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助推各地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2014年6月,國務院發布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新的綱領性文件《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吹響了晶片產業追趕國際先進水平的號角。

2014年9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簡稱「大基金」)正式成立。目前,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一期已經投資完畢,二期已經開始資金募集。

數據統計,大基金一期總投資金額為1387億元,投項目範圍覆蓋集成線路設計、製造、封測、材料裝備等各個環節,實現了在產業鏈上的完整布局。

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帶動下,上海、南京、合肥、武漢、廈門、陝西等各地也相繼宣布成立地方基金,助推各地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以下梳理了大基金投資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以及所投上市公司第一季度營收。

數據信息來自華信研究院

另外,大基金參與投資的上市公司還有先進半導體、巨化股份、耐威科技和共達電聲。其中投資先進半導體的信息未披露,大基金與巨化股份盒子設立中巨芯科技,耐威科技投資暫未完成、投資方式為認購募資、投資成本包括定增和子公司增資,國家大基金支持萬魔「借殼」共達電聲。(信息來自華信研究院)

數據信息來自華信研究院

◆ ◆  ◆

所投上市公司及最新業績

北鬥星通(002151)

成立於2000年,是我國衛星導航產業首家上市公司。主要有基礎產品、汽車電子、國防業務、行業應用與運營服務四大業務板塊。

基礎產品:專注於導航定位晶片、模塊、板卡、天線及微波陶瓷元器件等的開發及應用推廣,廣泛應用於測量測繪、機械控制、車輛監控、汽車電子、精準農業、氣象探測、精密授時等領域。

汽車電子:產品覆蓋高、中、低多個產品系列,包括大屏幕信息娛樂終端、Display Audio、收音機等,除傳統多媒體機功能外,還具有手機/網絡互聯、語音識別與控制、360全景視頻、車輛功能顯示等功能。

國防業務:主要面向國防市場,可為用戶提供衛星導航、慣性導航、授時、定位定向等終端產品、解決方案及基於位置的信息服務系統以及各種微波混合集成電路、微波組件和微波子系統。

行業應用與運營服務:面向專業行業應用市場,為行業用戶提供基於物聯網架構的專業行業解決方案。北鬥星通旗下RX Networks公司是國際主流的A-GNSS服務提供商,通過自主的全球參考站網、完整成熟的運營網絡以及核心專利技術,為全球手機等用戶提供輔助定位服務。

2018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624.15百萬元,同比增長91.6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029百萬元,同比增長10.47%。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7.543百萬,同比下跌159.62%。

國科微(300672)

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長沙。產品主要有支持NDS高級安全的解碼晶片、H.265高清晶片、高端音響晶片、高端固態存儲控制晶片、高清安防監控晶片等。

2018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30.967百萬元,同比下跌5.1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37.904百萬元,同比下跌40.79%。扣非後歸母淨利潤虧損38.634百萬,同比下跌41.58%。

兆易創新(603986)

成立於2005年4月,致力於各類存儲器、控制器及周邊產品的設計研發。公司產品為NOR Flash、NAND Flash及MCU,廣泛應用於手持移動終端、消費類電子產品、個人電腦及周邊、網絡、電信設備、醫療設備、辦公設備、汽車電子及工業控制設備等領域。

2018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541.5百萬元,同比下跌19.7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9.326百萬元,同比增長28.55%。扣非後歸母淨利潤83.791百萬,同比增長30.19%。

匯頂科技(603160)

成立於2002年,是一家基於晶片設計和軟體開發的整體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目前主要面向智能移動終端市場提供領先的人機互動和生物識別解決方案,並已成為安卓陣營全球指紋識別方案第一供應商。產品和解決方案主要應用於華為、OPPO、vivo、小米、中興、魅族、錘子、Amazon、Samsung、Nokia、Dell、HP、LG、ASUS、acer、TOSHIBA、Panasonic等國際國內知名品牌。

2018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571.287百萬元,同比下跌6.3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9.356百萬元,同比下跌88.96%。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2.044百萬,同比下跌93.08%。

納思達(002180)

專業致力於列印顯像行業,成像和輸出技術解決方案以及列印管理服務的全球領導者,行業領先的印表機耗材晶片設計企業,是全球通用耗材行業的龍頭企業。旗下艾派克微電子是一家集設計、製造、銷售於一體的公司,主要以國產32位CPU為核心,以ASIC和SOC為解決方案,擁有齊全的產品陣列。

2018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5042.94百萬元,同比下跌3.5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5.18百萬元,同比增長109.92%。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5.34百萬元,同比增長98.25%。

