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發展集成電路應因地制宜 結合自身長板發展特色產業

2020-12-23 中投顧問

  在日前於安徽蚌埠舉行的「2020中國(蚌埠)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龍湖高端對話」上,來自學界、產業界的集成電路專家進行了一場「頭腦風暴」。與會專家表示,中國發展集成電路要將補齊短板與加強長板相結合,解決設備材料、EDA等產業鏈更深層次的「卡脖子」問題。各地發展集成電路應因地制宜,結合自身長板發展特色產業。

  補短強長

  解決更深層次「卡脖子」問題

  「短期內,沒有哪條路線可以撼動矽基集成電路的主導地位。」在主題演講環節,北方工業大學高精尖創新研究院院長閆江教授表示,FinFET依然會是主流器件結構,FD-SOI器件結構仍有少量的市場應用,第三代半導體技術的開發是熱點之一。

  如何增強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集成電路分會常務副理事長於燮康支了一招——充分利用好國內產業鏈、供應鏈,要將補齊短板與加強長板相結合。

  會議期間,多名專家、業界人士呼籲解決設備材料、EDA(電子設計自動化)等產業鏈更深層次的「卡脖子」問題。

  一些企業已在「卡脖子」領域取得進展:在EDA領域,國微集團(深圳)有限公司總裁帥紅宇透露,公司承擔的02專項項目將於年底進入驗收階段;在裝備領域,凱世通董事長陳炯介紹了國產離子注入機的進展,杭州眾矽董事長兼總經理顧海洋稱,公司的CMP設備已獲士蘭微、青島芯恩等晶圓廠的正式訂單,並獲中芯國際的驗證合同。

  「集成電路產業的典型特徵是贏者通吃。」帥紅宇呼籲建立國內EDA產業平臺。他認為,到2030年國產EDA要躋身全球前三,才能基本解決EDA行業的「卡脖子」問題。

  於燮康表示,面對當前的暫時困難,半導體從業人員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勁頭,保持信心,充分利用好國內產業鏈、供應鏈,做好產業鏈自主可控和國產化。

  因地制宜

  蚌埠闖出地方發展IC新路子

  一段時間裡,各地發展集成電路的標準模式是先建一條晶圓製造生產線。

  「除了國家布局的項目,我個人不支持二、三線城市上馬大生產線。」在於燮康看來,地方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應該充分結合當地的產業、發揮當地的專長,而非一味地上馬先進晶圓製造廠。「蚌埠就闖出了自己的一條路,成為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據悉,在集成電路產業上,蚌埠依託中國兵器工業集團214所特色工藝線,成功創建MEMS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MEMS器件產業化安徽省重大新興產業工程,逐步形成集MEMS傳感器研發設計、工藝加工、封裝測試等於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基地。安徽證監局12月11日公告的轄區擬首次公開發行公司輔導工作基本情況表顯示,位於蚌埠的安徽芯動聯科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芯動聯科)已進入輔導備案。芯動聯科主要從事MEMS陀螺儀、加速度傳感器等產品的研發、生產。

  在本次論壇上,蚌埠市經開區還與各方舉行了MEMS器件封裝測試基地、奧福環保科技陶瓷產業園、玻璃微熔壓力傳感器、300MM矽晶圓項目、希磁科技與國投招商基金的合作等項目的籤約儀式。

