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楊氏太極拳術勁力勁點勁法秘訣:十八在訣直譯

2020-09-09 燕山箴言

[原創首發]圖文/單繼德

前言

十八在訣基本內容共十八句72字。楊班侯所傳太極拳術,在太極十三勢的基礎上,增加了"中滯通虛實」五種綜合性技術要領、整體技法。太極拳也叫太極13勢。13個技術要領隱藏在各種太極拳套路中。十八在訣更加全面、準確、精闢地闡述了真太極的內涵,太極拳習練者不可不知,欲成高手,不可不學也。

正文

掤在兩臂要圓撐,

無處不在要暗合。

捋在掌中要輕隨,

動短意長要黏活。

擠在手背要微橫,

合力前推要略斜。

按在腰攻要腰頂,

推前先按要勁整。

採在十指要採實,

腕肘聯動要短快。

挒在兩肱挒要驚,

右挒左按勁為斜。

掤勁延伸為正挒,

一三穿梭為反挒。

十字左手為平挒,

退步跨虎圓轉挒。

肘在屈使肘要衝,

貼身靠近橫肘上。

靠在肩胸靠要崩,

肩靠膝打靠為先。

掤捋擠按四方正,

採挒肘靠斜角成。

進在雲手橫向步,

雲手三進臂上攻。

退在轉肱守中退,

退行封攔倒卷肱。

橫挪斜退人字步,

行功走架有頂掛。

顧在三前手足眼,

左顧右盼大局觀。

盼在七星關乎神,

頭肩肘手胯膝足。

眼觀六路聽八方,

眼為心苗求身知。

定在有隙找空子,

虛實互寓要松活。

中在得橫合四方,

中正勁整要圓襠。

身法靈活勁不散,

支撐八面穩下盤。

滯在雙重力多餘,

虛實轉換失中心。

通在單輕步輕靈,

偏沉則隨如貓行。

虛在當守摸不著

三尖相對

接勁引化要守中。

軟十三者不敢沾,

順勢而為把勁含。

實在必衝莫遲疑,

抓住僵點就進攻。

硬十三者不沾邊,

發勁打出操勝券。

後記

十八在訣不簡單,

博大精深有內涵。

陰陽虛實寓哲理,

融會貫通記心間。

有形有象勤修煉,

無形無象登峰顛。

妙趣橫生法自然,

從心尋覓太極禪。

相關焦點

  • 太極拳「十八在訣」的技術內涵和應用
    太極拳「十八在訣」的技術內涵和應用  「十八在訣」,又稱「十八句訣」,為楊氏太極拳創始人楊祿禪次子楊班侯(1837-1892)所傳,短短十八句話、七十二字,精闢、準確地闡明了太極拳的勁力、勁點、勁法等動作要領,對於準確把握太極拳的技術內涵大有裨益
  • 【萬玉綱習拳體悟(38)】楊式太極拳85式傳統套路拳理溯源
    太極拳之所以有如此魅力,與其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以道家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有關,也與其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有關,更與其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中醫經絡學、古代導引術和吐納術學說從而形成了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傳統拳術有關。習練太極拳架是否要學習太極拳理論,答案似乎是不言自明的。
  • 楊氏太極第七代傳人 濟寧王啟超老師再收新徒
    點擊「傳統楊氏太極拳班侯直系」關注我們☀ 河北邯鄲,太極之鄉,楊武氏太極拳發源地。
  • 【楊式太極拳85式】:傳統套路拳理溯源
    太極拳之所以有如此魅力,與其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以道家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有關,也與其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有關,更與其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中醫經絡學、古代導引術和吐納術學說從而形成了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傳統拳術有關。習練太極拳架是否要學習太極拳理論,答案似乎是不言自明的。
  • 「張紅衛」楊氏太極拳傳統老架108式
    【拳術為太極大師江叔龍所傳,經由張紅衛彙編整理拍制】(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視頻鑑賞】【背景介紹】>楊氏太極拳是由河北永年人楊露嬋(1799-1872)、其子楊健侯(1839-1917)、其孫陽澄浦(1883-1936)歷經三代人,在陳氏(陳長興)太極拳基礎上結合多種武功不斷完善,以其獨特的風格開宗立派。
  • 掤捋擠按採挒肘靠是勁法的變化,而不是所謂的八個外形動作
    「太極」就是那個以「無」的狀態存在的「本體」,而兩儀、四象、八卦就是「太極」這個本體運行變化過程中產生的作用效果。本體的運行產生著變化,外部的作用效果也就呈現出兩儀、四象、八卦等越來越複雜和細化的變化形態。如果沒有「太極」這個「本體」的運行變化,兩儀、四象、八卦這些作用效果的呈現就不存在了。
  • 光伏楊氏太極傳人走進江泉大廈
    12月29日,永年廣府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張志遠,傅秋華,蘇志江,劉浩敏等一行人走進江泉大廈進行文化交流。他們先後參觀了江泉集團公司企業書畫長廊江泉書畫院,樓宇村景雕塑等,詳細了解企業文化建設情況,並於並與江泉書畫院紀文新進行企業文化和太極文化藝術交流。
  • 傳統武術「發力」秘訣:整勁、寸勁、螺旋勁
    傳統武術拳法的勁力有整勁、寸勁、崩勁、合勁、螺旋勁、沉勁等幾十種之多。通過練習,要將這些勁力恰當而巧妙地與拳法的風格、結構、實戰意識緊密結合在一起。這些勁力在練習和應用方法上,是根據拳術的不同實戰特點以及戰機的轉化組成的。為便於讀者理解和掌握,下面就幾種主要勁力的特點作些介紹。