景嘉微(300474)

成立於2006年4月,國內唯—成功自主研發國產化圖形處理晶片(GPU)並產業化的企業。 公司產品涵蓋圖形圖像處理系統、小型雷達系統、圖傳數據鏈系統、消費晶片等方向,廣泛應用於有高可靠性要求的航空、航天、航海、車載等專業領域。

2018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61.328百萬元,同比增長24.2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059百萬元,同比增長7.70%。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4.307百萬,同比增長8.18%。

萬盛股份(603010)

成立於2000年7月,專業從事有機磷系阻燃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聚氨酯阻燃劑(聚氨酯軟泡阻燃劑和聚氨酯硬泡阻燃劑)、工程塑料阻燃劑等兩大類20多個主要品種。主要應用於航天、汽車、電子、建築以及家具等領域。

2018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2.81億元,同比下跌15.4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136百萬元,同比下跌86.18%。扣非後歸母淨利潤3.712百萬,同比下跌89.52%。

三安光電(600703)

成立於2011年10月,主要從事全色系超高亮度LED外延片、晶片、化合物太陽能電池及Ⅲ-Ⅴ族化合物半導體等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2018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1944.91百萬元,同比下跌2.2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68.29百萬元,同比增長40.14%。扣非後歸母淨利潤6.43億,同比增長5.17%。

中芯國際

成立於2000年4月,是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提供0.35微米到28納米不同技術節點的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在上海建有一座300mm晶圓廠和一座200mm晶圓廠;在北京建有一座300mm晶圓廠和一座控股的300mm先進位程晶圓廠;在天津和深圳各建有一座200mm晶圓廠;在江陰有一座控股的300mm凸塊加工合資廠;在義大利有一座控股的200mm晶圓廠。

2018年第一季度,銷售額為8.31億美元,不含技術授權收入確認的銷售額為7.23億美元,環比增長5.59%及同比增長4.8%。

國微技術(02239)

成立於2003年,專注於內容安全發行和傳輸。全球最主要的視密卡供應商,在數位電視行業視密卡細分市場,國微技術業已成為中國第一大、歐洲第二大供應商。

華虹半導體(01347)

是全球具領先地位的200mm純晶圓代工廠。主要專注於研發及製造專業應用的200mm晶圓半導體,尤其是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器及功率器件。公司的技術組合還包括RFCMOS、模擬及混合信號、電源管理及MEMS等若干其他先進工藝技術。目前生產的半導體可被應用於不同市場(包括電子消費品、通訊、計算機及工業及汽車)的各種產品中。

2018年第一季度,營業額為21.0億美元,同比增長14.67%。

長電科技(600584)

成立於1972年, 是全球知名的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具有廣泛的技術積累和產品解決方案,包括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Fan-out eWLB、WLCSP、Bump、PoP、fcBGA、SiP、PA封裝等領先技術,另外引線框封裝及自主品牌的分立器件也深受客戶褒獎。

2018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54.90億元,同比下跌9.2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25百萬元,同比下跌86.29%。扣非後歸母淨利潤虧損34.35百萬。

通富微電(002156)

成立於1997年10月,專業從事集成電路封裝測試。擁有Bumping、WLCSP、FC、BGA、SiP等先進封測技術,QFN、QFP、SO等傳統封測技術以及汽車電子產品、MEMS等封測技術;以及圓片測試、系統測試等測試技術。產品和技術廣泛應用於高端處理器晶片(CPU 、GPU)、存儲器、信息終端、物聯網、功率模塊、汽車電子等面向智能化時代的雲、管、端領域。

2018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16.4億元,同比增長13.4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6.626百萬元,同比增長1.66%。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7.449百萬,同比下跌6.93%。

華天科技(002185)

成立於2003年12月25日,主要從事半導體集成電路封裝測試業務。目前公司集成電路封裝產品主要有DIP/SDIP、SOT、SOP、SSOP、TSSOP/ETSSOP、QFP/LQFP/TQFP、QFN/DFN、BGA/LGA、FC、MCM(MCP)、SiP、WLP、TSV、Bumping、MEMS等多個系列,產品主要應用於計算機、網絡通訊、消費電子及智能移動終端、物聯網、工業自動化控制、汽車電子等電子整機和智能化領域。

2018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19.27億元,同比增長29.7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1.3百萬元,同比下跌28.98%。扣非後歸母淨利潤72.5百萬,同比下跌32.76%。

晶方科技(603005)

