雙增長
    威勝信息:物聯網產業進入爆發期 上半年營收淨利雙增長
  • 四川電子信息產業(含信息安全)投資促進分析報告
    (一)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現狀  電子信息產業是當今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戰略性產業,產品與技術更新換代日新月異,具有產業規模大、技術進步快、產業關聯度強等特徵,是各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新世紀以來,以消費電子、軟體及移動網際網路為主體的世界電子信息產業在激烈競爭和產業結構升級中高速發展,一直保持較快增速,呈現日新月異的發展。      目前IT產業仍然是經濟大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美國、日本、歐洲、韓國等處於第一梯隊。
  • ...軟體產業實現銷售額885億元,同比增長11.9%—— 重慶集成電路與...
    集成電路,被喻為「現代工業糧食」,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產業的基石;軟體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信息社會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今年上半年,重慶集成電路產業實現產值121.2億元,同比增長34.1%;軟體產業實現銷售額885億元,同比增長11.9%。在此拉動下,上半年,重慶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
  • 聯瑞新材:產業需求助推企業快速發展,募投項目加速產能釋放
    圖表 4 公司近4年毛利率和淨利率資料來源:Choice下遊產業快速發展,公司產品需求旺盛矽微粉產品下遊應用領域主要包括覆銅板(CCL)及環氧塑封料。PCB被稱為「電子系統產品之母」,近年來除傳統消費電子外,5G通信技術帶來通訊基礎設施的大規模建設,雲計算技術帶動伺服器和通信基礎設施高速發展,人工智慧及物聯網在更多場景的應用與普及,以及可穿戴設備等新興消費電子產品的不斷湧現,均帶動了PCB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
  • 聚焦首位產業 重振發展雄風——井岡山經開區推進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近年來,井岡山經開區緊緊圍繞電子信息產業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將電子信息產業作為首位產業進行培育,使其成為區內最具優勢、最有特色的首位產業。2019年,全區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352.9億元,支撐起開發區工業經濟的「半壁江山」,是全市名副其實的首位產業,挺起江西中部地區電子信息產業的堅實脊梁。
  • OTT進入高速發展期,智能電視用戶規模快速增長
    5G的演進不斷賦予電視大屏更多可能,產業正在迎來一個智屏時代。基於此,大屏的運營也需要跟進趨勢,完成從流量到留量的運營進階,從單品到產業的價值挖掘。2020年10月20日,由流媒體網主辦,百視通、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協辦的浦江論道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開幕。
  • 2021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起飛前夜蓄勢...
    隨著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全球集成電路設計行業一直呈現持續增長的勢頭。我國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雖起步較晚,但憑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經濟的穩定發展和有利的政策環境等眾多優勢條件,已成為全球集成電路設計行業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 江西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復工復產:補斷點 疏堵點 破難點
    (資料圖)南昌海關供圖(抗擊新冠肺炎)江西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復工復產:補斷點 疏堵點 破難點中新網南昌6月24日電 題:江西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復工復產:補斷點 疏堵點 破難點作者 彭麒近年來,江西深入實施工業強省戰略,著力把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打造成為
  • 研發下一代電子信息器件,材料、應用、產業一個不能少 - 推薦...
    當前,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可穿戴柔性電子等領域的高速發展,我國正處在新一代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對超小尺寸、超高速、超高效率、超低功耗電子技術的戰略需求日益迫切,對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的性能也提出更高要求。」
  • 2021年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發展迅速、前景光明
    集成電路行業作為全球信息產業的基礎,在產業資本的驅動下,已逐漸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誌和地區經濟的晴雨表。集成電路產品的廣泛應用推動了電子時代的來臨,也成為現代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 2019青山湖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研討會在杭州舉行
    杭州市政府黨組成員、杭州城西科創產業集聚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玲,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楊曉波,中國科學院院士鄭耀宗,餘姚市副市長陸國棟,上海市和省、市相關部門、企業、院校負責人,及臨安區領導駱安全、王翔、潘寧通、馮海寧、陳國權,以及集成電路產業界精英人士、企業代表、業內專家學者等400餘人出席,共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戰略,促進杭州青山湖集成電路產業的新格局形成。
  • 電子信息博覽會演奏「雨中曲」,成都集成電路期待「雨後彩虹」
    7月11日,成都下起大雨,2019中國(成都)電子信息博覽會上演了一幕「雨中曲」,來自海內外600家電子信息產業展商和過萬名專業觀眾,趕赴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3、4號館,冒雨為當天開幕的西部最大電子展「扎場子」!
  • 梁平電子信息產業從「無中生有」到補鏈成群
    6月22日,梁平區負責人告訴重慶日報記者,平偉實業落戶梁平10餘年,累計取得各類創新專利200多項,每年可為客戶提供新產品樣本近2萬種,「現在華為、戴爾、三星、聯想、OPPO、VIVO都等進入了它的市場『朋友圈』。」該負責人表示,從「無中生有」到補鏈成群,梁平正加快推動川渝東北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發展,共建電子信息產業示範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