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夏 秋 冬

2021-02-28 央視新聞

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入選世界非遺名錄一周年紀念日。「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氣,在四季輪迴流淌,不曾虛度。一期一會,映刻每一日的美與妙,不曾辜負。

△配樂/巫娜 - 心印自然 & 洗映藍天

二月三日/四日

立春為正月節,立為建始,春木之氣始至,故稱為「立」。春就在冰雪中靜靜地培育,不待冰消雪釋,便「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了。

二月十九日前後

雨水為正月中,春屬木,木依賴水生,故東風解凍,溫潤散為雨水。雨水節氣一到,樹梢輕拂少女微風,樹間陽鳥起伏和鳴,春雨至矣。

三月五日/六日

驚蟄為農曆二月節。古人稱冬眠為「蟄」。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三月二十日前後

春分的「分」是指九十天之春分為兩半,自此進入春和日麗、萬紅千翠爭媚時節。此時,陽在正東,陰在正西,由此晝夜平分,冷熱均衡,為一年中最好氣候。

四月五日前後

清明是農曆三月節。清明因其風,溫風如酒,清香而明潔。清明風為巽,巽為繩直,故萬物至此齊整清明。

四月二十日前後

穀雨為農曆三月中,雨我公田,雨其谷於水,播種時節到了。此時「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鳥弄桐花,雨翻浮萍,殘花即將落盡,春將告別了。

五月五日/六日

立夏為農曆四月節。夏,寬縱萬物放任其生長,而令其長大的目的,是為秋天的整肅,整肅才有收成。

五月二十一日前後

小滿為農曆四月中,萬物「小得盈滿」。小得盈滿乃陽氣極致所逼,陽氣極,火氣旺,物極必反,陰氣就開始萌生。陰起盛,萬物才能成熟。

六月五日/六日

芒種為農曆五月節。「芒」是指稻麥,麥子到此時始熟,田野裡瀰漫新麥清香。

六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

夏至為農曆五月中。夏為大,至為極,萬物到此壯大繁茂到極點、陽氣也達到極致,所以是一年中夜最短、晝最長的一天。

七月七日/八日

小暑為農曆六月節,暑為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暑熱深入,便憂熱煩渴。午後溽氣凝為雲山,又呼風喚雨,待雨彈光鞭過後,林梢簇簇紅霞滿。

七月二十三日前後

大暑為農曆六月中,天熱到極點。「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水」,於星鬥滿天之夜作「感涼會」,都是盛夏樂趣。