成立於2005年6月, 一是家領先的晶圓級小型化技術的半導體廠商。晶方科技通過在材料和互連技術的電子性能、熱性能和機械性能提供獨到的專業知識,進而實現了進一步的小型化。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包括消費者、計算機、通信和醫療的高增長市場。

2018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1.41億元,同比增長7.0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457百萬元,同比下跌55.09%。扣非後歸母淨利潤5.070百萬,同比下跌70.79%。

北方華創(002371)

由七星電子和北方微電子戰略重組而成,是目前國內集成電路高端工藝裝備的領先企業。重組後的公司產品主要涵蓋等離子刻蝕(Etch)、物理氣相沉積(PVD)、化學氣相沉積(CVD)、氧化/擴散、清洗、退火等半導體工藝裝備;涉及集成電路、先進封裝、LED、MEMS、電力電子、平板顯示、光伏電池等半導體相關領域。

2018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542.427百萬元,同比增長30.8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359百萬元,同比增長857.58%。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1.97百萬,同比增長88.90%。

長川科技(300604)

成立於2008年4月,專注於集成電路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有數模混合測試系統、自動分選系統。

2018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45.54百萬元,同比增長122.4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554百萬元,同比增長80.40%。扣非後歸母淨利潤6.568百萬,同比增長428.01%。

雅克科技(002409)

主要致力於電子半導體材料,深冷複合材料以及塑料助劑材料研發和生產。參與集成電路(晶圓製造及封裝)、平板顯示(包含LCD及OLED)等電子製造產業鏈各個環節,具有全球領先的深冷複合材料技術,針對以三航(航空、航天和航海)為代表的高端裝備製備需求提供專業性的解決方案。

2018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3.08億元,同比增長5.7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15百萬元,同比下跌27.85%。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5.068百萬,同比下跌34.53%。

太極實業(600667)

成立於1966年,目前主營業務包括半導體業務、工程技術服務業務、光伏電站投資運營業務和材料業務。半導體業務主要涉及IC晶片封裝、封裝測試、模組裝配及測試等。

2018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35.43億元,同比增長61.1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9.652百萬元,同比增長89.05%。扣非後歸母淨利潤72.918百萬,同比增長85.80%。

ACM Research

成立於1998年1月,總部位於美國加州Fremont,是一家單晶片溼式清洗設備開發、製造和銷售商,產品應用於半導體製造商在製造先進的集成電路或晶片時,在許多製造步驟中使用以去除顆粒、汙染物和其他隨機缺陷,從而提高產品質量。

2018財年第一財季淨利潤為-278.00萬美元,營業收入為974.30萬美元。

創達新材(832990)

是一家專業致力於高性能熱固性複合材料的研發生產型工廠,至今已有二十多年歷史。產品涵蓋環氧、酚醛、不飽和聚酯、有機矽等熱固性封裝材料。行業遍布家用電器、汽車電子、半導體、平板顯示等電子電器行業。為GE、歐司朗、博世、海爾、美的、方太、九陽、美國通用、美國科瑞、無錫華潤微電子、蘇州鳳凰半導體等著名企業服務。

先進半導體(03355)

1988年由中荷合資成立為上海飛利浦半導體公司,1995年易名為上海先進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2004年改制為上海先進半導體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是一家大規模集成電路晶片製造公司。目前,公司有5英寸、6英寸、8英寸晶圓生產線各一條,專注於模擬電路、功率器件的製造, 公司製造的產品廣泛應用於智能身份證、汽車電子、電源管理、通訊及電子消費品等領域。

巨化股份(600160)

成立於1998年6月17日,是國內最大的氟化工、氯鹼化工綜合配套的氟化工製造業基地。公司形成液氯、氯仿、三氯乙烯、四氯乙烯、AHF 為配套原料支撐的氟致冷劑、有機氟單體、氟聚合物完整的產業鏈。

耐威科技(300456)

公司業務主要包括導航業務、MEMS業務、航空電子、無人機系統、智能製造等。

共達電聲(002655)

成立於2001年,是專業的電聲元器件及電聲組件製造商、服務商和電聲技術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產品包括微型麥克風、微型揚聲器/受話器及其陣列模組,廣泛應用於移動通訊設備及其周邊產品、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視、個人數碼產品、汽車電子等消費類電子產品領域。