  • 惠恩楊氏太極拳館舉辦「健康中國 ·太極同行·楊氏太極公益活動」
    3月18日,惠恩楊氏太極拳館遵循楊振鐸宗師2017年提出的倡議,「健康中國 ·太極同行·楊氏太極拳公益活動」精神在太原東崗路南沙河北岸舉辦公益課堂活動,吸引了來自雙東地區幾個社區愛好太極拳的居民。此舉有效推動了太極拳在本區的傳播和推廣。 這次公益活動主要是講楊軍掌門新編的精要套路。
  • 人物 | 四兩撥千斤的太極人生 ——訪楊氏太極第五代傳人池慶升
    顧麗生自幼隨母舅習醫,少年時拜在楊氏太極宗師楊露禪嫡孫楊少候、楊澄浦門下學習太極功夫。出師後,因日寇入侵,他輾轉漂泊,最後在貴陽定居。解放後,顧麗生為了更好地發揚及傳承楊氏太極,開始無條件開班授徒,不收分文報酬,只為傳承中華武術精華。而顧麗生先生的這種精神在日後也深深地影響了池慶升。
  • 楊澄甫《太極拳術十要》
    推薦閱讀:預防瘟疫的中醫古方香燻來了,很多醫院現在都在用 楊澄甫口授的《太極拳術十要》(收錄於陳微明著《太極拳術》一書
  • 太極八法詳解:捋
    這是捋法的「力儘自然空」太極內功,空是威力無窮的。周身松空,你便成為松體,重心當然穩重,重心的穩重,功夫不是一天兩天練出來的。楊氏「八法秘訣」中將捋勁,提到全身「重心自維持」。安舒中正的重要地位。楊式太極拳家楊澄甫大師有拳法十要的警世,其四要說的是重心,道:「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要義,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右腿為實,左腿為虛,全身坐在左腿,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
  • 趙幼斌老師「楊氏太極傳黑山」 活動三:首都波德戈裡察的「太極熱」
    趙幼斌楊氏太極拳培訓中心是由趙幼斌先生創立的教學基地,現由趙亮老師擔任中心主任及總教練。本中心是趙幼斌先生、趙亮老師的唯一官方培訓機構,也是西安永年楊氏太極拳學會和陝西永年楊式太極拳推廣中心的唯一培訓基地,本中心亦是楊氏太極拳趙斌師門總部所在。趙亮老師推陳出新、科學優化課程,建立了滿足不同層次和需求的教學對象的分級、分類教學體系,他還創立了高效系統、獨具特色的教學方法。
  • 傳統楊氏太極拳13式教學
    親愛的各位拳友大家好:      傳統楊式太極拳
  • 「一起學太極」楊氏太極拳圖解—單鞭
    本著弘揚楊氏太極拳的初心,希望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跟大家一起學習太極拳,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此平臺一起成長。圖文素材以傳統楊氏太極拳103式為藍本,以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軍老師的「明理、知體、達用」的教學體系作為講解輸出,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之用。一起開啟我們的太極之旅吧!
  • 李淑敏專欄:長篇太極小說:太極情緣
    據《少林寺秘訣》記載,金末元初,有一位太原人名叫白玉峰,被譽為歷史上的技擊泰鬥。他漫遊四方,技藝超人,至洛陽,遇到覺遠山人,遂歸少林,創拳法七十餘手。白玉峰對中華武術的發展曾經做出過卓越的貢獻。明末清初隱居在太原的著名人物傅山,他的武術、醫術、書法堪稱一絕。據傳,傅山父子曾遊至河南陳家溝交流武術技藝,而且遺留《傅拳圖》至今。
  • 【會員福利】2020年楊氏太極會員線上課堂安排早知道
    「會員線上課堂」作為線上推廣的精品課程,是楊氏太極為了答謝廣大新老楊氏太極會員的厚愛,由楊氏太極拳第五代,第六代承傳人作為主講老師,針對楊氏太極會員學習傳統楊氏太極拳課程的舉措。為了達到廣大會員高效學習的目的,課程上線後兩個月內,會員可以回放,以便會員更好地消化吸收,溫故而知新。
  • 【一起學太極】楊氏太極拳圖解—左倒攆猴
    本著弘揚楊氏太極拳的初心,希望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跟大家一起學習太極拳,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此平臺一起成長。 圖文素材以傳統楊氏太極拳103式為藍本,以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軍老師的「明理、知體、達用」的教學體系作為講解輸出,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之用。一起開啟我們的太極之旅吧!
  • 傳統易經文化對內家拳術的深遠影響,你現在知道還不算晚
    後來十七歲那年我有緣隨道家師父學習道家無極功,師父首先傳授給我的就是傳統道家思想與內家拳術的關係,並把《易經》的精奧含義通過深入淺出的語言慢慢講解於我,不僅使我如醍醐灌頂,慢慢豁然明白;同時對家傳的一拳道更有深刻的體悟。後來二十幾歲的時候我又再拜師學習傳統楊氏太極拳,更深知道家學說對內家拳的影響非常之大。
  • 「一起學太極」楊氏太極拳圖解—捋擠
    圖文素材以傳統楊氏太極拳103式為藍本,以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軍老師的「明理、知體、達用」的教學體系作為講解輸出,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之用。一起開啟我們的太極之旅吧!孫承強(字雲玄),九零後,安徽金寨人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軍老師門生2019年豫見太極形象大使2007年接受專業田徑訓練 2010年習練跆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