八月八日前後

立秋為農曆七月節。春為生,熟為秋,熟為輕,所以秋為輕盈展翅,由此才稱「飛龍秋,遊上天」,有秋高氣爽。

八月二十三日前後

處暑為農曆七月中,這個「處」是止,暑氣至此而止,開始退伏潛藏,以待來年了。

九月七日前後

白露為農曆八月節。「白露為霜」的霜,非霜降之霜,霜降為霜之冰晶,而白露之「霜」不過是氣溫驟降,清露因沉濁而變奶白,感傷形容而已。

九月二十三日前後

秋分為農曆八月中。秋分至,九十天的秋天就過了一半。秋分後,秋水蹉跎逐漸凝滯。

十月八日前後

寒露是農曆九月節,自此,露氣重而稠,稠而將凝。蕭蕭秋意重,依依寒色濃,歸鴻將急於南飛,哀鴻遍野,秋殘如血的季節到了。

十月二十三日前後

霜降為農曆九月中,氣肅而凝,陰冷凝露為霜。古人所謂霜,喪也,萬物皆因肅寒覆霜皆喪,霜降是一季之結束。

十一月七日/八日

立冬為農曆十月節,冬為終,萬物收藏。立冬,朔風起,水始凝冰。五天後,地始凍,拂曉朔風悲,就「蓬驚雁不飛」了。

十一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

小雪為農曆十月中,此時雪還未盛。雨遇寒,將霰為雪。雨凝先為霰,霰成微粒,霰為霏,飛揚瀰漫為小雪。

十二月六日/七日

大雪為農曆十一月節,天大寒才有落地盈尺不可止的好雪。大雪之日「鶡鴠(hé dàn)不鳴」。大雪時,此陽鳥感陰至極而不鳴,「夜之漫漫,鶡鴠不鳴」。

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後

冬至為農曆十一月中,「至」是極致的意思,晝最短,夜最長。冬藏之氣至此而極。

一月六日前後

小寒是農曆十二月節,此時舊歲近暮,新歲即將登場,寒冷鴻飛疾,堅毅的鴻雁已先開始啟程北飛了。

一月二十日前後

大寒為農曆十二月中,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陰寒密布地面,悲風鳴樹,寒野蒼茫,寒氣砭骨,謂之大寒。大寒後十五日,壯陽就會出地驅逐陰寒,就是立春。又一個四季輪迴開始了。