◆ ◆  ◆

各地集成電路產業基金

南京

2016年12月南京宣布設立集成電路產業專項發展基金,目標規模500億,再配套上江北新區所屬的100億元,基金總規模將達到600億元。

2018年7月,從南京市經信委獲悉,在即將出臺的《關於打造集成電路產業地標的實施方案》中,南京市明確了建立總規模200億美元的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等十條配套政策。同時,南京提出到2025年,全市集成電路產業綜合銷售收入將力爭達到1500億元,進入國內第一方陣,並在多個細分領域實現領先。

上海

2016年1月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成立,目標規模500億;基金採「3+1+1」格局設立三個行業基金,即100億元設計業併購基金、100億元裝備材料業基金、300億元製造業基金。

2016年4月21日上海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合作備忘錄正式籤署,順利完成首期285億元規模的募資;

2016年12月7日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285億元;並於同日成立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元。參與的項目有華力微二期。

2018年6月,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董事長沈偉國介紹,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已經完成籤約金額超過200億元的投資;未來,基金將發揮資本的力量,加快促進汽車晶片、智能移動晶片、物聯網晶片、AI儲存器晶片、安全晶片、以及智能儲存器晶片等高端晶片的研發和生產。

湖北

2015年湖北宣布設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基金總規模300億元,建設武漢中國光谷集成電路產業園區;

2015年8月5日湖北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50億元。股東包括武漢經濟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參與的項目有武漢新芯二期。

合肥

2015年合肥市設立了總規模100億元的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並設立了總規模10億元的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及1.1億元的集成電路天使投資基金。

2017年5月18日,總規模300億元的安徽省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正式設立,將為安徽省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

該基金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所、安徽省投資集團、合肥產投集團等共同發起設立,將圍繞安徽省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採用參股設立子基金、股權投資、產業併購等方式重點投資集成電路晶圓製造、設計、封測、裝備材料等全產業領域。300億元將分期設立,首期100億元。

貴州

2015年12月8日貴州華芯集成電路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18億元。

2016年4月貴州省政府批覆同意貴安新區管理委員會組建貴州華芯集成電路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要求將其打造成貴州省集成電路產業技術創新和產業投資的重要載體,推動貴州省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

湖南

2015年12月24日湖南國微集成電路創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合伙人包括湖南高新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湖南國微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長沙經濟技術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津杉華融(天津)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2016年3月11日湖南國微集成電路創業投資基金成立,首期基金規模2.5億元,目標規模50億。

廈門

2016年3月9日廈門市國資委與紫光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籤署「廈門國資紫光聯合發展基金」合作框架協議,目標規模160億。

2018年4月,據廈門網報導,廈門市將成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規模將不低於500億元。

廈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迅猛,已經基本形成了涵蓋IC設計、製造、封測、裝備與材料,以及上下遊配套應用在內的全產業鏈。為了加快廈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廈門市政府了出臺《廈門市加快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實施細則》(簡稱細則)。

《細則》中明確將成立規模不低於500億元人民幣的廈門市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基金採取市場化運作。作為母基金,引導社會資本、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等投向集成電路產業。

四川

2016年3月四川省集成電路與信息安全產業投資基金成立,目標規模100-120億。

2016年3月31日四川省集成電路和信息安全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40億元。股東包括四川省財政廳、四川發展興川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財政局。

遼寧

2016年5月遼寧省宣布設立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目標規模100億;首期募集20億元。據悉股東包括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罕王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大連宇宙電子有限公司等三家企業。

廣東

2016年6月廣東省宣布設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粵科金融集團被指定為基金管理機構,產業投資基金由省財政出資15億元設立,經資本募集放大後將達到150億左右的規模,主要投向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測及材料裝備等產業鏈重大和創新項目。

2016年6月24日設立廣東粵科海格集成電路發展母基金,母基金總規模暫定為45億元。

2016年12月2日成立廣東省粵科海格集成電路發展母基金投資中心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合伙人包括廣州海格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億元)、中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25億元)、廣東省粵科財政股權投資有限公司(13.98億元)、橫琴粵科母基金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1.02億元)。

深圳

2015年10月深圳市宣布設立集成電路產業引導基金,目標規模200億,其中首期為100億元。2016年4月27日深圳集成電路產業引導基金投資深圳市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24.00億元人民幣,佔股24.00%。

陝西

2016年8月25日陝西省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正式成立,合伙人包括西安高新新興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西安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西安經恆金融服務有限公司、陝西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風險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基金初始設立規模60億,未來將達到300億。

