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晶片產業「超白金時代」 我國為何偏偏看上存儲器?

2021-01-10 電子產品世界

編者按:每年超過680億美金的存儲器晶片進口,超過4500億人民幣的市場空間,難道我們就甘心將巨大蛋糕拱手讓於他人?存儲器如果禁運對中國國防、科技行業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就像當年「巴統組織」對中國國防和高科技領域的封鎖一樣。這不是危言聳聽!

  為什麼國家大基金丁文武先生說「巨大的市場需求是存儲器晶片發展的最大動力」?為什麼說存儲器晶片設計正處於最好的投資時期?為什麼存儲器晶片是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的痛點。本文中我們將採用「科技紅利」分析方法進行探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3/345974.htm

  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是中國科技產業的「上甘嶺」

  下圖描述的是新產品研發投入提取「有效研發投入」這一指標,針對通信行業和電子行業進行說明,中國科技企業如何從「工程師紅利/工程師紅利陷進」跨越到「科技紅利」。



  「有效研發轉換係數」,它是綜合考慮行業整體科研投入、專利,高素質教育等數據進行二次算法處理的一個數值。「有效研發轉換係數」,也是我們在《科技紅利大時代》中認為電子大白馬未來3-5年收入規模突破300-500億元,市值突破千億規模的信心。



  再回到「有效研發投入」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非常清楚,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行業的「有效研發投入」非常低,長時間內幾乎沒有增長。從本質而言,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的「有效研發投入」是電子行業「有效研發投入轉換係數」的最關鍵要素。

  我們將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行業和電子行業的「有效研發投入」進行比較:在1997—2000年,2013—2016年,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和電子行業的「有效研發投入」呈現明顯關聯關係,這兩個時期是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產業的兩次大投入時期,2013—2016年這一時期,相信不用說大家都很清楚,是國家大基金為代表的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領域大擴張。那麼1995-2000年的大投入時期,是中國半導體歷史上赫赫有名、為中國軍工、航天航空半導體建功立勳的「九零工程」。這段歷史對於資本市場許多人來說,是陌生的,我們後文會簡單探討。



  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行業的「有效研發投入」決定了中國電子科技行業「有效研發投入」,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領域的突破,將直接決定中國電子科技領域「有效研發投入轉換係數」的突破。不僅如此,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行業還決定了通信行業能否再上一個新臺階。可以說,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行業是中國科技產業不得不尋求突破的「上甘嶺」!

  我們需要強調的是,2013—2016年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領域的大投入,才僅僅是大擴張的序章而已,這一次的大投入將遠超當年的「九零工程」,我們可以發揮想像力,2014年國家大基金成立而拉開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領域第二次大投入序章,將使得「有效研發投入」快速提升,如果提升到電子和通信行業平均水平,那么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有效研發投入」,2017—2020年,將提高5-10倍。這將誕生許多大牛股,朋友們要展開想像力,這是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行業的十年投資生命周期,如果這時候不重視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行業,基本上就算放棄可未來三年五年中國科技股十倍牛股的機會。

  存儲器是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 「痛點」,2017年最確定的投資機會

  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產值,從2014年3015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4335億元,增長了43.7%,同期半導體集成電路進口金額在1.44萬億—1.51萬億(我們按照平均價6.65進行匯兌轉換),同期只增長了4.3%。

  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的自主率非常低,過去三年只維持在20%水平。如果要做到自主率到40%以上,還要提高一倍的成長空間,那麼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國內產值至少要增加到1萬億以上。



  2013-2016年,中國進口半導體存儲器金額逐年提升,從2013年佔比進口總金額比例的19.96%,提升到2016年佔比30%,2016年進口半導體存儲器超過680億美金。2013-2016年,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進口金額保持平穩,四年時間下滑-1.8%,而半導體存儲器,四年時間增長了47.5%,進口金額從461.7億元,增長到681.3億元美金。半導體存儲器晶片是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的「痛點」。



  下圖韓國2009—2016年以來對華出口,以及對華出口半導體的情況。2016年,韓國對華出口半導體將近佔比對華出口金額的60%,出口金額超過360億美金,其中絕大部分主要是存儲器晶片,佔據中國進口存儲器晶片680億美金的52%。