配圖/視覺中國

二十四節氣

你獨愛哪一個

點擊「寫留言」分享

本期監製/唐怡 主編/李偉 編輯/王若璐

相關焦點

  • 說文解字:春、夏、秋、冬,不得不服的古人造字智慧!
    春,漢語常用字,讀作chūn,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是草木的種子生根發芽,後延伸至以「春」作為一年四季的第一季名。《說文解字》認為「春,推也」,也即有「春陽撫照,萬物滋榮」之意,故又可延伸至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等意。
  • 人生四季,春、夏、秋、冬~
    人生不過四季:春、夏、秋、冬。四季雖能輪迴, 但生命不會重來,只有春種一粒粟,才能秋收萬顆子。一輩子很短,有時錯過,便是一生,再不珍惜,我們就老了。趁有空,趁現在,努力過好餘下的每一天。
  • 古詩詞分類:春、夏、秋、冬、山、水、日、月、風、花、雨
    (白居易:《觀刈麥》)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 且看《四季之美》,春、夏、秋、冬美景不同!
    春:最美是黎明——天空夏:最美是夜晚——螢火蟲秋:最美是黃昏——歸鴉 大雁 風聲 蟲鳴冬:最美是早晨——落雪 白霜 炭火三、字詞。1、詞語。
  • 春、夏、秋、冬,美景各異,帶你看看世界公園四季之美!
    春季群花爛漫夏季草木繁茂秋季丹楓如火冬季白雪皚皚帶你一起見證世界公園四季之美春夏到了夏日綠色覆蓋了整個公園,即便天氣很熱也阻擋不了遊人的遊園興致,因為到處都是樹蔭,法國的艾菲爾鐵塔在藍天白雲襯託下更加顯得高大雄偉,義大利羅馬的母狼育嬰在給人們講述著愛與恨的故事。
  • 重慶長江大橋雕塑《春·夏·秋·冬》:這座城市思想解放的代名詞
    《春·夏·秋·冬》雕塑之《夏》。《春·夏·秋·冬》是國內第一次將人體藝術運用於戶外城市公共空間的雕塑作品。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春·夏·秋·冬》或許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可是在當初,它的誕生卻掀起了軒然大波,成為重慶重要的文化事件。時至今日,《春·夏·秋·冬》已成為重慶改革開放歷史的一段無聲證言。
  •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宋.無門慧開這一首詩偈,是無門慧開禪師寫的,對如何做人處世、安身立命做了一個很好的開示。「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春天的百花開了,秋天的月亮特別皎潔,夏天吹拂著徐徐涼風,冬天飄著皚皚白雪,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更替,就像我們生老病死的過程。在現實生活裡,經年累月酸甜苦辣的日子,假如我們能將生老病死的無常、榮辱得失的好壞,都不掛在心上,那就是人間最好的時節了。人並不是擁有良田千頃、廣廈千間就能快樂滿足的,真正的快樂是:心裡有智慧,沒有掛礙!
  • 春,夏,秋,冬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春風十裡,春氣盎然,大地復甦,到處都傳遞著春天來臨的氣息。。春天是一年四季春播的時節,到處紫陌春情,漫額裹春紗, 自餉春耕,小梅春瘦,細草春明。 春日步步春生。 記那年春好,向春鶯說破春情。 到於今,想春箋春淚,都化春冰。 憐春痛春春幾?
  • 冬逝「夏」至,又逢春來
    此番情景,可喚之為:夏之泡沫。冬天的離去,理應是為了迎接春天的降臨。畢竟眼下的四月是屬於春天的月份。微風可徐面,暖陽可沁脾,沒有冬陽的寒,冬風的凜;沒有夏陽的烈,夏風的燥。一切都是那麼的剛剛好。一切如冬去 春的來。萬年皆宜。食物和甜點都是春的色彩,斑斕而豐滿。夢想和未來都是春的腳步,燦爛而活力。可惜的是,缺的是「你」。在浪漫的春天裡,想找尋的是「你」。
  • 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
    民間有句諺語,「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您知道這其中的奧秘所在嗎?
  •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唐詩三百首》中的四季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一年四季,各有其美,走過日出日落,領略了春花秋月,只要用心生活,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意義。在《唐詩三百首》中尋找四季,唯美了時光,驚豔了歲月。《春曉》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一夜春雨,夢中落花,言淺意濃,景真情真,讀之,如飲醇醪,不覺自醉。
  • 春有百花秋有月
  • 春吃芽、夏吃瓜 、秋吃果、冬吃根
    點擊藍色字體關注雪濤味道,查看更多歷史消息據說地球上98%顏值高的人都會這麼幹哦~………………………………………………………………………………一年四季的氣候不同,保持健康的方法當然也不同,每個季節都有適合的食物,今天,就讓雪濤君來告訴你,四季分別應該吃什麼吧~ 春吃芽
  • 中醫講「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秋季該怎麼吃水果
    中醫講「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小編就告訴大家,在秋天怎麼吃水果能起到降血壓、抗疾病以及通便的作用。正確吃蘋果有句俗語這樣講:一天一個蘋果,疾病遠離我。大家都知道蘋果營養豐富,適合大多數人食用,但是吃蘋果都有哪些功效,蘋果應該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呢?
  • 北大荒的四季美成一首歌,你看,春來了,夏來了,秋來了,冬來了
    沉睡了一冬的原野,現出了活力和生機。 當「潤物細無聲」的小雨,悄悄滋潤了萬物時,春姑娘真的駕著春風、帶著花神樹童,喜氣洋洋地回娘家了。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杏林路上的杏花開了,白色的、粉色的,匯成了『香雪海』的奇觀美景。
  •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 冬去春又來,春去秋又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那是別致的風景,做不成太陽那就做個月亮。春去秋又來,海棠花又開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照在了床上,看著床上熟睡的她,我做好早餐,出了門,通過朋友介紹找到了一份合適的工作,每天8小時教孩子音樂。通過同事 的幫助,認識了學生,熟悉了班級。
  • 春主肝,夏主心,秋主肺,冬主腎,養生教你看四季!
    自古以來,就有「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冬日刺骨,萬物蟄伏,到了大自然閉藏之際。中醫上講究「萬物皆生於春,長於夏,收於秋,藏於冬,人亦如此」。冬季養生在我國早已是由來已久的民俗之一,其實對於身體的保養,最重要的還是身體五臟重要器官的保養,《黃帝內經》有云:春主肝,夏主心,秋主肺,冬主腎,即為四季五補之道。因此,把養生和季節變化結合起來,才能更精準的達到滋補養生效果。
  • 「春樸、夏熱、秋厚、冬莊」這裡就是我的家園,錫林郭勒
    回過頭盤點一下遼闊草原錫林郭勒的四季風光讓我們在回味中更加堅定前行的步履多彩錫林郭勒風情壯美的家園…… 如果把多彩錫林郭勒的春天比作是一位蒙著面紗的嬌羞少女那麼 錫林郭勒之夏就是激情奔放不需要太多的理由盛夏 你可以選擇到呼倫貝爾草原遊玩但是來到錫林郭勒草原的人們那片綠色已經足夠讓他們回味良久甚至是在夢中……錫林郭勒的秋是絢麗多情的雖不像老舍筆下《北平的秋》
  • 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你知道其中的奧秘嗎?
    民間有句諺語:「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春生萬物,氣溫由寒轉暖,這個季節,芽類蔬菜肥碩鮮嫩,可以促進升發,應順應時令,多吃綠豆芽、黃豆芽苗、豌豆芽苗、韭菜苗、香椿苗等。被古人稱為「種生」的豆芽最適合春季吃,能幫助五臟從冬藏轉向春生。