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每年超過680億美金的存儲器晶片進口,超過4500億人民幣的市場空間,難道我們就甘心將巨大蛋糕拱手讓於他人?存儲器如果禁運對中國國防、科技行業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就像當年「巴統組織」對中國國防和高科技領域的封鎖一樣。這不是危言聳聽!
為什麼國家大基金丁文武先生說「巨大的市場需求是存儲器晶片發展的最大動力」?為什麼說存儲器晶片設計正處於最好的投資時期?為什麼存儲器晶片是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的痛點。本文中我們將採用「科技紅利」分析方法進行探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3/345974.htm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是中國科技產業的「上甘嶺」
下圖描述的是新產品研發投入提取「有效研發投入」這一指標,針對通信行業和電子行業進行說明,中國科技企業如何從「工程師紅利/工程師紅利陷進」跨越到「科技紅利」。
「有效研發轉換係數」,它是綜合考慮行業整體科研投入、專利,高素質教育等數據進行二次算法處理的一個數值。「有效研發轉換係數」,也是我們在《科技紅利大時代》中認為電子大白馬未來3-5年收入規模突破300-500億元,市值突破千億規模的信心。
再回到「有效研發投入」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非常清楚,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行業的「有效研發投入」非常低,長時間內幾乎沒有增長。從本質而言,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的「有效研發投入」是電子行業「有效研發投入轉換係數」的最關鍵要素。
我們將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行業和電子行業的「有效研發投入」進行比較:在1997—2000年,2013—2016年,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和電子行業的「有效研發投入」呈現明顯關聯關係,這兩個時期是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產業的兩次大投入時期,2013—2016年這一時期,相信不用說大家都很清楚,是國家大基金為代表的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領域大擴張。那麼1995-2000年的大投入時期,是中國半導體歷史上赫赫有名、為中國軍工、航天航空半導體建功立勳的「九零工程」。這段歷史對於資本市場許多人來說,是陌生的,我們後文會簡單探討。
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行業的「有效研發投入」決定了中國電子科技行業「有效研發投入」,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領域的突破,將直接決定中國電子科技領域「有效研發投入轉換係數」的突破。不僅如此,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行業還決定了通信行業能否再上一個新臺階。可以說,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行業是中國科技產業不得不尋求突破的「上甘嶺」!
我們需要強調的是,2013—2016年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領域的大投入,才僅僅是大擴張的序章而已,這一次的大投入將遠超當年的「九零工程」,我們可以發揮想像力,2014年國家大基金成立而拉開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領域第二次大投入序章,將使得「有效研發投入」快速提升,如果提升到電子和通信行業平均水平,那么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有效研發投入」,2017—2020年,將提高5-10倍。這將誕生許多大牛股,朋友們要展開想像力,這是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行業的十年投資生命周期,如果這時候不重視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行業,基本上就算放棄可未來三年五年中國科技股十倍牛股的機會。
存儲器是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 「痛點」,2017年最確定的投資機會
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產值,從2014年3015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4335億元,增長了43.7%,同期半導體集成電路進口金額在1.44萬億—1.51萬億(我們按照平均價6.65進行匯兌轉換),同期只增長了4.3%。
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的自主率非常低,過去三年只維持在20%水平。如果要做到自主率到40%以上,還要提高一倍的成長空間,那麼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國內產值至少要增加到1萬億以上。
2013-2016年,中國進口半導體存儲器金額逐年提升,從2013年佔比進口總金額比例的19.96%,提升到2016年佔比30%,2016年進口半導體存儲器超過680億美金。2013-2016年,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進口金額保持平穩,四年時間下滑-1.8%,而半導體存儲器,四年時間增長了47.5%,進口金額從461.7億元,增長到681.3億元美金。半導體存儲器晶片是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的「痛點」。
下圖韓國2009—2016年以來對華出口,以及對華出口半導體的情況。2016年,韓國對華出口半導體將近佔比對華出口金額的60%,出口金額超過360億美金,其中絕大部分主要是存儲器晶片,佔據中國進口存儲器晶片680億美金的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