基金投資方向主要圍繞陝西省集成電路製造、封裝、測試、核心裝備等產業關鍵環節的重點項目,半導體功率器件重點項目和第三代半導體、光電子集成等領先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及產業化項目,主要投向陝西省內集成電路產業鏈上的優質企業、骨幹企業、高成長性企業、擬上市及掛牌後備企業。將結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的任務目標、《陝西省電子信息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和《陝西集成電路產業五年行動計劃》,力爭為陝西省培育出1-2家產值過100億元的龍頭企業,5-10家產值過10億元的骨幹企業,50家以上產值過億元的成長性企業。

無錫

2017年1月,無錫市政府出臺《無錫市加快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政策意見》,在「十三五」期間設立總規模200億元的產業投資基金,重點聚焦、培育若干個國內外知名的集成電路龍頭企業,扶持一批中小型集成電路企業,力爭全市集成電路產業年產值突破1000億元。

崑山

2017年2月崑山成立規模為100億元的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先期啟動10億元。作為母基金引導社會資本、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等投向集成電路產業;直接投資成長性和市場前景好、帶動作用大、示範效應強的產業化項目(企業)及關鍵技術、公共技術平臺建設等重大項目;對外併購,收購或部分收購境外具有一定規模、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引進其較成熟的研發成果到開發區。

這些已經成立或宣布設立的地方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基金的目標規模合計已經多達3000億元。