相關焦點

  • 我國高端晶片取得長足進展,但挑戰依然嚴峻
    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2020年我國晶片設計產業實現銷售3819.4億元,預計在全球晶片市場的佔比將接近13%。主辦方/供圖今年我國在全球晶片市場的佔比將達13%當前,集成電路產業以其重要的戰略地位逐漸成為國際競爭的主戰場、全球關注的核心焦點。在大會上,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理事長魏少軍教授做了題為《抓住機遇,實現跨越》的主旨報告,介紹了我國集成電路設計業的情況。
  •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助推各地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2014年6月,國務院發布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新的綱領性文件《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吹響了晶片產業追趕國際先進水平的號角。 2014年9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簡稱「大基金」)正式成立。目前,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一期已經投資完畢,二期已經開始資金募集。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持續高速增長,集成電路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三安光電:三安光電製造實力穩居行業龍頭,具有規模化的LED晶片產能,約佔全球晶片產能的19.72%。國內集成電路機遇下需自主可控一方面,集成電路技術創新發展步入新階段,我國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將轉變為最大的比較優勢,有望通過構建基於國內大規模市場的國內價值鏈,產生集聚創新要素的「虹吸效應」,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 集成電路設計中IP技術及其產業發展特點
    最後提出了發展我國集成電路設計中IP技術和產業的策略以及建議。1.背 景1.1 產業背景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對產業3大特徵的定位主要體現在:(1)我國近幾年每年集成電路進口額巨大,2017年達到2601億美元(海關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達3120.58億美元),遠高於原油或其他戰略物質進口總額;(2)產業的發展高度依賴於材料、機械(裝備)、電子和軟體等基礎工業的支撐;(3)尖端的先導技術研發成果通常在集成電路產業中首先得到應用,從而引導其他產業的發展方向
  • 攻芯戰蘇州發新力 集成電路產業逆勢上揚
    蘇州集成電路產業今年逆勢上揚,聚創新之勢破晶片之困­——「我國在所有製造領域都對晶片有著非常巨大的需求,過於依賴外來供應,就必然受制於人。」蘇州一家集成電路企業負責人如此描述晶片困局。如何脫困?唯有創新!
  • 瞄準國產替代大機遇 深科技啟動百億集成電路項目一期建設
    這也代表著,深科技今年4月與合肥經開區籤訂的百億集成電路先進封測和模組製造項目已正式啟動一期建設,未來將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並促進我國存儲器產業鏈發展。深科技在公告中表示,此次引入投資者共同設立沛頓存儲進行相關項目建設,是根據公司集成電路半導體封測戰略發展及產業布局需要,為把握存儲晶片國產化替代發展機遇,推動公司產業鏈向高附加值的中上遊存儲晶片封裝測試產業鏈延伸,實現主營業務轉型升級,也為公司智能製造的長遠布局奠定基礎,對公司未來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 詳細乾貨講解:集成電路產業中版圖設計
    伴隨著5G通信技術的到來與越來越成熟的物聯網(internet-of-things, IoT)技術的應用,人們對5G/IoT相關的集成電路晶片設計投來更加熱切的目光。例如,數字電路的邏輯單元和存儲器設計有什麼不同? 5G相關的射頻IP晶片設計有哪些? 對於IoT系統晶片如何實現低功耗要求?
  • 國產晶片為什麼會被"掐脖子"
    中國並非不善於生產這種「糧食」,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集成電路產業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劉堃指出,在國內中低端晶片領域,中國的企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技術及產品基礎,但是在處理器、存儲器等高端晶片領域,國內晶片產品基本不存在競爭優勢。雖然在一些晶片領域,我國部分本土晶片企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在產品市場推廣方面卻遇到了阻礙。
  • 中紀委:華為晶片斷供或是中國晶片產業涅槃的開端
    在此之後,臺積電、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主要元器件廠商將不再供應晶片給華為。這意味著,華為可能再也買不到利用美國技術生產的晶片、存儲器。面對困局,華為即將開始移動生態的艱難探索之路。遭到「斷供」後的華為將何去何從?
  • 國家存儲器基地二期開建,快閃記憶體僅4年打破美韓壟斷
    根據2018年全球集成電路的市場份額數據顯示,存儲器的市場佔有率高達30%,其1650億美元的規模是集成電路市場的最大頭,超過邏輯電路、模擬電路和微處理器的份額。雖然技術含量相較於計算晶片弱,但作為全球需求最多的一類晶片,存儲器在中國半導體行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國產晶片打破國外壟斷的重要一環。
  • 中國18篇論文入選ISSCC 2019,對本土晶片產業意味著什麼