相關焦點

  • 產學大咖「頭腦風暴」 集成電路發展須補短強長因地制宜
    ⊙記者 李興彩 ○編輯 邱江   在日前於安徽蚌埠舉行的「2020中國(蚌埠)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龍湖高端對話」上,來自學界、產業界的集成電路專家進行了一場「頭腦風暴」。與會專家表示,中國發展集成電路要將補齊短板與加強長板相結合,解決設備材料、EDA等產業鏈更深層次的「卡脖子」問題。
  •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助推各地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2014年6月,國務院發布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新的綱領性文件《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吹響了晶片產業追趕國際先進水平的號角。 2014年9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簡稱「大基金」)正式成立。目前,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一期已經投資完畢,二期已經開始資金募集。
  • 社論:地方十四五規劃應因地制宜補短板、鍛長板
    各地的十四五規劃,當前正在抓緊編制過程中。此前,各地的黨委會相繼審議通過了本地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其中,高質量發展和補齊短板、鍛造長板是建議的重要內容之一,相信也會成為各地正式出臺的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內容。 這與中央關於編制十四五規劃的指導方針一脈相承。
  • 屯昌:因地制宜謀發展 特色產業促增收
    方山 攝    原題:屯昌創建一批生態農業品牌,加大扶貧產業技能培訓力度    因地制宜謀發展 特色產業促增收    12月7日,在屯昌縣南坤鎮黃嶺村一養殖基地,林蔭下,脫貧村民李立豐剛來餵食,三五成群的五黑雞就蜂擁而至,爭食谷料。    「我養的雞很好吃。」
  • 每日工作參考|市場為導向、特色做文章,各地家庭農場因地制宜謀發展
    近年來,各地家庭農場立足自身資源稟賦、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呈現出了種養結合、農旅結合等各具特色的形態。今日工作參考欄目為您帶來,各地家庭農場因地制宜探索發展之路的經驗。以有機和功能營養為特色,農場年增加收入超過20萬元。宜農則農,宜牧則牧青海大通縣寶豐家庭農場是西寧市大通縣首個家庭農場,在沿襲本地種植蠶豆的傳統基礎上,農場大力推進麥豆輪作。2014年,農場主魯寶文了解到陵西一寸蠶豆的品質好、售價高。
  • 特色林業戰貧治窮 石頭縫長出「搖錢樹」——貴州省花椒產業發展觀察
    因地制宜抓特色,困則思變謀發展。  近年來,貴州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堅持「生態與經濟並重,治石與治窮共贏」,將「治石」與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相結合,以花椒特色林業為抓手,在全省各地重點布局,向「地球癌症」宣戰。  石旮旯裡種花椒,這對黔西南州貞豐縣北盤江鎮銀洞灣村來說,是一個了不起的壯舉。
  • 永靖縣劉家峽鎮紅柳村因地制宜發展葡萄等特色產業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永靖縣劉家峽鎮紅柳村因地制宜發展葡萄等特色產業,不僅吸引遊客及城區市民觀光採摘,有效促進農民增收,也為貧困戶提供了就業機會。
  •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變化】平涼: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有力...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變化】平涼: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有力助推脫貧攻堅 2021-01-09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原標題: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摘掉「貧困帽」,
  • 魏少軍:集成電路產業要克服急功近利式冒進發展
    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 劉育英)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魏少軍15日在北京表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要尊重產業發展規律,克服急功近利式的冒進發展。  目前,中國各地投資建廠熱情高漲,但一批項目面臨爛尾停工,引發市場關注。
  • 國務院關於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
    現將《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2000〕18號)、《國務院關於印發進一步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2011〕4號)印發以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快速發展,有力支撐了國家信息化建設,促進了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進一步優化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發展環境,深化產業國際合作,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發展質量,制定以下政策。
  • 清遠桃源片區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和特色產業
    梁繼漢所在的桃源片區,轄內的12個村委會從前寫滿了貧窮與落後:道路狹小,農產品難以出山,年輕人忙著逃離……近年來,桃源片區念好「山水經」,唱好「旅遊戲」,依託獨特的自然環境資源,因地制宜發展以民宿為主的鄉村旅遊和特色農業產業項目,走出了一條脫貧攻堅「資源路」……如今,隨著民宿經濟崛起和特色農業產業的發展,「脫貧致富的陽光」正照耀著粵北這片「世外桃源」。
  • 集成電路設計中IP技術及其產業發展特點
    摘 要從集成電路設計產業技術發展趨勢出發,討論了IP核相關技術和特有的發展模式。從國內外的市場和技術發展趨勢出發,針對先進工藝技術支持的高端晶片和特色工藝支持的成熟晶片需要的IP做了分析,簡要地介紹了先進設計和製造協同優化和人工智慧技術在IP驗證中的應用。
  • 陝西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納入國家戰略工程!
    集成電路產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2018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額首次突破3000億美元,進口額超過了原油這一戰略物資。最近,西安市集成電路產業集群被列入國家發改委第一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這標誌著我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已納入國家戰略工程。
  • 2019青山湖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研討會在杭州舉行
    11月24日,2019青山湖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研討會暨毛鈞業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下簡稱研討會)在杭州青山湖科技城舉行。杭州市政府黨組成員、杭州城西科創產業集聚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玲,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楊曉波,中國科學院院士鄭耀宗,餘姚市副市長陸國棟,上海市和省、市相關部門、企業、院校負責人,及臨安區領導駱安全、王翔、潘寧通、馮海寧、陳國權,以及集成電路產業界精英人士、企業代表、業內專家學者等400餘人出席,共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戰略,促進杭州青山湖集成電路產業的新格局形成。
  • 集成電路迎來重磅政策利好 院士專家劃出「十四五」發展重點
    會議提出,要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也明確提出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 集成電路迎重磅政策利好,院士專家劃出「十四五」發展重點
    會議提出,要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也明確提出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持續高速增長,集成電路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前言:集成電路作為信息產業的基礎和核心組成部分,成為關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產業,在宏觀政策扶持和市場需求提升的雙輪驅動下快速發展。近年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持續高速增長,集成電路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 無錫高新區:聚力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阿斯麥光刻設備技術服務(無錫...
    5月14日,無錫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主陣地無錫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又將迎來強大助力。  蔣敏表示,近年來,高新區聚力發展以集成電路為基礎的信息產業,出臺了《關於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政策意見》,成立了支持和引導產業發展的母基金,引進了華虹基地、SK海力士二工廠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並隨著這些項目的建成投產,預計在未來兩年內,無錫高新區將成為全國首個集成電路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的高新區。
  • 15個集成電路重大項目落戶海滄 特色工藝晶圓製造、先進封裝為發展...
    廈門海滄,在堅持產業立區加速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進程中,迎來了又一個高光時刻——昨日,海滄區舉行半導體產業基地封頂暨重大項目籤約儀式,總投資超150億元的15個重大項目落戶海滄,達產後年產值將超250億元,標誌著海滄初步形成了「以產品導向的特色工藝晶圓製造、先進封裝為發展重點」的產業鏈布局,並具有差異化優勢,對進一步提升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競爭力,探索區域產業發展模式具有裡程碑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