總結:資本是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催化劑」。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在大基金以及各地基金的支持下,國產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將會減少很多阻力。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各地發展集成電路應因地制宜 結合自身長板發展特色產業
    在日前於安徽蚌埠舉行的「2020中國(蚌埠)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龍湖高端對話」上,來自學界、產業界的集成電路專家進行了一場「頭腦風暴」。與會專家表示,中國發展集成電路要將補齊短板與加強長板相結合,解決設備材料、EDA等產業鏈更深層次的「卡脖子」問題。
  • 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集成電路產業有多重要?
    近幾年,我國的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以人工智慧、智能製造、汽車電子、物聯網、5G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正在快速崛起,集成電路也成為了我國技術發展的核心,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已上升至國家戰略的高度。一、什麼是集成電路?
  • 加快打造世界級集成電路產業鏈 助推江蘇集成電路產業走在前列
    12月12日,省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李小敏來錫,圍繞掛鈎聯繫的集成電路產業鏈展開調研。李小敏指出,無錫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看清價值、搶抓機遇,發揮優勢、乘勢而上,更大力度推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加快打造世界級集成電路產業鏈,助推江蘇集成電路產業走在全國前列。
  • 國務院關於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
    《國務院關於印發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2000〕18號)、《國務院關於印發進一步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2011〕4號)印發以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快速發展,有力支撐了國家信息化建設,促進了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進一步優化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發展環境,深化產業國際合作,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發展質量,制定以下政策。
  •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獲配35.175億元...
    中芯國際確定發行價,大基金等實力機構參與認購;① 5日晚間,中芯國際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公告,依據發行人與聯席主承銷商協商確定的發行價格27.46元/股。在超額配售選擇權全額行使的情況下,預計募集資金總額將達532.3億元;② 華創證券指出,本次發行戰略配售對象共29家,合計配售金額共242.61億元。
  • 魏少軍:集成電路產業要克服急功近利式冒進發展
    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 劉育英)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魏少軍15日在北京表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要尊重產業發展規律,克服急功近利式的冒進發展。  目前,中國各地投資建廠熱情高漲,但一批項目面臨爛尾停工,引發市場關注。
  • 園區集成電路產業佔據全市大半壁江山!
    對園區而言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既有挑戰、也是機遇園區還將在現有優勢基礎上繼續精準施策、精準發力助力園區企業做大做強為園區經濟結構「調優、調高」積蓄強勁動能旗幟鮮明地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全面落實集成電路「8號文」,對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企業實施財稅、投融資、研發、進出口、人才、智慧財產權、市場應用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 陝西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納入國家戰略工程!
    集成電路產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2018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額首次突破3000億美元,進口額超過了原油這一戰略物資。最近,西安市集成電路產業集群被列入國家發改委第一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這標誌著我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已納入國家戰略工程。
  • 2019青山湖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研討會在杭州舉行
    杭州市政府黨組成員、杭州城西科創產業集聚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玲,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楊曉波,中國科學院院士鄭耀宗,餘姚市副市長陸國棟,上海市和省、市相關部門、企業、院校負責人,及臨安區領導駱安全、王翔、潘寧通、馮海寧、陳國權,以及集成電路產業界精英人士、企業代表、業內專家學者等400餘人出席,共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戰略,促進杭州青山湖集成電路產業的新格局形成。
  • 集成電路設計中IP技術及其產業發展特點
    最後提出了發展我國集成電路設計中IP技術和產業的策略以及建議。1.背 景1.1 產業背景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對產業3大特徵的定位主要體現在:(1)我國近幾年每年集成電路進口額巨大,2017年達到2601億美元(海關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達3120.58億美元),遠高於原油或其他戰略物質進口總額;(2)產業的發展高度依賴於材料、機械(裝備)、電子和軟體等基礎工業的支撐;(3)尖端的先導技術研發成果通常在集成電路產業中首先得到應用,從而引導其他產業的發展方向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持續高速增長,集成電路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前言:集成電路作為信息產業的基礎和核心組成部分,成為關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產業,在宏觀政策扶持和市場需求提升的雙輪驅動下快速發展。近年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持續高速增長,集成電路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 集成電路晶片產業「超白金時代」 我國為何偏偏看上存儲器?
    為什麼國家大基金丁文武先生說「巨大的市場需求是存儲器晶片發展的最大動力」?為什麼說存儲器晶片設計正處於最好的投資時期?為什麼存儲器晶片是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的痛點。本文中我們將採用「科技紅利」分析方法進行探討。
  • 科學網—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盼補最短板
    從餘承東的「遺憾」中可以看出,以製造為主的晶片下遊,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最薄弱的環節。由於工藝複雜,晶片製造涉及到從學界到產業界在材料、工程、物理、化學、光學等方面的長期積累,這些短板短期內難以補足。 8月4日,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國發〔2020〕8號,以下簡稱8號文),從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智慧財產權、市場應用、國際合作等多個方面對集成電路幾乎整個生態鏈做了部署。 8號文的推出,能給我國補足集成電路及軟體產業短板帶來哪些改變?
  • 無錫高新區:聚力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阿斯麥光刻設備技術服務(無錫...
    5月14日,無錫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主陣地無錫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又將迎來強大助力。  蔣敏表示,近年來,高新區聚力發展以集成電路為基礎的信息產業,出臺了《關於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政策意見》,成立了支持和引導產業發展的母基金,引進了華虹基地、SK海力士二工廠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並隨著這些項目的建成投產,預計在未來兩年內,無錫高新區將成為全國首個集成電路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的高新區。
  • 攻芯戰蘇州發新力 集成電路產業逆勢上揚
    這家集成電路企業位於蘇州高新區,從2014年起承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開始了國產車身控制器晶片研發和產業化應用,自主完成晶片的電路設計、仿真驗證,直到最後晶片版圖的生成。目前,蘇州全市從事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相關企業約220家,從業人員近4萬人,佔全省25%、全國7%。
  • 香港集成電路產業前世今生
    香港的半導體業起步於上個世紀60年代,比韓國和臺灣更早,其發展經歷了集成電路封裝製造、分銷增值服務和集成電路設計三個階段。當美國和日本最初考慮半導體製造外移時,香港基本上是首選地域,Fairchild、摩託羅拉、TI和富士通等等紛紛赴港投資,彼時的產業環節主要為製造、封裝、組裝和測試。
  • 「芯版圖」項目「頻繁」落地、投產之下,山東布局集成電路產業的...
    集成電路作為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從多年前開始就備受山東政府重視,早在2006年,山東就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我省集成電路產業的意見》,並提出,切實落實國家和省扶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積極推動和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 「中國IC風雲榜投資機構榜單候選9」元禾璞華:關注集成電路全產業...
    【編者按】2021年中國IC風雲榜「中國半導體投資機構榜單TOP100」徵集現已啟動!榜單將從項目今年報會/IPO數量、管理資金規模、投資項目個數、投資項目總金額、行業影響力五個維度評選得出。在此基礎上排名前十的知名機構則為「年度最佳投資機構獎」獲得者。
  • 五大政策利好集成電路行業,最全集成電路概念股梳理!
    大力支持境內外上市直白點說,集成電路、軟體行業是燒錢的行業,需要大量融資。在投融資政策上,文件指出,將充分利用國家和地方現有的政府投資基金支持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發展,鼓勵社會資本按照市場化原則,多渠道籌資,設立投資基金,提高基金市場化水平。
  • 芯成科技:與多家機構形成戰略合作發展集成電路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12月12日消息,芯成科技(00365.HK)在更名後,分別與開發性金融機構、產業投資基金、上下遊產業鏈企業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希望在未來整合股東的金融和產業資源,打造半導體智能裝備綜合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