    來源:EEFOCUSIEEE ISSCC(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國際固態電路峰會)始於1953年,每年一屆,是由IEEE固態電路協會(SSCS)主辦的旗艦半導體集成電路國際學術峰會,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權威、水平最高的固態電路國際會議,被稱為集成電路行業的晶片奧林匹克大會。
  • 科學網—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盼補最短板
    > 「從今年9月14日起,我們具備強大AI處理能力的旗艦晶片都無法生產了,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失。」 8月7日,華為常務董事、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上的演講中說,受管制影響,下半年發售的Mate 40所搭載的麒麟9000晶片,或將是華為自研的麒麟晶片的最後一代。 「很遺憾在半導體製造方面,華為沒有參與重資產投入型的領域、重資金密集型的產業,我們只是做了晶片的設計,沒搞晶片的製造。」說到問題的根源,餘承東一針見血。
  • 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集成電路產業有多重要?
    近幾年,我國的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以人工智慧、智能製造、汽車電子、物聯網、5G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正在快速崛起,集成電路也成為了我國技術發展的核心,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已上升至國家戰略的高度。一、什麼是集成電路?
  • 後摩爾時代我國集成電路晶圓製程發展方向 | 技術專欄
    集成電路產業正在從摩爾時代邁入後摩爾時代,產業發展向高度集成、分散應用、多產品樣式、材料多樣性、淡化線寬和尺寸的方向發展。基於晶圓製程是制約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瓶頸的現狀,建議融合臺灣技術與人才,集中資金和人力主攻8寸晶圓製程,對12寸晶圓製程採取緊盯策略,實現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全面健康有序發展。
  • 盤點中國核心晶片各細分領域頭部企業;2019年進口晶片3055億
    2017年10月,公司和合肥市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籤署了存儲器研發相關合作協議,合作開展工藝製程19nm存儲器的12英寸晶圓存儲器(含DRAM 等)研發項目,即合肥長鑫,目前研發進展順利。一期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湖北國芯產業投資基金和武漢新芯股東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共同出資,在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即「武漢新芯」)的基礎上建立長江存儲。二期將由紫光集團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共同出資。長江存儲將以晶片製造環節為突破口,集存儲器產品設計、技術研發、晶圓生產與測試、銷售於一體,預計到2020年形成月產能30萬片的生產規模,到2030年建成每月100萬片的產能。
  • 蘇州國際科技園企業風採:雄立科技一舉囊括國家集成電路網絡晶片...
    近日,蘇州雄立科技有限公司參與國家重大集成電路晶片項目的招標,經過嚴格的競標評審程序後一舉中標,包攬了其中的全部網絡晶片研製項目,中標金額超三億元。此次雄立科技中標的項目涵蓋了網絡晶片的全部領域,包括網絡搜索晶片、網絡交換晶片、網絡多核處理晶片、乙太網PHY晶片、千兆和萬兆乙太網口控制晶片等幾十種晶片。
  • 五大政策利好集成電路行業,最全集成電路概念股梳理!
    紫光國微(002049):公司的主要業務為集成電路晶片設計與銷售,包括智能晶片產品、特種集成電路產品和存儲器晶片產品,分別由北京同方微電子有限公司、深圳市國微電子有限公司和西安紫光國芯半導體有限公司三個核心子公司承擔。
  • 2019青山湖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研討會在杭州舉行
    「十年實業,製造智城」,青山湖科技城大力推進集成電路數字產業化、裝備製造產業數位化。以微納智造小鎮為平臺,依託多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培育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已經集聚了37個總投資260餘億元的產業鏈項目,特別是建成了青山湖微納技術研發開放平臺,為全國的微納技術企業、科研機構,提供晶片設計、研發、流片、測試服務。
  • 園區集成電路產業佔據全市大半壁江山!
    、人才儲備等均處於全國領先地位並且,在多個領域也都取得了傑出成績封裝測試產業全國領先全球前十大封測企業有6家進駐園區,9家企業位列我國封測行業30強,產業地位十分突出,營收佔全國11.2%。集成電路製造產業穩步增長本世紀初,園區引進了臺資背景晶圓代工企業和艦晶片,建成2條8英寸邏輯製程晶圓代工生產線。近20年的發展過程中,和艦晶片依託既有的代工生產線,開發了從0.5微米至110納米主流邏輯、混合信號、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高壓及影像傳感器工藝,企業產線常年保持滿負荷運轉。
  • 院士為我國集成電路獻策:不會做電晶體的大學生不能畢業
    「集成電路研發應以產業技術為導向,我們這方面的導向意識還不夠強。」「『十三五』期間,國內上馬了一批晶片生產線大項目,如今投產的只有兩條生產線。」 加強產業導向和系統工程思維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01)專家組總體組組長、清華大學微電子研究所所長魏少軍在主旨報告中表示,經過60多年發展,集成電路技術又一次站在岔路口上,主流器件、晶片架構、微納系統集成等三個領域急需技術創新,讓集成電路產業跨過5納米工藝節點這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